文章吧手机版
说真的,千万别当着孩子的面吵架
日期:2018-07-04 00:30:26 作者:大亨 阅读:

说真的,千万别当着孩子的面吵架

  在开始今天的文章以前,先给大家看一段关于巴金的一分半钟的视频

  给大家看这段视频,不是想炫耀什么,相反,我和QZ是一致反对幼儿时期就对孩子进行揠苗助长式的教育。与其让孩子多背几首古诗大人面前给父母争光,我们更愿意他有一个开心快乐童年

  我只是想通过这段视频向大家表明这样一个观点——孩子对事物认知理解记忆能力,远超大人的想象

  巴金现在是1岁8个月大,能说出的字词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哥哥、渴、Mom、Dadyy、踢踏(天线宝宝里有一集是踢踏舞鞋)、滴答,爱。

  别看他现在只能说出这几个字词,可他明白的事,绝不止如此。

  就拿刚刚开始的那个视频举例。那个玩具是他弟弟的,回家后的一段时间,我们没事的时候就拿给他点着玩,说实话,这个点读的机器有些复杂,有数字字母单词拼音、英文等各种转换

  一开始我们压根也没想着让他能记住什么,只是用它帮助巴金打发无聊时间而已。有那么两天,我对着数字和字母给巴金“培训”了一段时间,每当机器提示需要的按键时,我先是把手指放在对应的按键上,然后对巴金说,按这个。可即便是这样,我也没奢望着他能记住这一系列复杂的数字和字母转换。

  可就在某天早上,QZ惊喜的对我说,巴金居然能全部按对数字了。她让巴金当着我的面又演示了一遍,准确率百分之百,绝不是蒙,而是他真的记住了。

  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第二天,当我尝试着把数字提问转换成词语提问时,他居然也可以答的八九不离十了,错误的词语我帮他改正后,第二次也一定不会再错。再以后,拼音也会了。

  这根本就超出了我和QZ的想象,要知道,我们从来都没正儿八经的教过他,很多时候,都是他自己胡乱点着,或者我们给他演示,他若有所思的坐在那里看着。

  现在想来,他那些看似杂乱无章的点读,在我们演示时他那漫不经心的旁观,其实每一次玩具的发音,他都深深的记在了脑子里。

  孩子的记忆和模仿能力,真的不是我们所能够想象的到的。

  过去有几次,我和QZ当着巴金的面红着脸扯着嗓子争吵过,每次我们争执的时候,巴金都一副无所谓样子坐在那里自顾自的玩着,好像完全无视我们的样子。

  现在想来,是我们太天真了,天真的以为孩子听不懂我们在吵架。

  其实我们每一次大声的争执,都悄无声息的印刻在了一旁孩子的脑海里,争执的次数多了,量变引发质变,孩子的性格安全感,也就早晚会有被扭曲的可能

  那天我和QZ说,以后我们千万别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他们什么都懂,只是说不出口而已。

  科学研究表明,孩子到了1岁时,脑的重量为出生时的两倍,达成人脑重的50%,2岁时为成人脑重的75%。从脑重量增长速度可以看出,孩子1-2岁时的脑发育是最快的,也就是脑发育的关键期。

  也就是说,父母在孩子2岁前给他营造出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尤为重要

  天天酗酒的父亲,孩子学喝酒的模样一定比谁都快。

  相敬如宾的家庭,孩子一定会更懂得如何去善待他人。

  天天吵架的家庭,孩子的性格也一定会变的暴躁亦或是自卑甚至对爱情绝望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对夫妻带着七岁的儿子医院就诊,他们告诉医生,孩子最近一段时间出现嘴角以及全身抽动的症状。被问及何时发现孩子出现这种症状的,夫妻俩回忆了一下说,两人结婚八年了,最近两三年经常为一些生活琐事而吵架,吵架时也没想过要避开孩子,两个人刚开始吵架的那段时间,孩子总是害怕、流泪。后来,夫妻俩再吵架,孩子竟然渐渐不哭了,而是躲起来。就在前不久,夫妻俩再次吵架,妻子一气之下想要带着孩子回娘家。就在那个时候,夫妻俩发现孩子嘴角、眼角甚至全身都开始抽动。两个人连夜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了一下,但是医生说孩子的身体没什么问题,但最近几天还是再次出现了这种情况,而且表现得越来越严重经过检查,医生确诊孩子患上了抽动症。对此医生解释说,夫妻俩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对孩子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这种情绪发泄不出去,一直压抑在孩子心里,时间长了,孩子幼小心理无法承受这种痛苦,于是动用了心理防御机制,将其转化成躯体方式体现出来,导致孩子出现了抽动的症状。

  也许这个案例有些极端,可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父母当着孩子的面长期吵架会对孩子造成多大的影响

  不要觉得无所谓,更不要觉得觉得孩子听不懂。

  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就是孩子。

  要不然,哪里有《皇帝的新装》的故事

  昨天的文章:2018年上半年年度总结和下半年计划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说真的,千万别当着孩子的面吵架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