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500个逼婚父母:脱单、脱贫和滚,求求你选一个
日期:2018-07-03 08:45:18 作者:我是艾小羊 来源:拾文化 阅读:

500个逼婚父母:脱单、脱贫和滚,求求你选一个

  每日8点,文化早餐   ▵ 点击  拾文化  关注 / 置顶公众号

  情感  | 新知  |  文化  |  生活  |  抟物馆

  来源|我是艾小羊

  id:qingchangaixiaoyang

  相亲角的替女征婚,综艺里的非诚勿扰……父母逼婚如此咄咄,他们到底是在害怕什么?

  三个月前,我参加活动认识了康康姐。康康姐精致优雅,看上去最多40岁,实际年龄已经58岁,女儿都30了。

  活动结束,她忽然拉住我说:

  小羊,我知道你总在为年轻人发声。

  但有个问题,如今大家都把逼婚的父母妖魔化,公平吗?

  那些口口声声自己结婚的人,真的知道不婚意味着什么吗;

  还有一边享受父母照顾,一边讨厌父母唠叨的人,谁给了他们勇气

  后来我们又见了几次。康康姐讲了一些身边事,很真实,也很扎心。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她说,父母也想成长,想说出自己的想法,但我们的声音太小,而批评的声音又太大,这是一个谄媚年轻人的时代

  下面是康康姐讲的两个真实故事——

   01 

  王阿姨家的女儿35岁之前,是坚定的不婚主义者,40岁忽然结婚了,人工授精生了龙凤胎。

  当年王阿姨劝女儿早点结婚生孩子,说趁年轻可以帮她带一下时,女儿像被谁咬了一口一样,瞪着眼睛跟她吵架,放狠话说自己这辈子绝不会结婚也不会生孩子,更不可能让她带孩子。

  现在,女儿女婿不放心把孩子交给别人,保姆换了几个都不满意,女儿又跟公婆处不来,70岁的王阿姨,只好去做京漂,帮忙带孩子。

  两个70岁的老人,带两个不到一岁的孩子,还要给女儿女婿做饭、收拾屋子。王阿姨跟老伴觉得人生太难了,到这把年纪,本来应该退休享福了,又被强行变成一大家子顶梁柱

  上周王阿姨感冒发烧,女儿急得什么似的,说“妈,你可千万不能病。”王阿姨说,“放心吧,你妈不敢病。”

  “当初玩个性时候,嫌弃父母观念老土,现在落地要生活了,又让父母帮你们兜底。总之,你们年轻人什么都对。”

  康康姐为王阿姨抱不平

   02 

  于阿姨的儿子毕业在上海打拼了两年,生活不习惯,回老家三线小城,跟父母住在一起。

  他工作清闲工资刚够自己花销,父母没要他的伙食费,他也存不下钱;下班就是刷剧、打游戏。好不容易谈场恋爱,一会儿嫌女孩爱花钱,一会儿又嫌女孩的爸妈麻烦,总逼婚。

  于阿姨觉得,不是我们逼你结婚,而是想让你的生活有点目标,有点责任感,别这么混下去。

  “他如果不脱单,往脱贫上面努力,我们也不着急。我们见识有限,能想到的让孩子成长、负起责任办法,只有结婚。

  但于阿姨的儿子听不进去。他觉得一个人挺好,干嘛要结婚啊,却没想过自己的云淡风轻,建立在父母的含辛茹苦上。

  今年,于阿姨终于下定决心,把准备给儿子结婚的房子简单装修了一下,让儿子搬出去住。儿子想让她去帮忙打扫一下卫生,她都不去。

  既然儿子总让她学习美国父母的开明,她就干脆把美国父母的“冷漠”一起学了。不能你想做自己的时候,希望我们是美国父母,需要帮忙的时候,希望我们是中国父母。

  “很多文章说,中国父母逼孩子结婚,是甩包袱心态。甩包袱当然不对,但你得首先别把自己活成包袱。”

  康康姐的这句话,让人无言以对

   03 

  一说起逼婚,父母的嘴脸总显得特别丑陋。康康姐的故事,让我意识到,我们可能把父母和他们的逼婚简单化了。

  其实逼婚只是一个表象。父母焦虑的不是你婚不婚,而是你有没有能力过好这一生会不会成为他们晚年的包袱。

  25岁以前,是父母影响了你,25岁以后,你可以带领父母见识新的世界

  周末我跟一个38岁的未婚女孩吃饭。相识5年,我看着她从一个普通职员,做到了经理位置,人越来越美,穿衣服越来越好看

  去年她买了房子。家里的每一处摆设,都按自己的心愿布置。她说所有已婚女性去她家都特别羡慕,因为一旦结婚,很难再百分百按照自己的意愿打扮一个家。

  她父母早就不逼婚了。她每年带父母出国一次,让父母见世面春节回家,跟父母汇报过去一年,自己的成长,包括个人成长与财富增长

  她的房子跟最好的两个闺蜜买在同一个小区,平时互相照应。这些,她都跟父母讲。

  “我带父母出去旅游,住五星级酒店。晚上跟我妈睡在一个房间,我说虽然我没脱单,但我脱贫了。

  黑暗里,我妈沉默半天,憋了一句‘钱比男人可靠’。”

  我们都笑了,觉得父母真可爱

  父母逼婚,其实是在逼我们成长,他们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担忧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结婚上。

  这种不靠谱的寄托,是父母在信息不对等状况下的无奈。其实父母也明白,跟不合适的人结婚,还不如一个人好好过。

  但是,你一个人的美好生活,让他们看到了吗?

   04 

  一个35岁的男生去年暴改了自己的出租屋,请老家的父母来住了一个星期

  他是设计师,大部分时间在家工作。每天早晨,他起床先打扫卫生,给猫梳毛铲屎,给父母做早餐。他已经坚持三年在朋友圈微博晒早餐了,以前是一人食,父母来了三人食。

  网友觉得新奇,留言打call的人比平时多了好几倍。他把这些留言读给父母听。

  他妈说,“我们总担心你一个人呆在家里搞出抑郁症,没想到过得还挺热闹,有那么多网友陪你。”

  那一个星期,他带父母去自己熟悉饭店吃饭,在自己每天晨跑的路上散步,去美术馆、音乐厅。父母抢着做饭的时候,他说:“你们来我这儿就是客人,先下楼转转,饭好了我打电话。”

  春节回家,父母在厨房拌嘴,他听到老爸说,我后悔早生了30年,不然我也像小刚(他的小名)那么过。

  他妈马上怼了一句:你以为我不想?

  他偷偷笑了。

  笑完鼻子有点酸。原来父母也是孩子,他们跟我们小时候一样,喜欢潜移默化教育与感化,而不是用说教打击,逼他们去接受自己不能理解事情

   05 

  我们总说父母把我们当孩子,但什么时候,我们表现得不像个孩子?

  只有把自己过成了锦绣年华,结婚才是锦上添花,有更好,没有也无妨。

  如果活得千疮百孔,或者在父母面前,总把自己降维成任性的孩子,父母当然发愁着急,希望有个伴侣或者子女能催你上进,有个家庭能为你护航。

  别说父母自私,想完成任务甩包袱,他们已经过够了永远为孩子操心,为孩子兜底,为孩子担惊受怕日子

  不想被逼的我们,先看看自己,有没有规划好人生,为未来努力?

  有几个建议,给不想被逼婚的你:

  有能力为自己负责,让一个人的生活更美好经济独立人格独立,生活独立。

  搬离父母的视线,如果结婚是成家,一个人住其实也是“成家”。聊得来,就经常跟父母说说开心的事,聊不来,就经常发朋友圈说说开心的事,有些朋友圈,应该仅对父母可见。

  带父母走进你的生活,潜移默化地修正他们的观念,让他们看到你的未来,不是灰色的,而是五彩斑斓,一个人像一支队伍

  我们的生活状态决定了他人的态度;活成幸福而独立的个体,别人才无权对你的生活指手划脚。

  脱单,脱贫,脱离父母视线,你选哪个?什么都不选是耍流氓

  艾小羊

  复杂人生的解局人,品质生活的上瘾者,专治各种不高兴

  代表作:《活成自己就好了》。

  公众号:我是艾小羊(ID:qingchangaixiaoyang),

  微博:有个艾小羊

  End .

  ▿ more ▿ 更多文章点击直达

  · “妈,你离婚吧!”有2000万中国女人在假装很幸福

  · 杜月笙:永远不要轻视卖水果少年

  · 人生开始废掉的3种迹象

  要不要  赞  和  分享到票圈   ?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500个逼婚父母:脱单、脱贫和滚,求求你选一个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