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报喜不报忧,是一种攻击
日期:2018-07-02 16:31:15 作者:向日葵爸爸 阅读:

报喜不报忧,是一种攻击

  # 欢迎关注并置顶我 #

  “报喜不报忧”是中国传统习惯

  不报忧是害怕别人无法承载忧的结果,从而对自己产生不好看法

  所以,我们选择欺骗,欺骗他人也欺骗自己。

  但我们应该学会信任

  信任每个人都值得被温柔对待

  葵花

  公众号:胡慎之

  人都很有趣,只希望展示自己好的一面,把自己差的一面藏起来。

  我其中一只手指小时候受过伤,导致它与其余手指的形状一致

  因此,在我青年时期,我一直很害怕去跟别人握手。

  我心里总会担心,我的手指变成这样,它不完美了,跟别人握手,别人会嫌弃。

  对于不完美的东西,我们的反应都是藏起来,因为我们自己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既然是连自己都无法接受的东西,那么别人还会接受吗?

  我们对别人报喜不报忧就是害怕他们不接受“忧”所带来的问题和结果。

  当我们展示不好的一面时,别人会怎么对待我,会怎么看我?

  按照我们所接受的儒家一直以来的关系模式,报忧的代价太大了。特别是那些对我们要求期望比较高的父母

  他们可能会说:“还以为你过得多好,原来你混成这个样子啊?”

  我有个朋友,他跟妈妈说他要去深圳打拼,然后他妈妈就过去看他,发现他住在一个只有40多平米的房间里,

  就说:“天呐,你一个人在外面好惨啊,你回家吧,你看看你住在这么小的房间里,是有多糟糕啊!”

  他说:“我不惨啊,我还有三个舍友也是玩摄影的。”

  可无论他说什么, 妈妈都一直在摇头,在她眼中儿子生活环境是她不能接受的,她觉得儿子只是在狡辩他过得好,其实他过得很不好,因为他的能力并不能支撑他的生活。

  所以,当我们把自己不好的一面,或者说比较弱的一面展示出来的时候,我们是需要风险的。

  有些人会批判你,有些人会羞辱你,还会有些人像我朋友的妈妈一样否定你。

  对方不会因为你的示弱,而共情到你的感受或给予你任何帮助,他只会从他的角度评判你。

  就像有时候我们走路摔跤,父母会说走路都不好好走,这样都可以摔倒。

  长期以来被对待的方式让我们“被迫”或“习惯”地选择了报喜不报忧。

  1

  你不报“忧”,你是在欺骗我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当你选择对对方报喜不报忧时,你是在欺骗别人,同时你也是在攻击别人。

  举个简单例子,你很爱你爱人,但你的爱人是一个报喜不报忧的人。

  某天他在外地摔断了腿,需要住院一段时间,可他却对你说,他是要在这边工作一段时间。等他回来后,他跟你解释前段时间,他并不是在工作,而是在医院养病,你会不会觉得很生气

  你生气他竟然不告诉你,明明知道你爱他,却不肯给予你帮助他的机会,这一切都让你感觉到很无力。就如同看到我们所爱的人离世一般,无法做什么去挽回他。

  而且最为关键的问题是,他在骗我。

  这种被欺骗的感觉是很糟糕的,因为这会让我们觉得自己是个傻瓜

  就像有些人上当受骗后不想跟别人说,不敢承认,因为当你去向别人说这件事前,你必须先承认自己被骗了,这是一件让我们觉得羞耻事情

  除此之外,当你需要帮助,你却没对我说,这是在暗地里传达一种我没有足够的能力帮助你的信息

  这是一种对我的攻击。

  所以,当我们选择对父母报喜不报忧时,实际上对他们也是一种攻击,因为我们不信任他们。

  不相信他们不会责怪自己,不会对自己失望,而这种不信任是一种防御对抗心理状态

  有时候我们选择不信任父母,也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自我照顾、自我负责的能力和没有独处的能力,我们内心的“婴儿”状态,使得我们过于敏感,害怕他们的指责批评

  2

  我信任你,我向你报“忧”

  当你选择去向一个人报忧,分享自己秘密或者感到失落无助的时候,对方肯定是你特别信任的人,你们之间的关系肯定是很紧密的。

  你知道在这个人面前,不必害怕会因为暴露自己脆弱部分而受到抨击,你完完全全信任他。

  我有个好朋友李雪,但我和她好久没见了,连电话也好久没通了。

  前阵子,我需要她给我提供商业上的建议和帮助,所以我打给了她,这是隔了十年的一通电话。

  在电话里,我说明了我现在的情况和希望她能提供的帮助。她二话不说就答应我了,并给我给予了不同意见

  这那一刻,我是真的觉得很感激,我对她说:“谢谢你,你真的是我很好的朋友

  她在那边停顿了几秒,然后她也很激动回我:“老胡,谢谢你的信任”。

  在我把我所想表达给她的时候,我知道我是安全的,我的感受或选择都是安全的,她不会因为我的短处而抛弃我,离开我或不承认我。

  我是安全的,这是一种信任的关系。在她面前我可以真诚地表达自己,她会包容我的好和不好,并且她不会看不起我的不好。

  我曾经被我的一位男性朋友求助过。

  平时我们会经常一起外出吃饭,每次结账的时候,他都会跟我抢着买单,他一直都说:“哥有钱,你不要买单,让我来”,而且他平时的休闲活动衣着打扮都看得出生活得很不错为人也比较风趣,所以我们也就都觉得他过得很如意

  可在他打电话给我时,却跟我说他很累。

  他的自卑一直在影响着他的生活,导致他很在意别人对我的评价,会不断的去用一些方式讨好别人,特别希望他人认同

  比如说跟朋友一起吃饭的时候他要买单,如果被别人买单了,他觉得特别尴尬,甚至于会有一些愧疚,似乎是别人在说他不行

  这种感觉使他想向所有的人证明:他真的很厉害

  所以有时候会吹牛,希望借助于这些能够产生一种优越体验错觉,然后跟世界证明:他不是一个自卑的人,他很好,他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糟糕。

  在他打电话给我的时候,除了惊讶,还有深深感动,因为当他情况如此糟糕时,他也选择了信任我,告诉我他不好的一面。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勾引的,说白了,就是别人怎样对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你造成的。你对待别人的方式,也是别人对待你的方式。

  如果我们内心觉得自己值得被温柔的对待,那我们就不会报喜不报忧了,也不会纠结着要不要把自己认为不太好的感受或挫折告诉对方。

  相反,会信任对方,相信对方会包容你,支持你。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被包容,被接纳,被看见,被关注。

  因此,当我们有能力去主动选择时,最好的方式,就是试试,因为每一个人都值得被温柔对待。

  当我们试着可以完整表达自己时,哪怕是“不好的自己”,那么,我们也确信:我是值得被温柔对待的。

  lt; the end >

  结尾有个小投票,为了更好适应微信公众号的改版,我们可能需要更改每天的推送时间,希望大家投票一个希望我们发送推文的时间~

  (本投票截止时间:7月3号下午四点半)

如果喜欢本文,可以给我们一个赞或评论哦!

  推荐阅读

  这四个字,比“我需要你”更戳心

  ☟ 失眠焦虑压抑....席卷了我

  戳阅读原文,预约心理咨询

  我们在这里,陪伴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报喜不报忧,是一种攻击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