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情感案例
这是一个真实的事情。这是我第一次从一个「孩子」的角度听到的一个想法,这个「孩子」跟我说的时候已经初三了,她的母亲是一位我很尊敬的母亲,因为她把这位孩子教育的非常好,一脸的阳光。这是我在离异家庭里面少见的。
她说:「那时候我妈妈和爸爸一天到晚吵架,吵得家无宁日。我爸爸在外面有一个女人,他不爱我妈妈了,我妈妈总是哭。有一天,我偷看到爸爸在一个离婚协议书上签名了,我很高兴的到厨房里告诉正在做饭的妈妈,我说,我看到爸爸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名了,妈妈以后就不用再伤心了。然后我妈妈又哭了。」
我见过不少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他们大多数内心都会有「阴暗面」。很多人会责备这是家长离婚导致,而我恰恰认为这是教育导致的。是那位「留下来」的父母并没有很好的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连自己糟糕的过去都无法勇敢面对,没有给到孩子以新的力量。
当父母双方出现了裂痕,因为孩子该不该离婚呢?这个论题是肯定会引发一连串的「例证」。某某经历过单亲生活痛苦的孩子如何影响个人生活;某某经历过父母失败婚姻的孩子打从小时候就天天盼着父母离婚......失败的婚姻给孩子带来的折磨其实并不比单亲家庭的残缺给孩子的折磨少,因此我们站在这个标准上去取舍该不该离婚是不现实的。我们能做到的是如何给孩子树立一个不会有亲情缺失的家庭。如果选择不离婚,请努力减少夫妻间过激的摩擦,也要做好让孩子如何「正确理解」这种无望的婚姻;如果选择离婚,请努力面对自己的生活,给孩子积极的教育,而不是过分沉溺在自己失败遭遇中一蹶不振甚至一错再错。父母在孩子心目中应当是力量的源泉,自己都垮了,孩子就算在完整家庭里也无从获取正面力量。
更多关于夫妻婚姻问题或孩子教育问题,详情请咨询禅心师兄,长按下方二维码,免费一对一为您答疑解惑,排忧解难。
情感解析
有研究者在孩子身上装心率检测仪,发现当孩子在安静的看书写作业或玩耍时,如果父母的声音提高、可以压低、争论埋怨一些事情时,孩子的心跳会急剧加快,虽然看起来他/她还是安静的在做自己的事。孩子的观察力、感觉是很敏锐的,表面平静,其实内心已经翻江倒海。而一个人,尤其是小朋友的精力是有限的,当他把精力暗耗在担心父母上时,难免其他方面(生理心理健康、学习等等)受到影响。
所以,为了孩子而凑合的婚姻往往存在两大问题:
1、虽然没离婚,但暗战连连,孩子私下“操碎了心”;
2、夫妻将婚姻的不幸归咎于孩子,让孩子心理压力过大。如果婚姻有问题,那么夫妻要想办法解决婚姻问题,不要觉得解决不了,回避问题。即使选择了为了孩子继续婚姻,那么既然已经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勇敢面对这条路上的荆棘,着手去解决它。可以去做婚姻咨询,可以学习相处之道等等。不要总想着,我是为了孩子才留在婚姻中,才会有这些问题,如果离婚就没有这些问题了,这样没意义,是逃避问题。如果婚姻那条路真的真的走不下去了,可以选择离婚。同时也要学习如何最大程度的降低离婚对孩子的伤害。美国密苏里大学从1995年开始推行离婚教育,经过实践,效果还是不错的。
不是每一对要离婚的夫妇都适合做离婚辅导,开始之前要进行一些评估,比如是否双方都认为婚姻已经无法挽回;双方现在的关系如何(如果还在暴怒的冲突阶段,那么是不适合进行离婚辅导的);亲子关系目前如何等等。评估有一个目的是看是否存在虐待儿童等等恶性问题;评估合格之后可以进行进一步的
探讨:
1、尽量做到共同抚养。
夫妻虽然分开了,但和孩子的关系依然是父亲、母亲。尽量让孩子和父亲、母亲都有接触的时间与机会,保持一定高质量的亲子时间(当然,这是比较理想的状态,在一些不幸的家庭中,即使没离婚,高质量的亲子时间也很少),如果离婚后存在异地问题,也尽量以定期探访、视频、电话等方式实现。
这里希望父母都能时刻意识到孩子不是自己的私有财产,而是一个人,不要因为自己对伴侣的恨而剥夺孩子获得父爱、母爱的机会。
2、夫妻双方尽快适应自身新角色,负面情绪不要波及到孩子。
婚姻的结束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漫长而煎熬的过程,双方都要学习适应新的觉得,承担新的责任,比如独自照顾孩子、面对亲戚朋友的关注、或者是搬回和父母同住等等。这个过程很难,但请努力承担,不要把这种痛苦推向孩子。这几种不良情况尤其普遍,需要避免:
沉浸在痛苦中,以泪洗面或靠烟酒麻痹自己,无法给孩子提供正常的照顾,如按时做饭、洗衣清洁等等,甚至孩子得承担大人的角色,反过来安慰照顾父母,幼小的孩子承担这么多,心理压力可想而知;
将对配偶的怒气投射到孩子身上(举个栗子:这娃长得那么像那个没良心的!眼睛像,行为动作像,越看越气!),打骂呵斥、无视孩子等等;
没有安全感,担心孩子偏向配偶,不爱自己,再一次抛弃自己,从而不断从孩子身上汲取安全感,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比如说,将孩子作为打听工具,每次孩子从对方那里回来,各种打听,打听完之后将对方批判咒骂一番。
(举个栗子:你爸/妈给你吃什么了,买什么了?我对你好还是你爸/妈对你好??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可能也会这样问。两边家庭可能都会这样问,孩子如实作答总有一方不满意,逼着孩子从小撒谎。而当大人知道孩子两边说好话时,又会责怪孩子不诚实。。。)
3、各归其位真的很重要!
妈妈做好妈妈,爸爸做好爸爸,孩子做好孩子,承担好自己的责任,即使被伤害,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诋毁对方(请找闺蜜、基友去吐槽)。互相诋毁,会让幼小的孩子困惑,最亲近的人都不值得信任,那么我可以信谁??
夫妻离婚了,但作为父亲、母亲的职责没有变,任何一方也不能剥夺对方作为父亲、母亲的权利义务。该去公园要去公园,该辅导作业要辅导作业。总是说:“虽然离婚了,但对孩子的爱不变”,这个爱不是说说的,要实实在在做出来,让孩子感受到。
阅读更多,精彩不断
学佛数十年,为迷茫困惑的缘主找到了方向和目标。
为很多因各种原因而烦恼压力重的缘主脱离苦恼。
现致力于用佛法为有缘人答疑解惑,指引方向!
来自生活的压力
来自工作的压力
来自情感的压力
种种的压力越积越多
我们每天也越来越焦虑
不知该如何去释放压力,摆脱烦恼
变的越来越压抑
何不向师兄诉说
佛法指路,带你走出焦虑
教你每天如何减轻压力
一对一为您答疑解惑
添加师兄,佛法指路
▼
长按识别二维码,汲取更多温暖力量
心结难了
结缘师兄,不再迷茫
结缘
生活不顺
师兄点悟,不再迷茫
关注
>>>>精彩阅读
佛性
悟道
佛说
佛本是道
感恩您默默的点赞支持
感恩您默默的分享转发
阅读原文,结缘师兄一起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