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15分钟,每周带你读完一本书,
成为更好的自己
领读人|江罗
主播|木清风
《苏东坡传》共读第五天
我们读书,然后就不孤单。
亲爱的小伙伴,今天我们将继续共读国学大师林语堂的得意之作《苏东坡传》。这是一本中国现代长篇传记开标立范之作,被誉为“20世纪四大传记之一”。
林语堂说:“我写苏东坡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只是以此为乐而已”。
在《苏东坡传》这本书里,林语堂以时间为轴,按照“童年、青年、壮年、老年以及终了”等不同阶段叙述了东坡居士传奇的一生。
昨天我们一起共读了《乐观的人,更容易幸福》,了解了苏轼在贬谪中看到了百姓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对变法深痛恶绝,“如蝇在食,吐之乃快”。
于是,苏轼将自己对新法的不满和当地苦难用诗词表达出来,终“因诗获罪”,引发“乌台诗案”。
但最终,苏轼凭借着乐观的人生态度,逢凶化吉。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苏轼劫后的生活。建议阅读本书的第十七章至二十一章。
01
1085年,神宗皇帝驾崩,由于哲宗皇帝才九岁,就由他的祖母高太后摄政。她重新启用司马光,将王安石变法的所有政令全部废除,史称“元祐更化”。
苏东坡在被召回汴京的八个月之内,由登州太守升任中书舍人,最后止步于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学士,成为哲宗皇帝的老师。
在绘画方面,苏轼以画墨竹见长,并在中国绘画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在北宋后期所倡导的诗、书、画相结合的“文人画”,是南派画始祖之一。
在书法方面,苏东坡则善于创新。他把书法从唐人的森严法度中解脱出来,将北宋的书法带入了“尚意”的艺术境界。他的《黄州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苏轼《黄州寒食帖》
在仕途上,司马光死后,再无人能超越苏东坡的声望,苏东坡在这一时期走向了人生的顶点。
然而,刚正不阿的苏东坡总是那么不合时宜。
变法期间,他痛陈变法弊病,被视为反对派的代表人物,得到高太后的赏识。当旧党全面废除变法措施时,苏东坡又站出来分析利弊,认为不能盲目全盘否定,这引起了反对派阵营的不满。
因而,有许多人对苏轼不满。并且与著名理学家程颢的矛盾进一步深化,史称“洛蜀之争”。反对派中,不少人借此发难,对苏东坡进行挑拨离间。
02
在元丰三年正月初一,苏东坡和长子迈离开京都,启程前往幽居之地黄州。
黄州是长江边上一个穷苦的小镇,在等待家眷之时,苏东坡暂住在定惠院。这个小寺院坐落在一处林木茂密的山坡上,离江边还有一段路。他和僧人一同吃饭,饭后总是在一棵山植树下散步。
黄州的徐太守热诚相待,常以酒宴相邀。长江对面的武昌太守也经常送酒食给他。按道理这些人本来是苏东坡的上司,自是不必如此做的,可见虽然苏东坡被贬,但还是颇受当时人的尊敬。
在六月他写的别弟诗里,他说他的生命犹如爬在旋转中的磨盘上的线蚁,又如旋风中的羽毛。他开始分析自己的个性,考虑如何才能让心情得到真正的安宁。
在《安国寺记》中,他写道:“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始所生而不可得。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像然,无所附丽。私窃乐之。”
然而归根到底,他还是一个儒士,佛教要求他达到精神的空虚和无我,但儒家思想又教导他必须有现实的理想,要有救世济国的抱负。
这两种对立的思想都对苏东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得他在失势时不会过度悲观,得势时又能兼济天下。
家眷到达黄州后,苏东坡的生活慢慢安定了下来,但是全家人的生计问题也马上摆在了他的面前。
03
元丰三年,苏东坡开始务农,他在东坡开了一块田地,自称“东坡居士”。
他过去也曾经想过弃官为农,没想到竟在这种情况下成了真。“为郡中情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成了一名真正耕作的农夫。
他在给友人孔平仲的诗中写道:
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
今年对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
对草盖雪堂,指的就是茅亭和雪堂。墙是由诗人自己油漆,画的是雪中寒林和水上渔翁。
后来他就在此地宴请宾客。宋朝大山水画家米芾,那时才二十二岁,就是到雪堂认识的苏东坡,并与苏东坡谈诗论画。
在耕作之暇,他到城里去,喝得小有酒意,在草地上躺下便睡,直到暮色沉沉时好心肠的农人把他叫醒。
有一次夜游,他甚至把太守都给吓坏了。他在江上一个小舟中喝酒,夜晚的天空极美,他一时兴起,唱词一首: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毅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第二天人们谣传,苏东坡到江边上写了这首告别词,然后顺流而下逃走了。太守听到后慌忙而去,结果发现苏东坡卧床未起,鼾声如雷。
苏东坡这种洒脱自由的生活以及精神上的变化表现在了他的写作上。
他之前作品中那些苛酷的讽刺,尖锐的笔锋,以及紧张与愤怒,全已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诙谐,读来感觉醇甜而成熟,透彻而深入。
【结语】:
今天我们继续了共读《苏东坡传》之旅,通过今天的共读,我们了解了苏轼在“乌台诗案”后重新被委以重任,但当旧党全面废除变法措施时,苏东坡又站出来分析利弊,认为不能盲目全盘否定,这引起了反对派阵营的不满。
朝廷上的矛盾激化让苏轼心生退意,于是就带上朋友与家眷前往黄州,在那里过上了务农隐逸的生活。
在那段时间里,苏轼往日的锋芒逐渐内敛为圆润的成熟,他尖锐的笔锋被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诙谐所取代,让人读起来透彻而深入。
【今日话题】:
当遇到磨难的时候,你是否会愤怒,是否会着急,但最后你发现那些恶劣的情绪往往于事无补,反而会让事态愈加恶劣。你是否有过这种感受?谈谈你对此的切身体会,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故事。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内容,可以在文章底部给我们留言、点赞。阅读好书,自我成长,相遇365,读你每一天!我们明天见,晚安!
END
往期共读目录
乐观的人,更容易幸福
你所受的苦,会照亮你前行的路
务必远离那些面热心冷之人
好的家教,影响孩子的一生
《苏东坡传》序言:真正的成熟,是与苦难握手言和
领读人:江罗,90后作家,中传扫地烟酒僧,不正经的自媒体人。他曾是个落魄的浪人,同你我一样被生活欺负过,却最终翻身干仗成功逆袭。同名微信公众号:江罗,微博@江罗1992。新书《命运从未亏欠过你的努力》全网热销中。本文由365读书(ID:dus365)原创,如需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
主播:木清风,电台主播。浮躁的空气里,想和你一起静心呼吸。个人公众号:木清风(ID:man_morning)
音频配乐:
远く远く——武部聡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