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4日
01
高中早读时,她会带着一双黑眼圈来到教室,对我说,昨晚和男友A吵架,于是她跑出住处,在大街上游荡,一整晚没睡。
大学时,我接到她的电话,和男朋友B吵架,扔相框,玻璃制成的相框摔倒地上,之后她摔倒在地上,小腿被割出一条五厘米长的伤痕。
工作时,男友C与同事在KTV唱歌,她过去阻止他过度喝酒,对方当众打了她一巴掌。
相识至今,我最常对她说的,大概就是:“我真的不理解为什么你总是找这样的男朋友。”
或者说,我不理解,她为什么会在这样的感情中厮杀、挣扎,鲜血淋漓,却从不选择离开。
02
在传播师的课程里,我的演讲主题是《施虐与受虐》,施受虐是什么概念呢?
施虐就是一个人的享乐,与他人的痛苦联系在一起。受虐就是一个人的享乐,与自己的痛苦联系在一起。而每一个施虐者的内心深处,都隐藏着一个受虐者。每一个受虐者的内心深处,也都隐藏着一个施虐者。
原来我所以为的痛苦,在茜茜这里,是带着享乐的。
在茜茜还是小女孩的时候,她的父母因为工作的关系,需要经常地外出。
他们偶尔回家,也是经常吵架。
她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夜深人静时,父母就开着灯,在客厅里,不断争吵。
后来长大了,茜茜渐渐听懂了父母的争吵内容。
“他们围绕钱吵架,那样的争吵,就是再仇恨的人,也不会有的。”茜茜说,神情有点麻木,“我想他们是不爱彼此的,但是他们依然在一起,于是要么就不着家,要么就是在家里不断争吵。”
“爱对我来说很重要。”茜茜说。“我的父母总是在深夜吵架,他们没有爱,我想有爱。”
03
这时,我才回忆起来,高中时,茜茜一夜没睡,带着黑眼圈来到教室,她是笑着讲她与男朋友A吵架,跑出住处,她在大街上游荡了一晚,那个男人找了她一晚。
当他找到她时,给她下跪,请求她回去。
茜茜在说这句话时,是幸福的。
大学时,茜茜与男友B吵架,被扔到地上的玻璃框割伤小腿,她给我发的照片,那一道长长的丑陋的伤痕后面,是男友满满的歉意与关注。
而KTV,被男友C打了一巴掌的茜茜,转身离开,她跑到湖边,他追到湖边,“我当时就想跳湖自杀,但是他拦住我了。他哭着向我道歉。他甚至要跳湖向我道歉。”
时至今日,我才看见茜茜在这样的厮杀情爱中,是满怀幸福的。
对于茜茜来说,爱是满满的关注,爱是争吵之后对方满大街地找她,爱是对方小心翼翼地为她包扎伤口,爱是在对方卑微地挽留她,将她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爱是:他爱我,甚至超过我对自己的爱。
为了实现对方爱自己,超过自己爱自己,我看见茜茜,越来越不爱自己。
04
“为什么不选择一个更好的人呢?”我曾单纯地向茜茜发问。
“他爱我,你知道吗?那样一个深夜,那样一个充满痛苦的深夜,我看见那个遍体鳞伤的男人,他满怀痛苦,但是他依然爱我。”茜茜的眼中闪着光,“这样的爱,一个男人即便痛苦却依然爱你,这才是爱。一个男人愿意为你去死,这不值得你用所有的爱来回报吗?”
可是这样的爱并不长久,为什么不去寻找一份长久的爱呢。
这句话我想过很多遍,却始终没有说出口。
爱、爱的快乐,与伤害、痛苦、死亡联系在一起,施受虐者的爱便是如此。
茜茜在吵架中看见爱。
在茜茜小的时候,她看到在深夜吵架的父母,在意识层面,她看见这样一对男女是没有爱的,他们只有吵架。但是在潜意识中,茜茜可以感觉到来自她父母的不断争吵背后,那彼此深深的爱恨纠缠,于是茜茜习得的“爱”,就是在深夜争吵。
长大之后的茜茜,在意识层面她不想要“没有爱”的感情,于是她通过不断地试探与争吵,来寻求来自男友的“爱”,她认为自己得到“爱”了。
而这样的爱,恰恰与茜茜早年时,她的父母呈现出来的争吵、厮杀一样。
05
在爱情中,总会有很多人越来越卑微,就如张爱玲在遇见胡兰成时,所说的:“见了他,我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尤其是沉浸爱河的女子,她们愿意在爱情中卑微,低到尘埃。
卑微的爱,低到尘埃时,是带着极度的享乐的,开出的鲜花。
这样的鲜花,有时又是沾满鲜血的。
施受虐的爱情享乐,就如一个人在玫瑰丛中行走,她渴望得到一朵美丽的花,却没注意到自己脚下伤痕累累。有时停下来,她们会看看自己,啊,受伤了,但是很迅速地,视线又离开双脚,继续朝着玫瑰前行。
玫瑰是她们的爱情,遇到她们所爱之人时,也把这带刺的玫瑰交托出去,让对方握着。
然后一日两日,玫瑰的刺默默地扎伤着,直到耐不住疼痛,扔下手中的玫瑰。
停下吧,别摘玫瑰了。
不,我不会这样说。
玫瑰很美,请穿上保护衣、保护鞋,带着手套,让自己不太受伤地去享受玫瑰的美。
又或者,当你被玫瑰扎伤时,当带刺地玫瑰使所爱之人受伤时,别对伤口视而不见。
那些在爱情中厮杀而满怀快乐的人啊,愿你能在爱情中快乐厮杀,即便伤过、痛过。
作者 白佳悦心理咨询师,
一个和你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