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学的日子
作者:夏桂芳
对于当年像我一样的农村孩子们来说,对大学也许都并没有什么概念。只是听见人说,读大学很好,每月有补助,出来还分个好工作。那个时候单纯地读着书,也并不是为了上大学什么的。
读高三的时候,有大学到我们学校招生,这才得知大学有好多的图书,只要你是里面的学生,可以看个够。这个对我竟还是有些诱惑的。这样,我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坐在大学的图书馆里面,可以翻看我喜欢看的任何书籍。没想到之后不久,我真的接到大学通知书。这真让我喜出望外。
带着简单的行李,我来到了离家不算太远的大学校园。老师们说,我们是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老师们还说,将来我们是无冕之王,无论是心智还是外表都会改变,变得更加美好。学校里真的有很大的图书馆,可是我很少去看。也许好书都被人借走了?反正我看到的都是些包着牛皮纸老得掉牙的一些书,我称它们为“故纸堆”,对它们没有什么想看的欲望。学校的生活补助也有,只是少得可怜。那么大学真的很好吗?我开始有些迷惘。
中文楼几乎是学校最老的一栋楼,大部分时间我们都是在中文楼上的课。在那些个光线昏暗条件简陋的教室里,老师们一拨一拨地来,一拨一拨地走。他们讲的都是很陈旧的教材吧,有的连个课本都没有,好多教材还是老师自己东拼西凑的。
好多老师的普通话也不是很标准,南腔北调的,让你很难集中思想跟着老师的思维一起转。何况我总是坐在班里最后的位置上,视力也不是很好,老师讲的条理我都没弄清楚,黑板上的板书看得也不是很清楚,连课堂笔记都记不整齐。后来有人说,大学不像高中,60分就万岁,多一分也浪费。
这样,本来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的我就开始和老师们的教学脱离了。老师上台上操着汉南口音讲“八十年代初期”的时候,我就在下面搞小动作,瞎写乱画,打发时间。
中文楼前面是几株高大的梧桐树,一到深秋,小路上铺满了厚厚的梧桐树叶,我从上面走的时候,总是情不自禁地忧郁起来。有同学说,所有走过这条路的同学都会变成一个哲人。我并不想变成一个哲人,只想快点毕业能自己养活自己,给父母减轻负担。
其实,大学里的时光有时真的很有趣。白天上课可以自己干自己的事,就算不去也不要紧,让同学帮忙答个“到”就行。晚上上自习也没有人强迫,想干什么自己掌握。可是我仍然很不开心。不上晚自习吧,感觉对不起父母的期盼,上晚自习吧,注意力老集中不了,每天都是盯着书发呆。看到别的同学都谈朋友了,个个甜蜜得不行的样子。
我也想找一个,可是不想坦露自己的我总是畏首畏尾,就算碰到自己有些钟意的人,也不敢去表白和争取。大人们都说外面的世界是个大染缸,所以我也不敢出去,总是待在校园里郁闷。好在还有一个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我们经常一起去散步,一起去看露天电影,一起去逛街。我还找到了几个爱打扑克牌的同学,大学一起打拖拉机是我们那些年最热衷的游戏。
大学时最难熬的恐怕就是每次考试的前后了。一到了考试,就仿佛死神要来了,每天抱着一堆的书来啃。因为平时没认真听课,书都是崭新的,连个重点线也没有划。经过几天的殊死挣扎,能够够分数及格就已经很不错了。这样就一直混到了大四,我觉得自己快要混不下去了。一方面自责自己没有好好地学习,一方面又无能为力。到了最后,我这个进校时的优秀生已经混得惨不忍睹了。好在当年是最后一年大学生可以分配,毕业后,我就选择了回家乡一个小事业单位工作的机会。
大学是我正青春年少的季节,也是我最怀念的季节。它有喜有悲,有甜在苦。如果重来一次该有多好,我想好好地过,一定要比我当年更精彩。可是我不后悔,哪怕当年是那样的懵懂。
征文:
关于青春的一次征文(现金稿费)
公众号简介
翠脆生生:中年美少女一枚,现居银川。
出版《两个人的江湖》《我们忘了,爱在婚前》等书,新书《美好的人,都不会孤独终老》《把平凡的日子过得像诗一样》新鲜上市,各大网站和书店均有销售,其他文字散见报纸及杂志!
转载时加以上资料,视为授权!
公众号欢迎投稿到20215508@qq.com
具体投稿细则以及稿费事宜请进入公众号后在自定义菜单里点击页面下角的投稿相关即可获知。投稿若有打赏,都归作者所有,版权亦然。点击率达到标准,我这边还有稿酬奉上。期待朋友们的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