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收听【早点】电台第39期
声音 | 谭大湿 & 策划 | 公众号:旧闻发言人
▲赞赏入口,请扫描二维码
到了圣诞节,冬天就已经很深了。虽然深圳的我还在犹豫晚上睡觉要不要开冷气试试。不过冬天的氛围总是不管天气如何的。
不穿一件厚外套或者大衣什么的,根本就不像一个即将进入的圣诞或新年的日子。
当然了,也不是每一个圣诞节都能照例有雪花、铃铛、炉火,以及一个你可能已经不那么期待的红衣服老头儿。
尽管我们大多已经长成了一个不再相信节日传说的无趣大人~但是这一切并不妨碍你心里仍旧藏着的那颗少年心,还记得那个看《雪孩子》哭泣不已的自己么?
今天,我给大家推荐几本带着冬天氛围的书籍和绘本,不管你身在何方,你的心里都应该随四季流转。
1、《羊男的圣诞节》作者:村上春树第一次看到这本书还是高中的时候,那会儿大家都在“99读书人”或者“贝塔斯曼书友会”之类的地方邮购书籍,并乐此不疲。
那天同学问我你要不要买一本《羊男的圣诞节》,我愣了很久,“羊腩?好啊好啊好啊,我们下课去吃吧!”然后一嘲笑就是三年。
《羊男》是村上村树唯一的一本童话故事书,历时五年才和他钟爱的绘者佐佐木MAKI联合出版。
故事的主角羊男带着你来到不为人所知的异世界,在圣诞夜踏上一场神奇又滑稽的冒险。村上村树那带有魔力的文字,配合佐佐木的精心插图,即便是早已走出童年的你我,也无法不沉浸在这个童话世界中享受久违的温暖愉快。
2、《圣诞阿姨》作者:东野圭吾看到作者名的时候,我几乎都要以为这是一本盗版书了。东野圭吾?!他居然也会写下如此温馨的圣诞故事。这还是那个以推理故事闻名世界的他嘛?
不过大概每个人心里都会有温暖又细腻的地方。《圣诞阿姨》围绕家庭和孩子讲述着故事的同时也提出一个问题,“现在父母以为掏钱就是抚养孩子,那孩子也不会期望从父母那里得到爱。”
这本书大概只有薄薄的70页,但是每一页都能让你在微笑中翻过。最适合在冬天的下午搭配软软的沙发,一杯热茶,一块毛毯。忘掉烦心又紧张的工作或者推理,虚度人生。
就像书里杰西卡说的:“圣诞节的时候,我要把眉毛也染白。这样就和雪很搭配啦~”
3、《寂寞吗,雪人》作者:威尔-格林梅“雪人”一直是传说中的生物,他的年纪像山一样大,心里却还是一个纯真的孩子。有一天他的朋友雪豹和雪狐告诉他,山下的人们都说雪人已经不存在了,是消失的东西。
于是雪人为了证明自己,离开了他的洞穴,来到柏林。可是在这个城市里,甚至没有一个人愿意多听他说一句,以为他是乔庄打扮的小丑,都用冷漠、刚硬的言语伤害着雪人。
直到圣诞夜,一个盲眼的小男孩用温暖的心闻到了雪人的味道,一个为爱所苦的女孩将心事向雪人诉说。才让他忘记自己的困扰。
其实雪人就像我们自己,年轻的时候总喜欢一问到底,纠结于每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却总数忘了看看当下自己的样子,问问自己真正所想的是?
4、《都柏林人》作者:詹姆斯-乔伊斯作者詹姆斯·乔伊斯呢,是爱尔兰作家、诗人也是意识流文学的开山鼻祖。
1882年2月2日出生于都柏林,1941年1月13日卒于瑞士苏黎世。光听这两个城市的名字,好像就已经有一出绝佳的故事了。
这本《都柏林人》,也是他的短篇小说集。主要描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都柏林中下层人民的故事。
书中用十五个长短不一的篇章,构建出的一个微缩的都柏林社会。铺展开来的是幽暗的色调,沉闷的氛围。仿佛行走在冬日阴沉的街头,所有的人都在低头赶路,风雪从耳边吹过,聒噪又死寂。
“整个爱尔兰都在下雪。它落在阴郁的中部平原的每一片土地上,落在光秃秃的小山上,轻轻地落进艾伦沼泽,再往西,又轻轻落在香农河黑沉沉的、奔腾澎湃的浪潮中。
它也落在山坡上那片安葬着迈克尔.富里的孤独的教堂墓地的十字架上和墓石上,落在一扇扇小墓门的尖顶上,落在荒芜的荆棘中。
他的灵魂缓缓地昏睡了,当他听着雪花微微地穿过宇宙在飘落,微微地,如同他们最终的结局那样,飘落到所有的生者和死者之上。”
5、《冬日笔记》作者:保罗-奥斯特“一扇门关上了,另一扇门打开,你已经进入的生命的冬天。”这是2011年保罗奥斯特在桌前写下《冬日笔记》的第一行字。
这本书也是关于他自己一生的剖白,他以第二人称的方式,从局外人的角度审视着自己和他人,进而审视内心。随意而散乱的语序,串联起60多年生命中的片段。生动的记录下他每一个思考的瞬间。也反省了从青春到如今渐渐衰老所感受到的不甘。
既坦率,又优雅。让我们能看到时间流过的痕迹,也能找到记忆的重量。
▼
其实冬天也是一直是最让我喜欢的季节,外面的寒冷让人清醒,内心的温暖也让我们对生命有更长足的认识。
但不管如何,就像诗里写着的: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本期话题:
圣诞节你还会送人/收到礼物吗?
欢迎留言告诉我,我是孤单的最怕过节的谭大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