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小平
一
与朋友下围棋,几轮下来,都是我输。我对朋友说,我的棋艺不如他。而朋友却说,他的棋艺并不在我之上,我输给他,并不是输在棋艺上。
“不输在棋艺上,又输在什么地方呢?”我问。“输在出错上。”朋友说,“围棋大师吴清源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下围棋就是两个人接连地犯错误,犯得大的,犯得多的,输棋。我赢你棋,那是因为在下棋中,我犯的错小一点,或者说,犯的错少一些。”
人生很多时候,不是输在技艺和能力上,而是输在一颗因麻痹大意而不断犯错的心上。
二
一老者是下跳棋的高手。一次,我主动找他下跳棋,在连输几局后,我问老者我输棋的原因在哪里?
老者沉吟了一会儿,郑重地说:“这棋如人生,如果一心两用,就难以达到目标,你在下棋中就是因为多了一个防范别人的心眼,总是担心我的棋子走得太快,于是处处设防,处处拆桥,结果在设防、拆桥中恰恰耽搁了自己棋子的行程。而我则不同,一心放在自己棋子的前进目标上,你设置的障碍,反而激起了我冲破障碍的勇气。这些,恐怕就是我赢你棋的原因吧。”
世上有这样一种人,在前进的路上,总是唯恐别人走得太快,甚至不惜在别人的道路上设置障碍,结果,因阻碍别人,而最后阻碍了自己。
三
记得跟父亲初学下棋,父亲总是反复叮嘱我:千万别让对方的卒子过河,过了河的卒子,威力可就大了。
在所有的棋子中,地位最低的、能力最差的,就数卒子了,可为什么过了河的卒子,就让人如此生畏呢?“也许,过了河的卒子,再也退不回去了,再也没有退路了,才让人们如此生畏。”父亲说。
纵使一个“卒子”,有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和决心,就能抵达目标、实现成功,就能让人生出无限的敬畏。(摘自《故事家•花开不败》2019年5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