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自己在生活中说话太多,有点啰嗦的嫌疑,但是好多时候发现说不通,这才是最捉急的事情。
譬如——
前两天晚上,我爸妈来我家小住一晚,大概九点多,我正在书房盯着豆豆写作业。
小朋友写作业本来就拖拖拖、错错错,粗心加拖沓让人很崩溃(所以我们家都是我和克莱德先生轮流来,不然一个人真的会气得心梗)。
没一会儿,我听我爸在跟克莱德先生感慨,现在的小孩儿哦,学习压力太重了,让他们写那么多作业,父母跟着这么辛苦;然后又感慨,孩子才那么小,哪能学什么重要的东西,一天到晚搞得这么累;最后还感慨,真正的学习应该是“我要学”,现在是把孩子逼得“要我学”,效果能一样吗……
我本来在书房里就急火攻心,听我爸的这一番言辞,再加上对面的豆豆哥磨磨蹭蹭……那家伙,差点晕过去!
跟孩子吧,好多事情说不通,因为对他们来说玩是最重要的,所以写作业是痛苦的无奈的悲伤的;
跟老人吧,也说不通,甚至我想起自己当年的学习,也根本不是什么“我要学”,一个是女孩子比男生真的要听话乖巧很多,就恨不得好好学习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表扬;还有就是我大一点的时候希望通过考上大学离开老家。
讲真,按照豆豆哥现在的学习效率,学校作业勉强做完,如果不给他加强巩固一下,被同学甩开的几率太高了,更何况他没有任何语数外的辅导班,全都是什么画画打球下棋的课程,别人都在跑的时候,连走都不让他走,这就有点过分了——扭头看看周围,我已经够自由散漫了,按照我爸的逻辑和要求,基本上就是整个时代和趋势得跟着我们的步伐才行,怎么可能呢?
这一大堆的话在我脑子里打转,但是我闭上嘴,只喊了一嗓子“赶紧睡吧”,因为如果他继续感慨下去,豆豆又找到了依靠,汗……
2这种时候真是挺多的,以前可能会尝试去跟人家聊一下,沟通一下,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总觉得可以讲得通。
后来才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时候都说得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处境,涉及利益的时候,各占一半;
即便不牵扯利益关系,也很难做到真正的设身处地。
前些日子那么火热的996,周围的人都在讨论,有一天我跟朋友见面,闲聊的时候无意中说起来,他就感慨说,现在的年轻人太不好管了,薪资要得挺高,到点儿下班从来不含糊,让加个班难于上青天,稍微有点不高兴就辞职。
我不太了解情况,所以也没有多说;但从员工的角度,大概会觉得“我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干嘛总是得加班”,又或者“加班费又不给我,凭什么让我加班,我又没卖给你当奴隶”……更何况,现在的年轻人比以前年代的人更注重自己的生活质量,太多人宁愿少赚钱也要多守住自己的时间,愿打愿挨。
最近朋友圈里总是看到有人在刷一部新的日剧,叫《我要准时下班》,讲的就是当下职场白领的这种心态——我可以不要加班费,我也不要多么出人头地,我就兢兢业业做好我的工作,拿到我该拿的钱,我要准时下班。
嗯,好像也没错啊。
允许不同的想法存在,允许不同的人存在,而不是做千篇一律的要求,这才是时代真正的进步吧。
3我在报社的时候,有段时间带了几个实习,那时候我自己年纪也不大,二十六七岁,但是管理一个部门,每天都很忙,事情很多。
有一天,一个实习生跟我说,“木头姐,你每天都是最晚走的啊,你真是太敬业了!”
我自己之前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只是觉得事情很多,要去做;做的又是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就很起劲,完全没有留意到自己是不是很用功、很敬业,只在意这件事有没有做好,能不能达到自己的要求。
而我对周围人的要求也是分不同档次的,有的人就是很棒,很投入,那可能会要求高点;有的人就是朝九晚五雷打不动,没什么追求,那也就不强求——做个普通职场人没什么不好,付出少收获少,也是天经地义。
尽力而为,不奢望每个人都能理解自己,这样的自己,好像总是能够坦然而淡定地面对世界。
偶尔心态有点崩的时候,就会去扭头想想那段日子,然后扪心自问:别人凭什么就一定要懂你?凭什么都要向你看齐呢?!
做你想做的,然后坚持下去。
你想的,未必是所有人都想的;你跟别人讲不通的时候,就不要奢望说服全世界来迎合你——那你就做自己好了,无论多难,你坚持下去,你就是赢家。
所以咯,不要总是试图跟所有人讲道理。有时候,安静地做自己,就可以了。
—END—*作者:小木头。写作者,小确幸收集者。出版有《你不必活在别人的期待里》等,微博“小木头的美丽人生”。没错,你可以点关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