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如何正确地反击“马云们”的“996福报”论?
日期:2019-04-18 20:00:48 作者:曲大师 来源:曲一刀 阅读:

如何正确地反击“马云们”的“996福报”论?

  广而告之推荐关注大师公号(),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飙车定乾坤!】

  被很多网友亲切地称为“马爸爸”的马云,最近惹上事了。

  起因是他在阿里内部交流会上就时下最大争议的“996工作制”发表看法

  他直言:能做996是一种巨大福气,很多公司、很多人想996都没有机会

  如果你年轻时候不996,你什么时候可以996?你一辈子都没有996,你觉得你就很骄傲了?大意

  言论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

  明显这一次,“马爸爸牌”毒鸡汤大家似乎不太买账。

  在这里先给那些不知道996是啥的“不幸且无福气之人”(按马云的意思),科普一下996是啥玩意儿。。。

  996工作制,说白了,就是无偿(自愿)加班,每天早9点工作到晚9点,每周6天。

  延伸而来的还有007,意思呢就是24小时奋斗,每周7天日日不停。

  当然,这种有点夸张,想必都是功成名就的大老板用来忆当年的时候,吹牛B用的。

  不论马爸爸这篇讲话发表在阿里巴巴官微的时候,排版有多么精致重点划得多么到位、措辞是多么情真意切

  但网友喝完这锅毒鸡汤,纷纷表示有了一些的不良反应,也许是因为我们长期加班,身体虚不受补了吧?

  01

  “我和你谈法律,你和我谈奋斗”

  当天阿里发出这篇文后,朋友圈就转疯了。

  有不少人为马云的想法点赞,转发感慨、痛诉作为管理者、老板的用心良苦,颇有知音难遇相见恨晚紧迫感

  然后我看到一位好友朋友圈留言,第一句就是:“我也是挺为老板们担忧的。

  我看完第一句,觉得这又是一个马云粉,然后他的第二句竟然是:

  “996的老板们这是公然违反劳动法啊!我真的替他们担心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引用下面这段话:

  “一旦有适当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看来,虽然大家都姓马,但观点是不太相同。在一百多年前的“老马”看来,50%的利润足以让人不择手段铤而走险。

  那公然倡导违反法律的工作制度,是多少的利润呢?

  在996是否合理的这个问题上,其实很多人都选择性忽视了法律的问题。

  因为,从违反法律的这一点上来看,再如何奋斗,再挂着为了社会进步的理由去加班努力,似乎一切都变得名不正,言不顺

  那这个问题,从一开始就可以宣布终止不谈了。

  当然,这篇文章的问题,远不止法律上的。

  02

  毒鸡汤中的“砒霜”or“蜜糖”?

  在马云这篇洋洋洒洒的长文里,其实处处都有刺痛了大家神经的话,以这几句犹甚,仿如砒霜一样有毒:

  “如果你年轻的时候不996,

  

  你什么时候可以996?

  这句话偷换概念也太多了吧?

  马云想让大家理解的意思可能是,年轻人啊就得奋斗!没错,年轻人要上进努力,我不否认。

  但是仔细想想勤奋,还真的不等同于盲目加班啊?

  用热爱奉献,抹杀掉加班的本质,这是很明显的偷换概念。

  “你不付出超越别人的努力和时间

  

  你怎么能够实现你想要的成功

  这句反问句,可以说是马云整篇长文中用词最为激烈的。虽然只是一句话,但也暴露了文章背后的一个动机

  嘴里说着是大家一起讨论讨论,这还不是站在高处灌输自己的观点嘛?

  “马云和你理性讨论996”,听起来很亲民、很接地气,可是,趁你不注意就是一句居高临下质问

  “我很幸运

  

  没有后悔12*12,

  

  我从没改变过自己这一点。

  无论从暗示还是明示来看,这句话都隐隐将自己的成功归功于12*12的工作习惯

  首先,马云有没有12*12暂且无法考证,但可以论证的是,就算他坚持12*12,也不代表这一定就是对的。

  更重要的是,有更多因为长期加班而猝死的新闻,因此,某个人12*12获得偶然的成功,真的能掩盖背后的巨大风险吗?

  商业是最大的公益

  

  创造就业、创造税收

  

  没有商业的税收,

  

  没有经济发展

  

  哪来的高铁、哪来的高速公路

  

  我们为社会的进步做了贡献……”

  这番话,被很多网友拿以前马云“悔创阿里”的视频拿出来对比

  社会经济进步,收入提升,都是为了啥,不都是为了自己和家人生活变得更好?

  可是996这样加班,员工家庭的时间少了,自己身体也差了,这不是本末倒置

  太过细究文字,会被说我们是在抬杠。

  那么我纵观全文的大意,基本上贯穿全文就是想要说明这样一个“三段”逻辑

  事业成功对社会整体很重要,努力是要事业成功的不二法门,而努力的唯一途径,就是996。

  而在事后的这一段“找补”当中,马云虽然放轻了口吻,但基本上依然是围绕着上述的逻辑去展开的。

  03

  如何正确地骂“996”,才心安理得

  在这一波对996的反思当中,很多程序员都以“过来人”的心路历程表示:

  996这种高强度且长时间的工作方式,不止剥夺了他们的休息时间,更重要的是,也让他们没有时间精力,在工作以外去进行学习和提升。

  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个人的成长,可以在工作内容中获得,同样也可以通过自身学习更多技能知识获得。

  加班,不代表都是在努力上进。

  不加班,也不代表就是不努力上进。

  对于职场老人来说,996这样的工作方式,时间长了就会变成惯性,会让大家习惯了“用忙碌代替了思考,用虚假表现掩盖了结构性成长的缺失

  时间一到,有了业务能力更加系统专业新人填补,你就会被公司无情抛弃

  回看上面提到的这个“三段”逻辑:

  事业成功对社会整体很重要,

  努力是要事业成功的不二法门,

  而努力的唯一途径,就是996。

  这么看来,如果马云那篇长文有什么是说得对的,我倒是觉得中间的那个逻辑:

  “努力是事业成功的不二法门”

  ——这个意思,是最没毛病的。

  因此,放弃996,从来都并不是鼓励大家不努力、不上进。

  我们只是想提醒你,要保持理性:

  996,肯定不是成功的唯一正确途径,

  同时,也没有什么值得我们牺牲自己身体与家人来成就的事。

  只要深刻记住这两点,再多的春秋笔法与偷换概念,再牛逼大佬发言,你也不会被忽悠得不明不白了。

  -END-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网易新闻 • 曲一刀

  文能提笔安天下  武能飙车定乾坤

  扫描关注公众号,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如何正确地反击“马云们”的“996福报”论?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