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你别再看动画了,以后长大了有的是时间看,现在你上学了,你的任务是学习。”
天天当然不情愿:
“同学都在看,我看也不耽误我学习啊。”
“天天还有一集动画片没看是不是啊?先去看,看完了妈妈陪你写作业。”
本来愁眉苦脸的天天听到妈妈的话立刻就高兴起来了,拍着手说:
“妈妈最好了!”一边打开了电视看起来。
“孩子就有在他是孩子时该做的事。以后他长大了或许是会有很多时间,但这些在他7岁时很有吸引力的东西还会有吸引力吗?”
“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哪怕以后能补回来,那时候的天天也不是现在的天天了,他也不能再感受到现在感受的快乐了。”
“学习和玩耍,都不应该耽误,我们应该做的是帮助天天做好协调不要让两者起冲突,而不是哄着骗着他好达到自己的目的。”
婆婆听完小丸和儿子的一番话也沉默下来,思考了几天之后对小丸说:
小丸听到这话松了一口气,能够不开战就解决一个孩子的教育问题,也真得谢谢婆婆的好沟通啊。
别让孩子错过童年
现在家长们都很热衷给孩子报这样那样的学习班,每天最大的任务就是陪着孩子写作业,等孩子把作业都写完了就感觉一天的任务终于结束,可以松一口气了。
学习虽然是任务,可孩子的生活不是任务!
完成学习任务只是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或许这部分在孩子的生活中占比会渐渐加重,但不代表孩子必须把所有的时间都贡献给它。
就像小丸说的一样,“孩子就有在他是孩子时该做的事”,不论是看动画、做游戏还是别的,都只是在童年阶段才能获得特有的乐趣。
不要再说长大了就能怎样怎样的话,等孩子长大了,哪怕再有钱再有闲能去玩小时候憧憬的东西,心底的遗憾也永远不能填补。
就比如我家的肉肉小朋友学画画家里摆满了他的作品,亲戚家就有大些的小孩抓着自己的爸妈问:
“为什么肉肉能学我就不能学?我以前也想画画啊。”
学习是孩子的任务,玩耍也是孩子童年的必修功课,如何协调好两者,自制力差的孩子是很需要父母的帮助和建议的。
毕竟学习很枯燥而玩耍却很有趣,父母要是不帮孩子做好两者的平衡,那么孩子肯定就只会选择轻松有趣的,把枯燥无聊的远远丢开了。
德国是一个自律性很高的国家,德国的家庭教育很流行父母与孩子一道做时间表。
在表上,起床上下学作业游戏讲故事睡觉都列得清清楚楚,孩子们也习惯了照着时间表做日程安排,这让父母省下了不少心,也让亲子关系更加亲密了。
时间表让孩子学会自律
不要小看记录在纸上的时间表,它不光能让孩子玩耍与学习两不耽误,更重要的是能让孩子学会自律!
对照时间表一项一项完成该做的事,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而很多孩子总是拖拖拉拉,就跟自律性缺失有关!
明明第二天就要交作业,非要拖到晚上快睡觉了才开始赶作业;
每天早上都要三催四请才肯起床,起来了就开始慌张怕迟到;
总想着:还有时间再等会儿......
这些习惯,到最后就会变成“拖延症”,甚至在孩子成年以后明明知道这样很不好,却怎么都改不掉,往往因为拖延一件小事反而给自己的工作生活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小小一张时间表,既能让孩子不错过童年的快乐,又能帮助孩子养成自律的好习惯,你还不赶紧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张吗?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