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太万岁》是一部由桑弧执导,蒋天流 / 张伐 / 石挥主演的一部喜剧 / 家庭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太太万岁》观后感(一):沉香
越远。这是华语影坛的最佳拍档:张爱玲同桑弧携
手奉献的一出家庭轻喜剧,由石挥、张伐、蒋天流
有通过电影来修补。
《太太万岁》观后感(二):张爱玲万岁
影片和张氏的小说一样,慢慢道来,不疾不徐,所有的铺垫,到最后都用上了,没有一点浪费,就好比出色的裁缝,裁剪出来的每一块布料都恰到好处地应用了
学红楼梦没有比张爱玲还能学到精髓的,简简单单的家庭琐事也能演绎出一出出悲喜剧,试问现在的编剧可能做到?有谁爱看这婆婆小姑小三的连环套故事?莫说平庸,想要既不狗血也不俗套,难上加难
看看当年的流行,修身的旗袍是否似曾相识?不错,电影《花样年华》里可以看到彩色的,我只想说,旗袍很美,真的不是酒店站台小姐穿的那个样子
《太太万岁》观后感(三):新皮旧里
没有空镜头,少有中景以上景别。不刻意交代环境。以室内景为主,演员表演渐渐褪掉话剧气,但因为封闭空间,还是有舞台剧的感觉。(可否与欧美家庭情景剧类比?)
转场成熟。 别的镜头还好,特写较为突兀。故事流畅,台词平素市井。
张爱玲的时代真是一个激烈的时代:新皮旧里的社会,守着一套传统的家庭伦常,电影显然是默许了夫为尊的千古秩序,说什么“太太万岁”,原来只是喜剧的立题之处。
《太太万岁》观后感(四):女性的出处在哪?
这部1947年的老影片中的女主角实际上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女性,老师用圆融二字来形容她——温柔与智慧的统一。
事实上,我们现在社会的女性趋势偏向于“铁娘子”的形象,但女性最大的力量在于柔情,温柔似水,水滴石穿(我们深造古代文学的大学语文老师也如此说道)。
女性用这样的姿态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确然是种上策,但我仍然对老师所认为的“女性应该把家庭当做一份事业”感到困惑,这难道不是在把女性当做延续家庭的社会工具吗?如果女性的生活以家庭为中心,这对女性来说公平吗?
《太太万岁》观后感(五):白玫瑰险胜红玫瑰
全程无尿点的精彩老道呢,女主和各个配角们一两点就刻画到了,题材也不同于小说里黯淡,是张爱玲积极入世的理想画卷。尽管还是有一丝心酸,这位太太周全丈夫婆婆小姑所有人,而她的先生也没有对她说过一句好话,一劝回太太的心就开始摆架子了。怪不得张爱玲不喜欢自以为漂亮的男人。
小市民岳父去小公馆抓女婿反而自己被交际花钩走,之后女婿亏空又去讨钱说女儿女婿一家子骗子,真的太凉薄了。因为主流价值观,所以电影让白玫瑰赢了。
《太太万岁》观后感(六):台词
张爱玲的编剧。
“我喜欢看电影,又怕看电影。因为怕看到苦戏,一看就想起自己的身世,我的一生太苦了”"你可以告诉我吗"“这个可是我的秘密,我从来没告诉过第二个人”
这是电影的最后的台词,张爱玲的小说不是白写的,写的真是好。这电影还是在网上看的,在夸克(免费的正版电影网)看的。
整个电影故事流畅、和谐、等等的好看电影的元素都有了。比起现在大陆的大多数中国电影,要有趣的多。
张爱玲说过”众所周知有些电影作品是永垂不朽的“。他说的很对,比如他编剧的这部”太太万岁“就是,最少代表了中国的40年代的电影最好的电影之一。
《太太万岁》观后感(七):有意思的老电影
对老电影的印象似乎都是又红又专,这次算是打破了这个印象。轻松诙谐的一些设计,人设立体的人物,一部非常优秀的老电影。
一开始觉得男女主的感情不错,还挺让人觉得开心的。后来看到男主原来是一个渣男,觉得最初发现丈夫出轨的女主非常窝囊,看得人心头火起。但最后女主算是帅了一把,坚定地要离婚,决定做自己,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应该是很先进的思想了。
美中不足的是结尾,莫名其妙的原谅让人不解。男主的本来面目就是一个渣男,从公司遇挫他对女主的态度就能看出他本性如此,改是改不了的。然而最终女主还是原谅了他,让人不觉有些遗憾。不过或许这也是因为时代的影响吧,也可以理解。
《太太万岁》观后感(八):一出轻喜剧,道出多少太太的小无奈
张爱玲在《太太万岁》题记里说:“像思珍这样的女人,会嫁给一个没出息的丈夫,本来也是意中事。她丈夫总是郁郁地感到怀才不遇,一旦时来运来,马上桃花运也来了。当初原来是他太太造成他发财的机会的,他知道之后,自尊心被伤害了,反倒向她大发脾气——这也都是人之常情。”她还说:“中国女人向来是一结婚立刻由少女变为中年人,跳掉了少妇这一阶段。陈思珍就已经有中年人的气质了。她最后得到了快乐的结局也并不怎么快乐;所谓‘哀乐中年’,大概那意思就是他们的欢乐里面永远夹杂着一丝辛酸,他们的悲哀也不是完全没有安慰的。”不是张爱玲的忠粉,电影本身也有不少刻意雕琢的成分。但是值得一看,尤其是作为1947年的电影,我看了一部69年前的电影,69年后许多人性面的东西依然如此,也许生生世世每朝每代都是如此吧。
《太太万岁》观后感(九):你真勇敢!你真偉大!
對準汪漪的鏡頭,總是那一雙情深深霧濛濛的眼睛,還“哀感頑豔”呢!真是沒岔過氣去。
評價:這是一部極具時代氣息的電影。
袁雪芬的《祥林嫂》,美亞發行的股票,大光明美琪的電影,戰後高漲的物價,流氓口裡哼的調調,除了金條美元沒有什麽靠得住的亂世生存法則……從細節到總的劇情,無不和《假鳳虛凰》一樣充滿時代感。
桑弧的確有緊緊抓住人的本領吧。
就不去說這個故事了,“萬歲”的太太也就是如此了,漂亮大方體貼溫柔不說,裝萌賣傻賢良淑德鬥智鬥勇的本領都得具備,最最最關鍵的還是,你得能忍,不管忍得下忍不下的,是屎都得吞下去,不然你就別想讓婚姻活下去。這法則,從前如是,現在也如此——如果你就是要這樣跟著一代代隨波逐流地活下去的話。
是以這個電影里,怕也寄託了張愛玲多少的幻滅與破碎!
《太太万岁》观后感(十):婚姻中女人的悲凉
“你别看我爸爸现在这个模样,他从前也是个多情的美男子呢。”没想到那个不修边幅,神神叨叨的父亲年轻时竟然是个多情的美男子。年轻的时候爱情是如此的深刻,就像志琴和思瑞,为了爱情不顾两家人的反对秘密结婚。但爱情又是挡不住时间的摧残以及人心的易变的,就像曾经信誓旦旦的志远对思珍的背叛,只有女子仍痴心妄想男人的回心转意,在重新收到志远拿回来的别针后高兴得落泪痛苦。不过爱情终将被时间消磨殆尽,就像思珍父母一样,大家心知肚明,母亲一直记得父亲年轻时的出轨,可那些已经无所谓了,男人不就那点德行?
整部戏没有大吵大闹,只是在人物的虚情假意中透着一股悲凉,预示着爱情的无望。这部戏也许是张爱玲对爱情的诠释吧,刚开始的轰轰烈烈,坚贞不移,慢慢的的虚情假意,逢场作戏,最后的无所谓,耿耿于怀但又泛不起生机。戏中最美好的场景是思瑞带着志琴结婚并去度蜜月,看似甜蜜但又怎知多年以后是否会变成志远和思珍的模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