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太太万岁读后感精选10篇
日期:2018-01-2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太太万岁读后感精选10篇

  《太太万岁》是一本由张巍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195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12-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太太万岁》读后感(一):相爱没有那么容易

  喜欢《太太万岁》这个故事

  女主跟男主的爱情,来得突然却未必不能长久。两个人在路上走,难免会有分歧会遇到岔路口,怎么走?文中的他们遇到的分歧不止一个,选的路也有的聪明有的糊涂,但是尽管出现了一些迟疑,还是坚定地一路走下去了。

  他们第一个分歧,就是同一个公司的二人,结婚后谁辞职的问题,在女方妈妈坚持下,谈判的结果是高收入前途的男主辞职,平凡的女主留任。这个选择,确实令习惯传统做法的很多人不爽,也包括我。我觉得者选择有好也有坏,好处是保住了女主的工作,即使以后男主变心,女主也有保生活保障;坏处就是,陪了公司一大笔钱,带来了暂时的经济危机,也伤了男主的面子婆婆感情。怎么选择其实就是个信任问题,若不信他,自然自私些保全自己,若信他,自己辞职也一样女人不能没有工作,没工作没地位也没自信,但是像女主那样因为工作乱了生活还差点闷死孩子,就有点得不偿失了。我觉得,女主辞职会更好。

  文中关于丈母娘和婆婆的较量写得有滋有味充满生活情趣,很真实,给初为人父人母的小两口送温暖同时也带来不少的烦恼。两代人之间如何相处的问题一直是个关系家庭稳定大事,从女主的做法中,我有所启发,尝试着委婉一些,迁就一些。

  男主很优秀,除了女主之外,还有个放得开的富二代赵金子不屈不挠追求,也给夫妻俩的感情和婚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考验。赵金子的插足,差点毁了这个家庭。女主的怀疑,源自男主的善意隐瞒。而男主的放任,给了赵金子插足的机会。赵金子其实得手了,他们那一夜并不清白,但是男主醉了不知道,女主被瞒住了也不知道,这事只有她自己清楚。感情身体什么都搭上了,还是没有得到男主的认可

  最后的选择,男主放弃了即将到手的眼前利益,选择了和结发妻子同甘共苦,纵使他被动失身,也原谅了吧。

  这本书轻松沉重并存,十分扣人心弦,没有纯粹的美好,也没有彻底的罪恶,所有人都优缺点却都真挚可爱我喜欢这样的文字,这样的故事。

  相爱没有那么容易,每个人有他的脾气,有家庭的干扰,也会有情敌,是坚持还是放弃都不要任性

  《太太万岁》读后感(二):女人的进化论

  花几个小时看完《太太万岁》,末了才发现,原来作者张巍还是《郎才女貌》、《杜拉拉升职记》的编剧,这是件很有趣的事——以时间为序,从三部作品里,能看到一个女孩长成女人,生活的主旋律从风花雪月逐渐过渡到茶米油盐的过程

  2003年,《郎才女貌》在各大卫视上映,多金深情的邱石满足少女们对爱情的憧憬,着墨不多的世俗生活不痛不痒;2010年,横冲直撞的杜拉拉长成了大方得体的白领,有时不时的挫败,但也有恰如其来的好运气。在《太太万岁》里,叶晓玲还来不及经历太多恋爱的甜蜜职场的争斗,就迅速与关一禾堕入爱河,接着意外怀孕,闪婚,毫无准备的一头扎进令人焦头烂额的婚姻生活。

  同前两部作品相比,《太太万岁》少了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牵强,那些矛盾选择,那些争吵冷战,那些婆婆妈妈细节接了地气,见血见肉。

  这种改变,与作者本身的生活状态息息相关。2010年,对张巍而言,是转折的一年,事业上,因为“杜拉拉”,她火了,生活中,她升级变成了妈妈。人前光鲜的名编剧,开始经历生活的琐碎,经历事业家庭的两难选择。儿子生病,窘迫之时她甚至拿不出给孩子在私立医院住院的押金。在前言里,她写到,因为一直在赚钱还房子贷款,她没法带孩子睡觉,她常常内疚,如果自己不那么忙,不那么热爱工作,也许孩子能成长得更好。

  她将自己投射到笔端,于是有了叶晓玲。同大多数同龄的姑娘相比,叶晓玲的运气还算不错:名校出身,投行工作,娘家家境殷实,还有个意外怀孕后果断娶她的老公和还算通情达理的婆婆。但在故事设定中,因为一个“草率”的决定,她的生活撒满一地鸡毛:当她与关一禾的办公室恋情走向公开,必须有一人离开时候,她默认了母亲“我送晓玲上人大不是为了让她当全职家庭主妇”的抗议,最终使得职位和收入都高得多的关一禾辞去工作,并向老东家支付了高额的赔偿,随即,丈夫职场不顺,家庭经济危机接踵而至

  生活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艰难的。俗世里,有很多像叶晓玲,或者远不及她优秀的姑娘,她们善良、好强、渴望爱情,有点小聪明、小心眼儿和小幻想,但这并不妨碍她们在成为好员工、好媳妇儿和好妈妈的道路努力着。

  只不过,她们的生活总是很难顺风顺水,不如意的根源,是因为她们总希望自己能够兼顾婚姻和自我、职场和家庭,还要面面俱到出类拔萃。可偏偏这样的神话存在人物杂志上那些不真诚成功人物访谈,现实生活中,你要做的往往是在球掉到地上前把它接住。

  倔强的叶晓玲,一开始也终日疲于奔命,在职场上忍辱负重,打着瞌睡给儿子换尿布,在婆婆和妈妈间捉襟见肘地按下葫芦浮起瓢,同时,还要面对开场时情圣样的关一禾一次不彻底的出轨。如果叶晓玲安于全职家庭主妇的生活,这会不会是个完全不同的,关于中产阶级幸福生活的故事?有可能,但也有可能是另一幕失婚少妇的狗血剧情。而生活的精彩之处正在于,除了A和B,你总归还有第三个,甚至第四个选项。

  叶晓玲最终明白了,爱不是捆绑,自己的人生不应该依附在任何人的身上,所有的付出,如果以放弃自我为代价,都是没有尽头的,女人一生最大的成就,并非是成为丈夫的唯一和最爱,为孩子倾尽全力,或者让婆婆和妈妈完全认可自己,女人最大的成就,是在维持自我和满足别人之间取得平衡

  当一个女人对自己的人生不再贪大求全,懂得了应该抓住什么,放弃什么,她便完成了生命重要的成长。故事的最后,叶晓玲砸出项目奖金给自己买了一辆SUV,在受伤的时候横冲直撞发泄怨气,在恸哭的时候摇起车窗,给自己庇护;舞会上被人摆了一道的时候,她不再手足无措,而是冷静的走进洗手间,把衬衣穿成一条抹胸裙,给自己补个淡妆,然后去迎接众人赞赏的目光;她还学会了在人群中眼带微笑,含泪退场……

  在经历一切后,关一禾眼前的叶晓玲,虽然看起来仍像偷穿妈妈衣服高中生,但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容易慌张、容易被指挥、希望别人能给自己做决定的女孩了,她不再是妹妹、下属、晚辈,女孩终于长成女人,长成一个可以和伴侣并肩站立的女人。

  苏拉不能一辈子风花雪月,杜拉拉在升职之后,最终要走向婚姻,走向生活,学会选择和放弃,每一个女人都要找到自己的方向,这是每一个女人的进化论。(媒体已发 文抄公自重)

  《太太万岁》读后感(三):相爱没有那么容易

  喜欢《太太万岁》这个故事。

  女主跟男主的爱情,来得突然却未必不能长久。两个人在路上走,难免会有分歧会遇到岔路口,怎么走?文中的他们遇到的分歧不止一个,选的路也有的聪明有的糊涂,但是尽管出现了一些迟疑,还是坚定地一路走下去了。

  他们第一个分歧,就是同一个公司的二人,结婚后谁辞职的问题,在女方妈妈的坚持下,谈判的结果是高收入有前途的男主辞职,平凡的女主留任。这个选择,确实令习惯了传统做法的很多人不爽,也包括我。我觉得者选择有好也有坏,好处是保住了女主的工作,即使以后男主变心,女主也有保生活保障;坏处就是,陪了公司一大笔钱,带来了暂时的经济危机,也伤了男主的面子和婆婆的感情。怎么选择其实就是个信任问题,若不信他,自然就自私些保全自己,若信他,自己辞职也一样。女人不能没有工作,没工作没地位也没自信,但是像女主那样因为工作乱了生活还差点闷死孩子,就有点得不偿失了。我觉得,女主辞职会更好。

  文中关于丈母娘和婆婆的较量写得有滋有味充满生活情趣,很真实,给初为人父人母的小两口送温暖的同时也带来不少的烦恼。两代人之间如何相处的问题一直是个关系家庭稳定的大事,从女主的做法中,我有所启发,尝试着委婉一些,迁就一些。

  男主很优秀,除了女主之外,还有个放得开的富二代赵金子不屈不挠的追求,也给夫妻俩的感情和婚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考验。赵金子的插足,差点毁了这个家庭。女主的怀疑,源自男主的善意隐瞒。而男主的放任,给了赵金子插足的机会。赵金子其实得手了,他们那一夜并不清白,但是男主醉了不知道,女主被瞒住了也不知道,这事只有她自己清楚。感情身体什么都搭上了,还是没有得到男主的认可。

  最后的选择,男主放弃了即将到手的眼前利益,选择了和结发妻子同甘共苦,纵使他被动失身,也原谅了吧。

  这本书轻松与沉重并存,十分扣人心弦,没有纯粹的美好,也没有彻底的罪恶,所有人都优缺点却都真挚可爱。我喜欢这样的文字,这样的故事。

  相爱没有那么容易,每个人有他的脾气,有家庭的干扰,也会有情敌,是坚持还是放弃都不要任性。

  《太太万岁》读后感(四):战前酒——献给小说《太太万岁》

  这部《太太万岁》与张爱玲编剧的电影无关,而与一位赫赫有名的编剧、作家张巍教授的新书有关。这部同名小说,是影片《太太万岁》的当代变奏,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女战士奋斗史。

  初识女战士,觉得可怕

  一个执着规矩与冒然打破规矩的人一样,是众人的敌人

  正如《士兵突击》里,许三多在三班修路,打破了慵懒散漫的“常规”,使得一股正气凛然摆在战友面前。任何自甘堕落的理由都成为借口,唯一的出路就是跟上许三多的步伐改邪归正

  女战士就是这样的人,她们没有多金的干爹、没有为官的亲人,她们普普通通,却秉承一股信念埋头争取自己想要的。这种执着对周围人来说,打破了他们得过且过现状,让他们不得不审视自己。然而这种反思,对于不习惯这样做的人来说,是一种自我否定式的痛苦。很少人能够真的承认自己的狭隘,迈出向女战士一样前行的步伐。于是,这些人开始质疑女战士的目的,认为她们虚荣、攻击性强、不择手段……仿佛唯独印证她们是危险的攻击型,才能把女战士们边缘化,进而驱逐出他们的世界

  女战士让人本能恐惧,因为潜意识里我们知道她无所不能,只要她愿意。更杯具的是,初级女战士们多能力强大心思单纯,认为朋友会为自己的一点一滴小成就而欢欣愉悦,她们不相信人与人之间共患难易同欢欣难。因而,背叛,弥漫于同性间或异性间的背叛,成了她们生活中一重又一重的打击

  他们不想知道,女战士如此要强,与害人无关,她们只是想让自己强大,强大到可以主控自己的人生,可以保护家人,可以成为他人的依靠。只可惜,因为她们得到了女战士该得到的,所以就要失去女战士该失去的。

  看懂女战士,觉得心疼。

  生活无趣,生命无常,没有安全感不是某个人的病症,而是群体性的焦虑。然而焦虑本身又是种病态的急功近利,于是如何迅捷的获得安全感,这成了摆在当代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自古以来,性就是一件交换物,社会发展越快,它商品化的程度也就越高。到了当代,嫁得好转化为车房钱权等硬指标,性借由婚姻包装,合理合法化为一种女性特有的“讹人”权利。然而女战士们明白,把美好憧憬寄托在别人身上,不仅会成为他人的累赘,更逃避了对自己负责的义务

  所以女战士不仅不会依赖任何人,反而拼命想成为他人的依赖。她们有能力让自己快乐,有能力让自己幸福,她们有自己的品味和价值取向,明确知道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知道如何去一步步实现。她们是在过日子,而不是稀里糊涂的就被日子给过了。

  扛得住。坚韧。这两种品格是女战士普遍的座右铭。世间所有的概念都是双刃剑回形标,当成武器的同时也会伤害自己。这两种品格也不例外

  然而能者多劳,并不意味着能者就有义务多劳。

  女战士真的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不需要拯救的人么?女人毕竟是女人。她们可以坚强成女战士、女战神,却不会因之变得坚硬无情,她们比强者更容易累,更容易崩溃,她们的需求简单不可思议却很少被顾及,她们明明让人心疼却总是摆出一副全能的样子,受了伤也只会自己默默离去,死也要给你留下一个坚强的背影

  与其说女战士是天生的,不如说她是环境催生的。被寄予厚望与磕磕绊绊获得的小成功,始终激励着女战士们为一个宏大的目标而继续奋斗,至于是不是因此而遍体鳞伤,女战士无暇顾及。

  累吗?累!可是女战士是不能回头的,骑虎难下就是这个道理,你已经是别人的依赖,你的崩溃意味着他人希望的崩溃。所以说承担他人希望的人,是最劳苦功高却容易被遗忘的人。懂得感恩与怜惜他人的人,毕竟少数。

  曾经想做女战士,却最终半途而废。从这个角度上看,我是最没资格评论这本《太太万岁》的人。然而像很多无论如何抉择,终将逃不开女职员、太太、母亲身份的女人一样,看完这本书,抑制不住的想写点什么,算是祭奠曾经的理想,纪念往昔的拼搏,告慰遗失的激情。

  是以为记。

  《太太万岁》读后感(五):生活真的这么可怕么

  作为一个上个月刚刚大学毕业,即将入职投行的小女生,我在一口气通读了全书,不禁唏嘘不已——书中的职场、婚姻乃至整个生活太黑暗,太复杂、太纠结、太无奈了。未来的生活真会是这样么?

  看到前几章晓玲与关一禾相恋时,我还无比羡慕她能遇上这么完美的白马王子。读到后来发现,公主不会因为嫁给了王子就“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相反生活会把公主打磨成了一个女战士。

  每当我把自己放到晓玲的处境中设想,我感觉自己在当时情景中所能做的恐怕只是任性地抱怨、哭泣、乃至崩溃怒嚎。我惊讶于书中那个比我大4岁的晓玲居然能够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压抑着自己的疲倦、无助、痛苦,努力地做出对周围人最好的反应。和晓玲相比,我不知道该为自己当下生活的简单随性而庆幸,还是该为自己的不成熟而担心。。。

  谁可以告诉我,职场、婚姻、生活是真是这么可怕么?如果真是,该如何去面对呢?

  《太太万岁》读后感(六):祝福女战士

  写给自己的情书

  大概是几年前吧,大家传着看从日本传来的《三行情书》。那时候没有微博,我们都在各自的博客里转帖、续写,要表达的情感隐秘得多,也真实得多。

  这些写给最重要的人的情书,短短几十字,三行,真真是言语有尽,情意无尽。

  我也和张老师一样,喜欢中年以上的人写的,尤其是这一封——

  “凝视手中短短的生命线

  自言自语是否真有命运

  沉默的妻只是拿笔将它延续到手腕”

  我们都在想,如果现在要写三行情书,会怎么写?“抬头前行吧/就算是一个人的旅途/我们终将孤独。”

  这是张老师写的一封。她说这简直是写给岁月的笑忘书。

  当我拿到这本厚厚的《太太万岁》,好像看到一个沉默的妻,手腕上那根命运的线,以及终将孤独的旅途——这种孤独,与是否有夫有子无关。

  那么这一本《太太万岁》,怎么不是另一封写给自己的情书?只不过,时间是怎么爬过皮肤和内心,留下重重皱褶,只有自己最清楚。我们和岁月抵死搏斗,为爱情痛苦折腰,曾经相信是有生之年狭路相逢终不能幸免,后来看看掌心纠缠的曲线,也不过是寻常纹路几道,梦醒了谁还记得那些情节?

  这一封情书,是写给自己独自奋斗的漫长岁月,写给那些辗转不能眠的无助夜晚。职场如战场,成日里明枪暗箭头破血流,生活更是一场场没法停歇的厮杀,百般滋味尝过,也仍甘愿为之战斗,“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我是爱他的,我那样爱他,爱他已经成为我的责任,成为我必须勇敢、必须坚强、必须努力、必须坚持到底的一件事。是的,那一刻我懂得了什么叫没有爱就没有恐惧。对我来说,在我三十三岁的这一年,生活教会我的是另一句话——没有恐惧就没有爱。”

  “太太万岁”这一句,如是豪迈骄傲,却也心酸默默啊。

  接地气地活着吧

  作为有幸在后记里被感谢的姐们,我时常被张老师教育要有计划和方向。她总说,你这么飘来荡去的,要接地气啊……

  我时常想到这一幕:2010年的秋天,我从泰山去北京。某一日,自东穿向北,去看大腹便便、即将临产的她。

  拔高了说,我刚经历过价值观的坍塌,正在泰山脚下疗养身心。实际点儿说,是我已经不知道拿我的人生怎么办了,巨大的绝望笼罩着刚刚从抑郁的坑洞里爬出来的我,不知道何去何从。

  我知道彼时的张老师,正为筹钱买一套给父母来照顾孩子住下的房子焦急。

  然而,我们坐在她家小区的会所里,吃着饭,她还是苦心劝我要接地气,别总飘在半空中。

  接着,我看她写儿子出生的一系列折腾:新生儿肺炎,重复感染,失眠,独自去看医生……

  我和张老师的生活几乎不会有交集——除了深夜里在网络上偶尔遇见,她卸下白日女战士的防护,文艺女青年的情感慢慢泛起来——某些善感的情绪,只能在夜深人静时允许自己放任,白日里啊,都要穿着盔甲上战场呢。又或者,她此时还是个女战士,家人都睡下后,独自在电脑前奋战。

  比如,我记得2011年的新年就要来的深夜里,难得与张老师在MSN上遇见。张老师感叹,不知道40岁以前还能不能再来厦门。她说,看见你现在背起行囊,说走就走,怎么能不羡慕呢。昨天平安夜,我一个人在餐桌上写剧本,到深夜也无人问候一个,才真觉得凄凉。

  我说,我也是一个人,也无人问候我。我的生活也不是不寂寞的。

  想起我们在前一年的夏天,暴雨后厦大附近咖啡馆,鼓浪屿的沙滩上互相倾诉的伤心往事啊,恐怕都已经是惆怅旧欢如梦,在巨大残酷的现实中,它们都像是退潮的浪花,悄悄躲藏到内心最深处。

  就这样,我们感叹几句各自的生活,然后道一句“保重”,下线。她继续写剧本,看孩子。我继续码字骗钱。

  我也曾几入职场,却终究没有勇气继续与人你死我活,在被背叛与被利用中筋疲力尽,选择了一逃了事。在张老师说的我时常背起行囊说走就走的时光里,我是旁观者,在一旁看着她的生活既风生水起,又烦恼缠身;看她有时越战越勇,有时不得不战。

  作为姐们,我很知道小说中某些情节的来历,也为曾经历煎熬的张老师心疼。我知道那些艰难的时刻,最后必得自己咬牙撑下去,逐渐变得强大,无坚不摧,旁人的安慰有时候是那么苍白和无力。

  这才真叫接地气。

  也是女人三部曲

  张老师的几本小说看下来,有时候真是要笑出眼泪来啊!这是我最喜欢的张老师式的幽默。也许是编剧的职业习惯,张老师即使写小说,也总是很有场景感,故事的承接也格外流畅。

  除了开始期待小说拍成电视剧,我的脑海中已经将张老师写过的小说关联到一起:《狂奔的左左》、《陪你到老》、《太太万岁》,虽然这并不是一个系列的——貌似张老师有“职场女性温暖三部曲”,但我更愿意把这三本书放在一起,来读出一个平凡普通的女人最黄金年华的故事——

  《狂奔的左左》写的是爱情路上的奔走迁徙,《陪你到老》写的是走进婚姻的尘埃落定,《太太万岁》则写为人妻母的硝烟战场。

  每一个平凡普通如《太太万岁》里的叶晓玲一样的女人,都走过一条荆棘丛生的青春路,最后披荆斩棘杀出各自的血路,在自己选择的生活里一世奋战。故事里的女主角,有我熟悉的张老师的影子,比如那些柔软和孤单,又有我陌生的张老师的面孔,比如那些坚韧和坚持。

  她也的确当得起“万岁”二字。

  “这个故事献给所有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竭尽全力在家庭和事业中寻找平衡的母亲们。在你们身上总有某些像妊娠纹一样永远不为人知的伤疤,然而我知道,对于那些为了家人英勇奋斗的女战士来说,伤疤使我们的生命丰盛、满足、平安喜乐。”

  张老师前言里的这段话感动了我。我想祝福这些努力寻找平衡的、为了家人英勇奋斗的女战士们平安喜乐。

  当然,也包括亲爱的张老师。

  《太太万岁》读后感(七):好太太永垂不朽

  都说做个好太太不易,好媳妇儿难当,在编剧张巍的笔下,《太太万岁》却以诙谐又不失外柔内刚的调子塑造出一位识大体、顾大局又“忍辱负重”的好太太,读着特激励人。

  故事很踏实,虽以陌生的外企投行业作故事背景,行业内情涉及并不算多也不够深入,作者专注于刻画男女主人公情感变化、职场道德的取舍以及家庭如何纠纷处理的问题上。男女爱情、事业抉择以及婆媳关系,这三波战场的较量与厮杀,一波未平又起一波,风澜不止,跟随着这位有颇有主心骨的女主叶小玲一路踏将而来,有种眼花缭乱的精彩。

  小说里的男女爱情,比起大多数言情小说里的爱情算是异常平顺,同一公司里意外邂逅,一见钟情,立马闪恋,一根烟的工夫决定闪婚,又因同一公司屋檐下尴尬地保守着隐婚,不得己时捧子成婚,这场爱情发展得如同赛跑,几乎速成。叶小玲与关一禾的感情,婚前未巩固,婚后失业的大变故,中间还隔着因婚姻而附加的80万赔偿代价,这些都为他们的感情波折埋下阴影。

  三个老人一台戏,《太太万岁》中的叶小玲并没有摊上传统意义上的恶婆婆。老人们琐碎而细致入微的过度关心,年轻小辈们小心周旋并躲闪有方,有新旧观念的冲突,也有小磨小擦,间或的小风小浪无奈中又带着苦情。已不再是一男一女关起门的小日子,没有准备好的发生,闪恋闪婚隐婚背后的危机,尽管尽量抗,打落门牙地抗,有时也抗不过生活走向失望和无法换回。于是张巍说“生活就是这样,你越要安定,它越让你紧张。这就好比舞场上你找了个冠军舞伴以为对方能带着你跳得更好,没想到对方根本不会简单的技巧,只会托着你做托马斯大回旋,各种前后滚翻,惊心动魄、鼻青脸肿”。

  上个世纪40年代张爱玲曾创作一生中唯一一部电影剧本《太太万岁》,描摩出上海风情中的夫妻关系(多半也寄托了作者的婚姻理想)。张巍以同题材故事,同类型的书写再次向这位前辈及这种婚姻观致敬。叶小玲从哭得满脸是泪到有泪哭不出来的心境成长,在家庭矛盾中不气馁,困难一肩挑以及拿得起放得下的勇敢与担当,都透着历练过的睿智。亲历婚姻者,能从这种真实里找到共鸣;而没有经历者,多半激起一身冷汗并收获许多启发。这一切让人说,想做好人妻、好媳妇、好妈妈,不使出一身力气还真抡不平顺。

  《太太万岁》读后感(八):女战士,万岁!

  两年前的5月,我在博客里,引用了这样一段话:

  鉴于我自己稳定的人生观,我始终认为,女人有事业心,投身自己的事业,是一件无比靠谱的事。嫁的再好,对于我笔下的女性主人公来说,始终是不屈不挠的奋斗的人生里的奖励品。回首入行至今的整整过去十年,从《生命因你而美丽》到《男才女貌》到《梅艳芳菲》再到这一次的《杜拉拉升职记》,我的女主人公们从没有因为找到了王子,就误以为自己可以跳舞到天明的。她们总是拉着爱人的手,洗洗睡了,明天早起再投身到上班的洪流中,继续一天平凡的战斗生活。

  入行十年,我总算经由这部戏,总结了我整个的创作观——原来我一直写的都是女战士。她们谋生亦谋爱,靠自己双手打拼明天,靠一颗真挚善良的心谋求一个靠谱的男人。她们总是尽力在家庭和个人的事业间寻找平衡,她们会得罪人,失去朋友,跟男人分手,但是生活在继续,她们擦干眼泪,决不寻死觅活,生活总会回报给她们想要的东西,也许最后不是王子,是个青蛙;也许不是公主,是杜拉拉。

  这段话的来源是电视剧版《杜拉拉升职记》的编剧张巍,是我从一位我们共同的朋友的博客中扒拉下来的。那时候,我还没有认识这位伟大的“女战士”爱好者,当然,我现在依然不能算真正“认识”她——虽然我知道她的很多故事,但我还未曾与她相见。

  不管是否真正认识,我们都叫她张老师。这的确是因为她本来的身份就是北京电影学院的老师,同时,也因为她笔下那些牛逼的女战士们。她借她的战士鼓舞我们前行,提醒我们,要想持久地绽放美丽,就得学会自己站在大地上、泥土里,不怕风,不怕雨。

  《太太万岁》延续了张老师的“女战士”风格。“太太万岁”,太太,真的可以万岁吗?

  我读到一个叫叶晓玲的女孩儿,在接近“剩女”的边缘成功地嫁给了“高富帅”。然而,之后的人生际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高富帅变成了不受待见的“屌丝”;而我们初入职场时青涩的叶晓玲,却在职场的腥风血雨中迅速变得强大。

  她不得不变得强大,为了家,为了丈夫,为了孩子。然而在变得强大的过程中,她似乎却总游走在失去家,失去丈夫,失去孩子的边缘。她在职场、家庭间来回狂奔,在丈夫、孩子、婆婆、父母、第三者的重重包围中成为散打冠军。

  我能感受到她那种极度的不安,这种不安令人压抑。这种不安带给人的摧残远远胜过无数的辛苦工作和家务,却令人强大。

  我们原以为,我们孤独地来去,总能在人世寻找到一方遮蔽,便不会孤单。在你一个人的时候,你以为婚姻便是那个遮蔽,于是千人万人,都冲着同样一个目标,打马而去。然而你到达了,你真的就安全了吗?你真的就不再孤单吗?

  到过的人最明白。

  前几日,读肉唐僧的《被劫持的私生活》,有段话是这样写的,“6000年的时间里,男人给了女人两样东西:一副枷锁和对丧失这副枷锁的恐惧。当枷锁被打开之后,恐惧却阴魂不散。女人在恐惧中嗫嚅着:‘我要一个丈夫,我要结婚。’就这样,她光荣地成为一名已婚妇女,通过从属于某个男人,得到了这个男权社会的认可和接纳。”

  西蒙·波伏娃早就呐喊:“女人不是天生的,女人是被造就的!”

  这呐喊中有愤怒和抗争。这种抗争体现在《太太万岁》里,则成为颇具东方色彩的表达。

  叶晓玲的抗争不是呐喊式的,而是火山爆发前夕的隐忍式的。她倔强地努力,来达到一种表面上的平衡与和谐。然而假如火山爆发,谁能小觑她的力量?

  她在一个造就她的社会里,用自己的方式获得自己的位置。她可以不依赖丈夫,她一生气就给自己买辆好车,她不再害怕失去婚姻……而这些“不再害怕”,却让她最终捍卫了所有的一切。

  今天,我们知道,在职场,女性毫不比男性逊色,在家庭,女人甚至比男人更成熟。女性柔弱的肩膀开始学会为自己扛起这6000年的恐惧,不怕!

  在写这篇文章的日子里,这个凌晨,我在家中的马桶上读到这样一段对话。有人问《云图》的作者大卫·米切尔:“爱是一种什么感觉?”大卫·米切尔回答说:“就像在漆黑和孤独中伸手摸到一把对的钥匙。”

  那一刻,我不合时宜地在马桶上泪流满面。侧过脸看着窗外凌晨的微光,我甚至不知道自己还能否摸到一把对的钥匙。

  我把这句话送给了我的若干女性朋友。其中的一位说:看了,很安静,如往常一样。但心里,却有着一些淡淡的悲伤。在漆黑和孤独中伸手摸到一把对的钥匙,这是怎样一种幸福呀!虽然我于漆黑和孤独中至今尚未摸到这把钥匙,但,钥匙总是会在前方的。不是吗?于是,怀揣希望,往前走!

  是啊,也许我们永远都不知道自己是否摸到了一把对的钥匙。但我们可以像叶晓玲那样,勇敢地往前走,做个女战士。我们可以像我这位朋友说的那样,怀揣希望,往前走!

  这位朋友是个画家,独身。她以前从未学过画,但她却总爱画。她不是科班出身,但她选择了坚持,甚至是,一个人的前行。于是有一天,燃烧的色彩从她的笔端流露,她终于抵达了她的秘密花园。

  她也是万岁,虽然她不是太太。

  因为她是女战士,所有的女战士,万岁!

  《太太万岁》读后感(九):《太太万岁》职业太太不容易

  冲着《杜拉拉升职记》和《金枝玉叶》的盛名,我也认识了一个非常出色的女作者张巍。说实话,她可以用看似平淡的文笔却精彩纷呈地向读者呈现出绝对贴近你我生活却又生动无比的现实故事。很是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也是很是容易让读者品味到书桌真背后的那份真实和精彩。

  而此次,我又抢先一读了她的另一部新作《太太万岁》。读完之后,感慨万千也是赞叹无比。不为别的,这的确又是一部描述真实,感人,贴近生活的大作。假如可以搬上银幕,相信又可以轰动一时。作为一部现实主义的书桌,我觉得它是老少咸宜。家中的丈夫可以通过此书感受到自己身边那位职业太太工作,生活的不容易;家中的职业太太可以通过此书备受扬眉吐气却也深有同感的真实;家中的老人可以通过此书认识到孩子小家庭经营的不易-------毫无疑问的是至少我个人很是感叹作者在此书中对于一个家庭可能会遭遇的幸福,矛盾,冲突,摩擦,磨合各个阶段,各个问题的拿捏和把握是相当地到位的。

  本书的内容围绕这一对闪婚,闪孕,隐婚,隐孕,育儿,劈腿等一系列问题困扰的小夫妻而展开。这里的女主看似其貌不扬,却是实实在在的居家好女子。尽管她看似是那么地平淡,但是她同样是一个蕙质兰心,工作上进,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聪慧过人的好女人。在结束了原本天真浪漫的学生生涯,在结束了原本按部就班的前男友交往后,她遇到了那个真正属于她的真名天子。面对他关一禾,一个可以称得上是高富帅的好男人,她自是芳心萌动。然而,恋爱毕竟有别于婚姻。幸福浪漫的生活在遭遇了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琐碎之时便是会变了味。她的男人智商高,情商低;她的男人遭遇了事业的低谷;她的男人得罪了她的父母;她的男人大男人主义地要求她;她的男人总是优柔寡断地没有和追求的女子一刀两断;她的男人不认同她对自己孩子的爱诸如此类的矛盾时,她依旧选择了坚强地打拼。不为别的,她心中还有着这个家。职场家庭四处的困扰并没有让她退缩。相反地,她毅然而然地活跃在属于自己的坚定信念和立场之上。尽管父母不理解她;尽管自己丈夫不表态;尽管自己职场上遭遇难题,她最终还是迎刃而解了。等待她的自然是给予丈夫的谅解和家庭的圆满幸福。

  不可否认的是这本小说中提出了很多的职业太太也许或者可能遭遇的问题和难题。在这些难题上,书中的女子成功地为自己赢得了幸福,捍卫了婚姻。而透过这个虚构的小说,我们其实看到的更多的是真真切切的职场太太的生存环境。真的,真的是很辛苦,很艰难,也很难。这也难怪乎本书的名字便是一声令人感叹的话语:太太万岁!

  《太太万岁》读后感(十):《太太万岁》——一本写女人的小说

  似乎比起正文来说,我更喜欢前言。因为一旦走入故事,现实的气息扑面而来,比作者所亲身经历的事更让人无力,让人纠结。挺喜欢作者的文笔,“日子比树叶还要稠,生活本身最有趣的部分,就是你永远也猜不出它下一步又会出什么幺蛾子”,这一句,有些风趣,却也包含了在经历世事后的无尽感慨。坦白的说,这本小说挺让我添堵的。

  可能是还没有经验,我到现在都无法理解叶晓玲和关一禾所做的决定,在得知叶晓玲怀孕以后,他们最终决定由关一禾辞职,并且隐瞒了原因从而为此付出了80万的赔偿金。或许当时是迫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吧,来自晓玲的妈妈庄女士的压力,职场中的复杂关系和人心叵测,甚至于是叶晓玲自己的不情愿的微妙心理以及关一禾略显自满的情绪。这一切的理由促使这个结果的发生,可是似乎结局并不是十分的美好。叶晓玲在同事的排挤中艰难度日,而关一禾也由于金融危机的原因为了工作终日奔波。这真是一出狗血剧,我特别想问为什么,实在是心里堵得慌。怀孕的女人难道不应该以身体为重、以肚子里的宝宝为重么,为什么一定要穿着不知道是否有用的防辐射服在充满辐射的地方工作呢,为什么拼命努力后仍旧是别人的成就却忽视了自己的婚姻呢。如果当初做了相反的决定,一切可能就不一样了。我想我可能是把问题想简单了,成为完全的家庭主妇的女性可能也没有那么容易。《太太万岁》这本书在介绍的时候说到这是一本“教你如何成为好员工、好太太、好妈妈”的书,可是很抱歉,我没有看到任何的“好”,看来真的需要拆开这个“好”字,这是一本关于女人的书。

  最后,一个不能算是结尾的结尾,读完这本书,突然有一句话冒出来,可能是文不对题的,可是想说出来,有道是“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太太万岁读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