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指》是一部由黛安·伯特安德执导,欧嘉·柯瑞兰寇 / 马克·巴贝 / 斯坦奇·艾塞克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名指》影评(一):只记得那些细节.
一部法国影片.
没看懂开始.
没看懂结局.
但是分外记得那些剧情,片段.
喜欢爱丽丝.
还能那么坚持.
那么,
怀疑和坚持,
矛盾么?
说真的,本人觉得比起情色片,更像悬疑片……
一开始看到233的接线生,小男孩,弹钢琴的老太太这些人时就觉得她们诡异……很诡异……
鞋子很诡异……情欲爆发的原女生宿舍的浴室也很诡异…………擦鞋的黑人很诡异……女主角也越来越不正常………………
《无名指》影评(三):手指会说话
人們把美好的,傷心的囬憶封存起來,讓它們的靈魂得到自由,也將自己從束縛當中解脫岀來。
而對于女主角來說,失去的無名指隨着蘇打水瓶子一起在生産綫上轉動,也轉變暸她的生命綫,將她從沉重的工厰當中帶入充滿人們人生片斷,夢幻一般的工作室。
男人用一雙高跟鞋將她緊緊的束縛在自己的世界裏。她亦心甘情願做着品嘗甜蜜愛情的美夢。像妳這樣的少女,不應該穿這樣的鞋子。被語言的魔法挑起快樂,漂浮在城市上空的少女綻放岀蝴蝶一般的美麗。卻也因為越來越浮燥的心情,和男人越來越無法捉摸的眼神,逐漸變的不安。
她于是將自己的無名指寄下,解下高跟鞋,將它們隨意捨棄在門廳,永遠離開暸別人的生活和終究不屬于自己的感情世界。使雙腳和靈魂都再次獲得暸自由。
《无名指》影评(四):迷失·寻找
正如纪念是为了忘却一样,保存即是为了丢弃.当人们纷至沓来,带着岁月中遗留的物件要将其保存时,他们其实是想彻底的摆脱它们.
画面中女孩的面容始终拘谨,难以察觉到她鲜活的音容笑貌.一次生活中意外的逸出打破了原有的平衡,于是才造就了一颗灵魂的昏睡.她会在陈列着妖艳的风尘女子的橱窗外缓慢的徘徊;这些霓虹灯下的女人,你们可也是丢失了灵魂的人.
穿白衣大褂的表情刻板的男人,掌管着记忆的秘密,他成为人们连接过去沟通未来的通道.一所幽深处破旧的房屋,是储藏记忆的仓库.人们将记忆搁置于此,借此走向新生.人,总是要不停的向前走,你可曾迷失过,你又在寻找什么呢?
于是女孩将自己交给了他,成为他的囚徒.你是借此以知道自己存在着吗?可你还没有整理好你的过去,你怎么知道你是谁?你还没有看清未来的方向,你怎知道你要走向何方?时间之宫中总有迷途的羔羊,你就是那些走失了的人吗?
人啊,如何才能找到一个真正的自己.
《无名指》影评(五):是个简单隐喻
红鞋子代表无名指受伤,
标本师代表生活,
标本师给了艾丽斯一双鞋子,要求不能脱下。标本师在老照片里一样年轻。标本师每次出现都带着目的。标本师看起来冷漠,但充满细节,敏感,怀旧。标本师环绕在艾丽斯身边。
小男孩、223的接线生、309的钢琴家近乎背景,永远在观察,不产生任何影响。
类似的,水手与艾丽斯同宿一室,但昼夜相隔,看似亲密无间,实际无法相遇。
擦鞋匠提出了一个常见问题,这双量身定做的红鞋子会占据艾丽斯的脚,脱不脱下红鞋子?
艾丽斯说:“不。”
生活给了艾丽斯一处伤痛,伤痕戴在身上。生活永远不会随人老去。生活充满人爱与不爱的细节,环绕每个人。
生活是自己的,外界的最大影响只能止步于关注。即便曾经同为接线生的223做出最为友善的提醒,仍然没有实际影响。
另一条岔路上,没有受伤的艾丽斯,是不可能的。
要不要遗忘伤痛,背弃生活?
艾丽斯说:“不。”
比穆赫兰道诗意。
《无名指》影评(六):独特的欧嘉·柯丽兰寇
算来我已经看过欧嘉的几部电影了《遗忘星球,007,叛谍追击》等等,要说我对于她的印象,其实很特别。她并不漂亮,带些冷艳,面孔透着苏俄民族的强硬和坚毅,有着拒人千里之外的阴冷,表演不错。找来这部她的处女作《无名指》观看,虽然身为乌克兰人,但出演这部法国电影竟然很合拍,彼时她已27岁了,有着少女和成熟女人特有的风韵。电影根据日本女作家的一部小说改编,但放在欧洲的人文环境里却没有违和感。也许真的是人文环境不同,也许欧洲人崇尚人体艺术,在欧洲电影氛围内裸体的镜头出现的非常自然,在香港,女演员脱个衣服那镜头那特写那音效灯光恨不能告诉全世界:要脱了要脱了!快看!欧嘉在自己的第一部小众文艺片中大方的展示了自己完美的身体,在干枯的浴堂清冷的色调里像一副画。除此之外,对于这部电影我实在记不起太多。电影拍的很晦涩,或者还有很多隐喻,而这些是我无法参透的。“忘情工作室”这种只有在艺术世界才可能出现的东西到底有什么含义?“无名指”寄托的背后思想又是什么?也许光影世界无法给出答案的只能靠原著来解释,但这终究不过是一名作家潜在思想的表达而已,知道不知道有何意义呢?至少留在观众脑海中的不过是人最初本性的偷窥欲罢了
《无名指》影评(七):分开 封存 了结
我总是在虚幻中想象,尤其在看电影的时候,《无名指》一开始就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女孩,微翘着上唇,很性感,白皙到透明的肌肤,我眼里小女孩的性感。
日式阴冷与法式优雅的美丽揉合 我越来越喜欢法国影片,剧本改编于一本日本小说,所以不乏阴冷、陈旧、潮湿的气息,还好,恰到好处,至少我没有快进过一秒。
我喜欢它的整个色调,就算世上最艳丽的红色在导演表达开来也是斑驳的铁锈红,低调、沉稳,像我喜欢的一个人拍的照片。
如果要评星星的话,满分五分,女主角五分、剧情三分、场景五分、画面五分、情节四分、音乐四分半(贯穿始终若隐若现的钢琴声、稍许的风琴声)。内有限制级镜头-。-但也是一贯法国片的唯美,四分半吧,因为我不喜欢那个男人
《无名指》影评(八):L' annulaire
流水线上的玻璃瓶子,优美的弧度,宛若被悬着等着高雅的颈的项链。
她伤了无名指,一直在心上。
身上的伤未能放下,便是心上顽疾。
他,水手。日伏夜出。早上归来,躺在床上边吸烟边看着挂在窗边的连衣裙风中飞扬。
如果没有那次约会的误会,他们会在一起吗?
他,替他人保存回忆。
一个小男孩神出鬼没。
一张旧情人写的乐谱。
一副鸟的骨头。
记忆的标本只会越来越多,大多数人都不会再回来看他们的标本。
如果真的能夠作成标本,你要將什么回忆封存起來呢?
物品本无情,亦无事端。
都是人惹出来的。
她沉迷至电影最后一刻,鞋子脱下,无名指将制成标本。
门关上。
结局,由你想象。
《无名指》影评(九):欧洲杯已经结束
等了3个小时,看了120分钟的沉闷比赛,只为看王子,显得我多么像个怀春的少女
我操你妈张路,说换上王子是错误,傻子都知道是等他上去踢点球的,但是还没轮到第5个
怀春的时候还忍不住想,如果他还记得2000年,然后在仅有的10分钟内搞定比赛
如果最早换上的不是迪纳塔莱,上个赛季他是射手王啊后来才知道,即使第二场比赛
他也好过那个杨柳细腰的皮尔洛,你应该看到,AC后腰连穆图都抗不过
当许多人为荷兰疯狂的时候,我只看了3场比赛
我第一次在南都发稿子,发的是球评
我第一次在电视机前看球,看到的是那个整个赛季只进了一个运动战进球屡屡被后卫撞飞的王子
我大言不惭地崇拜这个千年软蛋,连同同样崇拜关键时候掉链子的博格坎普
同样崇拜生活在巨人阴影下的皮蓬,同样崇拜被施大爷称为胆小鬼的高峰,甚至软脚蟹申思
只有王子还在踢球,这几乎是他欧洲杯的最后10分钟,8年前他背负了千古骂名
他说米兰太抒情,尤文才是摇滚乐
6年前的世界杯,当王子被换下的时候,我提着壶打水去了
2年前的世界杯,他不是最大的英雄,但皮尔洛那个直塞,是他发出的角球
他没有拿过什么先生,尽管曾为金童,他没有霸气,千夫所指,只有一脚凌空抽射和几个脚后跟
昨天晚上我问娘子,如果贝克汉姆和Rain站在你面前,哪个更让你心跳加速
娘子说,都不会,都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我说我只是像研究一下足球和娱乐哪个影响力更大,娘子立即报以鄙视的眼神
家宝温站跟前儿不会紧张,看崔健演出已不会紧张,偶像越来越稀缺,地震就那么一会儿
《无名指》影评(十):云深不知处
有人说,如果你不知道看什么电影,那就去看法国电影好了。果真是一个不错的建议。在那个恹闷得让人手足无措的下午,我看到了这部足以令人陷入昏睡的影片,无名指。
没有看到那篇小说,想必也是典型的日本风格。那种细碎的繁复的恍惚的寂静的唯美的叙述风格。是那烂漫的大片樱花,寞寞开到荼靡。
或许是自己一直喜欢这一类影像。这样缓慢的,优美的,又有一些不知所从与所归的影片。就像一场缓缓移来的凝胶着的大雾,遮云碍木漫无边际。但你不得不承认,它们又是那样美。
一个在工厂被玻璃瓶削去无名指尖的女孩,撞入一家专门帮人制作奇怪标本的工作室。一缕发丝,一只在烧毁的家园中重新成长出来的蘑菇,一段能保留回忆的优美旋律,一些小鸟的美丽骸骨。但凡人类记忆中所有值得收藏的东西。而收藏起来的东西,并不需要回顾。所以他们将它们制作成标本,让它们在一个自以为可以不朽的世界里就此长存。
或许有些记忆是带有魔咒,一旦沾染就会如影随形。除非脱胎换骨经历蜕变。犹如女孩穿上主任送她的美丽高跟鞋,便从此再也脱不下来。
世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利,所以一切过错都称不上是罪过。只是当美被呈现出来的时候,不妨再自问一句:它们又能持续多久呢?
女孩是美的,锦瑟年华,婉兮清扬。只是这美一旦被过多的欲望填充之后无一例外地都要归于毁灭。
镜头大段大段地给了静止。她每一段独自上班下班回家离家的路。码头上渡来渡去的渡船,渡过了别人,却永远无法自渡。工地上的喧嚣明亮和地下室的幽静吊诡,那些陈列纷纭的标本瓶,是马路上一个个忙碌穿行的灵魂,盲目而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