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红白蓝》的影评10篇
日期:2018-07-05 02:1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红白蓝》的影评10篇

  《红白蓝》是一部由Simon Rumley执导,Noah Taylor / Amanda Fuller / Marc Senter主演的一部剧情 / 悬疑 / 惊悚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红白蓝》影评(一):每个人都是可怜

  随意的下了这本【红白蓝】,还以为是哪个著名系列的【红、白、蓝】,但是其实是另一个小成本制作

  电影的内容简单,一个乱性的女人被一帮混混咔嚓了,喜欢她的杀手替她报仇的故事感觉是很拙劣一句话简介,但是电影本身比这个要精彩的多。

  片子开头那段还以为是类似【fuck me】之类的禁片,结果发现青色只是衬托情节的一小部分内容,电影本身还是有点灰暗的,每个人都是悲剧人生,女猪脚是个HIV,因为不相信人所以和不同的人不断的发生关系,男歌手不想伤害爱自己的女人,所以选择报复女猪,终极BOSS杀手男也是同样的不相信人,但是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可以被依赖心灵上可以靠近的人,又被别人咔嚓了。每个人都是悲剧人生,但是却是无奈的按照自己的选择的方式在生存和生活

  电影给人的感觉是似乎看到了那么一点阳光,又被扼杀的味道

  影片推荐指数:二星,看完电影还是有点那么不太舒服的味道,当然对于文清来说,估计是值得称道的影片。

  《红白蓝》影评(二):蓝白红之蓝 影评

  蓝白红之蓝 影评

  镜头音乐结合自由艺术

  概论:这部电影没有太多的对白,即使这样也不影响观者理解。反而是导演精心设计的用画面和音乐组成的一个来自法国的自由的故事。它的每一个画面都给观看的人一个信息,或者给观看的人一种情节的预兆。音乐与电影的主题呼应

  关键字:镜头、音乐、自由

  《蓝白红》是一个三部曲,而我今天说的只是其中的一部《蓝》。“蓝”是法国国旗的一部分这部电影的导演是法国的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而它本身倡导的自由。(1)该部电影曾在1993年第50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中获金狮奖、最佳摄影奖和最佳女演员奖。但我在看该片的时候是磨了自己很大的耐性不然我真的看不完。虽然导演在该片的思想很前卫,色彩运用大胆,但是这部电影最吸引我的、最能让我看下去的还是那些特殊拍摄角度完美的镜头组合。(3)

  片子的开头的前四分钟没有对白,众所周知对白是电影对重要的。()最开头镜头的视角就在车子的底部的轮子,轮子的位置的低、极速行驶的车子加上风声给人一种紧张氛围。这里的特写的车子底部,意在强调和车子有关的信息,似乎预示着什么不好事情就要发生了。紧接着就是一个蓝色纸帕的特写,这个蓝与主题呼应所以用特写的手法给予突出,还有就是交代这个小女孩。下一个镜头就是给的女孩忧郁脸部的特写,接下来就是变形灯光,极为抽象和夸张。这一连串的镜头的组接就意味着不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车祸的真正原因上场了,那就是这个汽车底部的油管漏油的15秒特写镜头。还有就是这里用到了从漏油的管子处到小女孩的虚实变化。镜头再转过来就是孩子父亲身影的转化,还有孩子母亲的呼喊,这些镜头充分证明这是一个家庭夫妇俩和女孩儿。没有对白足以让你明白这里的人物以及其中的关系。镜头是连着模糊天气状况下,有个男孩在玩游戏几次没有成功的接上木桩最后一次木桩杰上了,车祸也真的发生了。这一切的开头都是告诉我们这部片子是以镜头给我们讲故事的而不是对白。而且这些人物都是必要的,完全没有多余。写到这里更加佩服导演的能力

  她自己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这方面就用特写镜头来阐述。她觉得丈夫对不起他,但是她又爱着他。她找了爱的人来的时候的电话内容突出她的内心挣扎的。她现在还在是否自由的十字路口。她自己做了对不起丈夫的是之后又很后悔。这里的特写镜头:她自己用手在墙上面摩擦。这时候充分体现出茱莉的内心矛盾,想要自由但是又不能自己的难以抉择。她找房子的时候当说到自己的名字时,她本来是说的茱莉•古诗(丈夫的性),但是自己又改为茱莉•维农(娘家的性),这是茱莉心理的无意识表现,这时她自己心里对于丈夫背叛自己的挣扎,想逃离那个她熟悉环境。[4]而困扰她自由的因素是很多的。看见车祸的男孩说丈夫死之前就说"现在咳一咳",这更加加重了丈夫很在意她,在临死前都还在和自己开玩笑。丈夫还给自己心爱的俩个女人一人一个十字项链,这代表的爱是同等的。用特写镜头给俩个十字项链一个重笔。所以她自己是很矛盾的,很纠结的。突出电影想要表达意思:自由。()

  对比的镜头画面:一组茱莉在太阳穿着宽松衣服沐浴阳光的镜头和一组老太太穿着10厘米高跟鞋才能瓶子丢掉的镜头。这俩组镜头来回的剪,能突出蓝色主题的这种沉重的自由,一边是茱莉这种真正的自由,一边是老太太这种在压迫下的自由,这俩种自由是法国社会那时存在的俩种现状。这位老太太就是丑的形象,丑作为美的陪衬出现在电影审美世界万物总是在光明与和黑暗并存。(5)这是导演想说出的对于法国社会的一种对人权自由的限制批判

  这里说说其中特殊视角的运用。(6)一:车祸发生后在医生走进茱莉的时候,给医生的镜头是从茱莉的眼中给的。这给人一种恐怖感、压迫感,是宣布死亡前的压抑氛围。这个时候是女主是不是追随自由的时候,给全片一种压抑感情基调。二:茱莉拿着蓝灯饰的时候没有直接给灯饰的镜头而是从灯饰映在茱莉脸上的蓝光的镜头。三:在勺子给人的镜头。这些镜头都是类似的,从别的物体中映出导演想要表达的主体,这是一种对于主题自由的压迫感,一种贬低自由的语言。四:片尾茱莉的眼中出现的是一个裸体男子。此时的她真的自由了吗?这是疑问的,她的眼角带着泪痕。她真的自由了吗?

  特殊的镜头的运用:虚实转化。而虚化的目的就是为了吸引突出主体淡化其他的。(6)管子漏油和女孩子的虚实,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每次她有什么过去的坎的时候都会去那深蓝深蓝的游泳池里去游泳。仿佛只有这深蓝的水是自由流动的,而她自己是不自由的。()

  第一次坐在蓝房间的时候那首音乐响起;第一次拿到丈夫的音谱的时候那首音乐响起;茱莉和丈夫的同事在出轨的时候那首音乐响起;她在楼道里睡觉的时候闭上眼就是那首音乐的回荡;她下水后音乐的响起;她去看望母亲时音乐的响起;这音乐都是同一首它都想要挣脱丈夫,但是又不能逃出囚牢的煎熬。是自己的无意识的构形创造,心理机制的发现。一切的人物内心的世界的种种酸甜苦辣被那段低沉的交响乐展现淋漓尽致。他用声音交代了好多自由的东西。[7]

  音符的音乐 笛声和丈夫的曲子一样的。但是这个吹笛的男人却坐着和女人有关的生活。她第一次听到这笛子声的时候,她坐在那里静静的听了好久。她问男人为什么他知道这曲子的时候,男人说‘他创造了很多东西,他喜欢这曲子。’这似乎是她丈夫想要说给她的话。表达自由的时候无处不存在她丈夫的身影。这一切都无法顺利。

  她第一次仔仔细细的看丈夫的乐谱的时候手放在乐谱上就会出现音乐的旋律;这些激抗的音乐似乎都告诉她,让她自己去追随自由。而这一曲一调似乎都抽离着茱莉的内心。导演用节奏的变化自然而然的将观众带领进人物的内心变化。最后她终于想明白和丈夫的同事在一起的时候,拿起谱子时音乐又响起,而这时是庆祝这个自由的女士的。

  总之,导演是用镜头讲故事,而用音乐强调自由主题。这个绝佳的电影作品值得一看。

  [1]徐波.国旗色及其中广泛应用美学思想[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1(6).

  [3] 白穆.用色彩表达感情[J].大众文艺.第5期:127.

  [4]唐钺.西方心理学史大纲[M].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2):299.

  [5]牛宏宝. 美学概论 [M].北京中关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8): 122-125.

  [6]袁金戈,劳光辉. 影视视听语言[M].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8):15、19.

  [7]曹俊峰.康德美学引论〔M〕.天津市和平区: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5):66-68.

  [8]孙昊 罗康.自由、平等博爱[J]电影评论.2012(1):90

  《红白蓝》影评(三):红白蓝

  艾芮卡4岁时被母亲的男友强奸,长大后她变成了个是个“只要性不要爱”的豪放女,她几乎跟每个碰到的男人上床,但从来不要稳定的关系,甚至不愿意过夜。奈特是个从伊拉克退伍的老兵,一个沉静异乡人,模样虽然有点凶神恶煞,但他几乎是唯一和艾芮卡在一块却不急着上她的男人,并且帮助艾芮卡克服各种生活中困难,给她以温暖。在这种情形下艾芮卡的生活态度开始了慢慢转变,两人相互依靠并开始约会。

  法兰奇是个梦想成为摇滚巨星年轻人,为了照料罹病的母亲而疏远了女友。在朋友的店里打工勉强能够养活自己。日子似乎要峰回路转了,他们的乐队受到了欧洲的要请,母亲的病情也稳定了。然而就在此时,他被发现是HIV病毒携带者。这一切似乎都来源于几个月前的一次醉酒,他和乐队的其他成员“共享”了艾芮卡。他们怀疑艾芮卡带来的病毒,于是就一起绑架了她。法兰奇的母亲因为儿子的事情而自杀,法兰奇陷入了癫狂,持刀杀死了艾芮卡,并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将其尸体肢解。与此同时奈特也在寻找失踪的艾芮卡。通过法兰奇朋友丢失在酒吧信用卡,他很容易找到法兰奇的朋友,以残忍手段逼迫他说出同伙。而后他一个个将他们杀死,最后竟将法兰奇活生生的剥皮。

  一次意外的放纵,却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他们的人生彻底破灭了。三个完全不同的人,超乎自己所能想像地影响了他人的生命。他们拥有自己的不幸痛苦,却坚持用自己的方式来解决。拥有痛苦者,把自身的痛苦转嫁;受害者彼此施加伤害,受虐者终将重走施虐者的路,将其他人也变为受害者。影片的情节并不复杂,但是背后的立意却很沉重:什么痛苦要令人放纵身体,什么爱情却教人大开杀戒。这是一个畸形的社会,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幸免,一个很小的邪恶决定会被放大无限倍后大大的影响别人同时反过来影响自己。

  本片没有什么大牌演员,可表现力和角色塑造上并不逊色。几个主角在生活中的痛苦可以感染每个观影者。影片开始时用音乐替代语言,甚至在5分钟内没有一句台词,完全用背景音乐来表现场景。然而整部电影配乐很少,只有在影片即将结束、奈特杀人时辅以沉重又有点零乱钢琴声。电影中有不少裸露、性爱的镜头,但是什么都比不上奈特杀人时的残忍与血腥。他把法兰奇的朋友一家一个个捆绑、拷打,连小孩子也不放过;他把法兰奇的乐队同伴胶带闷死;他把法兰奇活生生的剥皮。那种剥皮的方式我只在有关明史的书籍里见到朱元璋使用过。看完以后我只剩下震惊!

  《红白蓝》影评(四):只有认真对待生活的人才能顺利走完自己的人生!

  不要以貌取人,社会中隐藏着无数高手和狠角色,一不留神就会碰上。

  能干大事的往往都是其貌不扬的人。

  这部片子从各个角度告诉观影者,生活可以是玩笑,但不能玩儿得太过了,否则摔跟头事小,脑袋掉了可没处后悔去。

  这方面,那个前CIA特工分寸把握得就很到位。自己喜欢的女人和别的男人发生关系,他只是嫉妒,但从不干涉。一旦女主受到威胁,便毫不犹豫立竿见影,给予帮助,绝不做多余的动作

  你能感受到所谓CIA特工的那种威慑力,这是迄今为止银幕中塑造的众多特工形象中最为写实的一个,并不是西装墨镜那种小儿科电影所展现的那样幼稚可笑。你只能祈祷,别在自己的生活中遇到这种人物。

  从这部电影,你能联想到,我们平时打趣和诟病的帮政F办事的那些人,实际上并不没有把民众放在眼里,他们可以任意对待你,就像你刚买回家的小狗、小猫、小乌龟那样,高兴了摸两下,不高兴了,也许会从楼上扔下去。

  女主,玩儿大了,命没了

  摇滚乐队,没想玩儿,结果一不留神,也玩儿大了,命没了

  餐厅老板根本就没他的事,连家人也受到牵连,命没了

  只有认真对待生活的人才能顺利走完自己的人生!

  《红白蓝》影评(五):这部电影让人想到煤气燃烧时发出的灰蓝色光亮,以及日暮时天边红橙色之间过渡的灰蓝

  生活是一颗蛋,我们以为我们知道它是不完美的,其实我们从来都没有接受过这个事实

  ——题记

  遇上这部电影是个绝对的巧合。

  前两个星期看完了《红白蓝三部曲》之红,白。一直期待着这部高潮的《蓝》。在百度视频里面找了一个视频,没有多想就加载着,等着回宿舍断网后看。

  ——没想到竟然遇到了另外一个《红白蓝》

  《红白,蓝》叙述的线是断裂的,从两个不同的方向向中心聚拢来,就好像你在头发上绑一根丝带。男人和女人,性爱和爱情,复仇与折磨。

  一个不好看的女人和一个疯子,一个放荡女人与一群摇滚男孩的故事。

  电影开头是颓靡的红色,红色的霓虹灯打在女主的脸上,红光吐诉这寂寞。他们进了舞池,光线变得蓝,他们开始做爱,颜色又是黄的。我们以为这就是生活的常态,及时行乐,不是么。

  我真不觉得艾瑞卡是是快乐的。她只是保持惯性穿梭在一个又一个男人的生活中。

  “我从来不在外面过夜,从不与与朋友上床,不恋爱,也不与同一个男人做两次”。转而镜头拍她离开了黑人的家。拍她在花洒下面寂寞的样子。导演把她的皮肤处理成和塞尚画中的人一样黄,却发着奇怪的绿。

  这个女人的眼神从来都没有显得幸福过,所有都只是空虚或者感伤。剩下的就是各种各样的防御

  她的身上总是出现轮流出现红白蓝三种颜色。

  她遇到了这个奇怪的男人,他们分享了一个关于猫的,奇异的故事。男人的故事看似让她有些困惑,但我们都明白,这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承诺。虽然艾瑞卡只是觉得这是男人用来泡女孩的一贯手法。但往深了讲,也许艾瑞卡真的明白这个男人不一样。便做下承诺——我不会与你上床。

  性爱也许真的代表了一些东西,这是一颗让人着迷的糖衣炮弹。她可以轻易的接受他人,却拒绝他。

  有没有注意到,在电影的十五分三十五秒,艾瑞卡身上第一次出现了红色。(观察她之前的穿着:第一次是墨绿色?和黑人在一起是蓝色,做家务是白色,这一次是蓝色的上衣,有一颗粉红色的心)他们谈话,男人用艾瑞卡的话让她觉得受伤。但红色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两个陌生的灵魂的靠近。其实我们可以关注他们对视的场景。两人眼神中少了魂。艾瑞卡的眼神中多了一点猜疑,而男人的眼中多的只有等待。

  关于男人造型的塑造

  他的口音偏TEXAS,原音扁平,长头发和棕色的胡子,一副干瘦的皮囊。看起来颇有列侬的份儿。他的侵略性是内敛的。你可以发现,他给艾瑞卡讲故事的时候,眼神是有些逼人的。但这种逼人是无害的,对比后面的血腥镜头,你可以发现他在杀人时,目光有些涣散,仿佛杀人只是在做一件费力的木匠活。这样看来,男人的形象确实是非常有趣的。

  他们和解的一幕显得好看。美国炽热阳光下,他们在街旁,也许是等红绿灯。旁边公告栏里面贴着桃色和明蓝色的广告。男人开口说话,我们看到艾瑞卡脸上出现了异样的表情。而十七分半两人的对话中反复出现的“everything is OK”让我们看到男人滴血的心。他以为她为男人们提供性服务是被迫的,谁知道他们对视的时候,他看到她眼里的坦然,他开始新一轮的深思。

  两人第一次正常的沟通中,男人提到自己为CIA的工作,男人再一次提起自己暴力的孩提时代,这里为后续男人的杀人行为打下了铺垫。

  艾瑞卡对男孩的关爱表达出她对正常生活的渴望,男孩摔倒,背景音乐是男孩痛苦的喊声,男孩的脸快速的闪过,还有后面艾瑞卡和男人一起参加男孩的生日聚会,都说明她对爱情以及正常家庭生活的渴望。

  影片中出现了构图奇怪的一幕。艾瑞卡在楼梯口打电话却不说话,继而她坐在楼梯口,镜头中有三分之二的黑暗

  (图片加载失败)

  孤独之感被这样的镜头表达的淋漓,而且精致。

  两人的第一次肢体接触发生的并不愉快,艾瑞卡被一男人强迫提供性服务,艾瑞卡被男人救下,接下来近景拍的是艾瑞卡的半身,背景是桃红色。男人用怪异的眼神望着她,好似父亲的眼神。这目光中有很多的怜悯和安抚。艾瑞卡眼睛红了,男人的手触及艾瑞卡时,只有一个字,No。

  两人的关系在参加小男孩生日聚会后的一分钟迅速的升温。互道感谢。艾瑞卡提出了相伴而眠的要求,我们第一次看到艾瑞卡真正悲伤的眼神。其实那是一种释然的感觉。镜头拍了他们我在一起的手。我们更看到艾瑞卡退避掉的疯狂和恐惧。“艾瑞卡,我想问你一个疯狂问题”。

  这段故事戛然而止。

  摇滚青年的故事就此开始。

  患癌症的母亲,自己的乐队。母亲面对癌症的坚强。简单的几幕交代了摇滚青年和周围人的关系和他的处境。

  母亲病情的转好是一个相当大的转折。我们以为他将要走向顺利,又一个转折,他得了艾滋病。母亲的温和和宽容和摇滚青年的表现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我们可以理解这样的痛苦,我们更可以理解他人生巨大的改变。我们不可置否的看到男人的过去,摇滚青年的颓靡和不光彩。他们开始复仇,寻找艾瑞卡。

  摇滚青年和艾瑞卡在一起的镜头是从艾瑞卡的脸上开始。大量的特写镜头,在每个人脸上摇过。艾瑞卡面部表情的变化,音乐的变化。Did U Know。我们可以看到男人在酒店外面游荡的画面。没有台词,只有诡异的钢琴声。这时声效是一个巨大的亮点。画面切回到艾瑞卡的脸上,我们听到音乐声中开始有人声出现,从小变大,“Did u Know”的问话声越来越清晰。艾瑞卡说话,音乐停止。“不知道,知道我失贞”“四岁零两天,是我妈妈的男朋友干的。”我们看到艾瑞卡的眼神开始有一种神奇的光芒。紧接着变得又像以前。她讲了她本剧中最多的一段话。“及时行乐”。我们在这里终于全面的了解了这个女人。

  摇滚青年的话语让艾瑞卡变得惊慌。摇滚青年开始驱散朋友,他们独处,一次拥抱,正反打的镜头让两人变得有距离感。我们出奇的看到摇滚青年并没有对艾瑞卡施暴,反而拥抱了她。他释然的话语让我们开始怀疑后面的剧情发展。我们在这个男人身上看到一种难得的平静,这是来自于她的母亲。

  他们两人再次发生了关系。之后,摇滚青年提到了陪伴,并向艾瑞卡求婚。艾瑞卡觉得这一切不可思议,她企图逃跑,却被抓了起来。捆绑,颜色的转换。一堵蓝色的墙,红色的衣服形成相当大的反差。我开始明白为什么他要向她求婚。这是一种孤独感,一种强烈的孤独感。他要求艾瑞卡陪伴他,因为是她把他变得孤独,他便以为他有资格占有她。他害怕这唯一的伴侣将要离开。

  母亲离世更强化了这种寂寞感。我们还记得在前一幕她在母亲的怀里他终于得到了安抚和平静。母亲的离世抽离了她绝对的理性,我们看到他因愤怒而变得摇晃模糊的脸。他终是伤害了艾瑞卡。

  艾瑞卡最后的一句台词:谢谢。

  我们看到艾瑞卡身上惹人的红色,在沉稳的蓝色与黑色交接的车里面,我们看到了五个男人对艾瑞卡的死亡表现出来不同的悲伤和强烈的情感。

  男人上场了。

  蓝色的背心,背后是美国国旗。我们总算是明白了这部电影为什么是红白蓝。That‘s America。我想这就是美国。一个关于底层青年爱与复仇的故事。蓝,白的颜色仿佛是一个平静的过渡。我们将走向热烈的红。

  我们目睹暴力的发生,在沉稳的音乐中。四个人,四块尸体。每个人面对痛苦来临的表达和表现决然不同,第一个在一整个家庭里发生。我们看到长幼之间面对死亡和生命的选择。宁愿死也不要一个人活着。我们与孤独的主题再次相逢。

  我们终于在这里读懂了那个关于猫与暴力的故事,“我爱我的小猫咪并不妨碍我伤害其他的动物,只是因为他们不是人,我打的要更重一点而已。”而这次,被替换成小猫咪的艾瑞卡被四个男人肢解,那么四个男人也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我们在一场灰色的过渡里面终于见证了摇滚青年,男人和艾瑞卡的重逢。他找到了艾瑞卡的头,我们见到了那个被包裹完好的头。YOU KNOW What?我们来思考一个新的问题。为什么导演要在葬礼中从棺木的角度拍摄摇滚青年死去的母亲?请对比

  (图片加载失败)

  其实这一幕如此相像。我在看到这里的时候想起了一部我们都看过的片子:白雪公主。你还记得最后王子吻白雪的时候的镜头么?这是一个幻灭的过程。我们终是听见男人内心破碎的声音,这种对爱情的疯狂带影片走向了高潮。他用尖刀在男人的尖叫中取下了他的头颅。导演通过正反打的方式拍摇滚青年(摇滚青年的血肉模糊)男人的面部表情。我们觉得痛苦,而这种痛苦正是导演想要表达的,一种关于仇恨的痛苦。当噪音达到最高点,一切归之于平静。

  本片的配乐是一个巨大的亮点,甚至在男人宰杀摇滚青年的时候,背景音乐还是波澜不惊的继续着,没有任何的渲染,我们只能听到这平静的音乐一声一声的诉说着一段旁人的无奈

  男人在浴室的一幕代表他与艾瑞卡彻底的分别。

  后面高纯度的颜色让我们也跟着他归于平静。蓝天,橙色的夕阳,还有天边灰色与蓝色的相溶。火光让他的脸显得苍白,一张照片在火中的消失也是一种道别。这本是与过去的道别,更是与仇恨的道别,我们看到照片不由得想起了艾瑞卡也曾经这样“糟蹋过”一组照片。

  艾瑞卡剪碎的男人我们已经不可知晓,但这男人的身份绝对不难猜,但是现在我们已经不需要再知道他是谁,这个故事,无非就是一个主题——分离。

  这部电影让人想到煤气燃烧时发出的灰蓝色光亮,以及日暮时天边红橙色之间过渡的灰蓝。

  谈不上是震撼,却也说得上是一种陌生的旁观。

  《红白蓝》影评(六):红白蓝后感

  受害者彼此施加伤害.

  受虐者终将重走施虐者的路.

  你以曾受的苦作为理由来原谅此刻施暴的自己.

  你仅在扮演那个给你伤口的人,那个另你在夜晚惊醒于狰狞,那个曾无数次在幻想中被你残杀的人渣,你仅为了躲避回忆的撕咬,化身为他,而最终,你便成为了他,又一个人渣.

  没有偏袒,没有庇护,伤害依旧继续.

  你已成为礼物,献于畸形的世界.

  2011年7月20日23点58

  《红白蓝》影评(七):爱有多狠,愤怒的有多狠

  看着最后弗兰奇被绑住的时候,他的表情竟然让我掉泪。他看起来是多么的弱小、多么的无助、多么的令人怜惜,那种无辜的表情像极了小孩子受伤后的表情,有那么一丝可爱,可是更多的是让心疼。他不过只是因为一时情绪的失控,伤害了艾内卡,竟然引来了杀身之祸,这万万是他没有想到的结果,他可能有想过被警察抓捕,想过可能会坐牢,可是绝不可能想到被一个拿刀的男子捆绑住。他的表情还渗透着绝望,那两行泪水,是流下的绝望。然而,更多的还是恐惧,是对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的恐惧,其实他还只是一个年轻小伙子,身边没有了伙伴,自己遇到困难时便手无足措,无助、绝望、恐惧、泪水,交织在了一起。

  弗兰奇是一个小混混,不过他只是一个贪玩的还未长大的孩子似的的青年,他虽然贪玩,可是他有着一个孝顺的心,他人并不坏,在得知自己感染了HIV,他也拒绝了与女友性交,他发现自己失控下伤害了艾内卡,也是想要送她就医,只不过,天不从人愿。艾内卡竟然死了。他的心智还不成熟,他还年轻,得知自己感染了HIV,他慌乱了,他感到愤怒,他不知所措,他已经对自己的未来感到了绝望。好不容易母亲的病好了,好不容易乐团有了美好的前途,好不容易和女友的关系有融洽了,生活开始要美好起来了,却得知自己感染了HIV,那种从天堂坠入地狱的感觉足以摧毁一个人的生的信念。他憎恨艾内卡,可是杀了她也解决不了问题,只能束缚住她,两个感染者,谁也不怕感染谁,而且还能把她当成一个性欲的发泄着,何乐而不为。然而女方却不愿意。于是,悲剧发生了。

  奈特,他的疯狂却让我看到了爱情的力量,爱情就是使人疯狂的毒药。奈特是爱着艾内卡的,虽然他们仅仅只是同床共枕过一夜。爱情,却总是不微妙的空气里产生。看着奈特的一系列报复行为,他的愤怒得到了释放,他为他无疾而终的爱情寻找埋葬的地方。

  艾内卡,一个早已对生活保持无所谓的人,她对这个社会是不负责任的。正是因为这种不负责任,才使她可以随意的性交,随意的离开。这种人对于社会来说是可怕的,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她便会给你带来灾难,猝不及防。

  作为小成本的独立电影,演员、剧情确实都在情理之中,然而背景音乐却是相当不错,为惊悚的气氛增添了不少惊悚。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红白蓝》的影评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