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52:希区柯克的洗澡戏》是一部由Alexandre O. Philippe执导,杰米·李·柯蒂斯 / 伊利亚·伍德 / 丹尼·艾夫曼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78/52:希区柯克的洗澡戏》影评(一):【整理】78/52希区柯克的洗澡戏中出现的102部电影
整理了这部电影中出现或提及的电影,目前一共102部,部分影视剧豆瓣上没有,有一些不能准确判断对不对,还有《蜘蛛侠》这类近年的片子都没有放在豆列里面。 欢迎大家补充
【整理】78/52希区柯克的洗澡戏中出现的102部电影
整理了这部电影中出现或提及的电影,目前一共102部,部分影视剧豆瓣上没有,有一些不能准确判断对不对,还有《蜘蛛侠》这类近年的片子都没有放在豆列里面。 欢迎大家补充
《78/52:希区柯克的洗澡戏》影评(二):史上最贵影评——解读希区柯克的洗澡戏
这才是悬疑和惊吓的区别!“我曾经拍过一部电影,颇有戏谑意味——《惊魂记》,在我发现有些人在认真对待这部电影时,我吓坏了。”——来自1960年的希区柯克。
大脑门甚至能想象出这个穿着西装的男人,是怎么样做着看似无辜的表情,在面对崇拜他的观众说出的这句话。
57年以来,他的《惊魂记》不仅不断被当做教学的范本拿出来观摩,甚至还真有人把对它的解读拍成了电影。
《79/52:希区柯克的洗澡戏》
曾经希区柯克用78组镜头、52次剪辑、7天时间创造了影史第一经典恐怖片;现在有人用90分钟、22位制作人或影评人、102部电影解读出其中的三分钟洗澡戏。
三分钟,对《惊魂记》诞生的时代背景、人物创建的角色环境、人物角色规划、分镜本、原著、音效、配乐、剪辑……逐一解读。
玛丽(珍妮特·利饰)是一位在凤凰城工作的会计,因为男友的财务问题,她只能在中午和不肯离婚的男友约会。这天,老板让玛丽将4万美元存进银行,玛丽临时起意携款而逃。
无计划、无经验的玛丽在逃跑过程中纰漏百出,甚至被警察盯上,备受煎熬地住进了老板诺曼(安东尼·博金斯饰)的汽车旅馆里。就在观众为玛丽是否会被抓住这一悬念担忧时,《惊魂记》最经典的“浴室杀人”发生了……
执导过《最后一场电影》、《纸月亮》等佳作的导演彼得·博格达诺维奇回忆自己1959年6月的一次观影经历: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你身处电影院而感到不安。当我中午走出电影院来到时代广场,有种被强暴的感觉。”
01
1960年《惊魂记》诞生。
那一年,1950年代最出名的情景喜剧明星露西尔鲍尔和瑞奇里卡尔多离婚。
那一年,食品药监局批准了避孕药。
那一年,肯萨斯的克拉特家族被谋杀,就在《惊魂记》开拍后几天。
。。。。。。
一定意义上,《惊魂记》是个分水岭。
在那之前,当时的美国人将所有希望都寄托于家庭所带给他们的安全感,认为只要是在私人空间,就是绝对安全的领域。是不会有任何苏联人或者其他人可以闯进去的。
在那之前,人们对恐怖暴力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科学实验失败所带来的恐怖结果,但人们根本不会联想到真正的恐怖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但在那之后,希区柯克用一部《惊魂记》告诉我们,你可能就在淋浴间内,孤立无援,毫无征兆地面临死亡……
“你认为在家里洗浴就很安全吗?有家人和挚爱在身边就很安全吗?”
希区柯克在悄无声息地用《海角擒凶》《怒海孤舟》《心声凝影》等电影暗示你们,美国这座城市,是多么地无知和天真。
人们沉迷于好莱坞那经典的一套叙事关系。
“那可是珍妮特·利,绝对的女主角,怎么可能被杀?”但她就是被杀了。
“她跟他无冤无仇,为什么会在浴室被杀?”但她就是被杀了。
观众甚至都没有看见杀人的过程,但却脑补了所有被杀的情节。
希区柯克种种颠覆常规的做法,就是在告诉你们:
——不要再天真了。
——时代从此就要变了。
在1930、1920年代女性是主角,到了1940年,慢慢变得不是这样了,1950年末,女性成为了电影次角,可以说这部电影折射了这一点。——《最后一场电影》导演比德伯格丹诺维奇。
希区柯克单独拍摄谋杀这一幕,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谋杀成为演艺娱乐被人认可的内容。——《美国精神病人》作者布莱特伊斯顿埃利斯。
我认为那是当代电影史上第一次展现被袭击的女性身体,并且从某些方面来说是最纯粹的展现。——《致命邀请》、《珍妮弗的肉体》导演卡瑞恩库萨马。
02
我们拍恐怖片的很少穿西装,这种电影更像是一个穿衬衫和牛仔裤的人拍出来的,却由一个穿西装的男人拍出来。——《惊魂记4》导演米克加里斯。
“流水声震耳欲聋,房间开始被蒸汽笼罩。所以她没听见开门的声音,也没发现脚步声。一开始当浴帘被拉开,蒸汽遮盖了人脸。然后,她看到了,只是一张脸,隔着浴帘往内看。像一张面具,在半空中悬浮。围巾半掩着头发,呆滞的双神注视着她。但那不是面具,不可能。扑着化妆品的皮肤显得煞白。颧骨上是两团泛红的胭脂。那不是面具,而是一张疯狂女人的脸庞。玛丽开始尖叫,而浴帘被拉得更开了。一只手突然出现,握着一把屠肉刀。片刻后,正是这把刀,割断了她的尖叫声和她的脑袋。”原著里就是这么简短的一段话,希区柯克却用了七天时间,72组镜头,52次剪辑才完成了这次拍摄。
令人意外的是这场戏,女主角既不是珍妮特·利,也不是安东尼·博金斯。而是两个替身演员。
更意外的是,希区柯克第一次看到粗剪版本时,非常不满意,甚至想直接剪成一个小时的时长,做成电视节目。
其中有一个广角镜头,镜头甚至都是虚的,却被众多影评人奉为影史经典。
在电影开映时,希区柯克史无前例地规定:“电影开始后任何人都不得进场,另外请别透露剧情。”
为什么?
因为女主角珍妮特·利在电影的三分之一处就被杀害了。希区柯克不想让别人一直耳语,珍妮特·利什么时候出现。
一定意义上,他打破了观众和电影创作人之间的默契。观众等不及想看到更多……
1960年之前,没有人给坐厕拍过特写。希区柯克却用了足足五秒钟时间给了一个坐厕特写。
从那一刻开始,坐厕、坐厕排水、浴帘、排水口,就成为恐怖电影的最重要的几大元素。
开始每四秒半切换镜头,不慌不急。但是诡异的是希区柯克却用一连串不对称的镜头将玛丽的环境快速敝塞起来。
前一秒还是玛丽将头刚置于花洒之下,后一秒反打的镜头已经展示出已经湿润过头发的玛丽。
这样跳跃的剪辑,瞬间就给观众造成一种堵塞感。
接着,镜头又开始给到花洒,然后是占据了二分之一镜头的玛丽。
当镜头再次转到玛丽时,背景却由白墙变成了浴帘,玛丽也变成了只占据四分之一镜头的玛丽。
镜头方向的突然错误,让屏幕之前的观众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围困感”。正如此时的玛丽一样……
大量的空白让观众不由自主地将目光集聚,到底谁会填补那块空白呢?
哦,是诺曼。
诺曼的身影在浴帘背后出现,玛丽转头,谋杀开始。诺曼拿着刀的手从后面穿过,越过平角线,淋浴水逆着刀的方向流下……
希区柯克在制造一种“失去方向”的感觉。当观众的目光好不容易追上他的镜头,他已经切到了下个镜头。
观众会为自己目睹了如此震撼的事情而感到心惊,但其实他们什么都没有看见。
但那就是悬疑和惊吓的区别。
一场三分钟的戏,有人却用了七天拍摄;一场三分钟的戏,有人却用了90分钟解读。
这才是对一部经典电影最好的致敬和告白。
-FIN -
《78/52:希区柯克的洗澡戏》影评(三):《78/52:希区柯克的洗澡戏》
#originals# #respect#
淋浴情节和《不可撤销》强奸情节
浴帘 《十诫》
下水道《巴顿芬克》
眼睛《迷魂记》1958
《98惊魂记》1998
《知道太多的女孩》1964
《血之海滩》1971
《摧花手》1970
tenebrae 1987
《阴风阵阵》 1977
淋浴分镜《愤怒的公牛》1980
《外太空杀人小丑》1988
《惊魂记乐高版》2015
《70年代秀》2000
《大脑中的猫》1990
《剃刀边缘》1980
《辛普森一家》1990
《恐高症》1977
《惊魂记黑白版》2016
《恐怖欢乐屋》1981
《你干的事瞒不了我》1965
《星之卡比》2002
《巨星总动员》2003
《尖叫皇后》2016
《78/52:希区柯克的洗澡戏》影评(四):短评溢出之三
各种电影片段的引用也是拓展了更多的内容 尤其是很多希氏电影片段 不过拓展范围之广也真是没有想到w 早期默片到铅黄恐怖片儿 还有分屏比照愤怒的公牛 有趣的地方也真是w 浴室里的是巧克力酱和砍甜瓜真是再怎么吹也想不到的了
最喜欢的一点大概就是“诠释” 是浴室杀人场景的镜头剪辑音效配乐前后安排的诠释 也是对希氏作为作者的影片诠释 也是对当时美国社会的诠释 也是对其在之后造成的巨大影响的诠释 大家会说“这帮家伙到底有多闲啊!就这么一部电影反反复复能研究出花来,连贝茨旅馆墙上的画都不放过!” 但是就算大师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诠释造就的不是吗 就像特吕弗之于希区柯克 这一定也是热爱电影的人才能做出来的事 能通过这样的诠释使得当代观众再再再再再一次发现老电影的魅力真是太好了 因此很喜欢
《78/52:希区柯克的洗澡戏》影评(五):Susanna and the Elders (78/52, Psycho)
本日记隶属于 2018 随影随行 院线观影写作计划,该计划详情可以看这里,计划下列表文章可以看这里。
ycho(惊魂记),在一定程度上,是Alfred Hitchcock(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最为人知的一部作品。其中的浴室戏更为人乐道。针对该场景,该电影,该作者的的学术分析和文化影响文章汗牛充栋。78/52就是一部具体针对该场景(并一定程度上对整体电影),以大佬访谈为切入点的,在声效(固定音区,大量不和谐音),剪辑(jump cut分析),意向(下水道管与瞳孔的经典隐射),产业影响(革新了整个产业,影响无数作品),文化影响(“嘎,嘎,嘎”)各方面的一部访谈纪录片。虽然学术意义和影史价值不够深入,但节奏紧凑,概念明确。其中有几点,也算是增长了见识
- 报纸title中OKAY的反复出现
- ....
其中,Susanna and the Elders画作的表现和意义更是令我痴迷。当很多人着力分析偷窥的意涵,并与peeping tom (1960)对比的时候,却忽略了在偷窥前的根基表现。78/52也花了大量篇幅讲述这一根基
usanna and the Elders(上图),简称Susanna/Shoshana是Book of Daniel(达尼尔先知书)中第十三章的内容。对其宗教含义的理解在不同教派中有所差异分歧,简单介绍可以看<a href="https://en.wikipedia.org/wiki/Susanna_(Book_of_Daniel)">这里</a> (wiki,也是整体翻译来源。并不是艺术史学生,所以只能做故事浅层搬运理解),但整体而言,讲述的就是Susanna(一位希伯来妻子)被偷窥狂(2位老人)控告玷污的故事。当Susanna在遣走自己的护卫,在花园中洗澡的时候,好色老人偷窥Susanna并在Susanna洗完澡之后勾引威胁她与自己交媾否则就告知他人Susanna在花园中和一位年轻人私通。
这个故事在宗教家庭普及度极高,当画作出现时,沟通了画作内涵和现实偷窥,通过 洞 这一典型意向也引导了接下来的故事发展。
usanna(Marion)遣走自己的护卫(Norman,提供饮食和关怀),在花园(浴室)中洗澡的时候,好色老人(Norman)偷窥Susanna并在Susanna洗完澡之后勾引威胁她与自己交媾否则就告知他人Susanna在花园中和一位年轻人私通(谋杀,出于双重人格,母子关系,嫉妒和性吸引)。
更为巧妙地是,当其他画作的角度或远,或近,或“含蓄”,或“艺术化”表现这个一故事的时候,Hitchcock选择了最为直接侵犯的画作表达。其中的性侵犯含义砰然而出,而如此直接的侵犯在最为早期的画作中有所表现,但后期作品就相对而言少了很多。
在故事中,Susanna拒绝威胁,于是被捕即将处死。这时一位年轻男子Daniel出现,并提出要询问两位老人以辨别真相。在分开询问之后,两人给出了不同的故事(分歧在Susanna在哪棵树之下私通,一位说mastic,一位说oak),真相大白。
电影中,也是类似如此。Marion拒绝威胁(母亲的嫉妒)而死,情人和侦探出现,要询问Norman和母亲。但Hitchcock把两者合二为一,而出现了分开“询问”但保存悬疑 - 侦探死亡,情人和姐姐两头拖延。但故事最后,完成了两者的合体,真相大白。
Hitchcock不愧为悬疑大师,不仅在影视一半时就让女主(Janet Leigh,多少人想看Leigh的浴室香艳呀)死亡,让线索40,000(麦克芬,who cares)如此轻易就埋葬在淤泥之下,更用一部画作讲述了整个故事的大概走向。
一幅画就可以窥探影片,导演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