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计之平行世界》是一部由赵佳执导,钱方 / 杨嘉璐 / 钱之达主演的一部真人秀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变形计之平行世界》影评(一):曾经「毁人三观」的真人秀,这次却成了业界良心
有一档国产真人秀,自从播出以来,就一直饱受诟病。
有人说它三观不正,有人说它荼毒青少年。
甚至不少人呼吁观众们,抵制这档节目。
尽管如此,这档已经做了十三季的真人秀,又在新的一年里,推出了新一季。
这一次,节目不仅发生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甚至不少人都对它交口称赞。
它就是——
《变形计之平行世界》(2018)
这档节目虽然口碑向来不好,但是派爷之前也看过不少。
城市阔少和农村穷娃互换生活,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少年们发生蜕变。
刚开始的时候,派爷会被主人公们的变化所打动,鼻涕一把泪一把,感动得不要不要的。
有的成为满脸玻尿酸的整容脸网红,每天在微博上卖面膜、接广告。
《变形计》,就这么沦落成一档「变星记」节目。
而节目对那些农村主人公的关注,却少之又少。
穷孩子们体验了不属于他们的人生,享受到也许他们奋斗一辈子都得不到的财富,然后又被丢回大山。
这种落差感,可能会在他们幼小的内心中,留下不下的失落和彷徨。
自从2006年开播到现在,节目已经坚持了十二年。
而经历过一个轮回的的《变形计》,这次仿佛重归了本心;
节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节目组终于意识到了这一点。
于是,他们把“孩子互换生活”的节目模式,变成了“两个家庭互换”。
钱家一家四口,来自上海。
但是他们也没有像之前节目中那样,家徒四壁,揭不开锅。
张家同样是四口人,他们生活在云南的村庄中。
“如果从家庭角度来讲,五分;从我个人角度来讲,一分。”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父母们,把更多的疼爱和关心,都放在了小儿子身上。
大儿子,成了家中被冷落的那一只。
这样的场景,同样也发生在钱家。
他们的大儿子钱多多,常年在英国读书;
因此,父母同样只是更加关心小儿子。
但到了新一季中,却并不是这样。
钱多多并不是个叛逆的少年。
连他父母也觉得,儿子身上没有什么不好的品行,只是缺少一点责任心。
而农村的孩子们也并不都是淳朴善良,在节目中他也会展现出他的缺点。
有人觉得“这次不一样”;
确实,让连晚饭都很少一起吃的家人;
放下手头工作,一起参加为期30天变形,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一开始,钱家四口人像是参加农家乐一样,对山村中的每样东西都充满了好奇。
可是时间久了,新鲜感不在了,那些家庭琐碎的问题,再次爆发出来。
这种不适应,也发生在第一次来到大城市的张家。
可张妈妈在处理大闸蟹的时候,却把蟹黄当做是排泄物;
掀开壳子,用牙刷把蟹黄刷得干干净净。
更为让她感到不适的,不只是城乡生活的差距;
而是孩子的教育问题。
这些教育资源,是乡村不具备的。
她也会担忧孩子的教育问题;
她也不希望孩子们像自己一样,生活在农村。
而这种不适感,也将继续出现在他们的变形生活中,甚至是变形之后的生活。
这一季中,节目的落脚点已经远远不是引导一个少年积极向上那么简单;
来洞察当代社会的城乡差异。
更难得的是,节目放弃了“杨永信”式的变形模式。
最终,在一片哭声的极大和谐中,宣告完成了对少年们的改造和救赎。
本质上是一样的。
他们都把责任推给孩子,却没有发现问题的本质。
每一个“叛逆”的孩子背后,一定都有一个不负责任的家长。
要么,他们没承担起教育的责任;
要么,他们没承担起陪伴的责任。
大多数时间中,城市主人公的家长,都是用金钱来弥补责任的缺失。
《变形计》重拾了节目组的本愿后,不卖惨不博眼球。
而是把更多的比重,放在家庭关系的修复上,这让观众也产生了更多的共鸣。
也正因如此,它才摇身一变,成了「业界良心」。
如果《变形计》能够保持这样的水准,派爷愿意一直安利下去。
《变形计之平行世界》影评(二):《变形计》家庭打包互换,以小家解构大家,焕新综N代套路
“别人已经在山顶了,你还在山脚找不着路。”
在芒果TV原创生活类别角色互换综艺《变形计之平行世界》中,面对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条件,一位普通的农村妈妈在节目的镜头前向自己的孩子说出了这样的话。
作为一档陪伴了观众十二年的综艺节目,最新一季的《变形计》大胆改版,将农村和城市中两个家庭成员全部互换,不再是只集中真实记录城乡少年互换变形的过程,而是更加深入的去探析家庭的教育环境和孩子成长的关系,更加具备看点。
《变形计》自诞生以来,就伴随着很多的讨论与争议,充满了话题性。而在这一季的《变形计之平行世界》中,两个家庭的互换,将更多值得研究的问题摆在了大众面前,很多场景令人忍不住或陷入深思,或扼腕叹息。
自从农村家庭与城市家庭交换之后,两家孩子的学习问题都被提了出来。
农村妈妈到了上海之后,产生了一种紧迫感,她教育自己的孩子要把握这个宝贵的机会,去学习更多的东西。
她发现自己的孩子在英语学习上落后别人太多,开始不断地督促自己的小孩学习去上英语课、去接受绘画培训等等,而不是带着孩子去吃喝玩乐。面对孩子的厌学抗拒,她语重心长地说道:“在你这个年龄,该学的东西一定要去学,不然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这句“别人可以爬到山顶,你还在山脚下”,振聋发聩,简直可以称为是年度金句。
城市与乡村的教育质量差距,一定会给乡村小孩带来极大的学习压力。而城市家庭的成员来到了乡村,认识到了教育的差距,产生了一种改变现状的社会责任感。
上海精英企业家的城市爸妈,被邀请去当地农村小学里教授英语课,城市爸妈被这群渴望学习的孩子所喜爱,“新鲜的知识像催化剂。”城市妈妈感叹道,她认为农村孩子需要这些新鲜的知识,这样的交换机会,能带给农村孩子新鲜的知识,开拓了他们的视界,鼓励他们努力学习。
学习是摆在任何一个学龄青少年面前的重大问题,也是《变形计》中两个家庭面临的重大问题。农村妈妈走出大山看到了差异,选择让她的孩子刻苦学习,而城市爸妈来到乡村看到教育的不足,选择帮助他们提高自己,这样的改变,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
节目中有一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农村家庭的妈妈给小区里其他住户送去了特产蜂蜜,却遭到了拒绝。
看到这里小编特别有感触。在繁忙的都市里,大家似乎都很忙碌,忙到无法顺手去接受一份小小的善意。这也可以说是对陌生人的警惕,可又是什么让我们缺乏安全感,要随时随地与其他人保持距离?
而城市里的钱多多一家来到云南农村后,感受到了这里的邻居热情好客。钱家没有菜,村民就分一点,教钱家怎么烧腊肉。大家经常串门,互相照应。钱妈妈感叹到:“我挺感动的,包括大家来串门,不打招呼,不是先预约,只有八十年代才会发生的事情,现在不可能了!”
两边不同的邻里关系也折射出随着社会进步,人际关系的一些转变。很难去定义是好是坏,是对是错,只是在感受到不同的瞬间,心里隐隐有些东西在涌动。
从单个个体的角度去看世界,难免有疏漏,而《变形计之平行世界》大胆尝试农村和城市两个家庭的互换,这种颠覆式的改版,使得节目不再聚集某个人物的性格、行为、情绪的表现,而是把人物放在了家的环境去碰撞,实现的是两个平行世界的交换,形成了更丰富更深入更典型的多元价值观呈现。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更多的原生家庭中存在的问题,真正将孩子成长的环境问题表现出来。
这一季的《变形计》没有了网红,没有了对父母大打出手的叛逆少年,也没有了催人泪下的贫寒家庭,就纯粹纪实的展现了平行世界里两家人的家庭生活状态,更加贴近自然的生活,反而更能引发共鸣。尤其对于农村家庭来说,能够走出大山看到更加广阔的世界,得到更加新鲜的知识,知晓更为深刻的社会现实,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对于我们来说,《变形计》可能不是一个解答者,它更像是一个陈述者,将现实抽丝剥茧,解剖还原,无比真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这份难得的真实与客观应该能让更多人受到启发。
《变形计之平行世界》影评(三):偏心的爱
作为一名不爱看综艺的影视工作者,却格外的喜欢这个节目,我没有有做过调查,不知道节目受众的年龄分布,知识层次,家庭状况……但是我不想写论文,我只想说说我自己内心深处的触动。 我家就是多子女家庭,就像节目中那样,我所有亲戚也都是这样。以前,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上面有三个姐姐,家里所有资源都集中到我身上。小时候家里没什么东西,不时兴打工,父母种地为生,养活一家老小的任务真的是在父母的肩膀上,在父母的背上,那还是一个交公粮的年代。我爱家里的那片土地,她养育了我们几代人,即便我大学毕业工作了,我也不会放弃农村户口,放弃这片土地。
家里的贫困以至于无法养活那么多子女,我二姐很小就送人了,不是父母不爱她,只是在那个时代,想要个男孩子必须那样做……父母偏心的爱,完全剥夺了二姐享受亲生父母爱的权利。后来,母亲总会哭着说,那时候傻啊……
小时候我总喜欢和姐姐抢东西,抢不过就打,打不过就哭,哭了爸爸妈妈就能看到帮我,受到批评的也是姐姐,现在想想那时候也是个小贱人啊。就像节目里的张小龙、猪猪,总是被偏爱的一方。
听妈妈讲我小时候都是姐姐带大的,我大姐就比我大七岁,自己还是孩子,却要拉扯着我,作为老大累啊。我大姐学习很好,为了减轻负担,初中毕业就去工厂打工了,现在看,这些都不该是一个孩子做的事情,父母对我就不会这样,不管我学习好坏,都会压迫我去读书,这真的不公平,爱的偏心。
平行世界勾起了我的回忆,有日为人父,定给孩子平等的爱。
《变形计之平行世界》影评(四):看短评发现一件有趣的事
刚刚看了两集平行世界,按照一直以来的习惯看完就来翻了一下豆瓣评价。截止到现在短评不怎么多,显示说全部短评40条,于是就一条条看打分,发现打分都不错,只有一条是一分的。但是不对啊,芒果台不管出什么都会有人要喷的,这次队形有点过于整齐…反正明天不用早去于是便点进这些评论账号的主页去看了一下,好像发现一件小事。整理如下图
备注:我主要看了那些短评账号的地点;广播总数;给这个节目打的分数;账号是否是2018年注册的;关注人数;被关注人数。虽然显示全部短评40条,但是通过APP或者网页版能看到的都只有29条,所以只有29项。这个业余统计也不能说明什么,看着玩吧。有空也可以看看其他剧评的ID,现在只有两条剧评。
看了两集其实觉得不错,按照一贯的套路后面肯定会有人批评有人表扬,但我是一个只看表面的肤浅的人,只图看的时候开心轻松,那些要动脑子的事留给爱思考的人去想吧。
豆瓣七年好像是第一次写剧评哈哈哈哈哈。
本来不想打分,但是好像非得打分才能发,折中打个三分吧,三分肯定还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