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银行》是一部由曲江涛执导,夏雨 / 周泓 / 徐洁儿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情银行》观后感(一):结束再开始
架一台DV机,即使只是沉默着,在你将那盘带子拿出的那一刻,似乎就可以跟过去say goodbye。我没有那样的设备,但我有那样的心情,所以默默写下有关你我的文字,从此封存。就像记忆的一段删除,痛痛快快的回忆,痛痛快快的哭泣,然后就像从来没有深刻怀念过一般生活,真的很有用,起码对于我这般小小的日子。
但有时不免会觉着这样明确的结束再开始总有点机会成本的丧失,也许哪天你想不出来要怎么告别,也许哪天你突然对这段你想要放弃的事情或感情词穷了,又也许哪天你忙得早已忘掉了它曾经存在。那么还需要告别吗?没有定论的事情。但那也许就是告别——默默的遗忘。
莫名想到黄绮珊的那首《剪爱》,莫名想到那篇说要好好告别的文章。也许人生真的很长,一旦不跟上一段说再见,永远不会全身心地开始下一段;也许生命真的很短,默默地就又走过了一段又一段。有的人的告别用了17年,有的人的告别用了一分钟,而有的人却结束之后谩骂恸哭。但不论你的人生如何经历,如何度过,我只想说,及时地对过去说再见,就像再没有明天一样的,说再见。
《爱情银行》观后感(二):此情可待成追忆 恋恋不忘又何必
假如爱情可以储存,利息是什么?是活期还是定期?当爱情用经济学的理论诠释,会非常有意思。
有这样一家咖啡店,可以将爱情储存一年。来到爱情银行的情侣需在互相不知情的情况下各自录制一段视频,把想对恋人说的话录下来,封存在一个需要两把钥匙同时开启的专属保险箱里,存期一年。如果一年后这对情侣没有分手,可以一同回来取出视频并相互查看对方的视频,爱情银行将全额退还保证金,同时,还将获得爱情银行提供的独家利息。如果这对情侣第二年已经分手,那么,保证金将归银行所有。视频代管一月,逾期不取,将由店主清除销毁。
一部主打概念牌的清新的都市爱情小品,如果爱情真的可以存入银行,我想要办个定期账户,期限是一万年……存入一个美女,到期取出一万个美女。
在国产垃圾爱情片横行的当下,本片还算是比较有诚意的一部作品。
《爱情银行》观后感(三):从爱情银行到爱情很行
从爱情银行到爱情很行
爱情总是在错过 遗憾 痛苦 期待 彷徨中不期而至
要说给爱情一个保鲜期 一年660元够不够
相爱的彼此要在银行里分别录一段视频 直到一年之后两个人一起才能共同看到对方想要对自己说的话 故事最后老警察说这些都是扯淡 相爱就要坦诚相待 为啥有话不能当面说
夏雨饰演的何沐阳 有个曾经相好的她 她说他就是活得太不真实 活在一种自我的幻想中 我猜想他们分手的原因就是所谓“不能给她一个安定的生活”其实现实的残酷感情做不了生活的主 感情往往被物质绑架 还要被冠以一个堂皇的 显得不那么低俗的理由
剧中何沐阳是个很有味道的人 对生活有种别样的洞察力 有些离经叛道 有些颓废自我 但他浪漫 浪漫到有时刻薄 但他的浪漫更多的是一种细微的敏锐 在他看来善意的谎言也是浪漫的一种方式
剧中老警察的那句话是世俗化了的理解爱情的方式 其实那更多的不是爱情 而变成亲情了 老夫老妻是需要那种默契 可是恋人间也许还需要一些彼此属于自我的空间和为感动对方却先感动了自己的傻傻的“贱招”
夏雨很适合这种小清新的片子 他的表演有种驾轻就熟的自然
人生的精彩在于曾经的错过
《爱情银行》观后感(四):别让她在未来溜走
11年10月,接到制片人的第一个电话,简短的通话后,约了下次见面的大概时间。然后就没了音信,一个电话后便没有音信的事情太多,我毫不犹豫的跑去了天津玩。
在天津,我错过了第一次见老板。
第一次开会,是个大风天,阳光很好,天气很冷。我第一次见到了我们的制片人,女,年纪不大。我飞速的在脑子里搜集关于制片人的各种素材,找不到任何一个可以合适贴给她的标签,于是我选择了用沉默来应对。我也没想到以后会爱上她。
当时,关于这个故事,我还一无所知。
参与最多的,便是那个漫长的剧本创作阶段。我不是愿意表达的人,却在这个故事里说了比任何一次都更多的话。
最动人莫过于你发现你从来都不孤独,何沐阳就是等待得太孤独,变成了那个喜欢用盔甲把自己包裹起来的人。当你们为着同一个目标而努力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不孤独,从来都不孤独。
我们都在这个故事里面倾注了最执拗的自己,有多少人会去实现少年时的愿望?你们现在做的,是那时向往的自己吗?
跟朋友说,去看我们的电影吧。朋友问,讲什么的?我说,一个喜欢一个人喜欢了十年的人的故事。朋友说,喜欢一个什么很久的都是傻比,证明这个人没有任何变化。为什么要变化呢?所有的努力和小心翼翼,不就是为了让将来的我看现在的我,不是个傻比吗?
青岛市,王哥庄,那场夜戏,暗黑的山路尽头是一束光,那不正就是你的向往,只要前方有光,路再长再黑我都能到达。不管是爱情,还是梦想。
她说,“我们没有因为自己的懒惰或胆小丧失任何一次可能让她更好的机会。”
别让她在未来溜走,不管是爱情,还是梦想。
最后,请允许我说一句,我们的团队,是最可爱的团队。我们有会卖萌的导演,会跳舞的编剧,会看星座的策划,最重要的是,还有会策划的厨子。嗯,还有把这些可爱的人儿聚集到一起的,制片人。
感谢你们,给我许多力量。
《爱情银行》观后感(五):8年,老了大叔,火了三姐。
8年的青葱岁月,夏雨终于结束了独自等待,最终抱得美人归。且不说该美人由三姐转正,至少证明了爱情还是很行的。
爱情银行,看片名就知道有点俗。而且之前恰巧看过一个微电影也叫爱情银行(未免有人询问,在此提前透露是颖儿主演的),主线剧情雷同,当然作为时间翻了将近10倍的电影,难免有些略为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与矛盾。啰嗦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明,去看这部电影纯粹就只有一个原因,不知道是否和张一山真的有关系的夏雨。
总体来说,电影的感觉略有失望,不关乎夏雨的演技,只是留了胡子的大叔和当年青涩的陈文相比,没有了那份感同身受的冲动与偏执。而小成本的制作也决定了场景注定不会波澜壮阔,小清新的风格为青岛这海滨小城做免费旅游广告的同时也慰籍了介乎于普通与2B之间的青年那纯粹的敏感心灵。
故事主线很简单,男女主都各自有一段被现实摧残的遍体鳞伤的感情,只不过一段相守十年,一段痛不欲生。后来因为误会相识,相闹,相处,相慰,相离,再相信。
男主毕业求婚遭拒却不得原因,颠沛流离之后还是回到港城,完成着当时的心愿,默默守护着初恋情人。直到一次狗血炫耀的同学会才明白,放荡不羁的才华真的敌不过钻石王老五的普通生活。输得,不冤。爱情银行,他存进去了十年爱情,到头来却连本带利陪个精光。
不过,周泓的女主第一眼却真的让我大跌眼镜,如果不是提前做了些功课,明白女主不是默默无闻的什么新女郎,我就要骂娘了。不过素颜的她还真的有点对不起广告天后的这个称号,好在同学会的装扮让我心里有所安慰,但也还是感叹卸妆水真的比硫酸还可怕。闲话扯多了,女主就是当下最高贵的职业,或者说是一种身份——三姐。无疑,她不如非诚勿扰的某个女嘉宾更能看清自己,不愿坐在宝马上哭,宁愿自己辛苦地笑。这种爱情观也算积极向上。
至于徐洁儿的现实主义与背叛抛弃在此不作评论,谁都希望自己过得好,就看你遇到什么样的人。
随着爱情银行变成了爱情很行,行长何沐阳也正式下岗退休与小鱼一起畅游大海。或许正如老警察所言:爱情银行,扯淡,真正相爱的又有什么不能当面说清楚,还非要录视频存起来,不隐瞒,不欺骗,感情才能长久。
本屌丝也是单身苦逼一枚,在此略发牢骚,欢迎各位看官拍砖。
《爱情银行》观后感(六):何沐阳才真的是独自等待啊
不可否认,何沐阳的形象容易让人想到了独自等待里的陈文,都是爱上了一个不属于自己的人,只不过爱情银行里这段时间比较长,10年。
10年间,他一直较真儿的坚持当初的梦,开了这间“银行”;10年间,时不时的偷偷去看看自己昔日的爱人,然后却说真不巧一座城市却从没遇见过。直到这场同学聚会何沐阳才发现,自己原来这么在乎的东西,对方早已不再波澜。
她想要的很简单,安稳的生活,家庭和孩子,不放心孩子就自己开家幼儿园,接着移居法国。这种“简单”的生活何沐阳可给不了,所以他那段话很刻薄。但这就是生活啊,痛过之后才会发现原来身边那个能自己搬鱼缸的姑娘也很可爱。
何沐阳那种跟自己较劲儿、跟世俗较劲儿的态度才是真正大龄文艺男青年啊,而不是那种弹弹吉他旅旅行然后就装各种逼的傻逼。
我记得看过一句话,说的是,当你爱的人做出你要的选择的时候,自然是皆大欢喜,但如果他她做出的选择不是你期待的结果时,你还会爱他她吗?
所以可能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最后找的其实都是生活,不是某某人。
《爱情银行》观后感(七):《爱情银行》:破产老男人的独自等待
何沐阳的“爱情银行”倒闭了,储蓄了十年的爱情没有增值,它在岁月的波涛里沉淀腐蚀,只剩下斑驳的印迹,变得一文不值。有时候爱情只有遭遇破产,才能摆脱困境,这或许是影片开给情痴的一张药方,亦或许仅只是编剧卡壳时的一个突发奇想。
按照“爱情银行”的规章,情侣分别录下彼此的爱情告白,存储在“银行”保险柜里,一年后方可在双方均在场的情况下打开。一个叫余小鱼姑娘想索取自己和前男友的储存的告白,何沐阳以“银行”规定为由拒绝,余小鱼软磨硬泡,与何沐阳之间上演了一番男欢女爱的前戏——作为影片男女主角,难免要众望所归地陷入爱情——就在双方几乎陷入爱河的时候,余小鱼偶然也是必然地发现何沐阳对初恋依旧铭心刻骨。余小鱼有心无心的一问,恰中何沐阳的死穴,两人的爱情也止步于云雨之欢。原来“爱情银行”并不是何沐阳创意,它始于何沐阳初恋女友白倩的一份期许,然而白倩早已追求她的物质生活远去,只留下黯然神伤的何沐阳孤独地经营着曾经的那份期许。
这个故事难免令人联系夏雨八年前的《独自等待》,相比伍仕贤的命题,《爱情银行》更切《独自等待》主题。《独自等待》里,追求刘荣而不得的陈文继续“独自等待”,等待的是生活的虚无与爱情的留白;《爱情银行》中,毕业典礼上当众求婚而不得的何沐阳,他明知等不回白倩的爱情,但他依旧用“爱情银行”的方式守候俩人当初录下的爱情告白,是名符其实的“独自等待”。何沐阳不仅“独自等待”,干脆用白倩的创意开起了“爱情银行”,帮助有情人储蓄爱情。对外,何沐阳的解释是“爱情保鲜”,其实不过是为自己斑驳的内心建个居所,给自己的空落的心灵找个填充物。王家卫说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此话在何沐阳的《爱情银行》却不适用。
陈文是夏雨之于青春的寂寞与期许,何沐阳是夏雨之于青春的幻灭与涅槃。或许每个孤独的老男人身后都有一段难以启齿的柔弱,需要一个新的账房姑娘助其勇敢地捅破那层窗纸。张楚说“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其实孤独的老男人更可耻。一味取笑余小鱼前男友又老又丑的何沐阳,在十年后的同学会上,还不同样被同学们间接地取笑,何沐阳此前取笑的不过是“可耻”的自己。而白倩及其同学会其实代表的是与何沐阳孤独的坚守完全背道而驰的社会潮流,即物欲,白倩在爱情与物欲面前,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与老班长组织同学会的初衷一直。相比之下, “优秀毕业生代表”何沐阳成了十年后与社会格格不入的老男人,这也许是影片意识流中隐喻的另一种破产罢。
《爱情银行》中没有发哥和裤衩,没有伍仕贤的恶趣味,导演曲江涛对夏雨这根老骨头的烹饪手法属于文火清炖,创作的诚意是到了,就是略显稚嫩。尴尬的是其市场定位,作为文艺小清新,出品人明显心有不甘,各种商业小广告如牛皮鲜泛滥;作为商业爱情片,它的调性又过于清雅,像一桌素味火锅,缺少流行的麻辣底料。
【完】
2013年3月18日《京华时报》A36版影谈
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3-03/18/content_1975467.htm
《爱情银行》观后感(八):慢递给未来
“爱情银行”的创意核心,在于将最深挚的感情说出来存在视频里,等到约定时间之后,双方共同再来取出重温或惊喜。换个说法,是许诺给自己和彼此未来生活“慢递”,这个时间里不能有大的改变。音乐顽童陈升曾经提前卖过演唱会的票,不分手的情侣才有机会去现场,一起。现实中的情侣票,就是解开电影里情感的钥匙。曲江涛导演的《爱情银行》里,夏雨饰演的何沐阳从理想的高空中跌回尘埃,为此他执意进行保存感情段落的业务,这个游戏的核心在于是直线还是线段,只能由当事人共同来决定。
曾经,何沐阳是优秀大学毕业生代表,在毕业典礼上不仅做演讲更是加磅公开求婚,可惜有缘无分,默默伴随的女友白倩苛求的是物质稳定的上流阶层生活。如今,好高骛远的理想主义者何沐阳,在上海和广州的打拼失败之后,回到故乡青岛,开办爱情暂存的银行。
感情更多时候并非银行,无法吃利息,更多是股票和期货,没有人能够断言他人生活方式的幸福和满足感与否。曲江涛导演的上一步电影《孙子从美国来》阐释的是东西文化交流中的文明价值观冲突,事实上中国国内庞大而慌乱的现实里的冲突更加严重,已然不能以多元化、多样性来简单的包容,即便我们能因为理解而同情,也是经常要喟叹人生之无常。印第安人有句老话,就做慢点来,让灵魂跟上来。何沐阳的灵魂,跟得上自己的节奏,他的独自等待便很有意义。大龄吊丝文艺男青年何沐阳,与世俗目光进行了十年的较劲,对于普通意义上的规则的反叛是他自己的政治上正确,不妥协、就上炕(始终喜欢赖在床上挺尸),在他的歌声里,分明是沧桑悲怆版的《十年》,从主动的挑战世俗权威成功学定义,到被动的、忧伤的选择守护一种生存模式,何沐阳的人生从他人眼中的不接地气到自我评价里的达观自然。
周弘饰演的余小鱼,终究也让自己的节奏与浪漫的现实同步。当何沐阳拆下有着怪趣错别字的招牌(爱情很行),而将家当搬到二手渔船之时,海风中的笑意,是对生活最大的宽容和褒奖。余小鱼一出场时,给何沐阳和观众的是难以对付的自干五“小三”,对于自己的社会身份很有认同感,而观众则在狐疑的看待他们之间的发展。余小鱼最初只想知道情人到底说了什么,那个男人显然无法给她婚姻和稳定的时间,看起来她也是能接受这一现实,不过就是想“非法获取”。根据何沐阳的规则,那段视频即将被删除,真相也将虚无。虚无也正是何沐阳多年以来最大、最真实的收获,他的失恋是张扬而确实的,只有他自己依旧在坚守理想破产之后的规则。好在,两个情感沦落人还有不用靠在一起就微温的可能。尽管,在冲动之下,在何沐阳被十年之后校友聚会重逢的揶揄嘲笑之后,在不经意间问穿真相后的逃跑,当小鱼子成为小鱼,破船再航行,四方区的老街道上的余小鱼恬静在红尘市井里,他们储蓄爱情银行里的好感,彻底打开彼此心锁的时间是到了。
《爱情银行》观后感(九):love is a good thing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纠结是继续等下去还是开始一段新的love,爱情本身就是一个极度矛盾的论题,可它确实有存在的
必然性。如果仅仅是爱情本身,不免太单调了……
所以何沐阳对爱情的态度在现实浮躁中才显得可贵,然后就是一贯的情节,女主角出现,一系列事情加深了解,后,
一切都自然而然的了。
一开始,感觉小鱼并不是感觉很很漂亮,渐渐又,感觉还好,直到女二号的出现及那一段露骨对物质的向往之情。谁
有错呢?不知道。也许都没有。
就像等待的本身早就不是原来的那个人了,也许就剩了当时的心情及对信念的坚守了。不得不承认,多数女生比男生
更理智,男生多是感性动物,殊不知人家需要的是面包,无关花朵。
爱情,如果真的能够保存,它的期限又是多久呢?把你的爱存起来,当不再爱你的时候就拿出来,然后就又爱你了。
总之,终究是个好的结局,未来的人也许就是不经意间出现的。
《爱情银行》观后感(十):《爱情银行》:离《独自等待》还差一公里
《爱情银行》:离《独自等待》还差一公里
文/马庆云
最近上映的电影《爱情银行》没有抱多少期待去看,但看完之后,却也有小惊喜。该部电影由夏雨主演。在我印象中,夏雨还真没拍过什么烂片,甚至于包括去年的《甲午大海战》,都算可以。最近几年,夏雨大叔在电影圈的影响力,不比当年,《爱情银行》的意义,或许在于,告诉大伙,老夏雨依旧是屌丝文艺男青年的代言人,虽然,这个屌丝已经是大龄的了。
《阳光灿烂的日子》、《独自等待》和《爱情银行》,我个人认为,是夏雨电影三部曲,里边存在一定的精神内核上的连续性。《阳光灿烂的日子》算是少年“夏雨”的性萌动,《独自等待》就是青年时代的,而《爱情银行》则成为毕业十年之后的中年“夏雨”的爱与性。如果说前两部已经无限接近经典的话,那这第三部,《爱情银行》则明显差了那么一公里。
《爱情银行》开篇讲述了一个小三女人要在“夏雨”开的“爱情银行”里边找回那个男人到底说了什么话的视频的故事,而后半部分,则“话锋一转”,讲述了“夏雨”与十年前的恋人再见面到离别的伤感故事。前半部分,重点在讲这个小三,后半部分,重点在“夏雨”。为了让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不至于脱节,该剧让小三和“夏雨”直接产生了爱情。但这种弥补,并不能挽救该部电影剧情上的前后脱节问题,给人前边在讲一个事儿后边又讲另一个事儿的感觉。这种电影话说上的失调,在2012年的李玉导演的《二次曝光》中也严重存在。故事的前后不统一性,首先是编剧手法的低端,与故事的故意拼凑。
但《爱情银行》继承了《独自等待》里边的男一号的文艺腔。这种文艺腔,并非台词上的之乎者也,而是人物行为上的“与世俗较劲”。文艺青年的独特标志,不是读了多少书,会写多少字,而是能否保持对世俗的基本的敌对态度,即使不能全部敌对,也要在其中几点哪怕是一点上的敌对。最近,有些青年喜欢叫自己为文艺青年,却做着比谁都世俗的事儿,就明显是“败坏”文艺二字的名声了。
在《爱情银行》中,“夏雨”与世俗爱情进行敌对。大学女友明明喜欢富家生活,不愿意与其一同漂泊,但夏雨却以坚持“爱情银行”的名义敌对这种世俗。这样,文艺青年的劲头就出来了。这种劲头,于当下来说,也是很好的卖点。但可惜的,是该部电影,没有把这种精神作为主要故事内核,相反,用了最大量的时间,在赘述“小三要视频”的事儿。这种很难引起大家共鸣的要视频的事件,拖累了后边的“文艺精神”。
于台词设定上,《爱情银行》有意保持一种类似于《独自等待》的文艺范,这种劲头,甚至融入到了镜头的拍摄上。但因为才气确实不足,或者是准备时间不足,造成台词虽然有诸多亮点,但却无法实现《独》的经典气脉,时不时的有几个好段子,并不能取代大量的平庸桥段推进故事的过失。同时,镜头语言上虽然也注意向《独》贴近,但节奏上依旧存在明显问题,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但总体上说,《爱情银行》还是可以伤到我的。十年后,再见大学时期的恋人的话,当她当面告诉你,“其实,我还是喜欢跟高富帅在一块”的时候,我们当作何感想?最近我媳妇问我,老马,你老说自己才华横溢,可是,真牛逼的话,应该很能赚钱啊,可为什么咱们家现在下个馆子都得提前“打申请”呢?我想了想,说,有气节的文人,是有一种与世俗对立的情结在里边的,就好比我吧,一旦跟政府妥协,立马就是高级五毛,一旦跟权贵妥协,立马就是“月入六万”的影评人。可是,我不能妥协,要保持这种独立意志。这便是文艺老男人的矛盾点所在。
我当年,也是因为这种不妥协的意志,造成生活上的“风雨飘摇”,大学恋爱的那位妹纸给我说沙扬娜拉的。至今想来,哀伤一片。但不后悔。人还是应该保持那么一点“不妥协”的劲头的。生活本应如此,安之若素,最次,像“夏雨”一样,咱下个海,打个鱼,总行吧?
话越说越远,总觉得最后这点,跟电影无关。
笔者电影聊天群:182802673
笔者的《老马聊骚》节目视频链接一个:
http://v.ku6.com/show/dy_h5Aa2AddWAAwyYShnqw...html?n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