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奇幻秀》是一部由特瑞·吉列姆执导,希斯·莱杰 / 克里斯托弗·普卢默 / 莉莉·科尔主演的一部冒险 / 奇幻 / 悬疑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魔法奇幻秀》影评(一):谁赢了最后的赌局???
梦境的最后东尼向老头说出了他唯一的一次真话,即:杀了我就中了恶魔的圈套,反而会把自己的灵魂出卖。但是老头选择没有相信,因为所有人都认为是“狼来了”,老头用1000年的智慧杀死了东尼,遗憾的是,老头这次错了,所以恶魔赢得第五个灵魂,女儿消失!老头后悔莫及变成乞丐,最后在如同救赎般的街头行乞之际,偶然间发现女儿已经嫁人并生有一女,恍然大悟,原来对女儿的自私的爱才是对她的桎梏,放开她让她去选择自己的生活,对女儿来说,才是她最大幸福。看穿至理的老头这才自愿受聘去给侏儒当助手,开始了自己的新生。
于是,到底谁赢了赌局?貌似已不再重要,而最重要的是:勇敢的面对选择!
:由于恶魔发现老头窥得天机,所以,在影片的结尾,恶魔又不甘心的出现了,老头还会和他对赌什么呢?两人会心的一笑结束。
声明:别把希斯莱杰挂在嘴上装逼好吗?都一个个假装崇拜、迷恋、欲罢不能的样子,生硬的拽几句什么他走了,还活着的话。我就不信了,就看了部背背山和黑暗骑士,你能了解人家多少?还不都是些打着希斯莱杰的旗号冒充有文化的料。在此郑重声明:希斯莱杰只是恰逢拍摄此片逝去而已,而此片也已用修改剧本、三星客串和世界公映的事实,给了他最大的缅怀。咱别再假惺惺跑这儿来凭吊了,好吗?(哪些装粉的尽管来喷)
《魔法奇幻秀》影评(二):致敬 Imaginarium of Doctor Parnassus----魔幻和现实合二为一的经典
片中运用的大量CG技术在展现 帕纳索斯博士的想象世界,那个世界同时也是进入梦境的人的内心的写照,总是出现两方面的情景,堕落和上进,罪恶和美好……
故事的叙述框架,故事内容处处哲蕴深刻,演员塑造的人物更是在炫丽的CG效果基础上流光溢彩。电影中涉及的角色类型之丰富、个性之鲜明,现在回想起来,还是难得一见的:相信世界不因人的消失而停止运转的拄着文明棍的现代人、最终发现eternal是诅咒的Parnassus博士、四位名角演绎的devil、默默支持守望的Anton、最终发现值得自己爱的是Aton的Valentina, 当然还有大量配角,包括那位目光坚毅性格笃定的dwarf。
虽然是电影本身的故事、人物、思想、美不胜收的情景,持续吸引着我关注,但是最能引起我共鸣还是故事本身后面的故事。
四位名角(Johnny Depp、Colin Farrell、Jude Law、Heath Ledger)演绎的那位因为无知善良的人的救助而一直没有下地狱的Devil,无疑是戏份稍多,表演最需功力的。然而Heath ledger在影片拍摄中途自杀,不知Heath Ledger是为何自杀,他饰演的小丑、和这里的Devil,都是那么出色,怎么会自卑、绝望呢?他的那三位帮助把本片拍完的朋友,或许都有过此类的体味吧,毕竟演员,不都挺过来了么。他死后,他那三位朋友的帮助,再怎么样也挽回不了他的生命了。有这样的朋友,让人欣慰,这是引起我最大共鸣的部分。作为朋友,要关心伙伴,好像也是重要的很。
一般的电影看了两遍就不会想看第三遍,就像看书一样吧,有的书真的不怎么值反复的翻阅的。 从艺术的角度看,并不能给人以美、启蒙、敬畏生命、理解世界的作用,反而会让人沉沦没落;另外的电影,比如《国王的演讲》、 《阿甘正传》、本片,各种电影奖项就是为了鼓励此类精品电影吧;
《魔法奇幻秀》影评(三):The Imaginarium Of Doctor Parnassus
或许是我在看片子的时候加了太多对Heath的个人感情进去,在大家很聚精会神看时,我看到那个被救上来的上吊人时Heath的时候,竟毫无顾忌地大哭起来。很伤心很伤心,为什么偏偏要这么出场。以及最后A film by HeathLedger and his friends弹出屏幕,一个人愣愣地坐在已经散了地场子里掉眼泪。
是我太想你了,Heath,过的好么。四年了,你离开我们,四年了。总是突然想起你已经不在了的事实后嚎啕大哭。
很棒的演员,感谢洛洛普叔和法瑞尔。那时的加菲还很青涩,Lily没有什么变化。
寓意还是很深的吧,做人要善良。V和安东的爱情有些仓促,但片子总体还是非常非常棒的。中国上映的真的太晚了,以后审批的可以快一些么。
整个剧情设计还是很流利的,特别是还经历了这么个意外。大家演技都很棒,非常非常赞。让四个人演一个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都办到了,谢谢。
说真的没什么心情写这部影评,只记得眼泪莫名地掉。唉......这是遗作。你留给我们最后的样子。
哭。
《魔法奇幻秀》影评(四):为什么要去影院再看一遍
1.唯一一次(以前没有,今后也不会有)能在银幕上看到西斯莱杰了,里面关于他的角色的生生死死、真真假假跟现实一对比,的确让人唏嘘不已,曾为之表演而拜倒的痴男怨女们,只能希望他只是进入了一面魔幻镜子,毕竟,一个有如此丰富情感和表现力的灵魂即使在银幕上也是少见滴。
2.里面绚烂无比的特效场面弥补了剧情上的一点拖沓与不足,角色的造型花样百出,特别是加菲的那款女装,哦真是无比风骚哦亲。事实证明这样的特效只能在影院里才能真正感受到其震撼,跟之前在电脑上看过高清的版本相比,确实有点深入其“镜”之感。
3.西斯在拍摄中途离去,让三大顶级男星加入,一下子让这部闷骚文艺片上升到令人眩晕的卡司级别:强尼戴普、裘德洛、柯林法瑞尔,要是镜子里养着这样几位美男,我也会毫不犹豫地进入博士的镜子滴,哪怕是魔鬼的陷阱。
4.安德鲁·加菲尔德演这部片子的时候还没有现在这么火,这个顽皮又带点内向又带点温柔又带点矜持又带点放荡的Boy A,站在西斯莱杰的身边显得是多么的娇俏可耐!
《魔法奇幻秀》影评(五):反問自己 我的慾望是什麽
第一眼那個女主 我就覺得 她不就是那個瓷娃娃名模么 同伴說 這部片子是學院派風格的 服裝談不上華美 就是飄逸點綴物繁多 跟madeinCHINA比起來 不算精緻 無意間發現德普鍋 無意間發現裘德洛 這部劇到底是有什麽樣的後臺 可以請到他們
剛開始的二十分鐘其實很難懂 說真的 並且原版片就是那麼麻煩 看字幕看人臉他媽的忙不過來啊 直到那個神氣叨叨的老婦人進入鏡中之後 才看懂鏡後的世界原來就是人的慾望那一面
惡魔站在對岸 蠱惑你是否沖著貪婪 有人被吸去靈魂 也有人洗淨心靈 得到重生
我反問自己 我的慾望是什麽
帕纳索斯以前是个僧人,他认为地球运转是因为他们一班僧人成天念经(他说是讲故事)的结果。被他称为魔鬼的尼克却认为,这全是胡扯。他把僧人们的嘴都封上了,可是地球照样运转。帕纳索斯和其他有宗教信仰的人一样,认为那是因为在世界的其他地方,有他们的教友还在继续为人类的生存大计而诵经。像尼克这样的有法力却不信神的只能是魔鬼。
尼克和他打了个赌,看谁能赢得更多的灵魂。尼克代表欲望,帕纳索斯代表梦想。最后,帕纳索斯赢了,获得了永生。其实,永生是一种惩罚,尼克是故意输的。帕纳索斯意识到这一点,是在遇到了自己心仪的女人之后。他和尼克又做了一个交易,他重获青春,得到爱情,但是他的孩子在16岁时要送给尼克。
现在的世界真是礼坏乐崩,像帕纳索斯这样有法力,说英语,手无缚鸡之力,满口仁义道德的老寿星只混得流落街头,惨淡经营着一个流动剧院。我就纳闷了,像这样的历史文化遗产,怎么就没人拯救一下?可见英国的古装剧集不发达,否则给剧组当龙套都够吃了。
我们在影片开始看到的帕纳索斯就是带着一个侏儒,一对年轻人(安东和瓦伦缇娜),全副家当都在一辆马车上的落魄形象。尼克来了,告诉他,离他的女儿瓦伦缇娜的生日还有3天。如果他想要女儿留下,需要再和他打一个赌,那就是看谁能先赢得5个灵魂。
这时候,安东发现了一个被吊在桥下的人托尼(希斯莱杰),他们把他救了上来。这个人是个骗子,利用儿童福利机构来圈钱并为黑社会洗钱。但是,一般来讲这样的骗子都有些个人魅力,否则,别人也没那么好骗。瓦伦缇娜就像见到了林平之的岳灵珊,把善良的大师兄安东丢在了一边。接下来就是托尼三次进入梦境,化身为强尼德普,裘德洛和考林非若。
我不想继续剧透了。只想说,这不是一部简单的好莱坞电影,善恶分明,因果有报。泰瑞吉列姆作为英国最著名的Monty Python的核心,绝不会做什么主旋律大片。尼克在片中似乎是恶人的化身,可是我们越看越觉得,原来欲望并不一定是邪恶的,梦想也可能是鸦片,这个世界的存在有梦想也有欲望,说不上哪个更高尚。
实际上帕纳索斯一直都是输的,他想要的东西其实都是欲望,永生也好,爱情也好,女儿也好。为了欲望,他可以和魔鬼交易。而魔鬼从头至尾都没有要什么,其实就是想让他明白他和其他人一样要向欲望妥协。我们生活的世界永远都不止是纤尘不染的仙境,有可能是藏污纳垢的陷阱。我们需要梦想的单纯,可是欲望无处不在。有时候,你分不清何为梦想,何为欲望。比如裘德洛的那个梦境,黑社会选的是母亲的召唤而不是警察的脱衣舞。你觉得他们选择的是什么?
还有关于托尼的命运,魔鬼说他该死,可是帕纳索斯救了他,这是行善还是积恶?
虽然本片没有1983年的《The Meaning of Life》那么犀利,但是还是触及了我们以为黑白分明的一些观念。如果要引申,我们还可以说帕纳索斯是宗教,尼克是现实。宗教总声称自己是救星可是往往还要和现实利益纠缠不清。托尼是政客,所以两边都想玩弄。泰瑞甚至说托尼的原型是托尼布莱尔。
今年幻想题材的电影扎堆儿,被《阿凡达》《可爱的骨头》的仙境胜景狂轰滥炸之后,本片的梦境依然有可圈可点之处。当然,最重要的是希斯莱杰最后一次演出。没有了小丑的乖张变态,依然是邪气十足。他的离去,不知是归依了梦想还是皈依了欲望,抑或只是逃避人生的选择。
《魔法奇幻秀》影评(七):不是《帕那索斯博士的奇幻秀》的影评
2011年8月22日。八点整。突然有人在新浪微博上私信我。
“你好,我们是《帕那索斯博士的奇幻秀》的宣传方,因为官方微博,名字刚好10个字,所以不能改成其他的,恳请你能不能换个名字使用”。
帕那索斯博士的奇幻秀!!!!!
不错,如果有不知道这部电影的童鞋也没有关系,接下来我就要告诉你,我为什么会惊讶。因为这部电影在2009年10月16号就上映了,而且就在同年的12月时,这部电影在网络上就连HD品质的也有了,差不多要看的人都看了,现在宣传是不是有点晚了啊?而且不是最开始的时候电影有关方面就说了有可能在中国无法上映。但为什么会在2011年8月22日的这天突然有人告诉我他们要来宣传这部电影了呢?当时我的第一直觉就是:MD,取了个好名字,让人眼红了。
但我依然很迷惑,所以我就百度了一下。果然,发现其中原来还大有来头。
记得当初最开始看《帕那索斯博士的奇幻秀》的时候是在2010年6月的时候,当时正值假期,无聊的紧,朋友就推荐了一部电影,《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看了之后,被影片中的小丑完全迷住不能自拔了。于是我就查了小丑的一切资料,找出希斯·莱杰后,把他的全部电影都看了一遍,其中就有《帕那索斯博士的奇幻秀》。其实那时候我对电影还仅仅停留在有哪些明星出演、好不好看啊之类的表面上。这部电影是希斯·莱杰的遗作,而且还没有拍完。导演特里·吉列姆为了留莱杰的戏份,不惜重写剧本,还找来了莱杰的三位老朋友约翰尼·德普、裘德·洛、柯林·法瑞尔接棒演出。有趣的是,我当初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时,也没有去看介绍和豆瓣,就直接看了电影,导致在镜中换人的时候,我怎么觉得希斯·莱杰的脸像约翰尼·德普,原来就是约翰尼·德普,后来我又觉得这约翰尼·德普的脸怎么又像裘德·洛了,原来就是裘德·洛。后来又看了一遍,虽然此片延续了导演一贯的奇幻风格的, 但它的质量的确还是只能算是一般。但作为希斯·莱杰的遗作、众多明星加盟、开头的精彩,还是很吸引人去观赏。
那《帕那索斯博士的奇幻秀》在中国上映的消息是不是假的呢?不定。我在网上搜索的时候,还真的发现关于电影上映的有关消息、随着3D动画《蓝精灵》在内地的上映正式标志着2011暑期档进入收官阶段。接下来的半年时间,观众们将暂时告别《变形金刚3》、《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等进口分账大片的轮番轰炸,进入一个相对匮乏的好莱坞视效大片的观影时期。而此时,《源代码》、《大叔》的产自不同国家、不同题材类型的“批片”将陆续在内地上映。
何为“批片”? 所谓“批片”,是指被发行公司以一定价格买断中国市场放映权的外国电影,因为它们大多是打捆批量操作,遂被业内称为“批片”,目前每年在国内上映的批片数量维持在30部左右。相较于20部分账大片的固定配额,采用“批片”形式变相、适度的开放电影进口,实际上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与扩大,是对分账大片的有力补充。而一些题材或内容敏感的影片,采用批片形式引进,相对来说阻力较小,这也是对于没有分级制的中国电影市场的一种妥协。而2011年即将上映进口“批片”有尼古拉斯·凯奇的《女巫季节》、《狂暴飞车3D》,吕克贝松导演的《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3》等,而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当属杰克·吉伦哈尔主演《源代码》和元彬主演的《大叔》。杰克·吉伦哈尔曾出演过《断臂山》、《后天》等多部受欢迎的电影,有着很好的人气;《大叔》赢得2010年韩国年度票房总冠军、引发观影热潮,《大叔》也被称为韩国版的“这个杀手不太冷”。《帕那索斯博士的奇幻秀》也在进口批片上映的目录中,上映时间目前待定。
总之,喜欢希斯·莱杰的童鞋万不可错过莱杰的遗作《帕那索斯博士的奇幻秀》,虽然莱杰停留在我们心中的永远是那个张狂神经的joker。
:《大叔》的上映也是元彬第一次在内地银幕上亮相。元彬被称为韩国的“木村拓哉”,影片有《杀手公司》、《太极旗飘扬》等。(影片以我看了为准,其他的自行搜索)。
杰克·吉伦哈尔曾经出演的影片《断臂山》,正是和《帕那索斯博士的奇幻秀》的主演希斯·莱杰一起出演的。影片有《后天》、《爱情与灵药》、《断臂山》等。
年轻的希斯莱杰像是澳大利亚明媚的阳光照亮好莱坞,其精湛的演技受到好评。影评有《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断臂山》、《两手》等。
尼古拉斯·凯奇的片子有烂有好,如果不是没事的话,还是建议先看各方评论等再作打算。当然,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影片有《战争之王》、《天使之城》、《变脸》、《空中监狱》、《国家宝藏》······等。
约翰尼德普被称作是“同时代最具才华的天才演员”,“上帝送给蒂姆·波顿的礼物” ,拥有好莱坞最酷最百变的一张脸,世界上最美最酷最性感的男人之一,也被誉为是好莱坞的“四大天王”之一。 影片有《加勒比海盗》、《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理发师陶德》、《邦尼和琼》·······等。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吐槽电影”(ID:xuedianying)。
《魔法奇幻秀》影评(八):在格瓦拉看到的影评 写的不错
导演Terry Gilliam有够倒霉,一部由他精心策划了10余年的野心大作由于希斯莱杰的意外去世不得不停机散伙了大半年,真亏这伙计同时还兼做了本片的编剧,他在歇工的日子里把剧本的后半部分做了大刀阔斧的修改,这也就是我们如今所看到的《魔法奇幻秀》。很多不知影片背景的 ...
导演Terry Gilliam有够倒霉,一部由他精心策划了10余年的野心大作由于希斯莱杰的意外去世不得不停机散伙了大半年,真亏这伙计同时还兼做了本片的编剧,他在歇工的日子里把剧本的后半部分做了大刀阔斧的修改,这也就是我们如今所看到的《魔法奇幻秀》。很多不知影片背景的观众都会觉得全片没有中心主题,主要角色没有明显善恶之分,连最后坏蛋死了我们都感到不够痛快啊。慢慢慢,各位看官没听说这是一部非主流的CULT片么?在不弱智的奇幻片屈指可数的年代里,Terry叔叔能把一桩烂尾楼修成廉租房已属不易啦!且听我慢慢道来。
绚丽的画面和美女俊男们的组合是本片表面上的卖点,料还在里面呢!
开篇的剧情很容易让人想起歌德的《浮士德》,不过不管咱们的帕那索斯博士再怎么堕落也不会有啥天使长来救他,别忘了他自己就是个神人一般的所在啊。怎么想Terry Gilliam其人都不会是个虔诚的基督徒,多半是个彻底的无神论者。他早期最著名的电影《巨蟒与圣杯》(Monty Python and the Holy Grail 1975 )里就有大段对圆桌骑士及基督徒的恶搞,在之后的《万世魔星》(Life of Brian 1979)中,他又把调侃的魔掌伸向了天主和犹太教,一个如此热衷于讽刺宗教题材的导演自然在这部新片中也烙上了独有的个性标签。这次遭祸害的是哪一教派呢?看过本片的童鞋肯定都猜到了,是佛教。普及一下背景知识,由于某屏蔽词喇嘛在西方世界的不懈努力和英国殖民地的历史原因,藏教密宗和印度佛教如今在英国等地是最时髦的玩意儿之一。我们作为生长在红旗下的一代自然都知道哪些东西不靠谱,Terry叔作为西方先进知识分子当然也会对那些看不惯的玩意儿批判一下。于是我们看到了Mine Me这挫样的侏儒也可以是小神仙,而作为一派老大的帕那索斯博士更是被恶魔整治得没脾气。博士自称从远古起他们这帮子人每天就在坐那儿讲故事,然后就能浮在空中啦,飕飕儿滴~ 此处显然是指佛教中以上师灌顶,师徒口耳相传的传承修炼方式。他们作为佛或菩萨的化身,担负代法之责和佛的形象代言人,讲故事就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确保佛陀思想代代相传。可恶魔先生偏不信邪,封上了他们舌燥的嘴巴。看吧,太阳照常升起,是不?一帮骗子!Terry可能为了顾忌到当今主流观众的接受能力,不再像在老年间的小厂牌独立电影里似的对宗教大开杀戒了。点到即止,不过也已够瘾。
影片交待远古之时恶魔先生的到访,大象在印度佛教中时常出现,而在恶魔先生身上排泄的雪鹰是藏传佛教中的圣鸟象征。这些人的着装明显是佛装信徒。
细细想来博士绝对是个孱弱古板的loser,在幻想世界里与恶魔先生的数次正面交锋都已完败收场。他对所有人只会用一招:先吓唬!然后指一条所谓明路给人走。酒鬼确实是被铺天盖地的酒瓶吓个半死,但恶魔酒吧的一杯酒远比爬1728级台阶有吸引力吧。
第一次恶魔的诱惑,I think you can use a drink.
之后博士使骇人人面气球想把误入幻境的小顽童给吓走,反被小男孩给打爆了。。。要不是安东来救场,小朋友可能就赖着不走了。
贵妇人进幻境那会儿他索性化一佛陀做背景了,让巧舌如簧的托尼去自由发挥,要不是巧言善变的托尼把乘坐奈河上的贡多拉比喻为通往青春不朽的捷径,博士可能连一个灵魂都招不到。
全片最好笑也最恶搞的一幕是俄国黑帮追杀托尼的那一段,博士变出了几个黑丝警官大汉又唱又跳征兵,把俄国人恶心得半死,而恶魔变成了俄国人的妈妈保护孩子们进了裙裆。
总结下来博士用梦幻指导人生的概念是没错,但是方法有够简单粗暴。恶魔懂得满足人们的原始欲望:食欲、贪欲、性欲,保护欲甚至是自由,当然满足这些欲望的同事可能会带来危险。但从个体人的角度来看
,恶魔先生像是一个连坏事也会答应的圣诞老人呢。最终的赌局恶魔要求博士杀人,这难道不是危险的行为么?博士确实履行了危险的义务并换回了女儿的自由和幸福。
博士这个人物一生悲剧,唯一的快乐幻境是追到了个大美妞,托的还是恶魔的福。他自己早已不再相信幻想,原始信仰也被恶魔摧毁殆尽。这样一人,屎了算了~
本片中的场景在现代英国和梦幻世界中不停地来回穿梭,现实世界总显得黑暗阴沉,梦幻剧团组员时常穿着破衣烂衫,过着不可思议的穷困生活,这在摩登社会中显得非常突兀荒诞,也与人们的主流意识格格不入。导演正想借此表达的梦幻的存在是普遍不被世人认同的,人们早已不相信梦想的力量。
看官们请务必记得让影片中两方斗争的起点,梦幻与危险这两元素存在的理想。
之后托尼对魔幻秀的大胆改革却获得巨大的成功,我想这也从另一方向足够证明了危险的必要性,幻想只不过是镜花水月,如果你不放胆去做,最后可能什么都得不到。电影中如此,人生亦如此。这部电影颠覆了人们对恶魔的传统印象,亦或我们该问自己一个最初的问题,这个穿着黑礼服的家伙就必须叫做恶魔么?恶魔必须是恶的么?在我看来,这位黑礼服先生一点都不恶,还反借圣人之手除了一恶。这难道不是对“恶魔”的盛赞么?
本片中非主流的“恶魔”NICK先生,调皮而有城府的英国绅士派头
我想这也体现了Terry讽刺宗教的本意,宗教多有恶劣的排他性。比如基督教会告诉你天堂幻境并同时教唆人们杀死异教徒,这是非常可怕的杀人洗脑行为。事物非黑即白的那是儿童片,作为这样一部有深意的电影,人们是否永远会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博士在结局处都无法说明。
很多观众都猛批这部片薄弱混乱的剧情而对众演员的演技表示肯定,但事实真是这样么?要知道把一个角色的戏份掰成几份,每个人都不会有足够的空间去发挥。我读到过关于这部电影的报导,Johnhy和其他人加入了Heath生前爱说的句子还尽量模仿了他的手势举止,但这样的做法很可能会让观众更加迷惑。因为Johnny标志性的微笑,Jude的五官和表情,Colin的口音和Heath都大相径庭,这就和表演所表达的原意有了诡异的背离。而且几位男星的存在感和气场太过强大,使托尼原来的形象不再深刻了。
去世的Heath Ledger曾在《圣战骑士》和《黑暗骑士》这俩骑士片里把英雄和恶霸都演绎得如此精湛,让人都怀疑这小伙子真正的人格了。托尼这样一个伪君子角色对他的挑战其实不大,用这样一个反面人物给希斯最后的演绎生涯画上句点也有些可惜。
Johnny Depp的表演风格一如既往地让人着迷,也是最本色最像Heath的一位,高潮戏好像让船长大人穿上白西装为Heath念了悼词。
Jude Law这次完全就是走过场的,分得了跳梁小丑似戏份。。。我必须说烟熏装和小胡子真的不适合他,哎~哎~不提也罢。
Colin Farrell还算占了不少戏份,可他的表演风格偏偏是最不像托尼的那个,让他代托尼枉死真是难为他了。他那标志性的爱尔兰口音和惊呆式明眉大眼表情实在是太“科林法瑞尔”了。他保持本色的表演路数让我不由出了戏,Heath所扮演的托尼在影片后半部分被观众逐渐淡忘,实属遗憾啊~
能让人眼前一亮的演员除了名模Lily的好身材也就是成长在英国的新一代小天王Andrew Garfield了,他在本片之后还出演了大热片《社交网络》和青春片《别让我走》并担任了主要角色。小伙子的才艺在本片中已初见端倪,与Lily及Heath的演起对手戏来抢足风头。
而本人最喜爱的演员Christopher Plummer的发挥也算上佳,把一个时刻深感悔恨悲愁的父亲形象展现给了观众。可能我更喜欢看到一个风度优雅的绅士而不是一个潦倒的老人吧,对这个角色本身没有什么好感。毕竟《音乐之声》中的上校实在太深入人心了~
整部影片的味道就像个麻饼,直接的体验是香甜,当做大餐还是稍差了点。但吃完以后,待你把掉下的几粒芝麻塞到嘴里细细咀嚼,回味一下那些微小部分的余味还是一件颇为享受的美事呢~ 熟悉Terry的观众总是难忘《涨潮海岸》,《吹牛大王历险记》或《巴西》里的一些天马行空的场景,如今Terry利用电脑科技已能把我们心中最狂野的想象呈现在面前,就像托尼的那个问题:你的幻想值多少钱? 我想一张电影票钱总值得回,所以在此推荐大家都进影院悉心地观赏这部电影吧。
《魔法奇幻秀》影评(九):魔法奇幻秀:只是为了纪念
早知道这部电影不甚好看,或许本来已经不打算去看。但真的到了放映的时候,虽然作为引进的批片,已经迟到了3年,但是,还是忍不住,去看了。这只是为了希斯·莱杰,虽然也谈不上是他的粉丝,但他的“小丑”实在是太过于经典了,于是,还是看了。
当《黑暗骑士》还没有上演,尚处于后期制作阶段,而希斯·莱杰就突然去世了,尚未来得及进京任何补拍。不过,诺兰还是如期完成了他的作品,而且,成为了一部里程牌一样的现象级作品,而“小丑”也成了无法超越的经典。从这个程度上,《黑暗骑士》与“小丑”已成绝唱,表演者虽死而无憾。乃至于,在莱杰在去世的时候,只完成了《魔法奇幻秀》里的1/3部分的演出。如果为了完美,观众们更愿意这部未完成的作品就这样没有完成好了。但是,作为导演的特瑞·吉列姆还是将作品完成了,而且还请来了约翰尼·戴普、裘德·洛、柯林·法瑞尔来完成了莱杰剩余未完成的部分。《魔法奇幻秀》终于是完成了,也因为是希斯·莱杰真正的遗作而备受关注,但限于电影格局的局限,这部片子早就注定了无法是经典。更多的,只是展现莱杰,展现他最后的作品而已。
就像《小团圆》不是经典,但因为它是张爱玲的作品,所以在张去世之后的出版,还是吸引了众多的关注,只是因为它是张爱玲的作品罢了。
而希斯·莱杰加上约翰尼·戴普、裘德·洛、柯林·法瑞尔四人同饰一角,也不是没有先例,在稍早一点的《我不在那里》,作为一部传记片,居然出现6位演员同饰一角的表现,而且6位演员中还有男有女,有白人也有黑人的情况,作为同一个传记片同一个传主的故事,居然可以这样,而且还博得了满堂彩。所以,《魔法奇幻秀》也不算过分,而且因为莱杰的去世而修改的剧本,还对这种变身给予了一定的解释。
但是,电影总体格局的局限,还是无法掩饰电影其他方面的拙劣,于是,我们只是看到了莱杰,却无法看到一部经典。甚或者说,是莱杰的离世而成全了这部作品本身,使得它获得了原本不应获得的那么多的关注。假如,莱杰还活着,相信,这部电影早已经被人遗忘了,甚至是活着的莱杰本人。
《魔法奇幻秀》这个翻译,是迎合了中观众的观影需要,它本来是“帕那索斯博士的奇幻秀”,也是一部有关帕那索斯博士的故事,莱杰在其中,其实只是一个反客为主的配角,真正要表现得还是帕那索斯博士,一个活了上千年的博士,因为跟魔王打了赌而痛苦地生活着。而且他所生活的方式还有他所要表演的奇幻秀,都已经过时了,不为眼下的世界所接受。一个怪人,还有他奇异的生活方式,在大众生活的边缘之处辗转生活着,而他所用以赚钱的所谓的奇幻秀,其实只是一种放大人的欲望的表现形式而已。这种所谓的法术,只是让肥胖的女人在法术之中可以看到自己消瘦的一面,还有她所想要的高跟鞋,以及能够得到的奇妙的性爱而已。或者是让小朋友在其中得到他想要的各种冰激凌,还有各种好玩的东西罢了。所谓奇幻,只是让迷幻而已,让人在迷幻中得到片刻的安慰,得到在现实中得不到的安慰。帕那索斯博士的小把戏,一旦被看穿了,就会觉得很无聊,但这种无聊如果被更加无聊乃至别有用心者利用的话,就会有另外一种局面出现了。而这个别有用心者,就是希斯·莱杰所饰演的托尼,他洞穿了帕那索斯博士的把戏,然后利用它去 博取财物,最终命伤其中。
或许,这个故事本来看起来也比较有趣,但幻术或者梦境的穿越,观众已经看到了《爱丽丝梦游仙境》还有《盗梦空间》,两者卓异的表现,都让这部《魔法奇幻秀》看起来拙劣无比,还有寒酸的可怜。而希斯·莱杰加上约翰尼·戴普、裘德·洛、柯林·法瑞尔的接力,也完全没有《我不在那里》那样的不着痕迹。于是,为了希斯·莱杰,看了《魔法奇幻秀》,但看了也只是看了,能留下的大概只有莱杰的一丝笑容。有关他更多的记忆,还是回到《黑暗骑士》中的“小丑”吧。
相见不如不见。现实中,我们的世界里,其实也每每在上演着这样的故事,而且林林总总。很多的人,都会悼念自己的初恋,或者是中学时的朦胧好感的某一个同学,而这种好感就如幻术一样的美好,而要打破它的最佳的做法,就是相见。当多年以后的相见发生,才会发现所谓的美好,都是那样的不堪。它只存在于记忆中,就如《雷雨》中的周朴园,他对于曾经与他发生过关系的鲁侍萍的纪念,只是发生在自己的脑海之中,而见不得真的鲁侍萍的存在,一旦发生,便是美好回忆的幻灭的原点。对于莱杰,最好的印象,其实就是保留在他的“小丑”之中,邪典的美,奇异的恶之花,像罂粟一样美好。
至于《魔法奇幻秀》,首先,连看懂它都需要费一点脑力,而在一部非经典的片子上,去耗费脑力,有些不该。但是,看它,还是为了希斯·莱杰,虽然不完美,但毕竟是真实的存在。还有有关的他的友情,约翰尼·戴普、裘德·洛、柯林·法瑞尔的出演,是没有收取任何片酬的,他们都将他们应得那一部分的,送给了莱杰的孩子。这是一种美德,值得纪念。
对了,作为配角,一幅长不大的脸的莉莉·科,还有新蝙蝠侠的安德鲁·加菲尔德,表现都还不错,值得小赞一下。
《魔法奇幻秀》影评(十):腐者见腐
电影名字实在太渣了害我差点错过它
不得不说整个片子实在是太基了, 帕那索斯博士和雪茄男纠缠了几个世纪,可是说是灵魂伴侣那种,"冥冥中你感应到我骑着马踏雪而来,我毁掉了你所以为的世界,你自杀我赠你永生,你ZZS我还你青春,赌上你的子嗣成为我们纠缠不息的羁绊",最后的赌局结束后获胜者落寞的叹息,即使我们的羁绊不在,也不能阻止我来邂逅你
Tony在幻境里被黑手党追杀的时候,来救他的不是平时和他卿卿我我的Val而是因为敌视他的Anton,这个也是满让我惊讶的一点,已经有了一条老不死的搅基主线后还有另一条隐藏线【当然在这个全民皆腐的年代已经不算隐藏了】
是Anton发现了被掉在桥下的Tony,是他下去把他捞上来,是他当胸一锤救醒了他,结果Tony醒来就被窗口探出头的Val勾去了魂,在幻境里Anton发现了Tony真正的梦想还是云端的风光,而不是和他安稳的生活,失望之下在最后设计毁了Tony的美梦
唯一的女主先是和帕那索斯博士BG,然后演了他的女儿【有一段时间我都在猜测其实他老婆和女儿是同一个人= =,太重口了,不过难产死也算是另一种意义的转生】和Anton,Tony搅和...最后皆大欢喜的被炮灰了,配给了路人甲
.涉及到一些关于塔罗牌的隐喻不是很熟悉就有些地方看不太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