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控方证人》影评10篇
日期:2017-12-2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控方证人》影评10篇

  《控方证人》是一部由比利·怀尔德执导,泰隆·鲍华 / 玛琳·黛德丽 / 查尔斯·劳顿主演的一部剧情 / 犯罪 / 悬疑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控方证人》影评(一):浅尝辄止

  也许从没有什么才是真正的正义。 无论是法律正义亦或是道德正义,能够真正看透一切的人向来凤毛麟角,有别于文化有别于性格有别于道德,或许像鲁迅先生所言,“面具戴太久,就会长到脸上,再想揭下来,除非伤筋动骨扒皮。”可是对于有些人即使伤筋动骨扒皮,也揭不下这面具,深入骨髓了,再想医治就难了。 劳顿的确堪称影帝,将老律师展现的淋漓尽致,也许最高境界就是和戏中角色合二为一了吧,一颦一笑拿捏到位,最后所有的一切都融在了摇晃镜片之中了,没想到自己终究是用全力去辩护了一桩悲剧。 也许正是“男人贪心,女人贪爱”吧,影中多次提及,沃尔可以让女人为之倾倒之类的话,克里斯汀能做出如此之举实在出乎意料,为爱动容,也为欺骗与谎言感到可怖。 也许一切都敌不过那一句“I love him”更有力量的了。 The scales of justice may tip one eay or another, but ultimately they balance out. You'll pay for this. 掷地有声无可辩驳

  《控方证人》影评(二):影片的心理暗示真强大

  看完这部电影,真的是一部巨作。 刚开始被影片当中的幽默滑稽的片段所吸引,后来此起彼伏的法庭上的纠纷又让我深陷其中,或许由于刚开始的律师心里所认为的男主不是犯人,而给我们有了一个心理上的暗示,男主不是犯人,尽管当时所有的证据都指向男主。

  整个影片都再向我们提问着同样一个问题,男主到底是不是犯人?而这个问题也一直吸引着我们一直看下去,其实这个影片也在为埋下了很多的疑问或是伏笔,比如说在律师家里男主看到报纸上被害人的遗嘱被律师看出来他早已知道这个遗嘱时,比如说男主向律师极力说自己的妻子会帮助自己但妻子却在法庭表现的相反时,比如马上到男主被判刑的前一天时,律师得到不名之人送来的有关对男主有利的信息时,因为男主无罪的这个心理暗示已经将这些疑问所覆盖,最终男主被判无罪时,我当时的认为是终于还男主公道了,而直到最后,男主妻子说的话才明白,这一切都是男主妻子所设的计谋,而这只是因为律师所说的“深爱着自己丈夫的妻子的话不可能成为呈堂证供”,男主妻子的计谋,不仅欺骗了律师以及所有的陪审团,也蒙骗了我们所有的观众,当为男主的妻子为了丈夫而承认做伪证这种爱的伟大表示惊叹时,影片又给了观众一个炸弹,男主是个人渣,竟然抛弃妻子,而谋杀案已经宣布其无罪,法律又对他无可奈何,妻子气愤之下杀死了自己的丈夫。

  而这个影片或许也在暗示着英国的法律其中的不健全,使得一些凶手能够通过法律的空子逃脱法律的制裁,而最后男主的死也昭示着多行不义必自毙,你的恶行终将会付出代价的,这或许就是英国所信奉的上帝惩罚

  《控方证人》影评(三):或者曾经我们都是那样的女生

  我第一次写影评,因为不太会写还有可能理解也不是很到位。无法表达出全部的所想,也不怎么懂电影,一直抱着看客的心态来看电影。还是那种其实没太多思考的看客。

  我只能把电影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回忆自己走过的路放过的错。让自己再一次觉醒,同样的事情不能有一有二还要有三。我其实连电影里主人公的名字也不记得,又何况导游及演员,只是大致知道这个电影是改编于某部侦探小说,可是这些都不要紧。好的电影总是能让人联想到自己。女主人公把刀插入男主人公那一幕记忆深刻,那种愤怒失落伤感,就如同被全世界抛弃。像极了几年前的我,是的那段不愉快的婚姻,任是我怎么也不愿意回首的疼痛,现在我能说起来。足够说明其实在不知不觉中我已经释然。一千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种说法比比皆是,是的那么一千人看这部电影所想的也有一千种。我从来不是喋喋不休,拿捏住过往不肯放弃的女生,只是今时今日想起来觉得有很多不值得也浪费太多精力时间。只是看到电影最后还是会觉得背脊发凉,有时候人性是经不起揣摩的你越揣摩越会失望感觉自己信错人,是自己太过于愚蠢。

  这样的错误我怎么可能只会放一次,第二次失败恋爱也是被背叛的赤裸裸,伤到觉得人生已经就这样完蛋了。想不起来,几年前自己也同样犯过这错误。所以,有时候也很讨厌自己这样。我很同情女主人公,因为我也同她一样过。为了爱情,放弃所有,什么也不理会,眼中只有那个男人。曾经有一个男人对我说过,爱情从来不是全部,生活中亲情友情工作。可我失败又刻骨铭心的两段从来都是全身心去投入。一般都会用这样一个词形容,飞蛾扑火。以前一直觉得我的爱情观很正确,飞蛾扑火有什么不好爱你一个人难道不应该这样吗?现在想想用阿娇一句话来说真是好傻好天真。我身边这样的女生也很多,大家一开始爱得七荤八素,飞蛾扑火,不管不顾。总是同样的戏码,被背叛然后绝望,然后开始改变,再也不好傻好天真。其实我觉得这样总是好事,被伤害后才懂反省,有成长才有健全的爱情观。

  莫名其妙写了这么多于电影本身没有关系的,其实我也不知道能不能算影评。不过想想或者曾经我们都是那样的女生,不成熟,看不透,执迷不悔。其实这个世界没有谁值得你这样,只有对自己执迷不悔才是值得的。

  《控方证人》影评(四):一勺咖啡一个吻

  她甫一出场就艳光逼人。

  大律师所描绘的需要嗅盐和纸巾的夫人形象在她面前荡然无存,她冷静的一一反驳,一步步走进来。

  每一步都踏在我心上。

  而后大律师有些讪讪的坐电梯上楼,她一面问话一面转身仰头,随大律师节节上升而步步后退。

  她仰着脸,神情依旧冷静,一切都得体,她的焦灼也如她的美貌一般锋利。

  大律师在更衣屏风后思忖片刻,终于再次下楼,推开门她已坐在椅子上,镜头照见她的脸,她的面孔熠熠生辉

  很快大律师对她进行了眼镜片测试,她先是皱眉,伸手遮挡,最后索性起身拉下窗帘,这选择果决又智慧,她在这场测试中表现得理智主动,和之前笑容满面的丈夫形成鲜明对比。

  她背过身,坦然对满屋人说,我还有过一个丈夫。

  这时她只是一个冷静又美艳的漂亮女人,在她走后男性律师们神情嫌弃的继续对她异乡人的身份进行评价,我第一次为她感到伤心

  在这样的环境拥有这样的身份。

  之后她的丈夫在狱中的回忆拼好了她的过去。

  她的名字在香艳的海报上,我倒吸一口气,而当镜头落到她身上,她穿着黑色长裤和长衣,怀抱着一架手风琴。

  她的嗓音并不柔美,甚至连悲情也欠奉,她抱着琴走下台,面对着醉酒的军官们,也镇定从容

  在那之后有人撕破了她的长裤,她第一反应是打了对方一耳光,很快场面混乱起来,男人们都扑成一团,像是狩猎场上围猎的猎犬。

  索性很快治安车驶来,半路溜走的男主角回到现场,看到她狼狈的在倾倒的桌椅下找寻着什么,他对她祝酒,她金发垂落,没什么表情的望他一眼,低头送客。

  而男主角走过来帮忙,原来她在找她的风琴。

  听着风琴被踩到,她还能够板着脸调侃,你可以再用力一点,它还有一口气。

  男主搭讪道请你喝咖啡,她第一反应是,多少钱?

  我想男主这样的情场高手,大概也没遇到过这样的女人吧。

  她美艳又骄傲,裸着一条腿也可以冷静对着望着自己大腿入神的男主说,你烤到我的鼻子了。

  她说轰炸毁掉了她的戏服,但在废墟里盛开的玫瑰更具有悲剧的美感。

  之后镜头展现了她栖身的陋室,用一把椅子撑住房梁,客人只能坐在床上。

  我看见门口挂着一排裙子,你看,其实不是她不能,只是她不愿。

  然后男主坐在床上,用勺子向她的咖啡杯里放咖啡,放好之后看向她,她便凑过来,给了他一个吻。

  一勺咖啡就可以换一个吻。

  我既觉得浪漫,却又有点为她难过

  愚蠢的男人啊,还需要什么奶和糖,这难道不足够甜蜜了么。

  最后这个愚蠢的男人毁掉了她的天花板,她在一片尘土中抱着他,笑道,何必要补,又没有下雨。

  之后又是律师腹诽时间,他评价男主角是溺水之人,惊慌失措时却握住一把锋利的剃刀。

  是,她的美就是刀锋。

  她再次出场的时候给予众人一记重创。她换了一身套装,线条凌厉,腰肢细到让人喘不过气。她冷静的脱掉黑手套,握着圣经宣誓。

  我是不信她的,她看起来只相信自己

  再之后装疯卖傻的戏份她疯得也够,浓妆艳抹,歇斯底里,她带着一种真实的狂热诅咒着自己。

  我几乎完全没有认出她来。

  再之后她当庭被拆穿,隔着木栏对大律师咆哮,那种凶悍和愤怒有种困兽的绝望感,她冷静的面具第一次出现裂痕,她坐在椅子上遮着脸哭泣,镜头转到大律师身上,我却仍能听见她的哭声。

  在陪审团宣布脱罪之前,大律师戴上单片镜将目光投向她,她在玻璃门口露出如释重负的神情,只有半张脸,却有万分柔情

  她遭到群众的鄙夷殴打,无所谓的看了看自己的小腿,从手包里拿出妆镜立在桌上整理仪容,她扣好扣子,旋出口红为自己补妆,就像男主角第一次遇见她时她在一片狼藉中摸索自己的手风琴那样冷静从容。

  恕我妄议结尾,我更愿意看到她满意的得到自己伪证的补偿开始新的生活。她那种飓风一般的美是不应该为任何人任何事所驻留的,一旦她停下来,飓风便瓦解,她所有的威力都失去,只留给这个世界一个绝望又疯狂的背影。

  《控方证人》影评(五):完全被这部老电影震惊到

  一直挺喜欢黑白老电影 虽然没有现在电影的丰富色彩 ,但是也很有他们自己的风格。虽然老电影很多都很经典,但是对于年代过于久远的,总是会有一种年代感影响观影。控方证人却意外的让我惊艳到不行,几乎要忘了这是一部60.70年前的电影。

  1.大概因为以阿加莎的书,影片不仅逻辑流畅,而且的确环环相扣。的确让人有一种融入其中一起参与案件的感觉。而且每一个反转都特别流畅合理,因为前面的铺垫实在给的足足的,后面反转的时候既惊讶又觉得合理,做到这点真的很不容易,既不让人很容易猜到,又给了人一定信息去相信这个反转的合理性。

  2.演员的演技真是棒的没话说,虽然剧本故事会让人又一种沉浸式的观影体验。但是没有演员的表演这也是很难实现的。 每一个细小的动作和表情丝毫没有让我想过这是电影,完全忘掉自己在看电影完全沉浸于剧情,直到最后 演员表出来。感觉光是关于表演,要是具体分析都可以写一篇影评了

  3.细节方面我真是没话说,每一个事情发生前, 导演都给了足够的铺垫, 不管是法庭上的信, 还是最后杀死男主的刀。一切都如此顺其自然

  4.单纯因为喜欢复古的东西,里面的服装,造型都好看死了

  5.看过很多犯罪片,悬疑片的我,本以为这部影片可能会因为年代而显得过时,然而完全出乎我的意料的惊讶

  大概唯一不太喜欢的是开头吧,因为毕竟还是有年代感,再开始还没进入案件前,单纯对爵士的描写还是太有年代感,代入感不强,大概也是为什么第一次没看完的原因吧。但是进入案件后,年代感感觉也随之消失了。

  还有一个应该不算是缺点,只不过和现代电影相比,这部影片感觉更有话剧的感觉吧,因为发生的地点都是固定的几个地方 而且也很小

  《控方证人》影评(六):“蛇蝎美人”VS负心汉

  单纯的“蛇蝎美人”遇到阴险的负心汉,一场痴情的博弈拨动着每一位观众的神经。

  一部比较不错的推理电影,结尾剧情的颠覆让观众惊喜却也让人唏嘘。《控方证人》的故事十分精彩,不明朗的案件让每一位观众时刻处在一种狐疑的状态一波三折的剧情充分调动着观众的情绪。最精彩的地方在于当你认为案子水落石出欢欣鼓舞时,导演却冷冷地告诉你,你错了。剧情的反转带动着角色身份的变化,变换莫测的人物身份也同时增加了电影的精彩程度

  可以看出电影十分精彩的剧情发展是建立在“阿加莎”优秀的原著小说的基础之上的。不过演员们的精湛演技也为故事增色不少,遗憾的是或许是年代的原因影片的对白如今看来,书面感太强更像是将小说的故事完整地搬上了荧幕。

  《控方证人》影评(七):只是短评不够地方而已

  最开始看的时候,我想起了大江健三郎的个人的体验。没有太多的场景设置,大量的对话,推理表现人物内心。大律师的眼镜片凝聚了他一生的智慧和才华,让他变成了一个谎言探测仪。随着不断的质证,举证,来到了庭审阶段。其实我又想起了罗生门。。每一个人物的辩白都非常紧凑和有力。节奏一下子就带起来了。第一次的庭审平淡无奇,除了拉动影片节奏和做出应有的铺垫我没有看出太多的点。第二次的庭审达到了影片的高潮。也把很多伏笔打起来了。当然最后的结局,实在是嫌疑人X的献身的原版。在当他老婆说出了第一个实情的时候,大律师的眼镜片不断的转动。其实在之前的庭审过程中,也转动过。但这一次,应该是他内心对于的激荡起伏,是否还相信自己,相信公正?一个人的存在,就是为了救赎另一个人吧。这是嫌疑人X的内心独白。多么像。

  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当女人看清了自己一心拯救的男人带了怎样的面具, 忍无可忍。she executed him.律师原话。当然也算是为律师出了一口气吧。正义的天平虽然会偶尔会有失偏驳,但终究,公道自在人心啊。

  这部剧里面,有几个人物非常有意思。首当其冲就得是这个大律师。非常认真,为辩护人可以牺牲一切(哪怕是自己的生命),天生自带的一种幽默感,然而又是那样的固执和专横独权。小的细节把握的非常精准。在开始的时候骗人家的雪茄抽。。。后来为了能够多拿一根雪茄,假装把被告的雪茄送给公安局的人员,又说,这样造成行贿。。自然而然收入囊中。。在法庭上摆弄药片以分析案件关系,换白兰地。。都让人忍俊不禁。这样一根心思缜密的大律师,生活中与常人无异。

  另外就是贴身女佣。为了大律师的健康常常歇斯底里,小题大做。但是,当他看到女人将被告杀死以后,她无比镇定的去号了脉搏,非常平静的说,他没救了。这是一个具有非常多生死经验,和极其专业技术而且非常见过世面,具有复杂人格的女人。可在大律师面前,像一个小女孩。

  我觉得整部影片从人物塑造,情节发展,尤其是逻辑推理,都可以说是登峰造极。好像一部交响乐。在最后的时候,高潮又推出新的高潮。为了不剧透,我只能说的这么low...应该说是为后面的艺术家做出了很多指引。

  《控方证人》影评(八):我说是说了,但你信不信呢

  喜欢! 傲娇的老律师可爱得要命,喝烈酒抽雪茄,排着药片吞、挑着凶案接,还有完全听命于他态度喜恶的得力坐骑电梯椅,得空还用小玻璃镜片晃晃各个嫌疑人,随时上演一场韦菲爵士的正义审判。胖爵士开庭前说自己就带coco茶的时候再多一层萌感。最后他帅气地决定去车站会面拿证据,从书房门奔出,下个镜头就是从大门进入小卖部。这是什么!这就是开年初迷倒万千少女的鬼怪啊!不一样的是鬼怪是穿来穿去地勾搭小妹子,律师大人是在带着自己传说中比头还硬的血管们加班。 无缝接入的插叙段落也喜欢,直接插入回忆片段毫无违和感。老电影的理直气壮,容易让人有会心默契。但其实都是抱着怀疑心态看回忆段落,想着多半是说辞,结果发现都是真的,现在想想,也妙。 我说了,但你不信。电影是这样,电影里的这对怨偶所做的一切,也不过是这样。

  《控方证人》影评(九):最意想不到的结局

  影片伊始,我曾猜测过凶手为三个人中的一个:男主角,女主角,仆人。

  后来我发现,如果男主角是凶手的话,那么整部电影中律师为男主角的辩护便显得毫无意义,于是,我把他排除了,把他的妻子列为了重要嫌疑人,但想到男主角到家的时候女主角是在家的,我便把作案的矛头引向了仆人,想到会不会女主与仆人是合谋。

  后来死者的仆人提到了屋中传来的是男人的声音,我的第一反应是肯定是说谎。加之辩护律师的多番辩护,我更加认定了凶手是仆人的可能性。

  当律师收到那封信的时候,我的观点(合谋)似乎逐渐的要被印证了。后来当法官判定男主角无罪时,我曾一度以为电影是不是已经要结束了。

  但是,最后的五分钟,连续的反转另我目瞪口呆,从女主角承认是为男主角辩护而演的戏,到男主角承认真的是凶手,再到女主角杀死男主角,再到律师提出要为女主角辩护,无一不令我意外,惊讶。当然,更令我意外的是女主角玛琳黛德丽已经56岁了。

  影片结束的那一刻,我深深地被电影的结局所拜服。看完电影的那一刻,我一度觉得,这个电影如果让希区柯克拍,或许会另有一番滋味。

  玛琳黛德丽,20世纪最伟大的女演员第九名,电影结束的那一刻,我甚至觉得,她能与排名第四的英格丽褒曼去做比较了。

  《控方证人》影评(十):看到辩护律师脸上那团为辩护人愤怒的而甩动的赘肉,我看到了民主正义

  日常滑稽调皮的人,并不能代表是劣性,穿上法袍带上假发就是正义的代表,以严肃职业化去对待他的客户--被告人。律师的职业素质强调须要对他的客户负责,就算站不起来也要坐着给他辩护,职业化的律师群体本着行业操守(法律赋予的辩护权利)实践守卫程序正义。

  “控方证人”影名突出影片的内容是围绕这角色而展开,公诉人代表全社会对具有社会危害性的嫌疑人进行控诉,作为证据的控方证人按照对事实表述,该角色进入法庭上是公诉人为了辩论目标而邀请,证人的说辞一定程度上是有利公诉方的。在这共识的漏洞上,却被被告人有效合理地利用了,制造出一桩自以为公民胜利社会进步的“冤案”。

  剧情的扭转看似在讽刺律师在一套不完善的游戏规则里无知获胜,其实更强调程序正义的重要性。没有程序正义,所有人的义务权利都得不到保障,伪造证据也好向上帝宣誓也罢,每一环都依靠全公民认同的规则去执行,就算正义的天平倾斜了,那也只是倾斜而不至于到低。只要有力去推动程序正义的完善,天平总归在平衡点左右移动,保障全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大公约数。倘若失去正义的程序,每个人都是漂浮不定随意碾压的蚁蝼,笼罩着恐惧与不安全感。

  一群人为更好地生活、提高工作效率而设定一系列制度,制度对创立者都有有效且平等的约束力,这是游戏玩家的基本共识。陪审团制度是他国针对公民素质设立的,他国的民主制度只能羡慕,期望移植至社会主义国家需要看清楚是否适应制度内的玩家。

  结局大律师说“做好准备,我们要为这位xx女士辩护”。xx女士正是在他眼前杀害了一人,在他看来这并不是一件凶残的杀人案,而更多的是为他正堆集在胸口的懊悔惭愧减少负罪感。

  可谁能保证这不是在演戏吗?真相会是在哪里呢?除了当事人外无人知道。这正是程序正义的高贵之处。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控方证人》影评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