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弗兰西丝·哈》经典影评集
日期:2017-12-2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弗兰西丝·哈》经典影评集

  《弗兰西丝·哈》是一部由诺亚·鲍姆巴赫执导,格蕾塔·葛韦格 / 米奇·萨姆纳 / 迈克尔·埃斯佩尔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弗兰西丝·哈》影评(一):pretty words

  因为有adam driver, 更加喜欢这个电影。sophie在女主和导演合作的美国情人里,作为路人打了个照面,一个镜头。哎,不错

  It’s that thing when you are with someone, and you love them, and they know it. and they love you and you know it. But it is a party. and you are both talking to other people. and you are laughing and shining. and you look across the room and catch each other’s eyes. but not because you are possessive or it’s precisely sexual. But because that is your person in this life. and it’s funny and sad but only because this life will end and it’s this secret world that exists right there, in public, unnoticed, that no one else knows about. It’s sort of like how they say that other dimensions exist all around us but we don’t have the ability to perceive them. That’s what I want out of a relationship. Or just life I guess, love.

  《弗兰西丝·哈》影评(二):为什么不为蠢货树碑立传

  《弗兰西斯·哈》这部黑白电影目前得到了非凡的关注度,甚至不仅仅是文艺青年或者有观看外国文艺片习惯的人,连普通白领和初到所谓大城市闯荡的年轻人,也会为片中的故事主人公掬一把将心比心眼泪

  老牌英国电影杂志《视与听》,刚刚将之列为2013年度十佳推荐,而这也是导演诺亚·鲍姆巴赫,从中产阶级家庭主题回归到青春友谊题材中来的一部作品。可能在这位导演身上,唯一不变的主题就是“失败”,在人生的至高境界里失败(《嫉妒先生》),在中产家庭中的和睦和不安中失败(《鱿鱼与鲸》),在青春梦想中失败(《疯狂二十年华》、《弗兰西斯·哈》),反正称失败是诺亚·鲍姆巴赫最热爱的主题一点也不为过。

  而我们的文艺作品中对失败的理解也一直狭隘,喜欢从不顺利、倒霉、命运捉弄等等角度去理解失败,但现实中的失败往往比这些要丰富得多,比如一个先天愚钝的人,他的失败很少得到展示,或许我们的作家和导演经常会觉得一个蠢货是没有多少展示价值的。

  诺亚·鲍姆巴赫从一开始,就将故事设定在两个刚刚毕业的年轻女孩身上,她们的关系如同“同居但不再做爱的拉拉伴侣”,除了没有性,其亲密程度就形如伴侣。喜欢跳舞的弗兰西斯总是很冒失,在工作生活中,但属于直性子,既没有防御之心也没有加害别人的念头,傻傻的几近白痴。

  这并非是一个人让人一上来就厌烦的女孩,相反她的直率和真性情还会很快被人接受。弗兰西斯随后开始在生活和工作中处处碰壁,同居好友搬走,而自己男朋友要求跟她同居她却因为那个好友而拒绝了,导致两人分手;工作中被暂时炒鱿鱼失去了薪水,也就在搬家和交房租时捉襟见肘;跟父母相处也显得不合时宜,这还不是叛逆或者特立独行带来的,因为弗兰西斯其实挺配合这个世界的,她只是偶尔冒失并时常心不在焉;她解决不好自己的问题,为了所谓的梦想整日忙得不行,但那种不在状态的神情,也让人越来越觉得这种不靠谱竟是先天的一种本能。

  有一场戏是这样的,弗兰西斯要请一个朋友吃饭,但刷卡不灵,她只能取现金,为此跑了几条街,一路奔跑,细节还包括在ATM取现金要收取手续费,这对一个经济有障碍的年轻人来说不得不犹豫了一下,可是必须要请对方吃饭、必须要用现金,也只能如此,等她奔跑回来时,镜头对准她的脚,竟然因为急速跌倒而摔伤了。朋友抱怨她消失的时间太长了,而她只是无所谓地解释取钱的路很远。

  就此,你会欣赏和同情她吗,还是对于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种话心有戚戚焉?影片逐渐展现弗兰西斯在生活中不属于不会跟人打交道的那种女孩,而是处处让人觉得蠢的那种。神魂颠倒且无厘头地坚持自信,极端冲动善于煽风点火那些不该去搅合的事情,所谓的梦想一直支撑着愚蠢的人类苟延馋喘,编导诺亚·鲍姆巴赫此时要表达的,到底是生命意义所在,还是在鞭笞胡思乱想之人……

  诺亚·鲍姆巴赫没有极端化自己的主人公,他只是遵循生活规律地做细节上的刻画,弗兰西斯每有一次犯傻,都会有一个生动的令人无法怀恨在心般的表情,这使世界达成了和解和平衡。影片最后,弗兰西斯竟然“成功”了,她重新回到舞蹈学校,并举行了自己的演出,得到了前辈和朋友的赞美。可是就此将之理解成一个励志的故事,那也自作多情的一件事,诺亚·鲍姆巴赫的“恶毒”之处在于,他用一个励志的故事让观众相信蠢人只要去掉下面的几条虫子,也是可以有春天的,可是所谓春天也只不过是一系列甚至一生蠢相里的一种展示。

  或者我们提出这么一个不善意的问题——蠢人有没有追求梦想的权利

  如果我生性愚钝,不但不自知还总是朝着相反的方向去认知自己,这是否合适,是否会为其他人带来反感,或者干脆说为地球增加了负担?我带着一身的蠢朝着梦想的方向狼突豕窜之际,是否会成为这世上丑陋中的一种?

  反过来说,为什么仅仅因为我蠢就不能像你们一样追求梦想了呢,我伤害到你了吗,即便我是丑陋的一种,真的就影响到你,以至于让你妊娠反应般地呕吐了吗?

  弗兰西斯管不了这么多,她一个劲儿追求梦想,她的执着和随之碰到现实问题,令她就像个真正的蠢货那样,横冲直撞永远心不在焉,永远泪流满面,永远碰壁,永远心猿意马,永远不得要领……

  影片唯一的坏处就是结尾,最后真的给了我们一个光明的结尾,主人公在一系列的碰壁和不得志之后,竟然真的迎来的自己的所谓事业,演出成功,朋友间的隔膜也消失了。但,她是怎么做到如此转折的?这样一个小小的成功,是否真的可以成为挽救我们这些蠢人继续苟活下去的理由

  你尽管去将之当成一个励志片去看,但我始终觉得诺亚·鲍姆巴赫是在用一个励志的外壳,包裹着他要为蠢人树碑立传的野心。而我们透过弗兰西斯的成长挫折,也看清了自身的种种真相。(腾讯“大家”)

  《弗兰西丝·哈》影评(三):Frances

  每个女孩都会在Frances身上或多或少地看到自己的影子。 最亲密的朋友跟自己渐行渐远,被公司暂时开除,无法在家里长期待下去,穷得交不起房租…当她毅然地拒绝公司提供的坐办公室的职位的时候我是惊讶的。我以为她很惨了,怎么看,接受那份工作对于当时的她来说都是唯一的选择。她有着自己的梦想,她坚持自己的梦想,她有着不合时宜的天真和坚持。

  后来苏菲来到她的宿舍,喝醉的苏菲说要回纽约,她说我们可以一起回去,还充满希望地计划了她们的将来。当她醒来之后发现苏菲已经走了,冲出门后的那几声"苏菲"硬是把我的眼泪逼了出来。

  永远天真的是她,永远不合时宜的是她,永远可爱的更是她。

  最终,她接受了最开始公司提供给她的那份工作,日子慢慢好转。

  最后那个在聚会中和苏菲的相视一笑,还有那个充满阳光房子。虽然让人满意,但终究是还有那么一点点遗憾

  我们都要长大,我们都要成为大人。

  《弗兰西丝·哈》影评(四):致敬亲爱的你

  《弗兰西斯哈》

  他们说这是一部致敬新浪潮粉电影。我不知道什么是新浪潮,我也没有兴趣去查找。

  在这个故事里或许你能看到自己身上的某个影子,那个曾经单纯得有些笨拙可爱,真诚渴望朋友,却又在人群中显得格格不入,在陌生的城市里一个人坚持着梦想,却也在午夜梦回的时候,渴望有人能够陪伴的——那个成长中的自己。

  弗兰西斯是我们没有经过打磨的样子。有时候我会觉得她真自作多情。有时候你真心待人,可是人家未必真心待你。其实大概我们都有一个孤独灵魂,渴望被友情拯救

  我想要的是这样一个瞬间,

  it's what I want in a relationship ,it 's a thing when you are with someone and you love them and they know it,and they love you and you know it.but it's a party,and you are both talking to other people,and you are laughing and you are shining,and you look across the room,and catch other's eyes,but not because you're possessive ,or its's precisely sexual,but because that is your person in this life,and it's funny and sad,but only because this life will end,and it's the secret world that exists right there,in public unnoticed,that no one else knows about.

  It's sort of like how they say that other dimensions exist all around us,but we don't have the ability to perceive them.

  That's what I want out of a relationship. Or just life I guess,Love.

  《弗兰西丝·哈》影评(五):Never too old to run

  《弗兰西斯·哈》是一部很容易让人产生好感的电影,轻松的情节,简单人物,就连配乐都轻松得让人想跟随着舞动身体,有过那么一点点小伤感,但这伤感就跟城市上空的星星一样,是其中十分少量但闪着光的点缀。

  之前去方所听过青山七惠的新书分享会,有读者提问:多部小说中的主人公,面对心理改变的时候,都会奔跑,这有什么寓意?青山七惠说自己并没有特意设置奔跑这个动作,但我们小时候经常奔跑,长大以后却不会了,奔跑就好像是一个鼓舞自己重新振作的动作(大意如此)。想来觉得很对,就在心中记住了这个说法。

  看过《弗兰西斯·哈》,很多人都会对里面一个场景印象深刻,Frances搬进新公寓后,欢快地走在路上,走着走着就跑起来,这个场景令人心情特别舒畅。搬来搬去的公寓,是电影的其中一条线索,一开始是和最好的朋友一起住,嘻嘻哈哈的各种默契。自己拒绝了男友搬到一起住的建议,但好友索菲却为了更心仪的公寓搬去跟之前并不喜欢的朋友同住。境遇最差的时候,是回到大学校园学生宿舍,做宿管的工作,穿着大大件的“ASK ME”的T 恤做学生兼职。OH,不是,最差的时候是厚着脸皮去别人家蹭住。

  说起来,Frances真不算一个用功的年轻人,27岁了她还在舞团里面当替补。很多时候,人的反思,尤其是女人,会从别人说自己老开始。室友的女伴说你看上去好老,多数女人的反应都是:找个人来问问。我看上去真的很老吗?我比我实际年龄老吗?Frances也如是。男室友说,你没有比实际年龄老,27岁本来就已经很老了。哎,我看到这里的时候,心里也一下抽搐,世人都太刻薄了,人生多艰,血淋淋的真相也还是会被揭穿。虽然是黑白片,但仍能看出Frances脸上的老态,黑眼圈、眼袋、鱼尾纹,看到她的就犹如看到我自己脸上的衰老一般,有点不忍直视。尽管如此,Frances身上还有很多专属年轻人的可爱,她与索菲最大的不同是,她十分诚实地面对自己,甚至有点执着地坚持自己。索菲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伴侣,为了他改变自己最初的目标。是的,在现实生活中来说,索菲的选择更成熟,Frances坚持得有点笨拙,甚至说不那么成功。她开始放弃办公室职务,到最后还是绕了一个圈,接受这份工作,但还是继续跳舞。我并不是过分赞颂那种麻木强调梦想,强调不切实际为梦想付出的简单一条线价值观,但我觉得你总得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坚持过,才有资格放弃,如果总拿“生活现实”来做挡箭牌,我只觉得那是懦弱的投降。总的来说,我其实颇喜欢这部电影的价值观。故事的开始,默契的两个好朋友,说着各自的梦想,一个是要做成功的现代舞家,一个要做成名的出版人。故事的最后,Frances通过自己的努力,搬回更舒适的公寓,舞团办公室的工作解决了她的生活困难,她自己编排的舞蹈也公演了,不算很大的成功,但生活是回到了正常的轨道,我觉得这就是生活的真实面貌,有妥协有坚持,有放弃有拥有。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心头的“鸿鹄大志”,但只要继续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难道不算一种成功吗?

  有时候我觉得青春,就像Frances去巴黎借助别人的公寓时候,搭的那部电梯,非常狭窄,你得小心把自己塞进那部电梯里面,才能通过然后到达。而且这一路,只能容纳你自己一个人,也只能靠你自己一个人。我其实并不怕一个人行走在一座偌大的城市里,不怕一个人吃饭,不怕一个人去解决自己面对的问题,最怕的是自己心里面全然没有渴望,就像麻木地走在路上,不会再为什么奔跑,这种感觉太可怕。电影的最后,Frances要为新公寓的邮箱贴上自己的名牌,名牌栏太短,Frances Halladay只能保留Frances Ha,亦即是这个奇怪的片名的来源,不过没关系,或许生活就像那个不够长的名牌栏,能保留自己最重要的那部分就足够了。

  《弗兰西丝·哈》影评(六):永远的悠然出神 (转载自小李子的博文"艺术青年不好当")

  电影的女主角francesha ,27岁,梦想成为专业舞者,和大学时期的好闺蜜 sophie 租住在纽约布鲁克林这种文艺青年扎堆儿的地方。电影以两个女孩子日常生活开始,一起公园散步,看书,看电影,吸烟,睡一张床。难怪francesha 觉得两个人像一对儿不再have sex的lesbian。frances想要一直这样下去甚至不惜与男朋友分手,sophie却想搬去曼哈顿的tribeca,frances显然支付不起曼哈顿的房租,两人拆伙。之后frances的生活一落千丈,跟sophie关系搞僵,工作失败,没有住处,四处漂流,甚至发了回疯飘去巴黎,四处碰壁后不得不接受了舞蹈公司的文职工作。 这种情节听起来就老套的不得了,中产白人年轻女孩,纽约寻梦不顺,自我认知陷入困境,HBO家的《girls》不就是这种情节吗。若是你喜欢《girls》,一定会喜欢这部片子,若你不喜欢《girls》,也不妨看一下,因为这部电影是如此温文尔雅如此令人愉悦感动。 女主角francesha 性格夺目会是一个让你不能忘怀的人物,她马上迈入30岁大关,周围的人都在加速成人化,工作迈向正轨,交往有稳定职业的男女朋友。frances却落在后面,她那飘渺的舞蹈家梦想摇摇欲坠,收入少到几近破产,连最亲近的人 sophie 的消息都来自他人之口,与家人一起只能掩饰自己的现状佯装一切顺利。frances完全没有表现出歇斯底里,这一点与《girls》里的女主角汉娜截然不同,她会疲惫沮丧但可能源于天性frances的精神状态总体上是积极的,就像她一个人疯跑在大街上的样子很洒脱。虽然最终她妥协于现实接受了曾拒绝过的文职工作,但电影处理的喜剧化让她在这份工作上获得赞美,并且终于有钱租到属于自己的公寓。也许有人认为她放弃梦想屈从生活结局可悲,我却有相反的看法,因为不是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励志剧,frances是个纯真的好姑娘,她有那古怪的性格魅力,起码吸引了三个男人。但她可能真的不是一个优秀舞者的料,至少电影中她的舞姿没什么超凡脱俗,也许变个工作方向如编舞,她会有新的收获。不可否认追逐梦想的特质让她更有魅力,假如她 一辈子不成,也不能总处在破产边缘,四处流浪吧。 导演noah baumbach之前的作品《鱿鱼和鲸》揭露中产知识分子那叫一个血淋淋,这次合作greta gerwig (frances的扮演者)编写的剧本一改直面惨淡 带着些女性化的柔美细腻,尤其人物之间对话贡献了很多精彩台词,聪明而生活化。greta gerwig 走的这条独立电影之路终于有了出头之日,话说人家姑娘一开始来纽约是要混百老汇的,现在演电影当编剧不也有声有色吗,francesha 多多少少 也有她自己的影子吧。 现在女导演女编剧越来越多,女性化视角不是惊天动地新玩意儿,电影里的女性也不再总是处于被男性欣赏甚至物化的僵滞状态,《francesha》主题很出色很升华,frances的生活最剧烈的变化来自工作和跟好朋友闹翻,这代表女主角生活核心在恋爱婚姻之外,而且最终frances平安过度完全依靠自己,给她提供机会的也是一位女性。从实际看,女主角一个人生活在房租奇高的纽约,房租的确比男人重要得多。 我喜欢导演的高招,就是不拍一个纽约标志性建筑,但让观众时时刻刻都感觉得到这是纽约,唐人街吃个饭,地铁轨道边撒泡尿,这种中近景小纽约跟灯火通明的大巴黎的对比如此鲜明,也搞不清楚是不是城市的气质感染了生活在其中的人,纽约是现实 不美但亲切,巴黎是梦境frances一个人行走其中孤独疏离,人终究要回到现实,frances在巴黎梦游两日回到纽约难道不是象征吗。纽约市大约在所有发生在纽约的故事里做着铁打的配角,其文艺气息浇灌出《francesha》让人对其着迷。 低成本独立艺术电影的好处在于导演想怎么玩儿就怎么玩儿,致敬一下新浪潮,电影黑白化,镜头剪辑配乐复了那群法国人的古,足够吸引一票文艺青年电影爱好者,都入了昆汀的法眼成年度十佳了。靠对话推进的片子对白写的得讲究,技术细节做得精致,情感即使不是来源于台词,光是几束光一个长镜也够起一身鸡皮疙瘩。《francesha》在这两面手到擒来,搞得我们这些看客很舒坦,看完电影还有点心灵回响,这就是所谓好电影了吧。 frances发足狂奔时选了david bowie做背景音乐 cool

  《弗兰西丝·哈》影评(七):给自己写点读后感

  不太懂,跟风4星。

  跟Mistress America一样。不管是讽刺了美国人的性格还是展示了法国式文艺,我都感觉不到。就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吧,无法调动更多。我看到了一些真实的东西,窘迫,尴尬,狂喜,妥协,小确幸。看得我如此懵逼,就如我面对生活一样懵逼。

  F比我更适合“阿呆”,完全约无能,无敌冷场王。Greta真心演的很好。骨架子很大,像个男人。脸蛋可以很霸气hold全场也可以很不在状态。在这个里面我都忘了她可以是Brooke。她在这里面表现出的笨拙有时让我感同身受。有时说出口的话听着让人替她难过。看到有人数落Sophie,我不明白。虽然后面共挤宿舍单人床那段让我误以为“无性lesbo”又回来了,但灯一开就是经典的“留张条条,爷走了,祝好勿念”。(说实在的我也想来一次,感觉自己酷酷的。但又没那么狼心狗肺,不忍伤害人。请问有没有什么酷酷的又人畜无害的可以让我作一下?)如果不是提前知道是喜剧片,我估计看完了都不知道。F打着赤脚追出去那段让我觉得似乎是喜剧片了。这种冷幽默我还得修炼修炼才能品味。

  片中多次提到F看起来老。当然最伤人的还是“你看起来没比你年纪大,但27岁已经很老了”。这是我想到到时候我也要拖着二十五六岁的尾巴冲进职场假扮小鲜肉,不由泪从中来。我很高兴结局是喜剧。F做了她当初看不起的幕后。提前到场后面对空无一人的舞台,动作自然又带点小紧张地绽放了一下自己。我看到的还是拙劣的背影,无论是技巧还是身材。并不是评价Greta,而是F。真是因为她明显不是这块料还打心眼里爱着舞蹈,这点才是全篇重要的。演员越轻盈优雅越不F.H。看到别人说导演用结局保护了F的天真,不由希望届时自己也能在人间活剧中喜剧结尾。

  最后她走进属于自己的公寓,用舞蹈起范进行了一个小小的仪式,这也让我小感动。

  她有了公寓,也没离开舞蹈。虽然不是舞者,但确是舞蹈推动着她的生活。结尾交代片名的方式很喜欢。随性又有趣。

  《弗兰西丝·哈》影评(八):哈哈,弗兰西斯·哈

  大学的最后一个假期了,我在执行我的一天一部电影计划。

  这是第四部。

  很喜欢弗兰西丝·哈中的这一段台词:

  弗兰西斯在一个并不很欢迎她的到来的家庭中,喝了不少酒。

  趁着醉意,她说了下面一段话,关于两人之间友情和爱情的。

  “我想要的是这样一个瞬间,

  我觉得两个人的关系就应该是这样

  或许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我现在还单身吧,

  哈哈

  就是……

  有点难解释……

  你和一个人在一起的时候,

  有这样的瞬间

  他们知道,你爱着他们

  你也知道他们也爱着你

  但你们在一个派对上

  你们都在跟不同的其他人说着话

  都在开心地笑着

  这时候你望向屋子的另一边

  两个人的眼光交汇了

  并不是那种有占有欲的意思

  也不是那种色眯眯的眼神

  但只是因为……

  那就是你生命中的那个人

  这很好笑也很伤感,

  因为……

  生命总会结束,

  但你眼前这个神秘的世界……

  就在你面前出现着

  这么多人在场,毫无征兆地就出现了,

  没有其他任何人了解的

  就像人们说过的宇宙中还有另外一个维度

  它就在我们身边,但我们感觉不到

  这就是……

  我想要的二人世界

  或者说是生活吧

  爱情吧

  我听上去是醉了对吧

  我没喝醉

  ……“

  这部电影很适合女生和她的闺蜜一起看。

  《弗兰西丝·哈》影评(九):想装一装不难,可是……

  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是每个人在炎夏时的冰镇啤酒,不会让你大醉,关键夏天不常在,但的确是要有这么一杯。Frances 便是这么一位。大纽约的无名小卒一枚。跳舞的。租房子住。没什么钱。大笑。对了,还有一条很关键:undateable。不约主义者,姑且这么译吧。

  Ha小姐频频发现,拼命想装的时候还是被自己的真性情出卖了,这于谁都不陌生。更不陌生地是有太多人远离父母,在所读大学的繁华都市找份小工作做着,不停换房子,合租。“这一天又浪费掉了”,是啊,27岁,比27岁看上去更老的脸。而且,不恋爱。酷酷地叫undateable。因为有惦记的人,同性,可偏偏两人都直。这看上去有一点点怪了,可谁说人生只有爱情可以肝肠寸断呢?问题是,真性情不是任性,是敢于承担后果。分手就分手,男朋友你怒就怒吧,我就是不能和我的闺蜜分开。说去巴黎就去巴黎,哪怕两天,哪怕破产,哪怕要用一天倒时差(唯一想去的书店还关门,摔!),可他妈这遭罪的巴黎行仅仅是因为饭桌上一次可有可无的闲谈争面子。

  用正常的眼光看,Frances有太多的“不值得”,可她就是这么在意识的浑浊流水中一次次从一个地方冲刷到另一个地方,纵然看客为之扼腕,她依然如故,还时不时把招牌地笑容挂在脸上。正是这样的笑容把人刺激到了:谁不是乱七八糟地过到现在,屡屡被冲动蛊惑,捉襟见肘,青春荒唐。可Frances的可贵在于,她还妥善保存着自己对事物最初的情感和执念——喜欢的人半夜落魄敲门,进来进来,埋怨自己没有另一张单人床,考虑对方的习惯脱下袜子睡觉,可眼睛里流露出的是真挚而喜悦的光,那么由衷,那么清澈。她甚至已经学会接受Patch,那个“抢走”她闺蜜的男人。

  可那个喜欢的Sophie还是在第二天早上把她丢在屋里。她要那喧嚣繁华,世界花花。她丢不下。So-phieeee 我们的Frances只是在那里盯着远去的骑车喊,连个bitch都没骂出。

  可就是这个Sophie,那个“可以在人群中相视一笑颔首不语”的人。够了,她内心是饱满着的了。可Sophie有自己的事情和人生轨迹,这一刀怎么都要摆下。想想我们不也有有太多儿时的无间玩伴断了联系?简单一比,Frances所言的“相视一笑”瞬间变得奢华起来。

  可这就是对无可救药浪漫主义的奖励么?人和人之间那点小情感小联系反反复复说了那么多遍,总还有说不清的地方,总还有没表达透的地方,Frances Ha 这部片小烂片儿至少是在这个方向上努力的,这很有意思,就像Frances和舞蹈同事打闹一样,真刀真枪地肢体接触,毫无征兆,叫谁都得会惹毛。可这种小癖好真的是某些人的心头好。想装一装不难,难得是真性情。

  当然,你可以不买账,可以对着导演说:洗洗睡吧。毕竟,连纽约和巴黎都没拍出颜色,有什么好看的。

  《弗兰西丝·哈》影评(十):宇宙中还有另外一个维度

  It's that thing when you're with someone, and you love them and they know it, and they love you and you know it... but it's a party... and you're both talking to other people, and you're laughing and shining... and you look across the room and catch each other's eyes... but - but not because you're possessive, or it's precisely sexual... but because... that is your person in this life. And it's funny and sad, but only because this life will end, and it's this secret world that exists right there in public, unnoticed, that no one else knows about. It's sort of like how they say that other dimensions exist all around us, but we don't have the ability to perceive them. That's - That's what I want out of a relationship. Or just life, I guess.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弗兰西丝·哈》经典影评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