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妻子结婚了》影评10篇
日期:2017-11-2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妻子结婚了》影评10篇

  《妻子结婚了》是一部由郑允秀执导,金柱赫 / 孙艺珍 / 朱相昱主演的一部喜剧 / 爱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妻子结婚了》影评(一):不能接受,但是还是推荐这部电影

说实话,在我凌晨一点看完后,我的价,*值*,观有种被撼动的感觉,真的不能接受一*女*二*夫.爱情能够被分开吗?孙艺珍说不是拆开是加倍了,但是有没有考虑对方的感受呢,我唯一能够认可的解释就是我可以接受他,是因为我想证明我有多爱你。可能是导演的思想太前卫,我一时还是不能跟上,或者导演要强调的也不是这个,总之我是有些接受不了的,但是还是为韩国导演有勇气进行这样的探索而深感钦佩,反观国内电影行业,有哪位导演能够有这样的胆识和思考的深度来拍一部这样的电影呢,就算拍出来光*腚总*局会通过吗?说实话在之前韩国电影还是好*莱坞的天下,但是在韩国放开审核之后,韩国电影业已经有了质的飞跃,甚至和好莱*坞比也是各有千秋,着真的值得我们电影业人反思啊。
最后提一点,本人很喜欢孙艺珍,在这部作品中她的演技还是可圈可点的,期待她之后的作品!

  《妻子结婚了》影评(二):爱情和婚姻都一定是平等的

两点感触。
第一,在爱情里想要完全掌握一个人的心是不能的,她可以完全爱上你,但是你不要想征服她。两个人的爱情是建立在平等的关系上的。这部片子越来越让我相信这一点。男主是很传统的东方男人,在自己喜欢女人面前,脑子里除了征服欲没有别的。让她爱上你很容易,给爱情上锁很难。在这里,我不是赞同了女主的做法。只是在生活里,女人是很善变的,她们也会因为一点儿小事儿不顺心去外边找男生寻欢作乐,或者因为什么不爱你了。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一如男生因为不高兴而不理女生。正因为如此,男女之间任何一个想征服另一个让她成为自己的附属都不是长久之计。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霸占也是不可能的。男人和女人之间如果有除了爱情之外的东西,连接两个人,那样的关系才是安全的。这可以是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爱好,或者是经济上的附庸关系。
第二,男主犯了很多错误。每一个在爱情里的人都是自私的。男主曾经问过女主,爱情可以分割么?女主的回答是,爱情可以加倍。这种自私的回答对男主其实是无济于事的。对于这种一女两男,甚至两个家庭的生活,如果想要存在,三个人之间是需要达成默契的。比如,公共场合时候怎么办,互相之间的底线是什么,等等等。。我一直觉得公众对于个人感情这种私事,理解应该更多。只要他们三个人妥善处理了,孩子抚养好,让他们爱咋咋地呗。。。可是电影里,女主的幸福是乘以二了,另外两个男人的幸福却都是除以二了。男主在知道男二存在后就没有下决心和女主分手。如果你不能忍受这种分享,那你就提早悬崖勒马嘛,何必等到孩子都出来了,还去人家满月典礼上大闹让女主下不了台,这实在是太有失风度了,更重要的是对女主的伤害。。男二也是啊,白养一个不是自己的孩子,做爱的时候还要避孕。。请问,这种打折的爱情,真的值得拥有么???所以,如果三个人不能彼此达成一致,了解对方的底线,那受伤的那个最好提前退出。。。成全另一个没啥,等到事情愈演愈烈最后不好收场就不好了。
最后还想说说婚姻。电影里在韩国发生的事情,我相信近年来在中国也会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这种三角爱情发生的前提当然是女主要很漂亮魅力而且经济独立。现在中国对于这种爱情的包容度还是很小的。因为这样的爱情或者是婚姻,一定是不稳定的。除非三个人之间可以达到某种默契。男人啊,如果想要稳定的婚姻,就一定要找这样的女人,或者在物质上满足女人,或者这个女人足够聪明她了解你的底线知道把握分寸。个人倾向后者。女人也是一样。女权我是支持的,但是男女不平等的女权我是不支持的。
推荐这种电影的,电影本身很精彩,制作水平很高之外,对于这种事情的思考讨论也是必要的。

  《妻子结婚了》影评(三):不知所措的感受

看了还是有一些感触的,一直不明白为什么男主会忍受老婆嫁给第二个男人,精神上出轨难以接受,身体上出轨更是无法接受。后来想了想,是爱吧。或许是爱吧。但是还是不能接受。
尽管评价良莠不齐,还是保持我的观点,爱的力量纵容很强大,这种一妻两夫式生活大部分男人应该不会接受的吧,虽然是电影,可以理解女主的精神世界,未免自私了些,男主的外遇无法接受、自己却要有两个男人。若问理由,相信喜欢这部电影的人肯定会说是爱。我相信爱。但、、
编剧或许可以把结局创新一下。
总得来说,喜欢电影人物的塑造,男主和女主的张力把各自的角色拿捏刚刚好。但剧情的穿针引线与结局不是很喜欢。

  《妻子结婚了》影评(四):非典型性韩国爱情片

     
     看完后第一感觉就是:大哥,你要闹哪样?忍了一个多小时以为结局是很韩剧的那种:什么另外一个男人得了绝症啦,需要爱的温暖啦,最后还回到你身边啦,或是男主角最后雄起啦,抢得老婆归啦,结果一个都不是,愣住了,二王一后啊!尼玛!!颠覆三观吗!!!
     爱情与人共享已是扯淡,婚姻与人共享那和站在马路边上被人弹小鸡鸡有什么分别?
   看那些言说理解、认可的“文艺青年”还大言不惭,摆出多少“华丽又深刻”的评论,请不要矫情了好吗,这种事情要是真的发生在你头上,你就会和男主角一样,“想给自己来颗子弹”了。
   倒是有人用“雅仁的旧书”作题我觉得很好:
       怎么读?我不读的
  我只是喜欢到处收集旧书
  我买书
  而且用抹布把它们擦干净
  然后……拿到太阳底下晒干
  然后如此摆放在书架上
  不完全这样
  有时我把它们抽出来
  闻一下味道
  如果你看一下
  猜谁是金成恩
  是翻译本人
  是,这人会扔掉从翻译者那作为礼物而得来的书
  在这里,看一下这本书
  1978年6月7号傍晚,下雨天
  忧伤的知淑
  这是我的业余爱好
  好了
    以上台词让我一度误以为这是部不错电影,女主角收集旧书的爱好完全在提示她知性、怀旧、内敛的性格,但此后剧情却一再表现与此根本对立和矛盾的行为,什么夜不归宿、寻求刺激与自由、不接电话等等完全统一不到一个形象身上,可以说是找不到任何现实依据的人物,的确是电影的失败之处,若不是影后的一如既往的出色演绎,男主的痛苦挣扎就会变得像一个冷笑话,剧情也撑不起来。如同有人发问的那样,如果女主演不是孙艺珍 还有几个能接受这个电影呢?~
    最后要赞一下金柱赫的表演,将遇到这种女人的某一类男人的心理状态表现得很到位,那不知道这种死乞白赖的男人现实中有多少,反正要是我遇到这种女人的话我会觉得很有趣,要么早点拜拜,要么用一切手段不是让她恨我入骨就是让只她爱我一人,你不是不想过正常人的日子吗,我也不怕天翻地覆,看谁折腾的过谁。

  《妻子结婚了》影评(五):妥协式的爱情平衡

        韩国电影继《现在你和相爱的人在一起吗》再一次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话题,以女人为核心的一妻两夫制的家庭模式,从三个人到四个人的组合,无疑又增添了一些含糊不清的色彩。导演似乎想说些什么,但我觉得,他含糊的表达方式既不在于解释爱情,也不在于抒发对社会的感慨。也可能是三个各自有立场的球迷简单的体验一场过瘾的球赛罢了。
       电影里总是出现一语双关的台词和情节,这让我觉得导演即是温柔的又是犀利的,但他最终要的并不多,并不是胜者为王,而是一种和谐
       故事至始至终都围绕着一个女人的爱情观来展开的,卢德勋和朱仁雅的偶遇和爱情的激情给接下来的剧情有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从一开始,卢德勋就把主导权留给了仁雅,无论是初次见面的足球话题还是接下来仁雅的邀约,抑或是两个人的分手,直到两个人结婚,卢德勋只主导一件事情,那就是结婚。但是,恰恰德勋的私心,造成后来让德勋产生复杂心理的结果。原因很简单,传统意义上的观念里,婚姻是一个互断彼此退路的坟墓,现代社会一夫一妻制的婚姻注定了两个人彼此的忠诚,而这种忠诚看似是真实的和确实的,实则不然,无论是德勋的姐姐还是他的朋友都传达了一种这种忠诚的虚掩和不实。爱情里其实没有对错,当德勋问仁雅“爱能分享吗”时,仁雅给德勋了这样一个答案,“不是把一份爱分成两半,而是变成了两个不是吗?”什么是爱呢?故事中组成家庭的三个人其实没有对错,没有人否定他们每一个人的爱和忠诚。
       仁雅的爱是忠诚的,只不过她是一个社会外的形象,她并不是打破传统的化身,只是寻求一种个人的生活模式,一半是自我对生活的追求,一半是自己为爱作出的牺牲。仁雅的两个男人她更爱哪一个呢?看过的应该各自都有答案,但从我的观点来看,除了她之外,她更爱德勋,因为她为德勋做得更多,为他生孩子、把孩子的名字取成齐婉等等,不光在故事上,在服装的处理上也不难看出,做德勋的妻子时,仁雅总是以家居服示人,做饭、打扫、洗衣服和等待男人回家等等,而在在景家时,电影里只出现了一幕,那就是德勋从自己的母亲家送她到在景家时,服装造型已经由贤妻良母变成了职业女性,反而在景却以家庭妇男的形象展现,无论是看孩子,还是仁雅在与德勋办完女儿周年酒会后从德勋的副驾驶座位上离开走到在景车子的驾驶位置,都能看出无论从男性角度还是女性角度,电影都照顾的很全面。这个电影只是以爱的名义,描述了男人和女人的各自不同的立场以及女人一种要求平等的理想
        但是,如果说,电影反映了一种女权主义的话,那就太过牵强了,电影只是表达了一种以妥协为本的理想,以德勋为第一人称来叙述故事,尽管表面来看,他没有为这个女人改变,言辞中处处透露着大男人的抱怨,但是爱情却使他处处妥协,直到最后,仁雅送他足球的门票时,他依然没有变,对于对在景的和睦相处,完全出于对仁雅的妥协,这并不代表,仁雅送来两张门票的策略,而是解释了仁雅在前面向德勋提出和别人结婚时说出的理由——在景和她像双胞胎一样,在她和在景的家庭里,看到了一种未来的希望:闻旧书的味道,做喜欢的项目,无拘无束,就连照顾孩子传统意义上由女人来做的一件事也由在景照顾的妥妥贴贴。还有一个细节我们可以看到,就是在与在景结婚之前,仁雅即便是结婚了仍然有酗酒的习惯,而在之后仁雅在也没有以酒醉的形象示人,因为在与德勋的婚姻里,她唯一可以让自己逃脱束缚的方式只有由酒精拼凑成的幻象。
       很显然,故事到了这里,矛盾终于豁然开朗,所谓的两个爱其实是爱自己和爱对方,电影说到底也就是在表达一种在爱情里奉献与牺牲的如何取舍的矛盾关系,爱情终究就是一个彼此迁就的过程,最终德勋的姐姐和朋友都与出轨的另一半和好如初,德勋的四口之家也即将合并住在了一起,这对于爱情的双方都是一个折中和谐的大团圆结局,观众或许一直在下赌注,仁雅最后是不是和德勋在一起呢,抑或者孤身离开,或者只和在景在一起,其实导演已经时时告诉观众,任何一个只有一方的结局都不能是幸福的,仁雅孤身离开或和在景在一起不能够解释仁雅从庆州一路跟着德勋回到家的痴情,与德勋在一起的结局无法重现仁雅和在景在一起的自信和眼中散发的光芒。在这里电影告诉我们一件事情,幸福不是一味的牺牲和奉献,一妻多夫制并不真实,也决不是电影对社会制度的宣战或者是什么女权的宣言,一妻多夫的故事不过是一个幻影,是一个抒发的载体罢了,电影对一妻多夫制清清楚楚地表明了一种立场,正如德勋在庆州家里发彪时说的一样,“你们给我听好了,……,我绝对不会承认的。”

  《妻子结婚了》影评(六):最後連吻痕都將褪去 做好朋友

她在他撕毀離婚協議書之後 跟著他一起跑出去。
他的每一句話都尖銳刺耳 近乎詛咒。
走下樓梯、穿過馬路、坐上巴士。始終隔着一段難以解除隔閡的距離。
但昰他知道她就在他身后。他們從來就隻有一個轉身的距離。
對于這個單純衝動的男人。
她唯一能囬想起的 或者就隻有他滿房間的追着要她嫁給他的笨樣子罷了。
她一直覺得婚姻能把愛情冷卻掉。其實昰她在接受他之前就先拒絕了他。
她的思緒混濁不清 她試圖去記起來但卻不能。其他的記憶浮現出來 但卻不昰她想要的囬憶。
所有的鍾錶指針都停了。他赱了。
囬想起他們一起打賭毬賽的事件。他賭輸了就要實現她的一個願望。但他當時沒有告訴她。
後來他說 如果要許願的話 他的願望隻有一個。就昰 她要昰能隻愛他一個人就好了。就好了。
就如同他童年時候那樣的 他總是拿着一個球玩。
其實他要的不昰進毬 或者昰一塊場地。他隻是想要一個球。

  《妻子结婚了》影评(七):勉强给三星。。

能给三颗星,已经是我的极限了。
因为我看这部电影的目的是看一个爱情片,出于我的目的,我本来打算只给一颗星,但是看孙艺珍的脸我能给三颗星。
爱到底能不能有两个,我不知道,也无法确定。
但是我的逻辑线里面,男人不可以去两个老婆,女人有没有权利嫁给两个丈夫。
至少在我狭隘的爱情观里面
劈腿与出轨一样不可以被接受,不论出轨方是男是女。
当然,女主很坦诚的说出来了爱上别人了,远比很多出轨人要坦荡很多。
但是在实际的情感生活中,女主以她认为的方式补偿这男主,委屈着男二,我并不觉得这真的就是爱
反倒是结局的时候我看到了亮点
不如让男主和男二在一起吧

  《妻子结婚了》影评(八):为什么看完久久不能平静

为什么看完后久久都不能平静?因为很喜欢孙艺珍才看的,男主的心理状态变现的极好,而我在反思女主的决定,为什么他不愿意怀另外一个人的孩子呢?不是两个都爱吗?还是她也知道男主接受不了孩子不是他的?她跟随男主回家的那一段,流泪的那一段我是真的感动到了,不能否认,女主确实有魅力,魅力到男主失去了自我,离不开她,其实,虽然觉得男主太可恨,可我也在想,在感情里,包括所有的感情,当你用情够深,够爱,你真的会做一些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的决定,那么的卑微,因为深爱,所以即便痛苦,也舍不得给她两巴掌,只能自己滴着血承受,而结尾,让人不能理解又可以理解,因为感情只有两种结果,要么离开,要么包容一切。。。很久以前,我对感情也卑微过,因为我真的离不开,可是我想说一句,世界上不是所有的包容和妥协都可以换来你想要的那个人,既然是特殊的情感,就不可能所有人都认同,女主始终最爱自己,她的世界观就是接受就接受,不接受我也不会为你改变,像极了天下负心汉,什么都想要,其实,大部分人的心中,还是有一份唯一的爱平静一生,是最温暖的。。。电影,见人见智,只是看完,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很怕将来越来越多的家庭有这样的关系,多少让人唏嘘!!!!!

  《妻子结婚了》影评(九):被严重低估的神级影片-偏见总在你我之间

被严重低估的神级影片-偏见总在你我之间
--《妻子结婚了》影评
请原谅我的无知,2016年的今天,我才无意间看了这部影片,韩国喜剧!
请原谅我的偏见,黄色雾霾的夜晚,看完的我辗转反侧如鲠在喉,整晚无眠!
第一次,一个影片让我像漆黑的夜晚里省道上的会车,思路像大灯一样对闪个不停,乱的就跟锅粥似的。
第一次,仁雅、德勋和在京,三个人的轮P大戏,彻底怼嗨了我的爱情观、婚姻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一夜的天人交战,一夜的360度床瘫:我一直在想,太弱了我,被一个剧给怼成这样!!!我是不是不正常啊。一大早,百度。豆瓣评分6.2分!再看下点评“看的我死的心都有了,太差”“怎么会有这种夫妻的,简直是一对活宝”“浪费时间的烂片”“气死我了看的”“有点想打孙艺珍演的那个角色~”……
我擦,我擦了下汗,看来我是个正常人。可是那些问题呢,怎么办,还在猛击我的肉体与精神。瘫软在无数人睡过的床身上,我突然想撒个小感想。
毋庸置疑,孙艺珍和金柱赫演的非常好,入洞三分,抓背留痕。但我更关注的是导演(编剧)想传达什么?一女二夫,工作日归原配,周末归情人(请原谅我这么称呼,剧中是结婚的),而且详细记录了与谁OOXX的日子。
虽然2008年的韩国已经相对开放,但儒家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虽然说不上男权社会,但男权主义仍然有一定市场,这种婚姻观点在韩国也绝对零度烈炸。我后来查了下,确实是引起了较大争议。还好韩国没有中宣办、广电总局,否则这类片子,早因为三观不正被KO了,更不用说那些赤裸裸的SEX生活台词。
所以,我更愿意相信,本剧想传达一种女性角度的婚姻价值观,是女性对爱情与婚姻的极端式解读。可我的更大关注点在于为什么这么多人都接受不了,并且对这么好的片子打了6.2分如此之低的分数。
这让我想起了偏见。是人皆有偏见,无论是从社会学习、心理类型,还是利益团体分割,都会存在种族、性别、区域、家庭或对政治等看法的各种各样的偏见。比如白人对黑人(近来在广东等地也出现国人对黑人)、国人对河南人、北方人对南方人、南方人对北方人、男人对女人、X家庭对Y家庭等等。以男人与女人为例,在生理特征、思维习惯等多个方面都会衍生出偏见。如果路上碰到开车慢的,很多人脱口而出:肯定是女司机;网上也有相当多的女司机开车事故视频。
显然,世界、社会、校园、家庭、朋友、单位笼罩着你的一切,无人可独撸其身。面对这样的困境,在传统的提升教育、扩大视野、加强交流外,似乎有个办法,换身或换位:如果我们看到男人三妻四妾或者男人出轨觉得还可以接受,那一女二夫或者女人出轨又有什么难以接受的呢?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抱着这个偏见不放呢?
结为夫妻,必然是互相坦承减少长处的过程,必然是互相容忍发现优点的过程,如果用长处怼上优点,这个婚姻没有不爽的。况且导演(编剧)在影片中交待的再清楚不过了,仁雅从来没有隐藏,喜欢无拘束(我不一定会爱你一个人,爱喝酒到深夜,不设来电显示,甚至直接关机不接电话,我忙啊,我在XXOO啊),爱喝酒看球(吵架时也不忘拿二打啤酒放在购物车里,深夜为球打赌为球嘿咻),爱收集旧书(闻着旧书的味道体会着别人的生活),当德勋以爱的名义把这些全部剔除时,就已经预示着会有另外一个人会来,即使不是在京,也会是在城。所以德勋在踢掉了在京家的书籍后,又回来摆好,已经说明德勋反思自己,过犹不及,精满自溢,你要独占时,结果有人分羹。这何尝不是人生呢!
导演郑允秀,我很是佩服!他好像有一种魔力,他的影片中出轨受害者都具有从互相搞到互相搞的潜质。《妻子要嫁人》如是,《两个女人》如是,若是一个哆嗦没忍住,估计最后都会高潮成3P与多P大戏啊。
如果非要给这个片打个分的话,我给8.5分!
发出以上的不知所云后,我有如相爱后慵懒的折叠三体星人,一片虚空,一丝惬意,甚至都开始规划,和三个人去看下西班牙巴塞罗那比赛。但好像有什么乱入,西班牙巴塞罗那,简称下不就是“西巴”吗!
小小埋伏一下,“仁雅、德勋和在京、智媛”,他们一家人缩写成就是“仁、德、智都在”啊。
--“男人给已经分手的女人打电话,不是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就是和新相处的女人有什么不愉快,要么就是需要一个陪他睡觉的女人。”

  《妻子结婚了》影评(十):如果爱

爱,形式有很多,只是这一种,我作为男的,确实无法接受,虽然导演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这荒诞不经的剧情让现在的男的思考自己对感情的态度,但是这个剧情,确实让人,让我如鲠在喉无法接受。要不走的彻彻底底,老死不相往来,要不爱的一心一意,一路白头。
故事因为讲的的一女二男所以引发这么多争议,假如换作是一男二女,真就是烂大街的小三戏码了,所以导演是良苦用心,给这个表面男女平等的男权社会一点点隔靴搔痒的反抗,男人总是幻想着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很多有权或者有钱的人确实也正在实践,这部电影跳出来就是一根难以下咽的鱼刺,卡在这个男权社会的喉咙里,让哪些见惯了男人左拥右抱小三小四的人不再那么觉得理所当然。
PS……孙艺珍是真漂亮真有演技,能把这个本应该令人生厌的角色演绎的可爱动人。男一号也很不错,整出影片也是保有了韩国电影一贯的细节致胜的优点。国产影片真的是前路漫漫啊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妻子结婚了》影评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