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心也有好人生》是一本由(美)爱德华·哈洛韦尔 / 约翰·瑞提著作,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22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01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1、确诊是不是有ADD不能通过自行判断,需要找到医院专门看小儿多动症的医生,并询问是否有看成人的资格。
看之前看了介绍,觉得自己百分之百是ADD了,看了书知道,我确实有ADD的症状,但是否能够确诊还只能等医生诊断过之后。这种谨慎的态度,和诊断的建议是都写的非常清楚的,作为pratical的书,非常值得赞扬。
《分心也有好人生》读后感(二):管理自己,像对待病人一样积极
读这本书的感觉,和其他的自我管理的书当然不一样,因为它正对的对象是不一样的呢。
书里把分心提升到了ADD,不免让我排斥,只是不想盲目对号入座。觉得,在别的书里,以调整自我为主要引导方向。现在提到了治疗,不免觉得,“有这么严重么?”尤其是看到和自己很像的影子。
和自己让自己生气的生活相比起来,我更愿意承认,自己又ADD的倾向。我正在做一些努力,电影、读书、画画,这算是一种避免的模式了;我学着夸身边人的优点,这算是一种积极态度了,还有写日记,调整自己,希望有用呢。
分心,或者其他什么病情,让我们转变一下思路吧,不要再把注意力放在缺点上了,不要再一味想着弥补而快乐不起来。看看优点,看看让自己兴奋的那些点儿,然后就这样开心起来吧。
这次这本书读的一般般认真,也许等我有了孩子,还应该再看一次呢。
书里提到过这么一个方法,和射雕里左右互搏似的。
这就是一个行为指南,没有耐心读书的朋友,可以先试试这个法子。
1. 左右手两边各放一张白纸,两手各拿一支铅笔。在右手边的纸上画一条直线,同时在左手边的纸上画一个圆形。重复3次,然后左右图形交换,重复同样的练习。
2. 用同样的程序,一边画三角形,另一边画正方形,然后交换左右图形。
3. 一边画圆形,另一边画三角形,然后交换左右图形。
4. 一边画两个圆形,另一边画一个正方形,然后交换左右图形。
5. 一边画两个正方形,另一边画一个三角形,然后交换左右图形。
6. 一边画三角形,另一边画正方形,同时用一只脚在地上画圆形,然后交换左右图形,同时也换另一只脚画圆。
7. 一边画圆形,另一边画三角形,同时用一只脚在地上画正方形,然后交换左右图形及换脚。
8. 一边画三角形,另一边画两个三角形,同时用一只脚在地上画圆形,然后交换左右图形及换脚。
9. 一边画三角形,另一边画正方形,一只脚在地上画圆形,同时把头往前点两下再往后点两下。
10. 右手画三角形,左手画正方形,右脚在地上画直线,左脚在地上画横线,然后交换左右图形。
非常困难,对不对?但是不要绝望。记住查斯曼的话,每天花10~15分钟练习,你会做得越来越好。这就像去健身房一样,重要的是坚持。慢慢你就会看到成效,你的专注力会取得进步,你的组织能力以及控制冲动的能力也会进步,你甚至会发现自己协调能力取得的进步。
:当然书里不止提到这一个,但我感觉这个是实操性最强的...
《分心也有好人生》读后感(四):我认为这是注意力缺失的一些表现
18. 是否表面上看起来很好,但是内心却希望自己能够找到更好的生活方式?
43. 是否常常说出让别人觉得很奇怪的话? 44. 是否有许多不同的兴趣,常常无法照顾到所有你想追求的兴趣?
45. 别人是否觉得很难让你在应该保持专注的事情上保持专注,即使你也很想保持专注?
48. 不管成绩好坏、不管你是否出风头,在学校的时候,你是否觉得自己不在状况中?
54. 小时候是否多动?
56. 是否比一般人更能原谅别人?
60. 是否比同年纪的人稍稍缺乏统合性?
62. 你是否在希望自己融入社会的同时,却又痛恨随俗?
86. 是否常常不知不觉得罪别人?
113. 是否觉得只要可以有某种重大突破,你的人生会好很多,但是又不知道是什么? 114. 你心目中的理想派对是那种到达目的地后闲话少说,大家一起喝酒、吃晚餐,然后回家这一类型的吗?
115. 和别人聊天时,是否有时候会努力微笑,认为给出这样的反应已足够了,因为你已经完全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了?
122. 当你看报纸或用电脑工作的时候,如果有人打断你,即使打断你的是有意思的事,是否有时候仍会非常恼火,虽然你不一定会表现出来?
125. 即使不说出口,但你是否认为自己比一般人更常思考人生中的大问题?
126. 对于自己缺乏组织能力这件事,你心里是否觉得很丢脸?
《分心也有好人生》读后感(五):三心二意没关系 我的内核就是 多任务处理器
这是一本三心二意者相见恨晚要拍手叫绝的一本书,看的时候不间断地伴随着点头、偷笑和鼓掌还有抑制不住的翻白眼。
《分心》系列的第二本书适合像我这样自觉迷人可爱的小姑娘用来提提神~
第一本说分心不是我的错,第三本说分心的孩子这样教,第四本说分心也有好婚姻。以我的状态来看,好像一二目前比较需要。额,还是看看第二本吧。
呀!我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分心者呢~
一开篇就写了分心者充满矛盾的特质,这两页还没看完,吓得我赶紧合上了书。
因为膝盖上的箭已经太满了,胸口也中了无数箭,还觉得大脑的思想被窃取了。
没错,我过了很久,也就是一分钟吧,才鼓起勇气继续看下去又说了什么内容。
我特别喜欢作者的一个比喻,分心让你充满活力,如同拥有跑车级的头大脑,比普通车跑得快很多,只是麻烦出在刹车系统上。让我想到妈妈对自己和我的评价:夜里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磨豆腐。
当所有事情都同时发生,你无法选择先做什么,因为你不知道什么事可以等一等,怎么办?我一直都处于向前冲的状态呢,还要花很多力气做一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情,比如保持安静。
从小我就是一个总在做梦的幻想狂,而且很多时候无法专注很久,有些时候又根本听不见别人对我说话。我脑子里总是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也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直到有人告诉我这个好像叫做创造力。
说不定看这篇书评的会有同类,摘抄一下7个成功的分心人士的小贴士:
2.尽量把你不擅长的事交给别人做。
4.维持足够的组织秩序来达到目标,重点是“足够”。你不需要有很强的组织性,只要够用就好。
5.请值得信任的人给你意见,并且听他的话,同时尽量忽视那些令你泄气或责备你的人。
7.跟着自己的优点走。虽然你也有缺点,但是要在生活中用你的优点来作决定。
然后,我的思维出走了一会,因为回想起来了另一本草草翻过的书《上瘾》。有一点点自己的小偏执和精神洁癖,你问我真实生活中的洁癖,我看了看自己周围的乱室,并没有吧。但偶尔,也会在某个时刻特别想要整理,然后就津津有味地放下手头的事情去整理啦,但愿现在不要发生这个事情。可是这个念头已经跑出来了,好在我控制住了,继续写。
书里说上瘾是因为有一个挠不到的痒,然后给出了一个对策:保持人际联系、保持创意出口。
哈,怪不得第六条建议就是要和好朋友保持联系呢~
然后,我得坦白我没有一字一句地来读,不过我的确看到了最重要的“天”(没错,民以食为天这个梗):
根据科学建议,摄取大量维生素C, 还有B12,硒和叶酸,不要过量摄取A D E K… 嗯 就是营养均衡,多吃蔬果啦,为我吃各种好吃的找到了新的理由呢,开心~哦,对了,还有多喝水~嗯,这本书不知道是不是收了鱼油赞助费,还推荐成人分心者每天一两粒鱼油,还要记住是深海鱼油。
嗯,然后我就看到交友这一块咯~跳着读了呢,因为这个好感兴趣的,说分心者最常见的错误就是和有控制欲、很有组织性且喜欢批评人的人做朋友。而其实真正需要的朋友,应该是欣赏他们优点,并知道如何将这些优点激发出来的人,如果那个人刚好很有组织性就最棒啦,但重要的是,你的朋友尊重你、爱你真正的样子,而不是要改变你成为其他的样子。哇哦~
当我跳到这本书的最后一部分,简直高兴坏了。因为作者说对于分心者读完一整本书很困难,就像不换气唱完整首歌一样。又为自己找到了新理由~棒呆~
最后,我又要跳到另一个话题了(感觉自己好像跳跳虎),讲个故事。
在云南的时候,大家都围坐在一起听少年弹吉他唱歌,我却起身去追一个倒垃圾的少女。因为我看到她就想起来她紫外线过敏,怎么能走在阳光下不打伞。后来迷人可爱的“唯一”问我,是怎么看到的?我有点答不出来,就说我细心啊,自己都不信这个答案,我总是丢三落四、忘东忘西啊。
最后忍不住放上一首经过我乱改之后的诗,原作是特别棒的人,是在云南时和我异想天开的唯一:
有时候想想也好笑
却连蝴蝶的振翅都没有注意到
《分心也有好人生》读后感(六):注意力失调的二十几年,怎么获得幸福
首发于我的公众号【独白之外】,欢迎关注~电影,读书,旅行,故事,心情~
如果要评出2017年我看过最正确的一本书,我会选择《分心也有好人生》。
听起来是一本老掉牙的鸡汤书,但其实不是,它更多算一本科普ADHD的读物。
什么是ADHD
ADHD是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order 的缩写,也就是注意力缺失多动症。症状为:易分心、易冲动、追求刺激、缺乏秩序感、纪律性差。但ADHD同时往往也充满活力,有很强的好奇心、直觉、和创造力。
在我读完这本书之后,咨询了心理医师,我很确定我是ADHD。突然提起这件事,是因为我一直很喜欢的公众号作者雅君也有这个症状,而且她也推荐了《分心也有好人生》这本书。这让我倍感亲切,“原来不是我一个人受ADHD之苦”。
从小到大,我跟家里人吵架最多的原因是“你怎么又迷路了”、“你怎么又把东西弄丢了”、“你怎么又忘记带东西”……在发生了这些事情之后,我回家就会面对一排眼神:“这个人怕不是个智障吧!”
再后来我独自一人生活,每当我坐公交的时候,我就反复确认公交站牌、方向、线路、几号公交。每当我坐地铁的时候,我就默念“不能坐过站不能坐过站”。即便如此,我还是经常坐错、坐过、坐反方向等等等等。凡是你能想象不能想象的错误我都犯过。
最过分的是有一次下班后,我坐错了公交,下车后又坐反了方向,下车后又坐错了公交,下车后又坐反了方向,6点下班的我折腾到11点才到家。
吵完架我又沮丧得不得了,我知道坐错坐反坐过是我不对,我更知道我发火是我不对。可既然都是我不对,我为什么会觉得委屈呢,当时的我怎么都想不通,甚至连我自己感到委屈这一点都让我生气。如果我是气球做的,我会当晚爆炸。
后来我才知道,我气的是我明明很认真地看清楚站牌和公交号,明明很努力地记住了公交车的路线,可还是搞得一团糟。要是跟别人讲起,也只会得到一句:“你怎么这么不用心!”
就像我在开学前明明很认真地反复检查自己的书包,到了第二天还是有东西忘在家里。妈妈这个时候就会抓狂:“你有没有长脑袋啊!”
我一肚子委屈都说不出口,因为实在是没道理认真努力了还是连这么简单的事情都搞砸。直到我现在长成了二十几岁,还是如此,天天被朋友念“你一个人要怎么生活啊”。
去卫生间洗澡忘记带毛巾只好用衣服擦,出门忘记带公交卡和现金只好走路回家,月尾忘记充话费眼看着手机变砖头然后上班迟到……
去过我姐姐家很多很多很多次之后,我给她发微信让她开门,结果她开门看不见人后意味深长又意料之中地跟我说:“是21楼。”
有一次,我和妈妈一起看韩剧,女主角拎着大包小包,迷路之后在烈日暴晒的人行天桥上大哭。她突然转过头问我:“你是不是也是这样?”我从来没跟她说过这些糗事,我以为她从来不知道我二十几年的生活都是这样,鸡飞狗跳,一刻不停。
后来看韩剧里永远都有男主角因为女主角莽莽撞撞地犯一些低级错误而喜欢上她,我就气到爆炸,像那晚的气球一样。才不会永远都有人能温柔地包容你的这些错误,一次两次三次他会觉得可爱,三百四千五万次之后他会被你烦死。
我常常想:为什么我不能做到像别人那样,让生活井井有条呢?
直到2017年我看了《分心也有好人生》之后,我才开始正视自己。
我在看书过程中,不断点头,有豁然开朗感。“原来不是我啥都干不好,而是我的神经系统和别人的不大一样。”
就如《分心也有好人生》的序言中的一段话,非常准确地描述了像我这种分心者的日常生活状态:
“分心的人就像是去野餐的孩子,完全不会考虑其他理由或任何危险,只是任由好奇心的引导。
这样的人往往充满了矛盾。他们时而注意力超级集中,时而恍惚走神;他们时而表现得任性冲动,时而表现得思虑周全。他们常常会被什么问题卡住,但又往往会突然萌发新想法或新念头。
他们虽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分心、冲动、好动,但换个角度来看,容易分心是因为他们对一切都有好奇心,容易冲动是因为他们充满了创造力,好动是因为他们精力充沛。”
而且这本书不仅帮助我真正接受了我自己,而且教会了我如何快乐地生活。这7点,也成了我现在生活的重要指导原则。
1. 做你擅长的事。别花太多时间试图改进你不擅长的事。
2.尽量把你不擅长的事交给别人做。
3.把能量导向有创造性的出口。
4.维持足够的组织秩序来达到目标,重点是“足够”。你不需要有很强的组织性,只要够用就好。
5.请值得信任的人给你意见,并且听他的话,同时尽量忽视那些令你泄气或责备你的人。
6.一定要和几位好朋友保持联系。
7. 跟着自己的优点走。虽然你也有缺点,但是要在生活中用你的优点来作决定。
分心者对生活有特殊的“感觉”,可以一箭中的,能找到问题的核心,而不用像别人那样仔细分析、思考才能搞懂。他无法告诉你是如何想到解决办法的,也无法告诉你是从哪里得到想法的,但他就是知道,就是能感觉到。
如果环境总是坚持要有合理的线性思考,那么分心者就永远无法把直觉发展成有价值的能力。
书中说很多成功的人都有注意力缺失症,例如莫扎特、爱迪生、爱因斯坦以及达斯汀·霍夫曼等。而有些分心者没有获得幸福和成功,是因为没有找到自己真正擅长的事。
所以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找找找找找,直到找到真正让我感兴趣的事情,然后全身心的投入进去,否则这一生,哪怕再晚都不要停止寻找。
作为分心者存在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件事情能让我们快乐,那就是——找到能够发挥自己才华的事情并做出成绩。除此之外,我们将永远痛苦下去。
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分心症状”,可以查看注意力失调的几十条具体特征。
如果你也是分心者,如果你身边有分心者,记住下面的话。
我们需要别人的了解和支持,比一般人更需要,因为我们比一般人遇到的困难更大、我们的行为令一般人受不了。不管我们走到哪里都可能弄得一塌糊涂,但是只要有了适当的帮助,我们就可以发光发亮。
如果你认识像我这样的人,总是活在争议中心、总是忘东忘西,那么他可能就是分心者。不要让他等到相信别人的责备他的话,那就太迟了。
分心者真正需要的是——欣赏他们的才华、能够处理他们的缺点却不看扁他们的人。
最后我要说的是,不要害怕,这个世界比你想象的宽容多了。
我原以为我开这个公众号是我生活的一个出口,后来越来越意识到,我要说出真相,我要帮助那些跟我一样的人真正幸福起来。
一三五更新
首发于我的公众号【独白之外】,欢迎关注~电影,读书,旅行,故事,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