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少女的光芒》是一本由[美] 阿比盖尔·约翰逊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孤独少女的光芒》读后感(一):孤独少女的光芒书评
很喜欢这本书在封面上的一句话:我们终此生,都在逃离孤独的束缚,寻找此生不渝的友情、永不将就的爱情!这句话,放在这里直达人心的深处。
什么是孤独
伴随着发生在吉尔身上的点点滴滴,让我们感受到一个少女时期的孤独。虽然吉尔的经历过于坎坷,现实中的人们不会有那么多坎坷的经历,但是却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不同但又相似的感觉——孤独。我们想逃离无处不在的孤独,逃离孤独对自己的束缚。最怕独自一人,最怕独自的空想,最怕孤寂保卫着自己!科学解释 :孤独是一种主观自觉与他人或社会隔离与疏远的感觉和体验,而非客观状态;是一个人生存空间和生存状态的自我封闭,孤独的人会脱离社会群体而生活在一种消极的状态之中。 每个人都会经历孤独,每个人经历的孤独又各不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不一样的感想。
孤独的友情
通过吉尔的友情让我想到自己。自己的通讯录、QQ、微信上的好友随着时间一直不断的增加,逢年过节也相互发个问候。但是在自己无聊的时候,想聊聊最近过的怎么样,想找个知心的朋友去说说自己最近的苦恼和无解,却发现找不到几个。或者说根本就没有。也觉得自己不是孤僻的人,每天也很好多人有说有笑,也经常参加一些活动,和周围的同事,同学也是相处的很和谐,为什么总是还觉得自己会孤独呢,难道是自己不够好!每一月总会有那么几天,喜欢自己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学习,一个人回家!这也是一种越社交越孤独。最怕说我有很多朋友,只是不联系了!这是一种孤独的存在。
孤独的吉尔,也带有光芒
吉尔曾经陷入内心的孤独,走进了无助的境地,她在生活给予她的苦难中找寻她内心想要的答案。她让自己冷静下来,去思考发生在她身边的这些苦难——妈妈的出走,爱情的不顺,友情的破裂——带给她了什么?这些也是我们应该去思考的,静下来去分析,去沉淀一些东西,就会发现你是独一无二的,是不可取代的。你从来不是一无所有,爱你的人有那么多。
《孤独少女的光芒》读后感(二):接纳自己 走出孤独
“我们终此一生,都在逃离孤独的束缚,寻找终生不渝的朋友、永不将就的爱情。” 现代社会由于网络的发展,拓宽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渠道,一顿聚餐后通讯录中添加了几个朋友,旅游途中结识了几个朋友……手机通讯录、QQ好友、微信好友,各种通讯录中的好友人数越加越多。也许大多数人有和我一样的感受:在心情烦燥、压抑苦闷后想找人聊聊,但蓦然发觉:“把所有的通讯录翻了一遍,可以说知心话的人却少之又少。认识的很多,但是能说话的人却越来越少,微信好友越来越多,能交心的却越来越少。”成人的世界是孤独的,成长的过程,必然是走向孤独的过程。这是我们大多数成年人的生活状态。
《孤独少女的光芒》的作者是美国资深青少年心理辅导咨询师阿比盖尔.约翰逊的第一本心理疗愈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来自亚利桑那州的十六岁修车女孩吉尔,她最大的乐趣就是在爸爸的小修车行里修理汽车。十六岁前的生活看起来还算美妙,有车修,有好闺蜜卡尔,有最爱的肖恩——令人着迷的男孩。虽然爸爸妈妈经常吵架,但是这点小小的瑕疵可以忽略不计。直到亲眼目睹妈妈在挑逗自己最爱的男孩,那令人不堪的一幕,打破了所有的美好。吉尔原本平静的生活,一夜之间,四分五裂,妈妈离家出走,她和喜欢的男孩子之间有了裂痕,和在乎的朋友关系破裂,与她相依为命的爸爸竟然不是自己亲生父亲。她深陷孤独,面对困境,友情变质、爱情消失、亲情也无依无靠。吉尔努力冷静下来,思考这些突如其来的苦难。在朋友和父亲的帮助下,不仅修复了人际关系,更完成了自我修复。
在本书中不仅展示了少女吉尔的友情、爱情,更展示了几种截然不同的亲子关系,吉尔与父亲、吉尔与母亲、丹尼尔和他的母亲,肖恩和她的父母,几种亲子关系中有亲密、有疏离、有憎恶。不同的原生家庭和亲子关系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巨大。吉尔压抑自卑的情绪来源于其父母疏离的婚姻生活。丹尼尔父亲对母亲和他常年家暴,导致丹尼尔性格内向,有暴力倾向。肖恩平和的性情,阳光善良,更多的是源于父母和谐融洽的关系。所以原生家庭尤其是父母的关系在我们没意识到的情况下操控着我们,大多数人都在不知不觉间复制着原生家庭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像书中的吉尔和丹尼尔一样,我们没有办法选择父母选择自己的原生家庭,但认清自己的心理状态,解决自己的内心冲突,跳出原生家庭的模式,是我们每个人成长的必经途径。
就像我们的主人公少女吉尔一样,打开自己,接纳亲情、友情,走出伤痛、告别孤独。愿你我在孤独迷惘的岁月里,依然选择坚强、阳光,永不退缩。
《孤独少女的光芒》读后感(三):坦诚沟通,让孤独的心发出光芒
前几天在得到听《小说的艺术》,米兰昆德拉说,小说和科学一样都是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这就是我读这本书的初衷,我很希望借着书里的故事梳理我最近略微孤独又迷茫的心情。看完这本书确实有了一些启示。当然看的过程略坎坷,看到一半的时候觉得很惨,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衷,而每个人都选择把自己的想法放心里不说。以我有限的想象力,我都不知道怎么继续写让那个这个故事转折到最终的喜剧。但我喜欢做事有始有终,尽管很痛苦,我慢慢看完了中间的三分之一。在我看来,整个故事的转折在于所有人适当时候的坦诚沟通。
故事的主人公吉尔从9岁开始就喜欢了家附近的肖恩,他们慢慢成为好朋友。在吉尔16岁的夏天,她在家不小心看到妈妈凯瑟琳勾引肖恩的画面,她和肖恩有了间隙。妈妈也在第二天留下没有道歉的纸条离家出走。留下她和爸爸相依生活。其实在这之前,她就知道妈妈一直不满意和爸爸在一起的生活,因为爸爸很喜欢汽车修理的工作,而妈妈很讨厌他们的指甲缝里都洗不掉的机油。再然后,吉尔的好朋友克莱尔,为了让吉尔和肖恩消除误会,组织了每天早上跑步的活动。这反而让吉尔越来越不知道如何和肖恩沟通。他俩越来越沉默。
与此同时,家附近搬来的,比吉尔大5岁的丹尼尔,由于吉尔在妈妈离家出走后睡不着而睡在屋顶,某次遇到丹尼尔家的吵架声,扔了一个易拉罐砸碎了丹尼尔家的玻璃。为了补救,她将自己家修车广告塞在丹尼尔的车上, 然后开始了和丹尼尔的相识相知。某天晚上两人在屋顶喝了点酒,丹尼尔讲了他自己的故事,妈妈长期被爸爸家暴,却始终包庇爸爸。可能从那时候吉尔第一次真正意识到不是只有她一个人有一个不那么爱自己的妈妈,而庆幸的是自己的妈妈没有像丹尼尔妈妈那么疯狂。逃避肖恩的同时,吉尔感觉自己可能更喜欢和丹尼尔相处的感觉,但由于吉尔还未成年,所以两人一起远走高飞去到没有烦恼的远方的梦想不切实际。
后来吉尔偶遇丹尼尔的妈妈,再然后某天晚上看到喝的烂醉的丹尼尔,送他回家,却没想到被强吻,这不是她想象中的初吻的样子。然后第二天丹尼尔道歉的时候,肖恩来了,然后打了丹尼尔。事情又变得糟糕了。
后来吉尔的妈妈再次出现说希望带走吉尔,吉尔由于之前几个月反思了很多,所以她驳回妈妈说爱她为她好的话。她不再一味沉默了。然而妈妈却告知她不是爸爸的亲生女儿。这件事再次打击了吉尔。接着她回家发现爸爸外出带回了她梦寐以求的想要改造的车。她在闺蜜克莱尔虽然不明所以但恰到好处的劝慰,她明白了自己要做什么。她勇敢地和妈妈说,你不爱我。我不恨你只是因为爸爸而已。
再然后肖恩和吉尔坦诚讲到了那天晚上的意外,讲到了他一直以来对吉尔的喜欢,吉尔心里的孤独被一些光芒照亮了,她发现了很多从前没有注意到的事情。她不再自怨自艾,她发现自己已经拥有很多东西。经过这几个月的各种事情,她才发现自己是很幸运的,有爱她的爸爸,贴心的闺蜜以及肖恩给她的不将就的爱情。
其实整本书还有很多值得细究的小细节,比如每一次冲突时的天气或者是他们下意识或者有意的举动,看这本书的过程就像在看一个电影。这部电影最妙的地方在于用一个和大多数人生活不贴近的开始,到最后给我们一个贴近现实的光明结局。我们每个人都有过懵懂的青春时光,我们从希望他人如何如何到后来我们勇敢发声去表达自己,我们越来越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拥有什么。我们不再期望得到所有幸运的事情,我们在动荡中才真正明白,对我们重要的人或者事情只有那一些。愿我们所有人都能早点明白自己生活的目标和意义,过的平淡幸福。
《孤独少女的光芒》读后感(四):黑暗不怕,光明来袭
《孤独少女的光芒》 我们终此一生都在逃离孤独的束缚,寻找终生不渝的友情,永不将就的爱情,永不缺失的情。
孤独少女的光芒评价人数不足[美] 阿比盖尔·约翰逊 / 2018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爱之越深,伤之越痛。
亲情给了你温暖的家,爱使你成长,却在不经意间,一个行为毁灭一切。 那晚吉尔撞破事情时,凯瑟琳的行为就深深刺痛了吉尔,从此之后,亲情不再可信,友情一瞬间破裂,爱情消失殆尽,周围的一切都不可靠近。吉尔变得敏感警惕,喜欢静静独自坐在屋顶看星星,喜欢一个人的孤独。星光闪烁,看着嬉笑调皮的他们,吉尔的内心很平静,可以逃离生活中的一切烦恼,渐渐的孤独成为她的代名词。一个人去看星星,一个人去修汽车,一个人躲在小屋里,等等,吉尔从此封闭自己,那晚的冲击太大,吉尔丝毫没有招架之力,因为她仅仅是一名16岁的孩子啊。凯瑟琳的不辞而别使吉尔和吉姆相依为命,吉尔不得不坚强起来。 丹尼尔——他内心渴望的是将母亲带走脱离苦海,他执着着,也痛苦着。也许正是因为他那样行为才更加彰显他对母爱的渴望,对亲情的需求。一开始不明白他母亲为什么要狠心抛弃他,拒绝他,甚至可以眼睁睁的看着他丹尼尔被打,后来才明白,这是深沉的,无言的母爱,以拒绝之名,以自身留下受苦的代价换他之后的自由。偏偏是这样的无言深深刺痛了丹尼尔的心灵。 这段时间的经历,我用了时间去仔细阅读,只觉得压抑,心疼吉尔。她生活艰难,孤独,心灵受到创伤,淡淡的月光落下包裹着她,就像是上天给予的一丝丝暖意和淡淡的光芒,她经历痛苦之时虽然煎熬,却很积极乐观,心灵依旧向往着希望,不没落,不孤寂,静静地在屋顶思考繁杂琐碎的糟糕事情,摒弃喧嚣。 除却巫山不是云 吉尔和丹尼尔因为有相似的家庭环境和经历,屋顶成为邻居来往的密道,他们成为惺惺相惜互诉衷肠的朋友,就像两只受伤的小兽,相互依偎在一起,舔舐伤口。他们彼此都孤独着,彼此也在珍惜着,关爱着。 除去凯瑟琳的伤害,吉尔还有吉姆永不缺失的父爱,克莱尔终生不渝的关心,肖恩的单纯永恒爱。他们始终守护在吉尔的身边,一路保驾护航。即使不是亲生女儿,吉姆也待她如亲生,没有凯瑟琳的关心,她依旧可以拥抱亲情,吉姆的爱和关心是伴她成长的温暖。 肖恩对于凯瑟琳的不堪行为深受伤害,但只是因为她是吉尔的母亲所以才一再容忍,不舍得吉尔受伤,一直隐藏至深。肖恩多年的情感和温柔是因为吉尔才有的。肖恩可以为了吉尔不惜与丹尼尔打架,只因为肖恩害怕他被伤害。在开始讲述肖恩的角色和场景时,对于肖恩的这个人物不是很看好,反而到一半途中有种想要丹尼尔带着吉尔离开这里,远走他乡,哪怕山涧也可以,最起码他们是自由的。 最终的最终,肖恩讲清楚事情原委,才知道,那是那多了不起,值得吉尔去原谅。肖恩的单纯和坚持的爱,将吉尔从黑暗中拉出,用暖暖的阳光包裹着她。 天气对情节的推动。
其实,约翰逊书中几次写到天气,太阳的灼热将我晒伤,吉尔的心灵伤痕就像皮肤一样被太阳灼烧是体无完肤,达到了低谷。之后是暖暖的阳光包裹吉尔,赐予她从孤独中走出的光芒。最后一场大雨虽然压抑也洗涤了过去所有的不堪。 从此,孤独少女散发着光芒,愈合自己,温暖他人。
《孤独少女的光芒》读后感(五):与孤独相伴,终见星光芒。
加西亚·马尔克斯曾在著作《百年孤独》说过这样一段话:“所有人都显得很寂寞,用自己的方式想尽办法排遣寂寞,事实上仍是延续自己的寂寞。寂寞是造化对群居者的诅咒,孤独才是寂寞的唯一出口。”
以我浅薄的理解以及看完《孤独少女的光芒》这本书后,觉得这句话大概是想说明,孤独不仅无害,反而是化解寂寞的良药。
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孤独?
曾经的我对这个问题很是迷惘,并且始终找寻不到心中正确的答案。直到阅读本书,随着吉尔身上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故,她那始终牵扯我们读者的心都情绪波动,看到最后的结局,我终是释然了:孤独需要战胜,需要适应,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孤独。因为它能让我们想清楚,是非对错是否值得,想要的究竟是什么,生活的意义在何处。
女主人公吉尔身上发生的有不幸,而与不幸相伴的是幸运。她有一个糟糕透了的母亲,她的母亲所做的行为实在令人不齿。但她有一个即便知道孩子不是亲生的也始终对她爱护有加的父亲。她的亲情有缺失,却也拥有其中珍贵的。
她的朋友克莱尔虽然有时失言,但却全心全意帮助与理解吉尔,努力修复吉尔和吉尔喜爱的男孩——肖恩的关系。尽管她通过督促两人晨跑而令两人苦不堪言,但这却让肖恩想明白,他确实在不知不觉间喜欢吉尔了。
可是由于误会,他和吉尔的关系变得难以言说的尴尬。而吉尔因为误会而受了情伤,邻居丹尼尔的出现让一切事情有了逃避的空间。吉尔与丹尼尔的相处是惺惺相惜的,他们都受到程度不同的,来自家庭的伤害。
丹尼尔的经历让人心疼:他的父亲是虐待狂,他的母亲却还痴痴等待因为将妻子打成重伤而入狱的父亲。即便丹尼尔带母亲离开伤心之地,但他的父亲还是牢牢掌控他的母亲。
丹尼尔身上伤痕累累,陈年旧伤不计其数,都是父亲从小到大打骂所致。他痛恨着父亲,怜爱着母亲,却没有失掉善良的本性,始终保护受伤固执的母亲。幸而吉尔的出现,让他们彼此都拥有倾诉的对象,拥有暂时逃避外界的空间,通过对方的经历想清楚自己本身。他们彼此,是相互救赎的存在。
在结局里吉尔和肖恩误会解除,在一起了。而丹尼尔也因为母亲离开了吉尔所在的地方。这应该是这段爱情里最好的结局。但私心里,仍是希望吉尔和丹尼尔能在一起,希望他们两个都能得到心灵的治愈。
特别是离别是那差一点的“吻”,让我想起前面章节中喝醉酒的丹尼尔对吉尔说的话:“让我们离开这儿,去哪儿都行。我们可以去大峡谷,或者墨西哥。”在未翻到第二页时,我是清醒地明白吉尔会拒绝,可如果答应了呢?后续的事情是不是就不一样了?可惜,没有如果,也许这样才是他们这段关系最好的方式。
全书围绕着吉尔的失去,继而引出孤独,但始终给我们以希望。就像吉尔喜欢孤独地爬上屋顶看星星,使我相信:与孤独相伴,终见星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