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切尔诺贝利之花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7-08 05:5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切尔诺贝利之花读后感10篇

  《切尔诺贝利之花》是一本由[法]艾玛纽埃尔·勒巴热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20.00,页数:19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切尔诺贝利之花》读后感(一):画家如何讲故事

  【快读部分

  本书类型漫画纪实

  本书特点作者通过绘画讲述了他从法国准备、突患手疾、抵达基辅、探索灾难之地等等情形语言简洁画面丰富

  【慢读部分】

  讲故事一般都是作家、或者小说家的事。如果画家一定要讲故事,多半走的是漫画路线

  而说到漫画,无论日式还是美式,都是离奇古怪的故事当道。《切尔诺贝利之花》是欧洲画家艾玛纽埃尔的作品,几乎就是一部纪实作品。这在本书中,除了情节真实朴素外,更有多幅照片为证。因为这些照片,在艾玛纽埃尔的笔下,变成了书中的一幅幅画面。

  这本书为何会如此吸引人呢?

  看不少介绍上都说,因为这本书的后面还附送了作者去日本福岛记录福岛核电站事故的几页画册。因此让这本书很特别,很有价值。但在下看来绝非如此的简单

  在下去过汶川地震的原址,原址的确是保留了非常惊人的地震的现场感——大片住宅区的楼宇坍台、断裂,道路上下起伏。然而如果以这种悲壮凄凉感受去看这本书,会发现错了,因为这本书传达的是一种更壮阔力量胸怀

  从一开始,艾玛纽埃尔讲述了自己因为在19岁时目睹了电视上播放的这次举世震惊的核泄漏事故。因此,当画家联盟和朋友约好去切尔诺贝利时,他冲动地报了名。但随后的问题出现了:在这样一个非常可怕的事故发生地,还有什么没有被核辐射污染?换句话说,什么东西是可以触碰的?什么食物是可以食用的?什么水是可以饮用的?如果回来后发现自己因为残留的核辐射而患上癌症,该如何是好?

  基于繁多因素要去考虑和防备,有人退出了。而艾玛纽埃尔在犹豫之际,忽然发现自己的惯用手瘫痪了。医生告诉他,是肌肉过度劳累。但是一个画家的手不能画画了,他该怎么做?

  就是在这样的压力下,艾玛纽埃尔出发了。

  这时候,画面一转,开始讲述艾玛纽埃尔在火车阅读的关于切尔诺贝利事故的书籍所记录的情况

  核泄漏的辐射,看不到、摸不到,甚至当时的苏联只是将其弱化为一场火灾难。但是置身于其中的人,包括工人居民、救火队员……都发生了可怕的变化。遭受辐射严重的人,甚至会把腐烂掉的内脏一块一块呕吐出来,然后死掉。轻微的则是在一段时间后患上致命疾病。甚至连孩子一生下来,都具有可怕的残缺。这些用语表述,会有一些苍白。所以当作者把画面描绘下来时,冲击力令人感到恐怖

  然而,艾玛纽埃尔和伙伴抵达基辅,再从基辅赶往事发地时,他们看到的,是富有生命力景象。被抛弃的事发地城市,如今长满了荒草,却也生机勃勃。很多当年被硬性迁移的居民,主要是老年人,都回到了这里。他们希望叶落归根。一些年轻人也生活在距离事发地不远的乡村。在这里,只要核辐射不达到危害人的程度人们安心而开心地活着。居民甚至因为这些从法国赶来的人,而举行了一次小小的欢迎餐会。大家喝酒、聊天,好不热闹

  令在下印象深刻的是,书里讲述,在事发地,如今依然有煤气电力,但是没有自来水。因为流经这里的水,如今依然会被残留的核辐射所污染,因此不能饮用,也不能用来洗漱。不过生活不断地前进,画面从棕色褐色黑色变成了五颜六色

  其中一幅画面,是艾玛纽埃尔坐在一条小路中速写。他穿着防护服、靴子、戴着防护眼镜口罩、带着警报器,可是就在他画画的时候,他忽然意识到,这里曾经人流熙攘的城市中心道路。画面上,出现了昔日繁华与今日荒草的叠加美丽震撼

  这是一本令人难以忘怀的书。不仅仅在情节的真实上,更在画风自然上,还在故事的温馨上。

  -------------------------------------------

  欢迎关注

  敢看敢说的原创公共微信book-life

  《切尔诺贝利之花》读后感(二):人的恶与善

  看完整本书后是沉默的震撼。

  人类科技的探索速度已经超过了人类对自身欲望控制力,比如核能、人工智能、克隆技术、外太空旅行...... 有很多科幻作品都在关注这一领域,描绘了种种可怕的未来,人类自身命运在其中显得那么脆弱

  也总有人说那些都是遥不可及的未来,且不说是否会发生,即使发生也会是未来几代人不会遭遇的,还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可切尔诺贝利事故和福岛事故却是发生在当下的恐怖,“核污染的时间和人类的时间标尺不同”,其影响力深远让人毛骨悚然。

  人之所以为人,一个很重要原因是“遗忘”,忘记了过去人类犯过的错,并不断重复着。

  人之所以为人,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对生命无穷魅力演绎感知,即使在最可怕的环境中,也可以发现生命的光辉

  .S.

  法国人果然天生浪漫全世界理想主义的一群人。只有他们才会做出这种到核污染区以艺术形式进行真相报道的事。

  《切尔诺贝利之花》读后感(三):绘画是揭示不可见之处的艺术

  我很努力地聚拢思绪,想弄清《切尔诺贝利之春》的作者到底在说什么?或者,身为读者的我,读到了什么?

  反对高科技?不。我想作者自己在对白中都给出了答案:反对核能,就是支持蜡烛照明。

  想唤醒对灾难无知健忘的人们?不。作者引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话:人是能习惯于任何环境的动物——我以为给人下这样的定义是最恰当不过的。

  揭示科技对环境的巨大破坏?那么用摄影不是来得更直接些吗?尤其是现在,用无人机摄影更安全,也更深入,岂不是好?另外,揭示核辐射对人体损伤可能比揭示核辐射对现场的破坏更具震撼力。

  想证明作者是个勇敢男人?也不是。勇敢从来不是用愚蠢来证明的。

  表达绘画艺术的限度?不是,作者认为,绘画画的是看不见的东西。作者恰恰是以绘画来表达思想的。在网上看到梅姨说,an actor’s only job is to enter the lives of people who are different from us and let you feel what that feels like . 虽然梅姨说的是表演,但艺术总是有异曲同工之妙:不流于表面,而是直指人心

  那,作者到底在讲什么?作者在讲:权力之恶。

  无论是当时共产的苏联,还是现在的日本,面对灾难时,政府永远都告诉你:不严重。也许每一个握有政权的人或集团,在处理类似事件时都会做出类似的举动,而动机仅仅是在位者不希望因灾难被过度关注而被驱赶下台。这就是作者难以释怀之处:人们选择相信政治制度,却被政治制度困于牢笼之中。人们真的无法驾驭利维坦,而最终总是被利维坦反噬吗?在书里,废墟中苏联的斧镰徽章总是亮着瘆人的辉光,按作者的理解,权力之恶恐怕是人类社会永远挥之不去梦魇吧?

  权力之下的人们,对压迫一无所知的吗?也不是,尤其是在通讯发达的现代,怎么会不了解核辐射的威力呢?那么问题来了,即便政府说谎,难道灾区的人们不会辨明真相然后逃跑吗?人,是需要历史感的。很多时候,人居住地方构成了人的历史。地方没了,历史就没了,人也就没了。在天灾中,颠沛流离丧失自我,还不如活在地狱之中呢。

  天灾可以抹去历史,但作者的隐忧在于,除了天灾,还有一股力量可以抹去历史,可以把人连根拔起——权力。天灾和权力都能以看得见的方式摧毁人类,更可怕的是,天灾不常有,而权力无处不在,如不能制服权力,那人类将永远身处地狱。

  作者真正想问的,我想应该是:凭着人的类这种智识,什么时候才能从权力中摆脱呢?什么时候,人性才能开出一朵无恶之花?

  《切尔诺贝利之花》读后感(四):废墟里开出花来

  本来是想看切尔诺贝利之春,结果在首图架上没找到,有一本切尔诺贝利之花,我以为是姊妹篇,拿出来看,结果发现是一本书的两个版本封面下半部分是宁静绿色森林,跟上面四分之一的黑白画形成鲜明对比。整本漫画都是灰色调,我其实一直以为这次艺术家冒险历程会特别恐怖,肯定有人到那就被辐射出各种症状,结果还好,只是隔离区防护措施做得很严格,戴着口罩手套画画,坐在小板凳上,不能接触土地森林,铅笔掉了也不能捡。接着我又以为冒险队会遇到好多被核辐射各种癌症畸形的人,也没有,人们仍然乐观的生活在切尔诺贝利,后面几幅色彩亮丽的水彩非常美,正如作者一直思考的,他应该是去画事故后的凄惨,这亮丽的颜色矛盾了,让人有种不真实感。不管切尔诺贝利还是福岛,都有那么一批人活在那,没有家,在废墟中安家,生命不息

  《切尔诺贝利之花》读后感(五):绝地之花 读<切尔诺贝利之花>有感

  没有谁能像一座孤岛

  在大海里独踞

  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

  连接成整个陆地

  如果有一块泥土被海水冲击

  欧洲就会失去一角

  这如同一座山岬

  也如同你的朋友和你自己

  无论谁死了

  都是自己一部分在死去

  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

  因此我从不问丧钟为谁而鸣

  它为我,也为你

  [英]约翰唐恩<丧钟为谁而鸣>.

  对于有些人来说,时间永远地定格在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巨响吵醒了沉寂的黑夜,火光撕裂了无言的土地.在那一刻,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境内的普里皮亚季市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发电组发生了爆炸,这座被视为"最安全可靠的核电站",带来了有史以来最为惨烈的核能灾难.

  同年,时年19岁的法国小伙儿艾玛纽埃尔才在电视上目睹了这场令人震惊的灾难.2007年,已成为知名漫画家的他,参与了一项由漫画家发起的"反对核工业"的活动,亲身来到这片曾灾难肆虐的土地上,用画笔记录下在那片土地上的所见所闻,后来那些速写结集成册,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切尔诺贝利之花>.

  [局外]

  其实,艾玛纽埃尔本人对于他的切尔诺贝利之行,起初并非十全情愿.毕竟对一个"局外人"来说,冒着被核辐射的危险前往一片曾吞噬了数万人生命的土地,是要克服非常大的心理障碍的.就像发生在他家庭内部的争论一样,"你的孩子怎么办,你有考虑过他们么?"这句话无疑是压在他心里最重的一块石头.再加上他碰巧碰上了手疾,连握笔画画都变得十分困难,这让他更不能为他的切尔诺贝利之行找到合适理由一个不能画画的漫画家,去干什么?但他最终还是做出了艰难的选择,在做完身体辐射量检测后,他踏上了开往乌克兰的火车.究竟是什么让他最终做出了这样的决定,身为漫画家的追求朋友鼓舞?抑或是对放弃后遭到同行嘲笑恐惧?恐怕不仅是我们无从知晓,就连他本人,也难以说清.

  事实上,在灾难面前,没有人可以是局外人.在切尔诺贝利那个火光冲天的夜晚,在唐山大地震那个阍暗的清晨,在M370那远离地面稀薄高空中…或许你我并不在场,但当我们看到那些灰暗阴沉的画面,当我们读到那些痛彻心扉语句时,我们无一不为之而动容.因为,在灾难面前,每有一个人倒下,就有我们自己的一部分死去,我们与他们的精神同在.所以,在我的理解中,促使艾玛纽埃尔下定决心的无数个因素中,想要亲临同类遇难之地去亲身感受那份原本就属于自己的痛苦,一定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因为每当丧钟响起,那声音就会从我们的耳朵钻进我们的心,让我们成为那悲歌的一个音符,无法释怀,他人死去,亦是自己死去,只有身临其境身感其痛,才能让自己真正地放下.

  [灾难]

  在前往乌克兰的火车上,他捧着一本描写切尔诺贝利事件的书,读着那些让人心酸句子,回想起自己当年看新闻时的情景,对于当时的他来说,那不过是一则关于"冷战"的新闻而已,而如今,却是自己旅程终点.如今,距离切尔诺贝利事件已经过去了几十年,这场灾难已逐渐被世人所遗忘,但这场灾难的余孽依旧还在蔓延,无数人依旧因为核辐射而罹患多种身体变异,无数人的生活被那场灾难永久改变...

  怕辐射亲人拒绝亲吻爱人,将内脏一小块一小块咳出来最终被内脏憋死的居民,救完火后接连死去的消防队员,负责现场清理而后基本死于癌症的"清理人"...灾难的痛,不亲历无以得知,不知道在他的心中,是否能与那些无法抵御的剧痛感同身受.他们选择在隔离区外的一栋别墅里暂住,作为他们此次采风的大本营.在那里,他们遇到了不少当地人,听他们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每个人的故事各有不同,但是同样悲伤.后来,他们终于进入了现场,这个曾经被赋予厚望的城市,在灾难中化为废墟,在几十年的光阴中,悲痛已融进每一寸土地,化为浓重的灰褐色,将这里涂抹成一片灰暗.在写生的时候,作者的身边总是放着一只检测器,时刻监控着环境中的辐射量,时刻提醒着作者,这是一片饱受灾难蹂躏的土地.

  [家园]

  切尔诺贝利发生事故之后,很多人都被迫搬离,很多人选择留在这里,很多人在多年后偷偷回到这里.对于那些离开的人,他们的命运并没有随着搬迁而得到改观,疾病如影随形,还要忍受来自他人异样的眼神,以至于他们不得不千方百计地隐藏自己的身份.而尽管这片土地遭受了如此多的苦厄,还是有很多人不舍离开,他们并非不知道这里的危险,但他们依然愿意为了这个被称为"家园"的土地铤而走险,他们中有老人,也有孩子,不管是谁,这里都有他们难以离开的理由.就像后面那位在福岛核泄漏事故后,回到小镇的日本人一样,家园纵有万般险,我亦长驱不自怜.

  世界再大再好,都是别人的,只有家才是自己的.或许这里贫穷,或许这里布满瘟疫,或许这里虫蝗横行,但这些都不足与把一个人驱逐出他的家园,核辐射也不能.就算是冒着"体内埋着一颗随时爆炸的定时炸弹"的危险,就算是过着"用让伏特加充满血液的方式去防止核辐射入侵"的生活,家就是家,眷恋不曾改变.对于艾玛纽埃尔来说,这里并不是他的家,他或许并不能理解这些人坚守这里的意义.但是每当他在这里受到触动,他都会不自觉的想到自己的家园,法国.法国是全球人均核能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同样面临着核泄漏的危险.每当听到法国总统标榜法国核电站是如何安全时候,不知在他的心底,会浮现出怎样的景象.

  [生机]

  他原以为自己的笔下,会画满灰暗与痛苦.结果却大大出乎他的意料,虽然那场灾难给这片土地带来了难以磨灭的伤痛,但在他的眼中,却满是葱翠绿意与欢笑的孩子.郁郁葱葱的树木,明澈透亮的湖水,让他不得不用"醉人的美景"来形容他所看到的一切,而他又不确定用这个美丽的词组形容这片沉痛苦厄的土地是否合适.他同样不清楚这样的画风,是否真的符合那些"反核工业"者们的心理预期.

  于是他拼命想去寻找,寻找那些本应该更加悲痛的画面,他去了墓地,但是依旧一无所获.他变得迷惑,本该来描绘一场巨大灾难的他,竟然画了一摞人物速写和优美景色!但这并不怪他,他的画笔遵从着内心的节奏,笔随心走,因为他在这片死气沉沉的大地上看到了焕新的生机,看到了属于未来的希望…

  看到了一朵朵美丽的,生命之花.

  《切尔诺贝利之花》读后感(六):愿常相伴,愿不再有:《切尔诺贝利之花》编辑手记

  故事始于一列在欧洲大陆上往东行驶的列车。这趟列车从《切尔诺贝利之花》作者艾玛纽埃尔·勒巴热的家乡法国布列塔尼出发,经过了波兰居里夫人的家乡,终点是乌克兰的基辅。

  路上,艾玛纽埃尔还在读着一本名为《切尔诺贝利的悲鸣》的书,里头的很多字句都揪人心肺:

  “这所医院里的医生、护士纷纷病倒,还死了很多护理人员。但这件事没有人知道。”

  “现在,站在你面前的爱人已经变成了一个危险的放射性物体了……”

  “尸体被放进一个塑料袋,扎好口,然后装进一口木质棺材里,连制服都没有脱下来……木棺材外面再套一个非常厚的透明塑料袋……最后被放进一个锌质的棺材里。”

  仅仅是读着这些还原当时场景的描写就有强大的难受压抑之感,何况是艾玛纽埃尔——他和朋友吉尔达正去往那个人间禁地,是的,他们此行的最终目的地是切尔诺贝利。

  读到这里,也许读者要像当初第一次读到这本漫画的我一样,脑海里升起一个个问题:为什么要去切尔诺贝利?确定是去切尔诺贝利吗?去那里做什么?

  这些问题也曾一一摆在艾玛面前,都真实地被记录在书里。

  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严重核事故,当时19岁的艾玛在电视上目睹了这一切并作为一个平凡的法国少年,和其他普通的法国人一样,关注着有关核泄漏的一切动态,担心着核辐射的扩散。2007年,艾玛以漫画家的身份来到这片被核事故摧毁的大地上,参加一场为救助切尔诺贝利受到核污染伤害的儿童而发起的驻地创作。

  去往切尔诺贝利的过程并不顺利:本来要同去的弟弟因为担心被辐射中途退出,家人强烈反对……但最大的问题来自艾玛自身——他突然不能画画了,直接地说,他手瘫了,原因不明。

  因为手瘫而岌岌可危的职业生涯,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压力,几乎让艾玛一蹶不振,直到收到来自组织这次切尔诺贝利驻地创作的朋友们的热情鼓舞,艾玛才真正下定决心全身心投入到这次切尔诺贝利之旅中去。

  决定好了的事情,再去做就顺利很多,去核安全研究所做检查,听医生讲去当地的注意事项……第一次来到东欧的大地上,第一次见到参与核事故现场灭火的当事人,第一次进入核事故现场……

  在这个过程中,隐藏在切尔诺贝利这个名字之下的细节都慢慢在画面中浮现出来,切尔诺贝利作为一个象征着“核”的负面名词逐渐淡化,隔离区内静止的死去的一切更像是来自过去的教材,而活生生的人们,带着生活的温度逐一出现在我们眼前。其中,有饱受核辐射之苦却仍积极乐观的邻居夫妇,有向往着外头世界的青涩少年,有热爱音乐喜欢人情味儿的老师,也有天不怕地不怕经常进入隔离区捞钱的粗鄙卡车司机,还有将核事故阴影深埋心底的热情可爱翻译……这些人的生活,无一不贴着“切尔诺贝利”的标签,可他们展现出不同的精神面貌。

  因为“人”的不断填充,故事到这里逐渐有一些暖色,这暖色也渗透到了艾玛的心里,又传达到了画面上。和这些人们的相遇,甚至让艾玛回忆起了年少时孤僻自闭、一心沉浸在画画世界的自己。

  眼前的景象也和艾玛来切尔诺贝利的初衷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这对艾玛的驻地创作造成了心理障碍:

  “一眼望去,树丛向我们呈现了一场颜色的盛宴:深绿色的树叶、泛着亮黄色的嫩芽、胭脂红色的针叶树干、靛蓝色的桦树、随风轻舞的白色花瓣……各种颜色在这里竞相灿烂。”

  如此美妙的风景不仅让切尔诺贝利的人们享受自然、亲近自然,也让艾玛愉快地沉浸其中,但同时他又不断跳脱出来提醒自己:

  “这可是在切尔诺贝利啊!此刻,我根本感觉不到这里曾发生过天大的灾难,只有一场颜色的盛宴。我是被派来画切尔诺贝利的。我来本应该画下阴森恐怖,而现在画出的全是鲜艳的颜色!”

  渐渐地,切尔诺贝利纯粹安宁的生活让艾玛开始全身心地放松。尽管身处切尔诺贝利的事实和脑海中对于核事故发生之地的预判一再冲突着,艾玛还是深深地觉得:

  “这样的生活让我感到充实饱满……此时。此地。在这里,我忘记了时间……我体会到了不同的事物,真的不同。它们深深吸引了我。”

  或许是画家的身份以及来自灵魂深处的好奇心自然而然做出了选择,儿时的记忆也因为在切尔诺贝利的所见所闻一再苏醒,正是这些熟悉又一度尘封的记忆,不断带给艾玛灵感,也给了艾玛的手复苏的机会。随着驻地创作的完成,艾玛康复了:

  “我又能画画了,能探索无限的绘画方式。”

  带着全新的创作体验,在故事最后,在隔离区,艾玛让这次切尔诺贝利之旅的所有错位和分裂回归到了原点:

  “在这里,没有人。人们从这片土地上被赶走了……不,他们是自讨苦吃!这就好像是人类被从天堂里赶出来一样。在切尔诺贝利,人类自食其果。”

  因为人,切尔诺贝利的土地满布疮痍,也因为人,切尔诺贝利重新挣扎着恢复了生气。

  因为,“让我惊讶的,是生活本身”。

  相比较让艾玛纽埃尔屡获大奖的《革命之路》,这本《切尔诺贝利之花》更接近于一本用散文方式表达的纪实漫画。这次艾玛仍然采用了写实主义画法,最大程度地保证了书中出现的真实人物能跃然纸上,而大量灰色和黑色调的使用,让本书在现实和过去之间的转换游刃有余。

  毫不夸张地说,艾玛纽埃尔在《切尔诺贝利之花》里头所表现出来的放松真实、又不失文学和漫画色彩的创作手法,足以令国内的漫画读者大饱眼福。书中从头至尾洋溢的浓浓的人文主义基调也尽在不言中。

  本书还收录了2012年艾玛纽埃尔在访日期间探访福岛核隔离区之后创作出来的《福岛核记》,是在世界范围内第一次以漫画书的形式出版。这也让本次简体中文版的《切尔诺贝利之花》有了独一无二的地位。

  这次震惊世界的核事故发生在与我们一衣带水的邻国,对于我们可能更别有一番含义。福岛也如同切尔诺贝利一样,正在逐渐恢复之中,但所需周期更长,所以画面中呈现出来的景象也更令人绝望。

  将《切尔诺贝利之花》和《福岛核记》两篇相互对照,对于“核”和人类相互交缠、利用与反利用的曲折历史,读者应当有更深刻和更复杂的了解和体味。

  人最大的对手,只能是人类本身。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核”只是一种物质,和水、风、空气并无不同。人和“核”相互纠缠的历史,还将延续下去。

  愿核能在人类发展之路上常相伴,也愿类似于切尔诺贝利和福岛核事故这样的事故不再有。

  《切尔诺贝利之花》读后感(七):行过死地,尽是生花

  我曾隔着玻璃看世界,终于打破玻璃碰触着这世界,一切一如我的想象吗?颤抖的双手提起画笔,忘却了测量仪的警报,时间在一瞬间定格——普里皮亚季,黑色天幕下的摩天轮,倾斜的船,龟裂的游乐场大地,干涸的泳池,被遗忘的领导人画像,巨大的红色苏维埃标志突兀耸立在城市上空,荒芜,废墟,死寂。隔离区却盛开着蓝色桦树林,马丁诺维奇桥边的惬意情侣,那些色彩是我不愿打破的宁静。我呼吸,沉默,总是惴惴不安,我望向井底,望向更深处的死亡。我试图聆听,透过画笔去捕捉那个失落的世界,却不曾想到,比起废弃的城市,那些看似忘却了怆痛的生命之花更让我震撼。我所幻想的灾难性未来被全盘打破,豁达的“小偷”维克托,摩根唱起安妮·西尔维斯特的老歌,我在瓦莱拉的心脏处为这个把心留在隔离区的年轻人画上反应堆。“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口深井,井底有一个温柔的小孩死去,夜晚降临,我们听到他的哭声,但我们不曾理会他”12世纪的教堂,普式野马,切尔诺贝利的玛利亚。那些亲历灾难的人,清理人瓦西亚,翻译阿妮娅,塔玛拉和柳德米拉,瓦西里和阿纳托拉……并非遗忘,而是吞咽了那份黑暗,而后继续活在这片他们所热爱的土地上。

  我想作者之所以描绘出这些画面,还是在普里皮亚季呆的时间太短,沃洛达尔卡生活时间太长所致,即使这样也冒了很大风险。在全篇末他说:“是我心中那个稚气未泯的男孩,又再次苏醒过来,想象童话主角般……去蔑视死亡?不,我来这里并不想碰触死亡。在我看来,真正让我恐惧、迷惑我双眼的……是未知,是神秘。让我惊讶的,是生活本身。”

  你选择去看什么,就必将看到什么。生命即使被撕裂,被扭曲,甚至被摧毁,它依然远远凌驾于那片尘封已久的黑暗历史之上。

  大地所给予我们的一切,比这个世界上任何的书籍都更为渊博广阔。因为它始终在挑战着我们。人类在遭遇阻碍的那一刻,也恰恰是他发现了了解自我的契机。——风沙星辰,圣埃克苏佩里

  我试图去找寻罪恶与妖异之花,可是最终发现,绽放在切尔诺贝利之上的,是一首生生不息的挽歌。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切尔诺贝利之花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