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升级版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5-17 21:2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升级版经典读后感10篇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升级版》是一本由[美]金伯莉·布雷恩(Kimberley Clayton Bla著作,南方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元,页数:21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升级版》读后感(一):相比较玩具,孩子更喜欢的是你

  女儿才两岁,好像已经到了叛逆期。摔玩具,乱发脾气,什么都要跟你对着干。尤其是晚上,就喜欢乱哼唧,非要睡到我身上,一有动静就大哭大闹。换了新工作的我,白天已经很累了,晚上被她吵得睡不好

  终于,周六的上午,她又把玩具到处乱扔,我爆发了。劈头盖脸一顿批评,女儿嚎啕大哭,眼泪汪汪地拉着我的手,直喊妈妈。我的情绪也发泄完了,冷静下来后,突然觉得好惭愧。我一把搂过孩子抱在怀里,突然意识到,已经好久没有这样认真地抱孩子了,我整天在学校里忙着别人的孩子,整天温柔地喊别人的孩子“宝贝宝贝”,我的宝贝却被忽略了。

  我就这样抱着她,她安静地坐在我怀里,不哭不闹。一会摸摸我的脸,一会拍拍我的头,望着我的眼睛,不停地喊“妈妈”。我就她,是不是妈妈上班不陪你玩,你不开心了,对吗。她点点头,然后抚摸我的脸,叫了两声妈妈。我放下一切工作,陪她玩,她乖了好多。

  直到今天读布雷恩的这本《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我才明白相比较昂贵有趣的玩具,孩子最喜欢的是父母自己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一经出版就被评为“年度育儿好书”,成为情感引导教育开山之作。在美国尤其深受欢迎,美国妈妈人手一册。 这本书的作者金伯莉·布雷恩是美国儿童教育专家,她致力于从刚出生到6岁大的儿童的成长教育研究,也是世界上最早提出“情感引导式教育”的美国儿童教育专家。

  为什么传统的教育方式不起作用,为什么“情感引导式教育”却能弥补传统教育的缺陷呢?什么是“情感引导式教育”呢?父母怎么做才是真正的情感引导?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情感引导教育中该注意哪些呢?布雷恩的这本《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会告诉你答案

1、为什么传统的教育方式不起作用?

  面对熊孩子,传统的教育方式要么是大吼大叫控制孩子,要么是佛系父母放任自由遗憾的是 ,这两种方式都是不正确的。孩子闹情绪,不乖,这些只是表面现象,控制或者放任都不能从源头解决问题,相反还会错过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关键时期。孩子之所以发脾气是因为她的某个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他也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因此就采取了这种极端的方式,发脾气、帅玩具,或者大哭大闹。传统的教育方式往往从大人角度,而忽略或者否定孩子的感受。因此孩子感受不到尊重自然而然就不愿意配合

2、什么是情感引导式教育?

  所谓情感引导式教育,就是通过父母的引导,首先让孩子懂得自身情感的重要意义学会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这是一种充满关爱人性化的教育方法,它的本质是允许和鼓励孩子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通过和孩子共同承担责任来建立一种“分享权力”的平等关系,以此来调动孩子的内在能动性,让孩子学会在成人的帮助下自己解决问题,并学会如何与他人建立起良好、亲密的关系。

  布雷恩提出,最好的教育方法是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而情感引导式教育就是建立在尊重孩子想法和感受的前提下,通过一定的沟通技巧,引导孩子正确表达自我。

3、父母怎么做才是真正的情感引导式教育?

  情感引导式的教育很简单,主要包括四个步骤:播下种子观察判断,聆听,体察并理解孩子的感受,同情

  播下种子是父母要提前让孩子知道,在特定的情况下会发生什么事情,以及你对他们的要求是什么。因为只有当孩子事先知道要求是什么,孩子才会更愿意配合你。这就是为什么不管你怎么打骂,孩子就是不愿意正经吃饭,偏偏要吃零食。如果你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告诉他,吃饭饭可以长高高,不吃饭饭会长不高,医生要给宝宝打针,那么孩子就更愿意吃饭了。但现实是,孩子只是通过惩罚打骂的方式,制止孩子,却并不告诉他孩子错哪了,以及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接下来是观察和判断。观察和判断的本质是关注,I see you。不仅要观察孩子的行为,比如观察他在什么情况下容易烦躁?什么样的事情会让他不满同时,还要关注孩子的需求。比如,孩子是不是饿了,是不是热了。一定要牢记,你观察到的才是真相,而不是心里主观猜测的。一旦孩子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孩子是不会乱发脾气的。

  有时候,你观察到的并不一定准确,这时候你还要学会聆听。很多父母觉得听是一件多么简单的事情啊,我在听啊,实际上你在玩手机,或者做家务。你有没有在听,孩子是完全能感受到的。听孩子讲话的时候, 你最好停止手里的一切工作,蹲下来,注视孩子的眼睛,专心致志地聆听,不仅要听孩子的语言,还要观察他的肢体动作

  最后一步是同情,也就是和孩子产生同理心,前面三个步骤都是为同情做准备的。同理心在引导式教育中至关重要,尤其是面对孩子消极情绪时。这是因为,你一旦与孩子产生了同情心,你就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 ,你会尊重孩子的感受,孩子的需求,这样你就触碰到了问题的根源

  一旦你开始了情感引导式教育 ,你会发现,这些步骤做起来并不简单。这是因为我们习惯了挖苦、讽刺、打骂,想要完全按照这种爱的方式确实很难。

  所以,唯有不断练习才能让情感引导成为你的第二天性为人父母,是一生修炼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升级版》读后感(二):读书笔记《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情感引导的关键步骤

  ①播下种子

  -提前清晰准确的告诉孩子你的要求是什么,比如:今天晚上咱们要一起出去吃饭,也就是说我们要在包厢里安安静静地吃饭,不可以到处乱跑,也不能大喊大叫哦。

  -出发前说一次,路上说一次,进饭店之前还可以问一次:还记得之前爸爸说过的话吗?……好的,我们要开始享受晚餐啦!

  ②观察和判断

  -观察和判断的本质是关注

  -观察的目的还在于体察孩子的需要

  ③聆听

  -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聆听

  ④体察并理解孩子的感受

  -“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你需要爸爸的帮助吗?”“我能感受到你很难过,可以说说吗?”……

  -这在成年人领导课堂上叫做反应情感,准确的说出孩子的感受,孩子会觉得被理解和尊重,反而会情绪平复比较快。鼓励孩子把自己的感觉用语言表达出来,而不是发泄在别的人身上。

  ⑤引导孩子解决问题

  -不是简单地告诉孩子怎么做,而是引导孩子学会怎么做。

  -“那你看咱们怎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太好了,你的这个想法就叫做分享!

  -这时候孩子才学会了什么叫分享,也更乐于去实现分享,因为他知道了意义。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升级版》读后感(三):孩子就是一面镜子

  孩子,是一面镜子,他们的行为清晰的映衬着父母的性情教养。我自己是一个新手妈妈,女儿一岁三个月,当她一岁顺利离乳后,我意识到她第一次真正成为了一个独立小人。有自己的思想,意识以及行为。从那时起,我开始思考,除了食物,我还能带给她什么?我开始构想她以后的样子:温柔、从容淡定、独立、坚强坚定。要想让她成为拥有以上特质的人,天哪,我该怎么做?但是我很清楚的一点是,如果我希望她成为那样的人,那么她的妈妈我,也必须是拥有以上特质的人,于是我开始了自我的提升和修炼。这本书就是在我“修炼”的过程中 book list 里的一本,我原本以为这是一本怎么陪孩子玩的书,但读后我发现,这是我遇到的所有育儿书里面最好的一本,它带领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育儿世界—情感引导。

  一、什么是情感引导?

  情感引导就是向孩子传授情感规则,让他们知道如何辨认情感,并且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

  其实回想一下自己小时候,自己是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情感?—哭闹?沉默?说谎?还是像传说人别人家的孩子一样与父母沟通?我自己惯用的方式其实是沉默和说谎。是的,说谎。为什么?因为怕挨打呀,为什么沉默?因为说了也没用,哭闹一样会挨打呀。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打一顿就好了。

  这其实就是我们的父母,上一辈的人,其实也是非常不善于沟通和表达自己情感的,更不要说引导孩子了。正是因为我经历了那些不快乐童年,我不想我的孩子循环体验。情感引导就是在孩子表现出情绪的时候准确地教会他这种情绪叫做什么,我们可以怎么做。

  二、管教孩子的常见误区

  1、控制型父母— 永远想让孩子按自己的命令做事,命令和威胁是他们惯用的方式。这样不会让孩子产生责任感,孩子长大后会因为被控制的太久更容易放纵自己。

  2、放任型父母— 完全放养,“我拿他们没办法呀”,这是这类父母的口头禅。这样的孩子没有应有的社会规则,长大后会缺乏约束规矩,没有群体归属感,容易涉及毒品、帮派、网络成瘾等,因为他们需要极强的团队依赖

  3、轻视、低估和否认孩子的感受

  当孩子摔倒时,你会怎么做?“摔一下没有关系的”,“你是男子汉,摔一下怕什么”。当很多父母炫耀自己的孩子不用大人管就自己站起来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你真的了解孩子的感受么?你并没有教孩子如何去面对痛苦,只是让他们学会要装出一副坚强的样子。孩子们并不知道如何面对痛苦,更不会关心别人的痛苦。那该如何做?书中给出了这样一段指引

  “立即赶到现场,确认孩子的状况,并询问“宝贝,你没事吧?”如果孩子受到了惊吓,要告诉他,“妈妈看到了,你荡秋千荡的很高,掉下来确实很吓人,要不要什么一起休息一下再玩?””(表达同情—给出解决方案)。试想一下,你摔了个狗吃屎,你老公在旁边说,赶紧起来,根本就不疼,你要坚强。你爬起来后会怎么样?后面的画面肯定惨不忍睹

  4、以消极的后果作为惩罚

  分清直接后果和消极后果:孩子因为贪玩,没有饭吃,这叫直接后果,父母需要解释给孩子们他们为什么没有饭吃,不用生气。孩子贪玩打碎了花瓶,父母惩罚不许出去玩,这就是消极后果。孩子根本就理解不了为什么,他们只能感受到父母的负面情绪,并学会用暴力沟通的方法对待别人。

  三、情感引导的关键步骤

  书中分了几个阶段,我在这里不一一细数,我将列举一下今后的行动方向

  1、设定限度:让他们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做,原则是:温柔,但是有边界

  2、尽量让孩子自己做决定,这样会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3、使用情感引导的方式理解孩子(P38)。

  4、给孩子表达情绪的空间

  总之,父母是世上最难的工种,但做着世界上最有成就感的工作。每个人都需要被尊重,孩子当然也是,请记得,我们如何对待我们的孩子,他们就将如何对待别人。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升级版》读后感(四):这样对待孩子,孩子会感激你一生

  商铺的走廊上摆了几台投币式的游戏机,几个约三四岁的孩子正玩得高兴。我下班回家路过这里,突然,一个约莫有七八岁的,个子长得比较高的孩子,从旁边蹿了出来,他一把抓住前面一个妇女背包,把我吓了一跳。

  “妈—— 我就要玩呀,给我两元的硬币,我再玩一次就够了。”男孩这样哀求着说道。

  “这是你玩的吗?你多大了?!赶紧给我回去写作业!” 妈妈满脸怒容,一把推过儿子

  “我就要玩嘛,就这一次!” 男孩继续抓住妈妈的背包,不让她走。

  “买菜都把钱用完了,已经没有钱了。你再闹,回家就不让你吃晚饭了!” 妈妈边说边推开孩子,企图跑开。

  “不呀,不呀,我要玩,我就要玩,给我两个硬币......” 一脸稚气的孩子,脸上挂着委屈和不满,根本不管妈妈的尴尬,一直拦着妈妈不让走。就这样推推搡搡地走到了单元门门口,两个人在拉扯中摔倒了,接下来的哭喊声和咆哮声传得很远很远......

  妈妈疲惫中的神情和孩子充满怨气脸庞人心疼,到底是什么样的养育过程,造成了今天这样尴尬和无奈的局面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的作者金伯莉.布雷恩指出了父母容易走进的误区,如控制型父母和放任型父母,如轻视、低估和否定孩子的感受;采用外部激励奖励手段,以消极后果作为惩罚。同时,她也向我们介绍了一种有利于建立父母与孩子之间亲密关系的沟通模式—情感引导式教育。情感引导就是向孩子传授情感规则,让他们如何辨认情感并以恰当的方式表达。金伯莉认为,最能够塑造孩子良好行为的根本保证深厚亲子关系。

  金伯莉.布雷恩成长于一个情感压抑家庭,除了表达感恩,其他情感都不允许表达,如喜悦,愤怒,恐惧和伤心等情绪。而金伯莉是一个敏感的孩子,她把那些无处诉说,无法在家里表达的情感,诉诸于日记。长大之后,她慢慢学会了自我调节,成为一个自学成才的情感专家。从大学开始,她就去幼儿园工作,接触儿童,深入了解他们,希望帮助儿童。于是研究生期间,她修读心理学,专攻创伤儿童的治疗。在这个过程中,她发现,创伤儿童的首要特点就是缺乏最基本的表达能力。由于金伯莉幼年深受不被聆听之苦,慢慢变得不善于表达,受到同学们的嘲讽,因此她深深理解这些儿童的感受。同时,她也非常理解父母的不易。她说,任何父母不经历一番磨难,都不可能成为合格的好家长,因为养育儿女是世间最困难的工作。

  金伯莉是因为幼时所受的创伤,加上后天的探索,成为一名儿童教育专家。而她说,她多么希望自己是因为幸福的童年激发她撰写这本书。我想作为能够有幸接受到正确观念的父母,我们有责任去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

  而孩子天生是不会表达情绪,处理情绪的。因此,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责任在于父母,在于我们父母如何引导孩子表达和处理情绪。那么我们父母该如何在引导孩子,和孩子建立一个亲密关系?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享。

  1. 父母该从了解自己开始

  父母是孩子的首位老师,孩子世界的天空是湛蓝的,还是灰暗的,是由父母决定的。父母只有了解自己,能够认识自己的情绪,会很好地表达自己,才能够帮助孩子表达和处理自己的情绪。

  养育出优秀,省心孩子的父母往往都是智慧型的父母。这些父母的最大特点就是非常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有什么弱点,什么时候最容易情绪失控,从而避免影响孩子。而有些父母并不了解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情绪来自哪里,只是一味地把潜意识的愤怒,委屈都发泄在孩子身上。这些垃圾情绪也许来自父母自己童年未被满足的情感,也许来自事业上的不得志,也许来自人际关系的紧张冲突,但它们不该由孩子来承担。

  金伯莉说,认真回忆过去可以帮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结婚后,我的情绪经常在家人面前失控,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两年多。每当我情绪失控,孩子就会安静地抱着我,满脸愁容,也因此爱生病。后来,我逐渐了解到我的情绪失控模式,就是当我的努力不被看见,反而被指责的时候,我就会恼怒成羞,爆发我积压的委屈情绪。而这些都是当我是小孩子时,不被父母认可的情绪积压,被埋在潜意识里的情绪在我成年后被触动了。后来,我意识到这是我最容易失控的时候,我开始有意识地去拥抱我的情绪,和它一起,感受它,接受它,学着自己肯定自己。现在,我完全不会因为别人看不到我的努力,因为别人批评我,挑剔我而有愤怒的情绪了。这就是我的弱点,那么你的呢?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弱点,把自己最脆弱的一面给找出来,面对它,接受它,克服它。

  当我们因为情绪失控,给孩子带来了伤害,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给孩子道歉,承认自己的错误,让孩子知道,你在努力。也让他知道这不是他的错,他不必背负父母的情绪负担。

  2.父母该要了解孩子

  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如果父母不了解孩子该年龄阶段的特点,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期望,就是在自找麻烦。比如,孩子有一段时期爱咬人,可能他处于口腔敏感期,可能他太兴奋不知如何表达喜欢,这都是正常的,我们要做的只是引导他如何去度过这个时期,而不是一味责怪孩子,抱怨指责他,而不告诉他该怎么做。还比如,孩子到了四五岁时进入了一个爱诅咒的时期,当他不高兴时,喜欢说“臭爸爸”“臭妈妈”。如果我们不知道这个特点,会给孩子贴上“没有礼貌”的标签。而我们应该询问孩子,“你是不是不喜欢这样子,是不是生气了?如果是这样,你可以告诉爸爸妈妈,你为什么不高兴?”

  我们不仅要了解孩子的成长特点,也要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有些孩子天生外向活泼,有的孩子则内向害羞一些;有的孩子喜欢安静的活动如读书;有的孩子喜欢户外活动。一个孩子的异常行为,换成其他孩子可能就是正常行为。因此,不要拿自己孩子的行为和别的孩子作比较。

  我家孩子三岁多的时候,发生了一件让我印象深刻的对话。我知道了他的同学都会认识好多汉字了。于是我对他说:“ 你的同学好厉害,都会认识好多字了!你该认真学着识字了!”没想到,我家孩子深深吸了一口气,对我说,“妈妈,我回唱英文儿歌,我唱给你听!”说要唱起来他最喜欢的《The wheels on the bus 》。他还不会表达“妈妈,我不喜欢你把我跟别人比较,我也有我的优点。”,但是他用行动告诉我,他在乎我的肯定,他希望我看到他的优点。

  同时,我们也不要拿孩子的行为和自己作比较。有的父母爱说,“你怎么这么磨蹭呢?怎么就不像我呢?”“我当年考试总是第一名,你怎么就不像我呢?”孩子做事也许没有你麻利,但比你有耐心,更专注;孩子也许没有你读书好,但比你会唱歌,有你没有的艺术天赋。我们该尊重孩子独特的个性,孩子是孩子,父母是父母,你们是相互独立的精神个体。

  3.遵循情感引导的关键步骤

  孩子无理取闹,并不是孩子故意针对父母,让父母难堪,愤怒或伤心,他们只是不知道自己处于什么情绪状态,也不知道如何处理这种情绪,表达自己真实的需求,而父母就是孩子的引导人。我们父母需要采取情感引导教育方式,创造一个规矩分明的成长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长大的孩子,更加坚韧,更加灵活,更擅长交流和沟通。

  文章开头提到的妈妈和儿子沟通不畅的情景,是因为这位母亲自身带有情绪,不善于和儿子沟通,儿子也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强烈的情绪和需求,只好用这种死缠烂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如果这样的亲子互动模式不改变,孩子会成为一个自我价值感低下,爱冲动,不善于人际交往的人。

  金伯莉.布雷恩为我们提供了一套情感引导地关键步骤,这是一种“习惯成自然”的教育方式。只要我们坚持这么做,我们的孩子就会自然而然成为一个坚韧而灵活的会表达的高情商孩子。

  第一步,播下种子

  播下种子是让孩子知道,在特定的情况下会发生什么事情,以及你对他的要求是什么。如果事先知道要求是怎样,孩子会非常愿意遵守提前的约定。

  比如说,当我们去购物,提前跟孩子说,只能选择一个价格多少的玩具,而且数量只能是一个。那么在购物时,更少会出现大吵大闹地非要买某个玩具不可的情况。

  同样,开头的那位妈妈也可以跟孩子沟通好,什么时间可以玩,可以玩什么,就不至于为了两元钱,为了不玩这个低幼的游戏机而发生争吵了。

  第二步,观察和判断

  观察和判断的本质在于关注孩子,体察孩子的需要。这需要父母付出高质量陪伴的时间,了解孩子的个性,了解孩子的需求; 也需要父母提前学习,提前为孩子的需求做好准备。

  比如说,你知道你家孩子什么时候容易疲惫?我们家孩子疲惫了就容易发脾气,越是玩累了,越是喊着要玩。如果不了解孩子,就会继续让他玩,结果孩子脾气不断,也没有休息好,伤到孩子身体了。

  再比如说,孩子到了4岁多,喜欢玩扮演的游戏,你是否为孩子准备了这样的一套玩具,或是设计这样的亲子活动?

  开头的那位妈妈不懂孩子该年龄段的需求,也不愿去满足孩子看似幼稚的需求,孩子难免会有愤怒的情绪。

  第三步,聆听

  聆听的能力对于情感引导至关重要。听孩子说话,不仅要用心听,还要用眼睛看,观察孩子的表情和状态等肢体语言,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回应,这才是真正的聆听。没有真正的聆听,就没有真正的懂得,就失去了沟通的基础。

  聆听需要时间,需要耐心,对于压力过大的家长来说,并不容易。这时,我们可以告诉自己:刚刚过去的事情重要,下一步的要做的事情也重要,但是此时此刻的事情最重要,那就是用心聆听孩子的说话。

  那位妈妈完全没有耐心去听孩子说话,只是想早点回家做饭,不想要孩子耽误自己的时间,可是和孩子相处沟通的不也是自己的时间吗?

  第四步,体察并理解孩子的感受

  孩子在淘气调皮,表现不好的的时候,是我们最头疼的时候,但也是孩子最需要理解和帮助的时候。首先,我们要看见,承认并尊重他的感受。其次,我们要帮助孩子把感受表达出来,这样可以帮他扩充情感词汇量,下次可以准确表达他自己的情绪。最后,要引导孩子懂得,如果下次出现这样的情绪,该怎么做。

  当小孩子表达能力有限的时候,通常会用哭来表达需求。如果只是说“别哭了!哭什么哭?”简单粗暴地制止孩子哭泣,孩子以后要么不再表达情绪,要么只会用哭来表达需求。碰到孩子哭泣,我们要让孩子哭个够,同时,还要趁机询问孩子,“你为什么哭呢?能告诉我吗?”当孩子告诉你原因了,你要表示理解他的感受,并和他分析问题,直到他知道下一次该怎么处理类似的情绪。

  第五步,同情

  同情就是感受他人的感受。对孩子同情就是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位置,感同身受,然后做出恰当的反应。同情的力量是惊人的,特别是人们经历消极情绪的时候,尤其对于孩子。当孩子感到被理解时,就不会有那么多敌对情绪,也愿意交流。

  如果那位妈妈去同情一下孩子,就不会让孩子在这样的大众场合,完全不顾自己的形象,去死缠烂打地拉着妈妈耍赖。

  虽然我们不一定要面临这样严重糟糕的状况,但是我们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肯定有抓狂的时候。比如说,孩子把颜料弄到墙壁,沙发,床单到处都是的时候;孩子边吃饭边玩,别做作业边磨蹭的时候;孩子在商场为了一个玩具大声哭闹的时候。

  我们时常会羡慕别人家懂事听话的孩子。而实际上,世界上没有天生这样的孩子,那些不给大人添麻烦,什么事情按照大人的意愿来的孩子,是在被父母当宠物养,不是在正常养孩子。因此,面对孩子,父母会遇到很多相似的情况。但是不同的处理办法,会养育差别迥异的孩子,造就不一样的亲子关系。

  育儿之旅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学习和改进。任何时候改善亲子关系都不晚,只要我们愿意行动起来,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育儿即是育己,学会这套方式,不仅仅是帮助孩子,更是成为更好的自己。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升级版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