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医不二》是一本由懒兔子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90,页数:23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本可以了解下的书
增加了一些中医的了解,但是也只是了解,
有用的
2.脾是最重要的,核心中的核心,所以早9点前要吃早饭,让9点脾可以有充足营养
疑惑的
1.津液(津液是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很重要,但是感觉定义有些乱不明白
2.各类药方,对大众不太实用,毕竟各种药物不是看一本书就可以明白的还是要找医生
适合了解下中医,扫盲,知道如和正确生活
看病治病,一本书是不够的
花费3小时,感觉有些浪费时间,买的纸质书也不会看很多次,电子书就可了.
《说医不二》读后感(二):书摘
第一章只要你进过厨房,你就早已是中医
鼻炎:《四圣心源》桔梗元参汤:桔梗9克、元参9克、杏仁9克、橘皮9克、半夏9克、茯苓9克、甘草6克、生姜9克
伊尹的《汤液经法》和张仲景《伤寒论》的传承关系
羊肉汤+当归+生姜,专门治疗女性虚劳症,肚子痛;猪肉汤里加莲藕,特别滋阴,古代的打铁匠就靠此滋阴。
第二章十二经络的值班表
子时 (23点至1点),胆经最旺。要想记忆好,此时早睡觉。
寅时 (3点至5点),肺经最旺。熬夜到此撑不出了。如果咳嗽,就是有肺病,肺不能很好的肃降。
卯时 (5点至7点),大肠经最旺。该起床便便了,早上起来,可以喝点盐水,促进排便。
辰时 (7点至9点),胃经最旺。该吃饭了。
巳时 (9点至11点),脾经最旺。
午时 (11点至13点),心经最旺。该吃饭,小憩一会儿比较好。
未时 (13点至15点),小肠经最旺。
申时 (15点至17点),膀胱经最旺。比较适合运动。
酉时 (17点至19点),肾经最旺。比较适合爱爱。
戌时 (19点至21点),心包经最旺。阴气较重,不适合大量运动。
亥时 (21点至23点),三焦经最旺。千万不要生气,否则特别上容颜。
简易歌诀:寅时气血注入肺, 卯时大肠辰时胃, 巳脾午心未小肠, 申属膀胱酉肾位, 戌时心包亥三焦, 子胆丑肝各定位。
没有任何疾病和苦难是从天而降的,不过是我们之前不经意种下的种子发芽了。
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几种气:元气、宗气(嗓门大,宗气足)、中气、营气(属阴)、卫气(属阳)
气虚、气滞、气逆
血虚:血虚的人冷热都不舒服,阳虚的人怕冷、阴虚的人怕热,可以用四物汤(熟地15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川芎15克)
血瘀:冬天,雪花一样的小腿,需要活血化瘀,但活血的要一般给孕妇要小心。
血热:白血病多属于血热,多发于阴虚的孩子。可以用泻心汤和清营汤。
排尿的事归肺管,可不仅是膀胱的事。
津液的病一般两种:津液不足(增液饮、五汁饮、生脉饮) 水湿内停(《金匮要略》有详细表述)
出了很多汗,不要立即洗澡。
时间就像乳沟,躺下来就没了。
第五章做自己最好的医生
气虚的实质是脾虚
四逆汤 可以治疗阴寒阴气的冻疮、四肢常冷、大便糖稀,不想喝水却总是小便清长
附子和甘草配合起来,附子的毒性会减弱。
桂枝茯苓丸
血府逐逆汤
上述两个方子都治疗因为血逆造成的毛病
脾气差的孩子一般都有气郁,可以用舒肝和胃丸和黄芪建中汤
《说医不二》读后感(三):中医入门
(1)子时:23:00-1:00,胆经当令
所谓当令,就是值班而已。胆经具体干啥呢?就是进行胆汁的新陈代谢,让胆汁更加清新。古语说:“胆有多清,脑有多清。”所以,干净的胆汁可以让人第二天头脑清醒,精神好。在子时,人体的阳气就开始升发了。所以一旦过了23点,你反而会越来越精神,困意全无。否则,第二天脸色晦暗、皮肤粗糙、胸胁疼痛、头晕目眩。
(2)丑时:1:00-3:00,肝经当令
肝经是把肝血运送给肝,滋养它,让它进行新陈代谢和自我修复。丑时未入睡者,肝回不了血,有毒的血排不掉,新鲜的血生不成,胆又无法换胆汁,所以这些人容易得胆结石、囊肿、大三阳、小三阳等各种病症。同时还会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躁,易生肝病,脸色晦暗长斑。如果肝出问题了,都将是大问题。由于肝经循经面部,丑时不睡,你的脸就会变丑
(3)寅时:3:00-5:00 肺经当令
肺主肃降,此时人的气是往下走的,所以一般熬夜,3点之前都很精神,可是一过3点就扛不住了。如果患有肺病,肺气在此时就不能很好地肃降,反而会因为咳嗽或者呼吸困难而醒来。
4)卯时:5:00-7:00 大肠经当令
此时起床,喝上一大杯温盐水,可以让你立刻感觉有便意。便秘有的时候也是肺气不降的症状。
(5)辰时:7:00-9:00 胃经当令
为了配合胃里的食物消化,胆囊开始向小肠输送胆汁。
可如果不吃早饭,胆汁就无处释放,全部积存在胆囊里,时间一长就变成了结晶,就是所谓的胆结石。
(6)巳时:9:00-11:00 脾经当令
假如胃是一个食堂的话,脾就像是它的分发员。它把胃中的水谷精微运送到身体的各个器官。脾虚的人常常会头晕、浑身乏力,懒癌患者,上午犯困。
(7)午时:11:00-13:00 心经当令
心经主要负责给心脏补充血液,然后让心脏更好地推动周身的血液运行。午时运动其实对身体并没有任何好处,此时流汗对心的伤害很大。要睡觉、要安静。
(8)未时:13:00-15:00 小肠经当令
小肠对营养和糟粕进行整理和分送,把好东西挑出来输送给脾,供脾运送给全身。再把脏东西分成液体和渣滓,分送到膀胱和大肠。
9)申时:15:00-17:00 膀胱经当令
膀胱分离津液和尿液,前者在体内循环,后者排除。这个时候不要憋尿,适合运动。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一个经络,从脚丫子一直沿着后背,经过后脑勺走到眼睛。癫痫、头痛、目疾、鼻病、遗尿、小便不利及下肢后侧部位的疼痛等病症,都和膀胱经有关。
津液指饮食精微通过胃、脾、肺、三焦等脏腑的作用而化生的营养物质。在脉内的,为组成血液的成分;在脉外的,遍布于组织间隙之中。
(10)酉时:17:00-19:00 肾经当令
很多工作压力大、劳累过度的人在这段时间就会莫名其妙地发低烧,但过了这个时候烧就退了,很奇怪。其实这就是肾气虚的表现
(11)戌时:19:00-21:00 心包经当令
最宜步行,可增强心功能。这个时候也是人阴气最重的时候,所以并不适宜进行剧烈运动。因为人在夜晚阳气需要收敛,剧烈的运动会发散阳气,导致失眠。
(12)亥时:21:00-23:00 三焦经当令
三焦经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三焦通百脉,人如果在此时睡觉,美容养颜。如不想此时睡觉,可听音乐、看书、看电视、练瑜伽,但千万不要生气吵架,伤容颜。
宗气是指积聚在胸中的气,由肺吸入的空气和脾胃生化的水谷精气结合而成。宗气通过心肺的功能,输布到全身。
中气维持脾胃的正常功能。
营气就是和血一起行于脉中的气。营气不足,就会血虚,就会出现头晕目眩、唇甲无色、月经量少、闭经等情况。
五脏就是“心、肝、脾、肺、肾”
气体凝固在一个地方,我们就叫作“气滞”或者“气郁”。心情不好、饮食失调或者感受外邪,都会引起气滞。
气滞的主要表现有:疼痛胀闷。比如气滞胸胁就会胸胁胀痛,气滞肠胃就会胃胀腹痛。
肺负责血脉的输送。
肝负责藏血。如果肝不藏血,就会出现咯血、呕血、崩漏等种种出血的现象。
脾气健运、化源充足,则气血生化旺盛而血液充足;如果脾失健运,水谷精微化源不足,则会出现血虚、头晕眼花和面色萎黄或惨白的血虚现象。
在补血的药中,一定要有行气的药;补气的药中一定要有补血的药,这样才能气血相生,气旺血盛。如果你只是一味地吃当归、阿胶、红枣补血,可是没有气的推动,这些生出来的血还是没有办法流动。
血虚既怕热又怕冷。而阳虚的人怕冷,阴虚的人怕热。
区别实虚,有一个比较容易的办法,就是看症状——如果来得急,来得突然,多半是实证;如果时间拖得很长,而且病情总是反复,那多半就是虚证。
大量或过量饮水会加重脏腑的负担。喝进去的水,要想被转化为身体可以吸收和利用的津液,需要各个脏腑的通力配合,尤其是脾,它是吸收与转化的第一关。脾主运化,主水湿代谢,脾虚就很容易造成津液不足。
饼干不易消化,发烧后虚弱的脾胃承受不起。糖水,一是脾胃比较容易接受,二是甘入脾。
大汗过后立刻洗澡其实是非常不好的习惯,水会直接顺着毛孔侵入身体,可能关节炎。
那些坐没坐相的人,多半都是气虚,身上没劲儿,腰背没力气。气虚大便也是个问题。不是大便没劲儿排出来,就是排出来不成形。气虚的人特别怕冷、怕风。
阴是有形的,在身体里的表现就是津液,阳是无形的,在身体里有一种气化功能。
虚,阴阳都低于正常值,实,一者正常,一者高于正常值。
虚火和实火的区别:虚火一般引起的都是慢性病,来势比较缓和,同时还会常年伴有一些其他的阴虚证状;而实火来势凶猛,病势急,比如晚上猛吃了一顿羊肉或者烧烤,第二天就满嘴泡,这就是典型的实火。
阳虚,怕冷,尿多,怕吃生冷
补阳最好的药就是肾气丸。
别一听肾气丸,就往下半身的生殖器想,以为只有男人才要用,根本是两回事。明白了阳虚的道理,就知道无论男女老少,只要是人,都可以补肾。
舌面暗紫有瘀点、舌下静脉黑粗,代表有瘀血;舌边有齿痕,代表气虚;舌苔厚且白腻,代表有寒湿。
排瘀血的药,月经期间一定不要停,吃了排瘀效果更好,因为瘀血就可以随着月经一起排出体外了。
红豆薏米汤虽然除湿,但不是对所有人都适合,因为薏米仁是凉性的,对于脾胃虚寒和有寒湿的人来说,长期食用,胃会更寒。
没什么补药是对所有人都适合的,千万别盲从。
肝在志为怒。为一点儿小事就生气的人,就是肝气不舒,其实这是一种病态。肝的五行属木,脾的五行属土,木克土。
肝在人体主疏泄,所以肝气郁结的人还很容易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月经不调和各类肿瘤。尤其是那些爱生闷气的人,生病概率翻倍。
气郁的人,舌头一般都是红红尖尖的。常有的症状就是:口苦口干,胃口不好,恶心爱打嗝,很容易心跳加快,肋骨下面常常感到胀痛,失眠。
《说医不二》读后感(四):非常好的中医入门书
子时:23:00-1:00,胆经当令 使胆汁新城代谢,“胆有多清,脑有多清”
丑时:1:00-3:00 肝经当令 肝血新城代谢和自我修复
寅时:3:00-5:00 肺经当令 肺主肃降,此时人的气是往下走的,所以一般熬夜,三点之后就扛不住。
卯时:5:00-7:00 大肠经当令
辰时:7:00-9:00 胃经当令 不吃早饭,胆汁就无处释放,全部积存在胆囊里,时间一长就变成了结晶,就是所谓的胆结石
巳时:9:00-11:00 脾经。当令 如果胃是一个食堂,脾就是分发员,把胃中的水谷精微送到身体的各个器官 胃里没有东西就会脾虚 会引发头晕,浑身乏力
午时: 11:00-13:00 心经当令 汗为心之液,所以午时运动其实对身体并没有任何好处,此时流汗对心的伤害很大。要睡觉、要安静。
未时:13:00-15:00 小肠经当令 对营养和糟粕进行整理很分送,好东西供应给脾
15:00-17:00 膀胱经当令 将水液和津液分开 人体在此时津液最充足,因此比较适合运动
酉时:17:00-19:00 肾经当令 很多工作压力大,劳累过度的人在这段时间会莫名其妙发低烧,而且常年如此,但过了这个时候烧就退了,其实这就是肾气虚的表现。肾藏精,其中先天之精是父母给的,后天之精是靠吸收脾运送过来的水谷精微转化而成。所以脾虚的人一定肾气虚,因为肾没有营养进行精气的转化。
戌时: 19:00-21:00 心包经当令 最宜步行,可增强心功能。 但这个时候是人阴气最重的时候,所以并不适宜剧烈运动。很多人都会在晚饭后打球或者健身,其实这不但对身体没有好处,反而会伤身。因为人在夜晚阳气需要收敛,剧烈运动会发散阳气,导致失眠。
亥时:21:00-23:00 三焦经当令 主持诸气、疏通水道。三焦通百脉,此时睡觉可美容。可听音乐、看书、看电视、练瑜伽,但千万不要生气吵架,伤容颜。
气场是对人散发的隐形能量的描述,它是人能把握到的自然规律的多少。人越是顺应自然,气场就越大,越背离自然规律,气场就越小。自然规律正好与人的身心和心理活动的规律一致。
把个人看的越平凡,越渺小,就越符合自然规律(在自然中人当然是渺小的),气场就越大,做事就越顺利,心想事成,得到多助。相反地,总是唯我独尊,认为自己了不起的人,即背离了自然规律,也就没了气场。这种人往往事与愿违,失道寡助。
肝负责藏血。除了一部分血被脏腑所用以外,另一部分都藏在肝里。当人体需要运动的时候,肝就会把血放出来,补充给四肢。
大量过量饮水会加重脏腑的负担。
脾在液为涎,是口水中比较清稀的部分,所以脾缺水,嘴巴里就没有口水,老师感觉黏黏的;肾仔液为唾,就是口水中比较粘稠的部分,肾缺水,就总是感觉口干舌燥。
发烧过后,一要补充耗损的津液,二要补充耗损的津液,二要保护好虚弱的脾胃,米汤是再合适不过的食物了。
大汗过后立刻洗澡其实是非常不好的习惯,水会直接顺着毛孔侵入身体。
阴虚:肺通咽喉,所以肺阴缺失就会有慢性咽炎,常发扁桃体炎,干咳。心开窍于舌,心阴缺失,所以就会常年口腔溃疡。同时还会五心烦躁,头热面红,总是反复长痘痘。
要想补阳,必须得补肾气。
《说医不二》读后感(五):《说医不二》读书心得
《说医不二》通俗易通,漫画加文字,有趣、有料。以下是读后感受:
第1章只要你进过厨房,你就早已是中医。作者懒兔子从自己身体的亲人说起,讲到学习中医的必要性。接着中医改变自己,改变生活;中医的精髓:大道至简。懒兔子从35岁开始学习中医,现在算是半个行家了,还出了这本书。嗯,学习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第2章十二经络的值班表:子午流注。这一章是收获最大的一章,23:00——1:00,胆经;1:00——3:00,肝经;3:00——5:00肺经;5:00——7:00大肠经;7:00——9:00,胃经;9:00——11:00脾经当令;11:00——13:00,心经;13:00——15:00,小肠经;15:00——17:00膀胱经;17:00——19:00肾经;19:00——21:00,心包经;21:00——23:00,心焦经。本章对人的五脏六腑功能做了一个详细的介绍,看了以后,艾玛,不敢再熬夜了!爱发脾气也是一种病啊。
第3章人生就是一场西游。先介绍师傅唐三藏,代表:精、气、神。经是肾精,是生命的最基本物质;气是气体,在人体内流动,推动着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神是人的意识情感的外在体现。接着介绍他的三个徒弟:孙悟空属火,代表历练和成熟的人生;猪八戒属水,代表欲望;沙僧属土,代表厚德载物。里面穿插讲述《西游记》人物与中医的关系。国学文化真是融汇相通啊!
第4章天空飘来几个字:缺津少液是大事儿;第5章 做自己最好的医生。里面写了好多症状和药方,何为气虚、阴虚、阳虚,怕冷是怎么回事?很专业的问题,被懒兔子一解释,深入浅出。但是不得不说的是许多症状本书没有覆盖,介绍的也不够系统。
总之:本书可以作为一本科普小常识读本吧,先学会中医思维生活,常识错误不能犯。中医文化博大精深,想真正研究中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说医不二》读后感(六):中医博大精深,学习不论早迟啊……
众所周知,中医博大精深,但其实我们生活中有好多的小窍门和中医是息息相关的,这是我看《说医不二》最大的感受。书的第一章有提到米粥,大家都知道小米粥、大米粥是养胃又养人的。有些疾病原本是不需要吃药的,食补要远远好与药补。
说完题外话,我们来说说这本书,《说医不二:懒兔子漫话中医》一共是分为五章。每章都有4-11个不等的小节,每个小节作者都通过身边的事情,加上漫话的衬托,更浅显易懂。
第一章,作者通过亲人的事情、朋友的遭遇等等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根据中医进行讲解,例如:中药代煮是以袋子装回家放冰箱的,一般几天药性就会大减,一般常喝中药的或者常去医院的人都知道,中药最好还是自己煮;再例如:生病的人最忌讳大鱼大肉大荤腥,可是往往家里人会因为自以为的疼爱会加重病情,还有就是,看过中医或者西医都知道,一般去医院,如果说出自己的观点就会被医生呵斥,以不懂不能乱吃之类的话打断……这些是生活中经常能够遇到的事情,其实,病人多问,只不过是想了解的更透彻,仅此而已。这个章节中,作者也多次说,学习中医好处多,不光是改变身体,也会改变生活。
第二章,众所周知,时间和人体的器官是相辅相成的,到了什么时候,哪些器官需要当令(值班)都是很有讲究的。从子时至亥时,分别对应了人的胆、肝、肺、肠等等器官。其实,我们人每天到时候就做什么事跟身体里的器官是同步的,比方说,晨起时排便,跟肠的当令时间同步;老生常谈的早饭,一定要吃,因为这是胃的当令时间;午饭后要休息片刻,十五钟足矣,因为这个时间,是和心的当令时间同步的……所以说,再好的化妆品再好的保养品也不如到点起床、到点吃饭、到点睡觉来得强。
第三章,精盈则神明,精亏则神疲,气充则神明,气虚则神衰,这章主要是说精、气、神。说实话,就我自己而言,之前不太了解精气神三个字具体指的是什么,看了这本书才知道,精指的是肾精,气亦称气机,神则是人的意识、情感等外在体现。这章作者选择了中国人都很喜欢的《西游记》作为基调,以唐僧为首,代表人的精气神,孙悟空代表心,猪八戒代表肾,沙僧代表脾胃,根据五行进行讲解,把精气神说得更明白更好懂更容易理解。
第四章,气、血、津液三者的相互关系。先说气,人的身体内的气分为6种,常听到的有元气,中气,还有宗气、营气、卫气及五脏之气,气来源于脾胃,脾胃之气是人的根本,血之庇佑,武侠剧常有的元气大伤,可想而知,伤了气得多严重,所以要好生养着脾胃,好生养着气。说到血,肺朝百脉、肝负藏血、脾管统血,血好容颜方好,血不好就会出现血虚、血热、血瘀,气血调理好,身体方健康。最后说津液,津液是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胃液、肠液、唾液、关节液等,习惯上也包括代谢产物中的尿、汗、泪等。由此可见,气、血与津液是相互依托,而依赖于脾。
第五章,主讲气虚,分为肾虚、脾虚和肺虚。有的时候,身体有一些小问题,不当回事,其实都是气虚的关系,像自汗、脱发、心跳加快、失眠、阳痿等都是因为气虚造成。除此之外,还有阴虚和阳虚,正常情况下,阴与阳是相平的,若阴为正常,而阳少,则为阳虚;阴虚则与之相反。
书中还根据情况列举了一些药方,这些药方是否有效或者说是否对症,建议大家不要轻易尝试,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毕竟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和情况不一样,药的剂量自然也不尽相同,医者不自医便是这个道理,中医方面的书,可以多看,但不能乱试,要等到经验积累到一定的量再试,切记切记。
书的内容很丰富,语言也很浅显易懂,举的例子也可以理解,漫画也很俏皮,书的背面也印有作者的公众号,内容中也有提及,除了书的内容外,也可以留意。
《说医不二》读后感(七):读后感-《说医不二》
这本书,是懒兔子漫话中医系列的一本小科普读物,80千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本书排版洁,最大的特点是用漫画的形式给我们介绍了中医的理论及案例。我不知道传统中医大夫是否能接受这种模式,我是可以的,而且认为很有必要。
本书一共五章,表达清晰,语言幽默,案例贴近生活。中医是最平民的哲学,是人生智慧的体现。大道至简吧。有人说本书仅仅是通过个例来解释和论证中医某个理论的论点,不符合现代医学的模式,应该有循证医学的基础。我想,这位朋友还是没有理解中医理论的根本及天人合一,阴阳五行,辩证论治在治病中的灵活应用吧。这点后期再补充说明。不过这位朋友也思考了,包括我也是有些隐隐的担忧的,就是中医养生及中医理论的普及,一旦过多的夸大,不切实际的执行,成功案例互相抄写,看不到走弯路的案例,我想这一定会好心办坏事的。还好,本书没有一味地这样表述,懒兔子在这点,不懒。
第二章子午流注是给我印象很深的,子时23:00-1:00为胆经运行;丑时1:00-3:00为肝经运行;寅时3:00-5:00为肺经运行;卯时5:00-7:00为大肠经运行;辰时7:00-9:00为胃经运行;巳时9:00-11:00为脾经运行;午时11:00-13:00为心经运行;未时13:00-15:00为小肠经运行;申时15:00-17:00为膀胱经运行;酉时17:-19:00为肾经运行;戌时19:00-21:00为心包经运行;亥时21:00-23:00为三焦经运行。 每个运行时段对应要做的事情,我不止此时有这种感觉,之前也有过,那就是,这也太神奇了,为什么会和生活这么一致?生物钟吗?其实现代研究也差不多,夜班的人总是在拿着年轻资本投资,我不能想象以后身体会多糟糕。读完书,我竟然完全记住了。
后面通过西游记说了精气神,心,脾胃及肾经的事情,这是对西游记的一种中医学解读,我隐约记得之前看过类似的,不知道是不是界内一直这样的说法,不过蛮有趣的。人生不要抱怨欲望,是欲望导致了我怎么怎么样,其实是没有一颗强大的自制力的内心。由此,我十分认同阳明学说。暂且不发挥了。
本书同时介绍了一些经典的方子以及生活中的小问题该选用什么方子,为什么要这么做。我知道其中的道理是教科书上说的,不过不知道我们这样的专业学过的有没有把知识还给大学老师?如果记不得大学老师是谁,恭喜你知识还没有还,自己留着用吧。因此,我很敬佩这个经济学的懒兔子,年方四十,行外人,如此通达中医,更加说明中医学的哲学道理其实来源于生活,很平民,我们中国人骨子里都在用。作为科班出身的我们,有什么道理,不去研究呢?哪怕是一个理论?说到这,我感觉有必要细细读一下四圣心源了。
本书最后大概说了一些气的问题,血的问题,都属于津夜不调的情况,现代人蛮多的。脾胃论,现在也不过时,虽然有很多年头了。本书最后也说了一些案例,我认为太有价值了,通篇不是大道理,让人多了几分实用主义。
总之,作为中医科普读物,翻一翻还是很好的,不晦涩难懂,不夸夸其谈,不攻击其他派别及西医理论,也许这也是我推荐本书的原因吧。最近看了《人世间》纪录片,都是说的急救,外科,内科手术之类的。有时候我就在想,西医理论也并不是一无是处,人家的也很好,对某些疾病的治疗大家也很认同。同样的病变,我就在琢磨,用中医方法我该怎么去处理呢?能治愈吗?不过,一般也是西医不治了,最后选择了中医罢了。
那天看了一句话,中医理论真的那么厉害吗?我们任何东西都能自圆其说,显得很牛。其实,这是误解了,有很多束手无策的事情,这种在古代案例中有体现,报喜也报忧。现代的杂志和读物,多报喜不报忧,不实诚。中医理论也是在完善的,因此出现了麻醉,接骨,针灸,按摩及其他的来辅助中医药整个体系,因此,我们是不断成长的,绝不是什么都能解决的。
推荐本书,同事姊妹书《医本正经》也在读中,喜欢的可以一并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