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请您多关照!》是一本由都文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未来请您多关照!》读后感(一):“宝宝睡眠训练”与“哭泣控制法”
读书会里我们经常会讨论一些问题。最近讨论的比较多的就是关于亲子关系的一些话题。
前段时间一位妈妈在豆瓣发布了一篇文章,大意就是孩子哭闹确实不对,但是社会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宽容,不应该完全指责。对于这个观点,我不予置评,今天单单说下这本书里面关于养孩子的“宝宝睡眠训练”与“哭泣控制法”。
这两个方法是书中比较醒目的两个方法。个人认为这对于孩子的照顾非常拥有。我把书中的方法发到朋友圈之后,有朋友就留言,说不要教科书式的养孩子,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鉴于这套方法的争议性,所以在介绍这个方法之前我在这里提前声明,这种方法不一定适用于任何家庭。
关于具体方法大家可以查询一下搜索引擎,我这说下这套方法的行为心理学基础。
曾经我们都在初中生物学的课本里学到了一个非常著名的行为心理学实验,那就是巴甫洛夫关于狗的实验。经常在狗进食的时候摇铃铛,在某一次不喂食的时候摇铃铛,狗也会流口水。
这就说明,通过重复的行为能够让动物产生条件反射,从而对动物的行为进行控制。
继续深化,我们要提到第二个行为心理学的著名实验——斯金纳箱子实验。这个实验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具体实验过程比较冗长,不在这里进行赘述)也就是说,通过强化作用,能够让动物产生学习行为,在试验中,通过正面刺激小白鼠学会了按钮;通过电击,也让小白鼠学会了按钮。
总结起来就是通过正负强化与正负惩罚,能够让动物学习并习得某一种行为。借此推广到人类身上,我们惊奇的发现,这也是能够被得到证实的。
根据这个理论,美国的一些学者提出了以上的“宝宝睡眠训练”与“哭泣控制法”。
有需求→哭→得到安抚→重复强化→条件反射→得不到即哭
在这种行为模式当中哭这个行为是被家长通过正强化固定成为了条件反射。在孩子的理解,这就是哭即可得到奖励,这个思路。那么通过以上的理论之后的行为模式,是这样的:
有需求→哭→惩罚→停止哭→奖励→强化正确的行为→纠正得不到即哭
在新的行为模式当中,我们引入了惩罚机制与奖励机制,对于那些“不好”的行为,我们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惩罚”,对于好的行为进行“奖励”,这样来训练孩子的行为。在潜意识里让孩子明白,只有通过好的行为才能得到奖励,才能解决自己的需求。从而达成一种良性循环的行为模式。
《未来请您多关照!》读后感(二):满满都是爱
手捧着《未来请您多关照》,我其实内心深处还是很有感触和动容的。面对着二孩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步入了二胎的教养模式。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家便是这万千家庭之中的一份子。养育孩子的酸甜苦辣尽只有当局者知晓了。
借由着这样的四口之家的育儿分享,《未来请您多关照》无疑为书外的读者开启了一个重新认知二胎养育的心得分享。这是一个时代发展的趋势,这更是饱含母亲对孩子们真情的文字表达。借由着母亲育儿时的真情实例,书外的读者无疑可以领略到满满的母爱。除此之外,我们更可以分享借鉴到不少的新兴理念下的育儿经验。
有别于传统的教养类书籍,本书的一大特色便是将作者的2个孩子和自己的心情故事进行了紧密的关联。尽管分享着的还是那些育儿的琐碎事情,但是读者朋友们却实实在在地经由文字感慨着字里行间的母亲的情感关注。这里不仅仅是对于育儿点滴的经验分享,这里其实更多的是汇总着一位母亲育儿过程中的心路旅程。身为读者,我们则可以感受着作者养儿育儿的故事同时,更是无比动容地透过文字解读着故事背后的那些男言真情。我们既是读者,我们更是激发着共鸣的父母们。赶着老虎,茉莉和他们的妈妈互动情节,我们更会由此及彼地联想引发到自己在孩子们养育过程中的那份真情实感。尽管书名取名为《未来请您多关照》,我更觉得这里的故事围绕的则是尽职的目前如何为孩子们的茁壮成长铺路搭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虽然育儿之路既有眼泪也有欢笑,但是每个父母们都是那样勇往直前地不断探索和前行。尤其是我在翻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更加领略和欣赏到了作者是如何陪伴着自己的孩子们独立成长。孩子,要你是我最总要的决定;一边繁花相伴,以便坎坷同行;小身体,大能量;成长之路从幼儿园开始;两宝的战争;快乐的早教;不负清楚不负你; 老爸的责任与力量。这几大章节的内容尽情地分享着一个为人母亲的投入育儿点滴。
借由着本书的翻看,我觉得除了真情的宣泄流露外,我更借鉴到了不少的育儿经验。一如本书编者推荐的,这里围绕着的是关于“男孩责任教育,女孩爱心养育,两宝放权管理,相互磨合中共同成长!”的经验分享。
原来玩转中西方教育,孩子们快速适应新环境不再是难题!满满都是爱,借助着《未来请您多关照》翻阅,我们一同分享期间的精彩育儿理念吧!
《未来请您多关照!》读后感(三):不一样的一本书
文:薇薇爱阅读
关于养娃有太多的酸甜苦辣了, 这本都文的《未来请您多关照》没有像以往的书中全面都是正面教养孩子的文章。
这里的家长更多的是鲜活的一面,也有负面情绪的家长。 这才是真实的一面啊。
不记得是谁说过的, 有孩子的第一年里,是最难的一年, 这一年面对初为父母的人们来说, 要面对的是孩子到来之后对孩子的养育, 以及在育儿过程出现的摩擦,困难,矛盾等等。
有甜蜜,也有心酸。 在看到三个好友聚会的过程中,一边讲述自己的经历一边哭泣的时候, 其实我也是想跟着大哭一场的, 当妈的女人都不容易。 面对生活给于他们的这个职业,他们别无选择,有时候也有一些孤独,甚至不知道自己想哭的时候该去对谁哭诉。
当妈妈的不容易,还体现到带孩子的这个方面, 中西方教育的差异,对待孩子的养育过程中也有一些地方是不同的, 对于中国的妈妈们来说, 是可以在家里坐月子, 西方人就没有坐月子的这个说法, 可以洗头洗澡, 可以认为是因为体质的不一样吧, 照顾孩子方面, 很多家长都是跟孩子一起睡, 之前几乎都没有听说过孩子的睡眠训练, 怎么训练孩子睡觉, 不给孩子夜里喂奶, 感觉其实差异化还是挺大的呢。
养育大宝,又要带二宝, 对于二胎家庭,之前刚刚有放宽二胎政策的时候,有很多的新闻上都说过关于二胎的时候, 老大的怎样的一个心态, 如何平衡两个孩子之间的问题, 同样也值得家长思索。
养娃的道路有欣喜, 有快乐,有眼泪,有悲伤。 《未来请您多关照》带你领略不同的教育方式,不同以往的育儿体验。
你们的孩子,其实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纪伯伦天哪,我怎么选了个这么文艺而伤感的诗做开头。明明这本《未来请您多关照》走的是诙谐幽默风啊!
不信,你看看里面讲的故事。甫一开头,作者都文大腹便便,穿着解开扣子的牛仔裤就去和伦敦来的闺蜜到酒吧厮混,孕期反应让她“尿频”。于是,闺蜜搀扶着她去洗手间,看到豪华的洗手间的设置,两个人叹息“可惜我俩不是GAY”,然后笑作一团。
你再往下看下去,一群辣妈聚在一起谈天说地,谈及孩子笑中带泪但更多的是诙谐。一位说起自己一边在马桶上大便一边奶娃;一位说起边和客户打着电话边泵奶,还要向电话那头的客户掩饰正在泵奶的“嗡嗡”的噪音。
读这本《未来请你多关照》,我几次读到笑翻了,几次又感慨不已,几次又几欲落泪。许是因为刚刚晋级做妈妈,里面什么生娃艰辛、产后抑郁、平衡家庭和工作、处理大宝和二宝的关系等,很多的内容都让我感同身受。
《未来请您多关照!》读后感(五):如果你需要,如果我可以
宝贝降生之初的这几年,
喜乐安宁也好,劈波斩浪也罢,
都不过是我们漫长生命里短短的一小截。
他身上的奶香,他响亮的啼哭,
光影柔暖,仿佛梦一场,
鼠标嘀嗒,时光一拖而过。
我们也开始一步步退出他的天地,
毕竟世界那么大,
故事才刚刚开始呢……
这是《未来请您多关照》这本书的前言,翻开书,刚看了这一段话就觉得眼前浮现出了很多场景,比如痛的想死的剖腹产刀口、月子里困得心慌又顶着一身的虚汗半夜起来坐着奶娃、看着熟睡的宝宝不停的连拍等等,初为人母时的各种紧张,打个喷嚏就赶紧摸下手脚凉不凉,甚至量个体温,就连宝贝身上出现一个小小的红疙瘩都非常的警惕……
我是三个女儿的母亲,大女儿3岁7个月了,两个小女儿11个多月。这本书在读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共鸣,书中作者两个孩子之间发生的事情,以及大人的处理方法,我都觉得很真实,而且几乎都是亲身经历。通过阅读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虽然已经是3个孩子的妈妈,但也觉得在带孩子培养孩子方面,还需要多向作者学习,相信我读完这本书以后也会处理的游刃有余!
看这本书,最有印象的就是part2“一边繁华相伴,一边坎坷通行”里面的一节“他们虽和你同在,却不属于你们”看得我眼泪水在眼眶中转了几个圈。这一节是作者写他的儿子老虎是怎么慢慢一步步的完成独睡,怎样一次次的经理成长,变成独立的小朋友。看着让我想起我的大女儿,得知怀上两个小女儿的时候,大女儿2岁3个月,那时候家里只有她一个宝贝,真的是24小时各种被关注,随着我身子越来越笨重,我和奶奶都开始商量让她过去跟奶奶一起睡,她总是不妥协的,每次都说要在这边陪着妈妈,帮妈妈照顾肚子里的小妹妹,听听她们晚上是不是又打嗝不睡觉,即使偶尔一次她同意跟奶奶一起睡觉了,还是睡到半夜抱着被子迷迷糊糊的跑回来,然后倒在旁边就睡。
两个小家伙出生以后,更是怕她睡觉翻来翻去压到妹妹,让她睡旁边的婴儿床也不睡,当时就把早产的两个妹妹一起放进婴儿床里,她跟我和爸爸一起睡大床。月子以后公婆都走了,我自己带了两个月的仨娃,那时候妹妹小,白天要带着妹妹去送她上日托班,爸爸也去上班了,那段时间我感觉我本来乖乖女的大宝贝变得“不乖”了,她总是每天无数次的喊妈妈,以前能独立完成的上厕所提裤子也要妈妈帮,吃饭也要喂,随时都要我把小妹妹放着然后抱着她……因为要一个人对付两个刚满月的奶娃,又要面对这么一个随时求关注的姐姐,那时候我整个人都变得暴躁了很多,大概就是书中作者说的产后抑郁症,我经常对大女儿发脾气,她回来在家我都不让她大声说话,玩具也不能发出大的声响,也不带她出去玩,晚上睡觉也让她不准出声……
两个月后,奶奶过来的第一天,她居然主动提出跟奶奶一起睡觉,而且那一夜,她真的没回来,早上醒来以后也没到我的房间,而是自己在外面看电视,跟奶奶在客厅玩。我突然就觉得好失落,我觉得我好像是失去她了,她是不是不爱我了,觉得妈妈太坏了,我没有出去找她,躲在房间好好的反省了自己这一段时间的所作所为。
下午的时候她来找我,说:“妈妈,现在奶奶来了,她可以在家带小妹妹,你可以带我出去玩吗?”我当时感动的,感觉眼泪水都要出来了,我的乖女儿又回来了,其实她算下来比其他同龄的孩子不知道乖了多少倍,她才3岁多,因为有了小的,我理所应当的以为她应该长大了,可是她并没有,她还是那么小小的一个,她也需要妈妈的爱啊!那天我把两个妹妹放下了,安心的带她出去玩了一下午,回来的路上她说:“妈妈,我最爱你了,我今天可以跟你一起睡吗?”我说:“当然可以了,妈妈也最爱你!”然后我们的笑声飘扬在大街上,飘向整个天空,我看了看天,发誓:以后不管遇到什么,都不能这样对她发脾气了,她是我的宝贝,对她来说,我是她唯一的妈妈,或许对于小小的她来说,我可能是她的天。
现在我跟三个女儿相处的很好,大女儿也很爱两个小女儿。当时看《未来请您多关照》这一章节的时候,我就在想,如果早一点看到这本书,我是不是能早一点感受到作者当时感觉到儿子慢慢独睡时的失落感,能更加珍惜我的大宝贝对我的依赖,能够理解她变的“不乖”的原因?真有点相见恨晚!
真心把这本书推荐给各位妈妈们,尤其有了二宝的各位宝妈,这本书中还有一章是“两宝的战争”,相信读过的人都会受益良多。祝天下所有的宝宝都生活在爱的海洋,且永远被爱着,未来请您多关照!
《未来请您多关照!》读后感(六):未来请您多关照
《未来请您多关照》,一本读起来非常吸引人,让人不舍得放手的小说。二胎家庭,陪读留美,中西方混合教育,双语环境,兄妹相伴,一幅美丽的画卷。
作者是一位八零后妈妈,北京大学法国文学硕士学位,曾就读于巴黎索邦大学19世纪法国文学研究所,后赴美国陪读,与家人在北卡罗来纳州的森林小镇达勒姆生活。现定居北京。
电影院里度过整个童年,独自在黑暗中做了美梦无数,梦里的女主角多半温暖光辉。
可能因为都是80后的缘故,从开始拿到这本书就不愿意放手。书里的内容都是生活的真实写照,看看别人,想想自己,在清晨的阳光下,作者带着孩子享受户外暖暖的阳光,而读者,我正惬意地窝在房间,读着生活,等着晚归的孩子。一样的二胎,有种同样的感受。
孩子的父亲留美进修,孩子的母亲选择陪读教子,中西方教育,孩子快速适应新环境不再是难题!包容开放,解放孩童天性!在书中,作者讲述了许多西方妈妈的育儿观念,从睡觉开始,闹觉如何处理。从自己作为母亲的生活开始,如何在家庭和自我中寻找独处的时间。各种观念的冲突,又如何在相互中成长,天涯海角,自由自在的共同成长!
男孩责任教育,女孩爱心养育,两宝放权管理,相互磨合中共同成长!带着大宝养二宝,牵着儿子带女儿,直击二胎时代的育儿难题!家庭与工作并重,忙碌付出与自我提升双管齐下,全方位规划女人的生活!逗趣轻松的故事与真切感人的抒情相得益彰,在日常点滴中体味爱的真谛!温馨对话,温情叙述,对母亲的付出和儿女的成长展开思考,可读性强。平衡母亲角色和自我角色,牺牲和付出从来不是妈妈生活的全部,你是母亲,更是自己。
《未来请您多关照!》是一本写给已经成为母亲和即将成为母亲的女孩的心灵成长之书。作者从生活的日常细节出发,不仅再现了女人成为母亲之后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成长,还对母亲的角色、自我的独立以及理想的坚持进行了深入思考。从简单女生到成熟妈妈,一路上繁花相伴,坎坷同行,女人在有笑有泪的磕磕碰碰中跌撞出生命的原色。《未来请您多关照!》在温情细节中呈现两宝的相处定律,大宝的心理过渡,男孩的责任教育和女孩的爱心养育。嬉笑怒骂,怦然心动的亲子时光;
四口之家全景生活,动情呈现育儿干货,邀您一起在笑泪中共享,这一次我们绝不说教!
喜欢文中的一段话,现在非常流行:(共勉)
《孩子》
你们的孩子,其实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而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未来请您多关照!》读后感(七):有一种幸福叫我陪你长大——读《未来请您多关照》
有一种幸福叫我陪你长大——读《未来请您多关照》
y:洁yuanyuan
自从有了娃子,自己也开始搜罗一些有关育儿的书籍读起来,想要改变和更正自己的育儿观念,更高质量的陪伴孩子。朋友知道我一直想要两个娃,只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达成心愿,所以为我推荐了此书。在朋友推荐这本书之初,我以为也是关于育儿方法的理论书籍,但是看过之后发现,这本书不仅仅传递给我们一种育儿观念,更重要的是传递给我们的那种真挚的感情。
作者郁文,北京大学法国文学硕士,后赴美陪读,一位把生活过成诗一样的全职妈妈。书中,一段段亲子成长的经历让我们总是找到类似的记忆与怀念,总是在这个女子嬉笑怒骂的生活记录中潸然泪下。而大段大段的生活不仅仅是记录精彩的生活,更多的把作者自己的育儿观念生动有趣得传递给我们。这不同于其他育儿教育书籍的文字让我们更能真切的、愉快的阅读,更能体会作者的想法。
和孩子相处的每个阶段,我们都会遇到各种问题,对于一个第一次当妈的人来说,家里鸡飞狗跳的场景会时刻上演。而此女子一人带俩娃,即便是养育第二个孩子有了第一个的经验后,也难免在面对两个孩子时出现各种新鲜的问题。作者总是以一种平和的心态、睿智的抉择来面对这一切,从怀孕之初,她就权衡利弊,放弃当初的一切,做一位全职妈妈,给孩子一份最好的陪伴。
想必面对和孩子分床这个问题,是很多妈妈非常焦虑的事情,什么时候分好?孩子害怕怎么办?如何顺利分床?这一系列问题都让人各种纠结。作者在面对这个问题时,也正处于被来自各地的妈妈们传授经验的时刻。可让一岁的孩子自己面对黑暗,自己战胜恐惧,不听不闻真的好吗?还记得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父母与孩子分房,一夜没有听到孩子哭闹的声音,可是早晨打开房门,发现孩子椅在父母卧室的门口,妈妈瞬间哭惨了。其实孩子做每一件事情都需要一个过程,强制执行也许最终真的分床成功了,可黑暗刻在孩子内心深处的黑影往往被我们忽略了。这块暗影不晓得什么时候会放大,什么时候会膨胀,如果真有那一天,我到乐意现在的晚上搂着小娃子一起入睡。而作者也在初初尝试之后放弃分床,来一场顺其自然的分离。
看得出,在这个家庭中,妈妈对于宝贝们的付出远远大于爸爸,可是不得不说,这里有一个有责任感的爸爸。爸爸要负责一家人的经济来源,但是总会在自己允许的范围内陪伴孩子。有句话说得好: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爸爸妈妈相亲相爱。而孩子的舞台不仅需要妈妈,孩子越大对爸爸的需求就越多。让爸爸充分参与到孩子的生活中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放手。不要担心爸爸做不好,不要担心爸爸做不到,我们只需要相信这个男人一样可以全心的陪伴孩子,可以带给完全孩子不同于妈妈的感受!而书中的爸爸带着孩子疯玩的场景也会不自觉的让我们想到了自己娃子同爸爸玩耍的场景。
当了妈才更能体会到妈妈的辛苦,因为在孩子这件事上,我们都愿意亲力亲为,代价即是失去很多自己的时间。当然,做这些并不是让我们失去自我,如何合理利用时间我想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在陪伴孩子时全心全意,把碎片时间利用起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偶尔给自己放个假,与三五好友聚聚会聊聊天,只有我们还是我们自己,才能更好的陪伴孩子。
很羡慕作者全身心的陪伴孩子,但每个人得生活都有自己的无可奈何。不管全职陪伴也好,还是工作之余相伴也好,陪孩子走过的这一段旅程太短暂,相信我们只要用心生活,幸福的体会这段时光,生活一定会回馈我们绚丽的色彩。
记于2017.9.1
《未来请您多关照!》读后感(八):全职妈妈的母子相处之道
《未来请您多关照!》,是一本妈妈一笔一划写下的与子女相处的故事。确实,妈妈与宝宝如何相处,这是已经成为母亲和即将成为母亲的女孩的一个大问题,也是一门大学问。从心理学上分析,可以将妈妈与宝宝分为三种类型。
A类:积极活跃的行动派
宝宝:这类宝宝往往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新玩具、新事物都兴趣十足,但常常很快就会厌烦。
妈妈:这类妈妈喜欢追求新鲜事物,朋友众多,善于平衡人际关系,但常会强制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
类:敏感消极的内向派
宝宝:这类宝宝比较认生,喜欢缠着大人,习惯一直依附在妈妈身边。动不动就会哭,每次哭闹的时间很长。
妈妈:这类妈妈对于压力和刺激比较敏感,容易苦恼,情绪一旦低落,就需要调整很长时间才能振奋起来。
C类:从容自主的思考派
宝宝:这类宝宝即使看到旁边的孩子哭,也不会受到影响。与新玩具相比,他更看重自己一直喜欢的玩具,常会一个人乐在其中。
妈妈:这类妈妈通常是“慢性子”,总是要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才付诸行动。
A类妈妈和A类宝宝
特点:母子性格类型相同,相处起来有很好的兼容性。妈妈在陪伴宝宝时总会带着微笑,宝宝也会笑口常开。
最佳育儿法:可以通过一起去没有去过的游乐场所等方式,试着共同寻找新的刺激,在其间,妈妈要特别注意宝宝是否会疲劳。
A类妈妈和B类宝宝
特点:尽管妈妈是不易焦躁的性格类型,但仍会产生很多育儿方面的困惑,因为妈妈很难充分理解宝宝的想法。需要提醒的是,妈妈千万不要将自己的好恶强加于宝宝。
最佳育儿法:首先要认真观察宝宝的情绪变化,了解宝宝的兴趣所在。当宝宝感觉到妈妈能理解自己时,就会渐渐地对各种事物感兴趣了。
A类妈妈和C类宝宝
特点:在A类妈妈眼里,C类宝宝可能是一个“超级慢性子”。
最佳育儿法:妈妈最好能充分了解宝宝的个性,并试着配合他的节奏。和宝宝一起玩耍时,最好给宝宝留出让他自己想问题的时间。
此书中的80后全职妈妈,是A类妈妈。书中的儿子,大宝老虎,是A类宝宝;女儿,二宝茉莉,则倾向于B类。读者从妈妈都文与老虎、茉莉相处的心路历程与日常故事,甚至点点滴滴,都可以看出不同的心理特点。
《未来请您多关照!》读后感(九):亲爱的孩子,请您多多指教多多关照
常听人说,“爸爸妈妈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又何尝不是爸爸妈妈最好的老师呢?当孩子在世外桃源经历千难险阻来到妈妈的肚子里,在经历长达数月的成长之后,才能幸运的来到这个世界上。对于这个世界,爸爸妈妈早已熟悉,而他们初来乍到才会觉得陌生,所以当来到这个世界的那刻,他们因为害怕而哭泣……如果把孩子比作一块洁白的画布,那爸爸妈妈便是那画沙聚米的五彩画笔,这副画是宏伟巨制,还是信手涂鸦,就看要爸爸妈妈这五彩画笔如何绘制了。
从得知自己的肚子有个小葡萄即将长成一个胖乎乎的孩子开始,妈妈的内心相比于爸爸来说,是更喜悦的,因为妈妈亲身体验了孩子从小葡萄般大小,慢慢长大,慢慢地,大小如李子、如西红柿、如哈密瓜,到最后如西瓜一般。当然,在孩子成长的期间,妈妈的身体也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孕期的各种不适也接踵而来,怀孕初期,孕吐导致妈妈吃不下,睡不好,好不容易孕吐的症状缓解了,到了中期,皮肤又面临着各种因荷尔蒙而产生的痘痘、发痒、血管扩张,到了孕晚期,妈妈的身体也愈发的疲惫起来,因为宝宝越来越大,妈妈的体重也随之增加了,睡觉也越来越不方便……可是,即便如此艰辛,妈妈们也会觉得这是一次幸福的历程。
孩子的健康和安危是每一个母亲最为担忧的事情。孩子的出生,对于妈妈来说,有的时候是喜忧参半的,喜的是孩子终于安全的来到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忧的是害怕孩子的身体出现什么问题,有些孩子可能经历了和小老虎一样的遭遇,在出生时因为产程过长,被送进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这是任何一个母亲都不想遇到的,也是任何一个经历过的母亲在孩子长大后仍会心有余悸的事情,会将那份深深的自责一直埋藏在心底里。
都说孩子一天变一个样,从蹒跚学步,慢慢的,可以自己走到幼儿园,有了新的朋友,有了新的认知,有了和妈妈爸爸说不完的学校里发生的事情,这个时候,会让所有的妈妈感觉到,我的孩子长大了,但是好像长大得有些快,都有些追不上他(她)了。抱着他(她)教他(她)咿咿呀呀地叫爸爸、妈妈,仿佛就在昨天,如今,已经是个能唱完整首儿歌、能对自己的小友谊有想法的孩子了。
男性的思维和女性的思维是不一样的,在对待孩子的表现也不一样,我小的时候看到的多数家庭是以慈母严父的方式。可如今的年轻人,在接受的教育上、接触的人和事方面,都与我们的父母辈大相径庭,会借鉴很多好的育儿方式方法。要说与我们的父母辈唯一有些相同的地方,那就是,当孩子出生后,有些爸爸是从不沾手孩子的事情,全数交给妈妈,有些爸爸则是陪伴着孩子成长,与妈妈分工合作。近些年大热的亲子题材类综艺《爸爸回来了》、《爸爸去哪儿》,很容易就辨别出,哪些爸爸平常是不怎么跟孩子单独相处的,哪些爸爸是比不少妈妈都懂得如何照顾孩子的。
每个孩子都是第一次作为儿子、女儿,每对父母也多是第一次成为爸爸、妈妈,在携手相伴的这段路上,没有人是胸有成足的,知道前面的路该如何走下去,也没有人能完完全全的规划好自己和孩子的一生,并按照这个规划走下去。所以,亲爱的孩子,未来的路,无论是大风大浪,我们共同度过,也请你们多多指教,多多关照。
《未来请您多关照!》读后感(十):你的笑颜成就我的盛世繁华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孩子呱呱坠地让我们为人父母,不由的多了一份责任。心里有欣喜有感动甚至还有一些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伴着孩子出生,多了很多不一样的感触。孩子小的时候,感觉每一天都是一个变化,几个月的时间,慢慢的就看着那么小的孩子长大,变得会笑了,会坐了,会爬了,会颤颤巍巍的站起来了。每一丝丝的变化,每一点点的进步,都会带给我们惊喜。而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正是我们所一直欢喜重视的亲子时光,让我们和孩子可以一起成长。
《未来请您多关照》就是讲述了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不是教育孩子的科教书籍,而是亲身实践的相处过程。书中一个分为了七个章节,讲述了一胎出生到上学,二胎降临,早教和一家四口相处的过程。孩子和妈妈的相处过程非常有趣,一些孩子的童言童语时不时的语出惊人,让妈妈怎么回答都显得很无奈,甚至有时候不知所措。比如看到外面打雷闪电了,儿子老虎对妈妈说,妈妈,我们也去超市买个闪电回来吧......比如儿子问妈妈挂了是什么意思,我们家谁会先死……有些话儿童不懂,大人却很难解释清楚。有些睡前故事,可能大人为了突显自己厉害,会吹牛。孩子对于事情的懵懂和认知,往往在大人的教导下有了最初的印象。书中的一些例子很有代表性,妈妈夸大了拔牙的痛苦的时候,当儿子自己需要补牙因为害怕不肯去的时候,妈妈才悔不当初的不该只图自己说的高兴夸大情景。书中有回忆有探索,有一胎二胎的烦恼,有对未来的期盼。当成为了父母的时候,你才会发现自己身心渐渐软下来,仿佛被开启了前所未有的视角,有着好多好多的爱,想要给出来……
孩子身上的奶香,响亮的啼哭 ,细腻的肌肤,睡饱后缓缓睁开眼睛,感觉时光都柔软起来,光影交错,间或冲着自己一笑,顿时满心欢喜。孩子在成长,当初还抱在怀里,转眼就能满地跑,又到改上学的年纪,那个整天黏着自己的小娃娃,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朋友和世界。节假日一家四口的出行,妈妈生病爸爸带着两个孩子的情景,同学聚会今夕的对比,都让人不由的感慨,却有带着欢喜,因为当一个人升级为了父母,才在磕绊的摸索中跌撞出了生命的原色,而孩子们的笑颜也成就了自己的盛世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