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爱和自由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2-2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爱和自由经典读后感10篇

  《爱和自由》是一本由孙瑞雪著作,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的平装 32开图书,本书定价:26.80元,页数:28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和自由》读后感(一):爱就给他自由

  对孩子爱好像是与身俱来的。就像虎毒不食子一样,这是种动物天性。我们都会尽可能的去爱自己的孩子,对他们“好”。而恰恰是同样的初心,却是展现出了各式各样的爱。孙女士是在大陆推广蒙特梭利的第一人,这本书是她的代表作,也是了解学习蒙氏教育的很好的启蒙教材,给读者展现了一个蒙式理念下爱的世界

  蒙式教育的核心是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这是我的归纳,但凡归纳简化概念都会有些偏颇。不得不明确下自由的概念,有必要引用下书中的定义,“自由就是一个人不受制于另一个人,或另一些不因专断意志而产生的强制状态。”作为传统的教育或者说是大部分人的传统理念,孩子是自己生自己养的,听话天经地义的,甚至一辈子都应该是自己的孩子。但往往忘了一点,孩子也是一个人,虽然有一段需要帮助扶持的时间,但他无论如何都是一个完整的人。听话绝对不应该成为教育的一个理念甚至是枷锁

  对于这种与传统格格不入的理念,往往会招人诟病,比如最多的应该会说,孩子自由了岂不是要无法无天了。曾经看过好莱坞的一部电影天才婴儿》就是讲无法无天的一群婴儿。但是这部电影其它的剧情我都没什么印象了,有一点非常难忘,就是婴儿有婴儿自己的语言,等他开始说人话了,就意味着他放弃了自己的语言系统再也回不去了。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启发和思路,都是人,为什么成人就觉得一定比小孩聪明呢。父母束缚小孩自由的逻辑是,你什么都不懂,就应该听我的。但其实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随着认知的增加,我们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知识,但同时也是套上了越来越多的枷锁,我们是在一个领域里面,用我们的创造力在换知识。而对于孩子而言,虽然认知世界才刚刚开始,但这个时候创造力一定是最强大的。如果我们一味的填塞我们认为重要正确的“知识”,无异于在扼杀孩子的创造力。也许他本来的“语言”,或者说智慧,远超过我们成人。每个人对于世界的认知都是不同的,相信在孩子上更能开发出更多的亮点。人类从来都不会停留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创新才是人类生存的动力源。给孩子的自由就是在开发或者说保留孩子的创造力。

  当然所有的概念都是相对的,自由也应该是相对的。虽然蒙式教育本身是要推广完全自由的理念,但我觉得这是为了更能产生理鲜明冲突,用来和传统教育区分开来。真正的核心还是在于尽可能减少控制和干预,就比如书中提到在蒙式幼儿园里还是存在着以下三条规则,在此之外都是自由的。

  1、干扰别人

  2、粗野(破坏、打人、骂人和一些不文明动作)、不礼貌行为

  3、拿别人的东西

  而进一步从我的角度对于蒙式的自由有一个别样的解读。其实可以把自由看成是潜意识。所谓孩子和成人的区别无非在于成人多了成形的自我意识,其实大家的潜意识都是一样的,潜意识的能力也都是一样的。就想书中提到的把这个自由阶段解读成培养精神胚胎。十月怀胎养成了肉身,而真正的精神胚胎却需要6年乃至到10年。其实换一句话说精神胚胎就是培养你的自我意识。而蒙式的自由则是在完全接纳和认同孩子的潜意识,因为潜意识的能力更多是动物性天生的,我们过多的去压抑了潜意识就会影响一辈子潜能的开发。想比浅薄的自我意识,潜意识是一个神秘莫测,乃至于超出人类逻辑能理解的世界。对于我们不知道的那部分世界,我们的态度还是应该更加尊重。我觉得对于孩子的世界不妨可以从俯视凌驾的状态调整下,更多应该接纳甚至于尊重。

  也许你看过之后并不会认同,那不妨可以想想自己,如果你认为自己什么都是正确的,那也自然不会认同蒙式的观点。但相信如果对于这个世界还有一些敬畏心的朋友,蒙式教育都会触动我们的心灵。相信对于孩子教育来说都是会有帮助的。

  其实更多的朋友会觉得蒙式教育好是挺好,但没法实践。因为需要更多的精力乃至于财力才能坚持下去,而且真正蒙式教育出来的孩子和传统教育的孩子又会格格不入。在传统教育当道的现世,谁又会走出离经叛道的那一步呢。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问题。一直以来,特别是在基础教育上,人们都会发牢骚甚至于的确发现不好不正确的地方,但最终还是随波逐流。一种逻辑是,随大众就算错也不会太离谱,就是以恶小而为之。一种逻辑是,微小个体能力有限,无法撼动普世价值观,出头鸟往往会死的很惨,就是以善小而不为。其实这关键还是在于我们是不是真的完全认同这个理念,如果认同了,我们就应该去实践。或者说也是因为我们自己不是蒙式教育出来的作品,我们无法理解或接受与我们被教育的框架相左的行为。这就变成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了,不过还好有了蒙特梭利奶奶贡献,还有孙女士的倾力推广,现在蛋是有了,就看你怎么去孵鸡了。

  2016-10-12

  《爱和自由》读后感(二):有规矩,自由成方圆

  很有名的育儿书了。不止一个朋友推荐。终于还是看了一遍。

  写的很好!传递的是一种思想。看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爱和自由比那本书好太多,那本太琐碎,太流于细节,以至于让人感觉,这样做真累。一点点小事,就需要上升。

  但爱和自由不同,他表达的是一种思想,一种因为爱孩子,而付诸行动上的,如何爱。包括让孩子在合理自由的环境成长,尊重孩子,让他学会独立思考、行动。

  1、合理的自由:这本书并非说一定要让孩子为所欲为,它仍然是有界限的。比如打扰别人、野蛮不礼貌等,那些是需要制止的。但制止的方式,并不是打骂,而是把孩子抱走,让他明白,这样做,是不被允许的,然后他自然不这么做。

  2、尊重孩子:这本书让我很感动的是,对孩子的玩耍,她用了“工作”这个词。其实想想是这样,操作教学用具,画画,玩沙,对那么小的孩子的意义不亚于后来的作业大人的工作。用这个词,真正体现作者对孩子的尊重。尊重他的兴趣,爱好,在不打扰别人的情况下,专注的发展自己的爱好。

  3、独立思考行动:这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真是有自由宽松的环境下,通过专注的工作,慢慢养成对实物的感知,形成自己的思考能力,逻辑关系,从而对事物,能有自己的看法,并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策略性的表达自己的看法。

  当然,这本书有些细节还是值得推敲。

  比如说顺从是爱的一种表现。为了老师,所以顺从的在课堂上不说话等。这就有点可怕。长大了,这样不就成包子了?可能是我理解有问题吧。呵呵。

  总体,是一本很好的书,讲述的是思想,是精神。掌握这种精神,为自己的孩子,制定一个规则,在规则内,让他自由的成长。

  《爱和自由》读后感(三):你这一生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成为你自己

  两年前买的书,前几天刚看完,虽然时间晚了一些,但无论和哪类知识的相遇都何尝不是一种缘分,依现实来看,这次的时间也算是刚刚好。

  《爱和自由》是孙瑞雪老师所著一本探索儿童心灵密码的书,也是关于“爱和自由”的书,更是和我产生无限共鸣的书。从书中,了解到,人这一生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成为自己。

  1

  精神胚胎

  婴儿出生后,他将如何成长?作者在书中,给了我们答案。她把儿童成长中的自我发展,称之为“精神胚胎”。其实,孩子出生后,并不是对世界一无所知的,他的内心有一股隐秘的、不为外界所知的力量,也就是常说的潜力指导儿童遵循它去成长。

  “我们从不相信也不知道,胎儿在母体中形成的那一瞬间,他内在就有一样东西,那东西将在儿童一出生就指导儿童如何发展,指导儿童去抓什么,摸什么……蒙特梭利把他称之为‘精神胚胎’。”

  精神胚胎,又被其他教育流派称为“生命能量”“灵性”“本体”等。这颠覆了儿童从小只需要靠“教”才能成长的观念,在精神胚胎中包含着儿童的成长密码,儿童的成长,其实就是不断破译这些密码和无限创造的过程。

  但也并不是说儿童不用“教”,父母要做的是给孩子创造一个爱和自由的环境,帮助孩子度过一个个的敏感期,做出对孩子成长最好的保证。

  “儿童内在的精神胚胎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帮助孩子认识世界,这种特殊能力叫‘敏感期’。儿童整个的生命状态是由一个接一个的敏感期组成的。”

  如婴儿老爱吃手,是处于口的敏感期,用嘴巴来认识世界;1岁前喜欢把很多东西放进嘴巴,是在区别硬和软……敏感期主要集中在0~6岁。而对于经历敏感期后的孩子,作者说,“这种反复的动作,会产生一种感觉,而反复感觉会催生经验,经验就导致了智力发生。”

  从精神胚胎,到感觉,再到智力的产生。让我们知道,儿童的成长有一定的规律可遵循。

  2

  不打扰

  智力起源于感觉。而父母最需要做的就是“不打扰”。

  当孩子把手放到嘴里,不打扰;

  当孩子在反复地做一件事,不打扰;

  当孩子安静地玩耍时,不打扰;

  ……

  为什么要这样做,作者说,“当孩子处于某种感觉中的时候,我们打扰他,会把他的感觉破坏掉,这样,儿童内在的观察和感觉,就在这种强制过程中丧失殆尽。”

  智力的发展只能靠自己的亲身体验,生命的意义不就在于每个人都有所不同,都有创造无限的可能。这样说来,要让自己的孩子独一无二,有所不同,保护儿童的感觉和体验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是从自己的经验得出结果,它变成你生命的一部分,那是你自己的,但别人教给你的东西,那是别人教的,是别人的感觉经验,感觉经验是不能教的!创意也是不能教的。”

  未来的世界是互联网的,是创新的,在这个“填鸭式”教育时代,孩子从小拥有无限创意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事情。很多家长希望培养孩子的创意,在孩子小的时候,学习绘画音乐钢琴艺术,有的长达七八年,但很多的孩子长大后,不再喜欢这项艺术了。这是因为孩子小时候学习这项艺术的敏感期还没到来,对艺术的感觉就被破坏、固定住了,正如作者所说:“强迫孩子画画,不断教孩子画画,可能导致这个孩子一辈子都不可能真正画画。不仅仅是天然的兴趣被泯灭了,而且孩子这方面心智被教的模式桎梏了。”

  不打扰,让孩子享受最棒的感觉,发展最好的智力。

  3

  概念“一般化”

  很多养育孩子的家长有一个疑问

  为什么一个故事孩子百听不厌

  每天讲的都是同一个故事,家长早已受不了了,但孩子每次还是津津有味,让人崩溃。

  作者用一句话解释了这个现象

  “儿童从故事里吸收的首先是逻辑,然后是情景,最后是概念。”

  要从一个故事中形成这么多东西,对家长来说是件容易的事情,但对正在建构思想的儿童来说,需要一步步的来,一段时间观察一种现象。最后掌握的概念就可以实现“一般化”(又指,知识迁移,把所学的概念运用到不同的地方),运用到生活当中,这对儿童来说,是一项伟大工程

  “儿童如果将他已掌握的概念,在对环境的自发的探索过程中一般化,这是一个内在机制转化的过程,也是儿童掌握概念的目的。他需要时间,有的儿童可以马上做到,有的需要更漫长的时间。这个是认知的延迟问题,不仅儿童,成人也有。”

  一般化过程不仅需要考虑孩子的认知问题,还与环境氛围有关。如果给予孩子一个轻松、自由的成长环境,那么孩子概念的一般化过程会顺畅些,但如果孩子处于经常发生打骂的环境,那么,作者说,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打骂孩子会给孩子造成压力恐惧,这种压力会过分强化儿童对某一事物的感觉,刺激孩子对某一事物某一方面的认识而忽视全部。被打骂的儿童在建立某一概念时,他的眼睛看到的不是一个客观的现实,而是受刺激后的事物,世界就不是原本的世界,而是经过他加工的世界,压力使得孩子在把握事物时产生偏差,不能高度理解本质问题。”

  孩子在建立概念时产生偏差,就会影响一般化的正确度,这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不可弥补的损失。即使孩子的一般化程度不一,但只要慢慢来,每个孩子都会是优秀的。

  4

  纪律

  你的孩子能自觉地遵守纪律吗?

  当把自由赋予孩子,孩子可自觉的形成秩序,并自觉遵守纪律。所以,纪律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之上。

  《爱和自由》中,蒙特梭利说,人必须是自己的主人,这是第一点。当你是自己的主人的时候,当你自动遵循某种生活准则的时候,那你就有自我控制能力了,人的这种自我控制能力称之为纪律。

  这是自由的力量。当孩子拥有自由的时候,便可以做到自律。如果孩子的内心受到约束和限制,那么,他的内心将会由别人住进来,而自己不能做自己的主人,内心将会充满无限挣扎,充满痛苦。看来,自由是形成纪律的前提,自由和纪律对儿童很重要。

  对于纪律的认识,不仅仅是常规意义上的“遵守纪律”,对于儿童发展中的纪律有着另一番解释。作者这样说:“蒙特梭利所说的生命的纪律是指秩序,智力的纪律是指专注,行为的纪律是指顺从,儿童能遵守事物的法则,也就是能顺从规则。有什么样的纪律能超过这种纪律呢?”

  这就是纪律在孩子生命中的意义。很多家长希望孩子专注、顺从、遵守法则,如果能从自由的角度出发,激发孩子的潜力,那么,孩子的纪律便会自然而然产生。

  5

  爱和自由

  “爱和自由”是本书的书名,也是全书要传达的思想。

  爱是儿童成长的土壤,爱给予和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父母之爱需要是发自内心的爱,而不是自认为的“爱”。真正的爱赋予孩子,孩子的世界是饱满的,神情是满足的;而没有得到父母的爱的孩子,则一生处于追逐这种爱中。

  如果给予孩子正确的爱?作者说:“是从根本上没有打扰过他,在关键时刻爱过他,父母换起了孩子,使孩子找到了内在的感觉,帮助孩子自己建立了清晰准确的概念。”这是从孩子心里发生的变化上来说,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中起辅助作用,而儿童是主导。

  而对于父母应该做的,书中这样说,“人类的进步与发展就在于如何把潜意识变为意识,其中包括对儿童的教育。警惕自己的潜意识,把潜意识提升上来,才叫真正的爱。”这段话是心理学中对父母之爱的表述,其实说白了,就是大多父母是由他们的父母教育而来,日积月累,这些教育理念变为了这些父母的潜意识(自发的一些行为),所以,在教育自己孩子的行为上,也会采用很多潜意识中的经验。但如果父母能经常做到觉知自己的潜意识,找寻真正适合自家孩子的教育方法,把这些“自发”的意识转化为能够掌控的意识,那么,你的孩子将会是幸运的。

  关于自由,前面已讲了很多,这里就不再赘述。

  爱和自由,就是帮助孩子建构有序的内在,让一切成为天然的存在。

  “儿童在整个成长期不懂得什么叫不好,他的一切都顺应自己内部的发展,他追求完善是一种自然状态,不费任何力气地趋向完善,他们对完善的追求不是一种牺牲,而是他们的生活本身。”

  这是儿童成为自己的力量。

  -End-

  本公众号(经典绘本classic)内文章均为原创,转载请联系,侵权必究。

  《爱和自由》读后感(四):也评“爱和自由”

  关于这本书的正面评价已经很多了,自第一版出版以来,因为新颖的立论观点,迅速吸引了大量支持者,配合她的演讲和电台电视台节目,对推动儿童教育观念转型起到一定的价值。豆瓣上几乎所有相关书评都用很大的热情给出了推荐的评价,只有PUMA在“伪善的爱和自由”一文给出不同观点(http://book.douban.com/review/1436947/)

  我在这里想谈谈我认为本书的不足,给阅读者多一些角度展开思考。特别要提的是,同样提出反对意见,我的多数观点与“伪善”一文是不一样的。

  首先,孙瑞雪从概念层面把蒙氏教育法设定为完美的教育方式。她赋予给孩子一个完美无暇的形象,全能全知;而家长的形象一直是懵懵懂懂,不断地无意识犯错。对于家长而言,凡是符合蒙氏教育的实践都是对的,凡是不符合蒙氏教育的实践即是错的。即便蒙台梭利本人也会承认她抱持乐观态度的很多做法,其有效性还有待验证。然而在这本书通篇里,我们看不到这种科学的表述语气,很多陈述甚至是可笑的,譬如在书中多处提到的儿童的品格只可以在0-6岁之间被塑造。我们可以很轻易的拿出许多事实反证来反驳这个观点,这个论断即无事实依据,又违反逻辑推理。凭借这种断言式表述,孙刻意地把自己标榜成一个绝对教育权威。

  其次,这本书通篇贯穿着批判态度,与我们在中国任何一所学校里感受到的老师风格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在这种教学关系里,教师是她本人,学生成了孩子们的家长。虽然书名是《爱和自由》,我们完全感觉不到她对成人的爱。她从不吝于不客气的批评其他人打扰了她的孩子和学生,即便是写在书里非口语式的表达,也让人感觉是无礼的。所以阅读这本书的情绪是压抑的和愧疚的,而不是积极的和美好的。这种情绪本身并不符合教育的精神。

  第三,这本书内容组织凌乱,不成体系。孙本人是一个基层的实践者,同为教育实践者,她不具备蒙氏对实验性研究以及教育理论的透彻理解,她的理论基础是很薄弱的。在书里她只能描述自己观察和套用蒙氏理论去解释,很多的解释是生硬和勉强的。这本书本身又是以讲稿为基础编辑而成,读者只能在这本书里提取到离散的教育观察和心得抒发,却无法自行构建起一个脉络清晰的教育方法论。

  这本书的畅销有它的道理,甚至作为一本介绍性的读物,它在特定时期发挥了独特的价值。然而我想奉劝把本书当作育儿圣经的家长,应该正确看待该书的价值。蒙氏思想进入中国已经十余年,从原著直译而来的《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和《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等书远比这本书有更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作为严肃的阅读者和严肃的父母,学习最终目标不应是遵循某个权威的普遍原则,而是融通形成适合自己孩子的独特教育方式。

  《爱和自由》读后感(五):主题很好,水准一般。蒙氏的实践报告。

  演讲集,缺点很明显,组织没逻辑,说话重复,事例也重复。没有自己的思想,总是蒙氏说蒙氏说。看得出执行蒙氏有些教条。作者还和一老师争论“你真不蒙氏!”,“你才不蒙氏”。感觉把蒙氏当毛主席语录。而且否定所有非蒙氏幼儿园的孩子。总是说这个心智不正常,那个也是。不喜欢这种自我感觉超好,总看不上别人的心态。可以说这是没有吸收力的心灵。

  作为书来说,水准品质并不高, 诚意不够。

  但是,反过来说, 这本书会在中国如此卖座,是因为中国的教育太压制人的天性天赋,那么倡导释放的书就会得到共鸣,我们受过的,不想让下一代再遭受。 本书胜在主题。

  《爱和自由》读后感(六):什么是尊重孩子,怎样尊重孩子?

  有一个学前教育研究生的朋友,自然会或多或少了解小朋友的教育问题,也就不能不提到蒙特梭利。《爱和自由》这本书讲的就是家长如何去爱自己的孩子,给予小朋友自由,而不是事事干涉,让他依靠自己的内在精神(书中称之为精神胚胎)去发展规则、秩序、自尊、道德感和意志力,可算是对意大利幼儿教育学家蒙特梭利教育思想的阐述与实践。

  书中列举了非常多的幼儿教育的实例:安全感、自由、敏感期与吸收性心智,孩子“吃”的问题,智力发展与神游……,很多问题都是家长现实生活中会遇到的,所以读起来也不会觉得枯燥,切实从生活案例中教授我们如何成为合格的老师与合格的家长。

  书中最想改变的是家长和老师的教育观念,让家长明白父母对儿童真正的爱是关心他的成长,关注孩子自身,不要滥用家长的权利,明白这个道理就不白读这本书了。

  书中摘要:

  以爱的情感唤醒儿童成长的积极性;

  以自由的空间确立儿童的创造热情和自我意识;

  以规则的内化形成儿童的社会秩序和内在智慧;

  以平等的关系引领未来社会的和谐和文明。

  :个人觉得蒙特梭利教育思想与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本质是一样的。

  《爱和自由》读后感(七):笔记

  12我觉得儿童整个发展的遗憾可能就在这儿。一方面就是他在感觉的时候,我们破坏了他的感觉;另一方面就是当儿童感觉到的时候,我们

  没有把词语同他内在的感觉及时配上对。配对的重要性就在于此。

  15人们有很多必须共有的东西,比如知识、道德,这是有理由的。但共同的东西不能用共同的时间教,即使能用,那也是小学及以后的事,

  那时儿童的精神胚胎有个变化,能把感觉点转向成人招引去的注意点,这个能力年龄越大就越强。

  30儿童接受的任何东西应该通过儿童自身的大脑。儿童的大脑运行虽然比较慢,但只要让他思维,给他机会,就会逐渐变快。

  34儿童从故事里吸收的首先是逻辑,然后是情景,然后是准确的概念。所以一定要仔细为儿童选书,因为很多书逻辑有错。

  36应该用一种方法来隔离孩子的内部注意力,把它固定在某一知觉上。

  43哭除了表达情绪,又是儿童心智未及的一种表现。

  68真正会爱孩子的父母,他的孩子在各方面发展都非常出色。比如说孩子对父母的依恋程度比较小、独立性强、思维开阔、自信、记忆力好、解决问题能力强,同时孩子快乐无比。

  168儿童在3岁以前是不可能顺从的,除非他接受的命令与他的冲动一致。

  《爱和自由》读后感(八):推荐是因为观念的革新

  总体来说这本书还行,推荐它主要是因为其中一个观点:有时候家长所谓的“爱”更爱的是自己而不是孩子。这点深有感触。

  有时候家长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爱孩子,为孩子穿衣,喂孩子吃饭是因为自己来穿,会更省事儿,自己来喂可以不弄脏孩子衣服,……

  家长更需要注意到的是自己的精力有限,而教育孩子是一件需要耗费很多精力的事情,在认识到之前就体会到了,带来的问题就是:家长自己已经沉浸在烦躁的琐事之中,被情绪控制,也就没有耐心没有精力去包容孩子可能犯的错,爸爸去哪儿里面有一集,石头因为把水洒在了床上,弄湿了被子,被他爸郭涛数落了半天,仔细分析一下郭涛的语言和行为,首先郭涛是爱儿子的,但是这里郭涛是因为爱他才数落他的么?不是,是因为被子湿了对两个人造成了麻烦,加上石头犯的前几件事情,情绪上烦躁(潜台词是:你怎么老犯事儿?搞得这么不顺利,我烦死了)

  还要举个我自己的例子,小时候也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情跟我妈吵了起来,后来我就坐在床上哭,一开始我妈也没来安慰我,后来我爸来问,我妈就过来算是跟我爸解释的来安慰了我几句,你猜当时我小小的心里是怎么想的?我在想我妈不爱我,只是因为不想被我爸或者被自己认为一个不称职的妈妈。当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也不知道,还好后来我了解到大人也有他们的情绪,不然后果挺严重的,只能说,孩子是很敏感的,也许只有一瞬间,他们也能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爱。

  所以家长首先要从: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这个“伟大母亲(父亲)”情结走出来,(PS:”伟大母亲“情结本身就是为了自己满足自己,赞扬自己而产生的),认识到自己有情绪是正常的,而带着情绪时往往不能听到孩子的真正诉求,所以追本溯源家长需要把自己的情绪问题解决才能更好地同孩子相处。当然本书对家长自己的问题无法解决。

  问题的根源仍需探寻。

  《爱和自由》读后感(九):一本书,也取决于读书的人如何读

  有了小宝宝,刚开始接触幼教早教这方面的书籍,还未有广泛涉猎,所以,带着吸众家之长来看这本书,谦虚学习。

  每天早上利用上班的时候看一点,大概1个月读完,有一些感想。

  这本书在传递一个简单,自然,明了,却很容易被忽略的一个理念:儿童有一个精神胚胎,他出生以后便存在一个内在或自我在引导他的成长。而家长却时常忽略这样一个事实,认为儿童教师一张白纸,他的成长是由家长控制的,所以家长用他成人的世界观去强迫孩子接受。

  这本书最着重强调的就是:放下这种愚蠢的自以为是,用尊重,用爱,去给孩子自由。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就需要明确如何去做。孩子不会说话的时候,人只能通过哭来表达,大众则需要清楚孩子内心有什么诉求。这便引入了“敏感期”这样一个概念。孩子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在发展(或发育)需求,这种需求被称之为敏感期。这些敏感期几乎都是生理和心理发展相互作用的需要。不同孩子的敏感期到来的时间不一样,所以家长需要知道各个敏感期的特点才能确认孩子牌何处敏感期,这是另一本书的角色。

  这本书提倡的教育理念是:不要去“教育”,遵从孩子的敏感期,给他充分的爱和自由的权利,给他发展和发育提供充分的条件,给他必要的保护。所有这些都是基于对孩子的充分尊重的前提下的,而不是基于大人的“我认为对你好的”。这个问题便上升到另一个高度的讨论:什么是爱,什么是自由。

  从这本书的结构来看,因为是由演讲稿整理而成的,每个演讲独立成章,所以整体结构性不强。另外,也是咽特点,具体的操作细节并不多,欲知细节,需配合另一本书。

  再次,作者在演讲过程中多次提到“蒙特梭利”,“蒙氏幼儿园”,“蒙氏教育”,让人有一种借机进行商业推广之嫌,对于我来说,这种行为或者暗示性的语言,是一个大大的减分。

  对于想要重塑教育理念的家长来讲,这本书可以作为一个参考,但同时也需要其他的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的教育理论来作为支撑和补充,这样你才能找到与自己的处事哲学相适应的教育理念。

  《爱和自由》读后感(十):因爱而顺从,并不是软弱

  一、苗苗徒弟

  苗苗是我的第一个“徒弟”,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爱笑。我几乎没有见过苗苗不笑的时候。这“笑”其实并不拘泥于咧开嘴的笑。有些人虽没咧开嘴,但眼睛里却有满满的笑意。有些人虽然在笑,却属于皮笑肉不笑,让人丝毫没有温暖亲切之感。苗苗徒弟就属于前者,即使是很累的时候,也是笑笑跟我说:“师父,我有点累耶……”我们的培训机构是周一周二休息,那时的她在忙毕业论文答辩的事,周末还得过来上班,我们放假她还要继续回去忙论文的事。在加之刚开始阶段,因为人手不足,我们经常一人做着N个人的活,长期对着电脑高强度地工作,迟早会吃不消。

  但她就只是笑。苗苗徒弟是一个喜欢找事做的人。这样的员工,走到哪里都会受欢迎。手头上的活弄完,当别的老师需要帮忙时,她也是第一个上去询问的人。唉,作为师父,真担心我这个徒弟以后出去会吃亏呢。

  不过,我知道,苗苗徒弟其实是一个内心十分有主见的人。她的内心有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或许连她自己都没有察觉。

  苗苗辞职的第二天,看着她帮我改的作文,上面不仅都认真地圈出了错别字,画出了病句,还用红笔作了批注,嗯,苗苗徒弟模仿观察的能力是很强的呢。虽然她改的不是我的作文,但当我看到批注时我还是会觉得很开心。“看得出来你是个非常努力的孩子噢!”、“老师相信你能做得更好,继续加油噢!”……或许,这就是“内在真我”的力量,让人沐浴在一股爱、喜悦、和平的感觉之中。

  那些天里,缺乏教学经验的我太过执着于如何处理“问题学生”的问题了,以至于钻牛角尖,浑身积累了太多负能量。殊不知从来都没有“问题孩子”,有的只是“问题家庭”。把目光聚焦于他人的不足之处,得到的往往是不满、失落和埋怨,甚至还会引发紧张、焦虑、患得患失等等不良的情绪。

  我跟苗苗徒弟说,我好烦,一点都不想当个教书匠了。于是,我在10分钟内就看到了我的徒弟。她什么都没带,两手空空地来看我,因为还是上班时间,所以出于自身的职业道德,我也没邀请她去咖啡厅一坐聊个尽兴。她只是来了,然后跟我说话,陪我站在马路边。

  但我很满足。因为我能感觉到她切身临在当时我的感受。

  二、 因爱顺从

  前些天里看了孙瑞雪老师所著的《爱和自由》,其中有一个观点是:人类因爱而顺从。

  作者认为,一个健康成长的成人越会顺从他人,因为他们的内心富有力量。因为有爱而能够顺从,因为有意志而能够顺从。虽然一开始我并不太喜欢“顺从”这个词,因为在我的字典里它是一个中性偏贬义的词,看到顺从我不经意就会联想到“懦弱的小绵羊”等形象,仿佛反抗、斗争、追求绝对公平才是一个“强者”应有的形象。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爱和自由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