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全球通史(下)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17-12-2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全球通史(下)经典读后感10篇

  《全球通史(下)》是一本由(美)斯塔夫里阿诺斯(Stavrianos,L.S.)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4.00,页数:84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全球通史(下)》读后感(一):全球通史下册书评全文——马克思是错的吗?

  全球通史下册书评。

  评分9.0 权重 5

  一段时间前看的,一直拖着没有反馈上来。

  还和朋友讨论了一下本书,得出的结论是:本书虽然很常见,面向各种年龄段、层次的读者,但是在成长了若干年后再来读,区别于大部分书籍,仍然感到作者观点层次明显在读者之上,深刻而富有洞察力,易读性与专业水平兼备,真正是一部常读常新的经典;且其非正文内容的出版要素均是顶级水准。

  在阅读过程中感到作者似乎过于力图“去西方中心化”,对读者十分感兴趣的西方近现代的发展历程几乎只是“寥寥数语”带过,其粗略到读者都感到其内容似乎都已知晓;而用了相对而言较多的笔墨来写俄国、中东、印度在西方崛起的各个阶段的对应变化(确实填补了我的许多知识空白),而对于根本没太多可写的非洲和波利尼西亚,简直就是浓墨重彩,不断强调一些重复的东西,乃至一直举一些详细而无足轻重的例子。实在是over-balanced了,这样做是不合适的,因为近现代历史本来就是西欧北美主导,其他被征服民族的历史虽然也有相当的研究价值,但就其影响而言是根本不能相提并论的。

  在读本书之前我一直没有意识到在近现代以前民族这个概念是很淡薄的,国家的形式也根本不是现代默认的民族国家的形式,因而国家的概念甚至也大有不同。而民族概念的诞生和强化是紧密的与民族国家的崛起联系在一起,而民族国家的大量出现和取得主导地位与神权的衰落、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封建贵族的式微也是分不开的;原来国家并非生来就应当是这种形式;社会组织的模式都是有其深刻的经济基础的,而每次经济基础需要产生重要转变的时候也就是社会制度变革的时候,甚至似乎所有制度基本都是由领导者根据当时经济社会的需要设计和推动的。这就将一个重要的问题推向台前:如今经济与科技发展得过于迅速,社会的变革完全跟不上其脚步,经常在各个方面阻碍进步,因而这个挑战是当今面临的主要困难,这是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与例证的。

  另外一点令我惊讶的是本书关于社会主义、俄国革命、五年计划等的叙述和评价竟然总体上和我国教材一样,这给我传达了某些重要信息,引发了某些深刻启示

  在本书中讨论近代后期的历史的终结篇中有这样一篇分析,《马克思的预期与世界历史的发展》,提到了马克思对社会主义运动的预期,正好与真实的历史相悖;革命没有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首先爆发,反倒在第三世界国家首先发生并大规模蔓延,而最终社会主义在八十年代末期走向了全面失败

  马克思是错的吗?

  我的观点:马克思的预言基本上没有错。但是之所以现实状况和其预言完全相反的情况就是,他当然无法预测到他的预言和他自身的作品和作为对后世的影响;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的预言历史,因为他的预言本身就会给世界带来极大的搅动使之完全偏离原来的轨道。由于他的存在,资本家以及种种势力根据这一预言,开始了各种活动;一方面资本主义势力极力避免殖民地国家实现工业化,使其仅仅成为发达国家的附庸,通过控制殖民地中上层使其满足于出口原材料且吸收其优秀分子使其为发达国家工作而非本国工作、资产转移到发达国家(也就是现在的各类精英外逃),避免威胁到发达国家的地位;另一方面在多方面力量综合作用下发达国家也通过改善工作待遇环境、改善就业(例如福特主义)、各类民权运动达成社会和解,避免了国内矛盾激化到爆发革命的程度,通过改良维持了资本主义制度并并通过当下的实力对比和社会环境、生活水平对比向世界昭示“资本主义才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社会制度”(这不一定是真相,因为资本主义当今实力最为强大且本身经过了改良,还积极阻挠其他社会制度的发展,其他社会制度因生存空间问题根本无法发展到足以和资本主义抗衡的地步,社会环境和人民生活水平也就无从谈起也就是说,最先进的社会制度是什么,取决于最强大的国家采用的是什么制度,而非相反。)当然最重要的是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并且将一直加速发展,先进国和落后国的差距将越来越大,落后国不可能再去独立发展自己的体系,只能与先进国家合作,而由于先进国的阻扰将使落后国越来越依赖先进国家而丧失自主能力,使得后来者完全没有超过领先者的可能。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将一直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因为美国有最先进的制度,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学术水平,最发达的工业体系,其中大部分都是核心部分,最发达的金融体系,乃至最佳的社会状况,所以其他国家将永远没有任何赶超甚至接近的机会

  所以,对这个问题,归结起来最有说服力的解释是:社会主义在其发展条件完全没有成熟的情况下就提前开展,且被许多野心家各种利用,走上了歧途,反倒导致人们对其失去了信心,阻碍了该运动的发展。当然,可能直到人类历史的终结,也不会有足以让其发展的足够成熟的条件。

  相关讨论见《全球通史,下册》,但上面的观点均为自己思考整理所得,在该书的观点提出新的见解并对其进行反驳。

  附全球通史中的原文:

  马克思的预期与世界历史的发展

  摘自【全球通史】

  卡尔·马克思认为革命将会首先发生在工业化国家而不是殖民地。他指出,西方资本家将剩余资金投资于殖民地是因为在那里可以获取更高的利。与当时其他社会主义者一样,马克思也认为这些投资将会继续下去,殖民地将会与其西欧母国一样实现工业化。

  同样,马克思预期,随着殖民地变得日益工业化和更加繁荣,西方的老制造业中心将会逐渐落后并造成大量失业。而这反过来将最终迫使西方工人揭竿而起,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因而马克思得出结论:革命将首先在西方爆发。事实上,马克思在致恩格斯的一封信中还表达一种担忧——他认为当欧洲变成社会主义之后,繁荣的殖民地国家仍将保持资本主义制度并会进攻和“粉碎”新生的西方社会主义社会。然而在一个世纪之后的今天,我们看到的事实却恰好与马克思的预言相反。革命首先发生的地方不是在西方,而是在如今被称为第三世界的前殖民地国家。因此可以说历史颠覆了马克思主义。那么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首先.西方的工人赢得了选举权和组织工会权。他们运用这些权利增加了工资,组织了福利国家。由于福利国家会在发生诸如事故、疾病、失业的状况下向工人提供帮助,因而西方工人对现状较为满意,从而也就成为了改革者而不是革命者。其次,处于第三世界的各殖民地并未实现工业化。由于西方制造业者不希望看到来自海外的竞争而积极反对在殖民地发展工业,因而殖民地仍保持着西方工厂的原材料供应者和工业制成品的进口者的身份。

  这种不利于第三世界的倾向——经济学家称其为“贸易条件”——是造成今天第三世界经济问题的原因之一。当然也有其他因素导致这些经济问题的产生。而最终结果就是,富国和穷国——发达的第一世界与欠发达的第三世界——之间的鸿沟日益扩大。这两个世界之间的人均收入之比不断扩大:1800年时这一比率为3:1,1914年变为7:1,1975年则变为12:1。

  这些数字也解释了为何历史未像马克思预言的那样发展。在马克思预言之前,所有的重大革命——英国革命、美国革命、法国革命——都发生在西方。但是到了20世纪,所有的重大革命都发生在第三世界:1917年的俄国革命、1949年的中国革命、1975年的印度支那革命、1976年的葡萄牙非洲革命、1979年的伊朗革命和尼加拉瓜革命,1980年的津巴布韦革命。而在20世纪90年代则发生了一件更加令人惊奇的事件,它再次颠覆了马克思主义——由于计划经济的失败,1917年以来在第三世界建立的社会主义政权相继倒台。苏联、东欧及其他地区的社会主义政权解体后,正在狂热地寻求能够替代社会主义制度的体制。

  《全球通史(下)》读后感(二):《全球通史》笔记

  把人类的历史给过了一遍。

  若从感情角度去看,人类的行为既可以由于其庞大的规模、气势的恢弘让人震撼崇敬,又可以让我感觉人类的世界就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简简单单得体现出最初始的想法。尤其是各种冲突、战争,一个简单的膨胀起来的人格就可以波及全世界围着其团团转,种种发生过的事情在事后看来都可以感觉到有趣和简单。当然不少人会说发生的事件都是历史的必然(好像马克思就这样认为),但我能看到的是种种的偶然成就了我们的过去,而这种偶然性形成的不确定一方面让我们对未来摸不着头脑,另一方面,也是人类有趣的原因。

  不仅仅是历史本身值得玩味,看历史从中得出一些想法这件事也是一件值得思索的事。我们因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无法从历史中看到未来,却因此而丰富了想象力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我们不知道在这众多可能性中哪个会发生(即使我们人类的智力发展到了这么高的程度也无法保证预测未来的准确性,关于阴谋论就很有理由去否定了),但是这种想象力和借鉴历史去分析的能力却总可以带来对人类自身更多的认知,即使我还不太清楚这是源于经验上的积累还是作为生物某项能力的强化。

  作者从全球联系的角度看人类的历史。从各地的隔离发展,到互相地取得联系,再到全球的一体化,这种思考的角度已成为现在大多数受过一定教育的人的共识:人们处于联系之中,人们因互相的联系而变得更好,而且在将来会联系地更为紧密。

  想到哪写哪,没有什么逻辑。。待整理后补充

  《全球通史(下)》读后感(三):历史远比文学更激动人心

  1、全球通史(下)(1500后至现在)这本书的信息量比较大,花了两周时间慢慢读完。我不知道是怎么定义欧洲中心论,是不是每个时间段都介绍其他地区的历史就不算欧洲中心论呢?然而,1500年后,本书围绕着欧洲各地区大书特书,中东、远东不过是点缀,其他地区更是没有啥存在感。2、本书有两个方面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一是伊斯兰垄断或遮断欧亚贸易之路后,欧洲由近及远诸国的应对;第二是一战导火索点燃后到大战爆发前,其实有足够多的时间留给欧陆各国进行谈判协调,然而由于两个方面的因素:战备机器运转起来后中途停滞的话将会是这个国家最虚弱的时候,例如铁路调度。(本书作者认为一战是机枪壕沟铁丝网构筑防守武器体系强于进攻武器的时代,到了二战飞机和坦克的协同进攻轻易就撕碎防线。一战的骑士决战般日德兰海战让位于海空一体攻防战如大和号就是在美军飞机围殴中沉没。)另外一个就是各国间条约构筑战争盟约,如果私自不按条约进行规定动作,那么很有可能被孤立,囚徒困境。3、接着说说应对欧亚贸易之路被遮断后,欧陆一对对携手登场的相爱相杀好基友好CP。

  《全球通史(下)》读后感(四):一个不了解历史、不懂政治经济学的人,读完此书之后的一点拙见

  横纵比较的磅礴手法,摒弃西方中心论的客观视角,鉴古通今的论述深度,以及思考方法亲切传授,是本书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断断续续地读了一遍,很多细节虽然不可能记得住,但可以说对大的脉络有了一定的了解,也产生了很多感触。

  开篇对原始社会的描述,给我非常深刻的印象。

  我们的祖先没有先人的经验可借鉴,全凭自身的勇敢智慧和创造力,在能力之所及的范围内,从神秘的大自然里探索着生存的法则,躲避着各种侵害。在那个时代,没有污染的环境、营养均衡的饮食,以及为狩猎采食所维持的运动强度,着实令文明社会的人们羡慕不已。

  在因地缘关系和协作关系结合而成的自治团体里,成员们坚守本分、履行自己的义务,富于集体责任感。首领应各种特殊需求自然地产生,行使着自己有限的权力,通过自身所擅长发挥着对部落的影响力。也许是他们还不知道对远期的未来有所预期,绝对的公平使他们不会对不公平有所畏惧,所以每个人都有着极大的满足感。原始的艺术,没有缤纷的流派,没有工巧的技法,不为取悦何人,只出于对自己生活的真实描绘,以及获取超自然力量庇佑的真实愿望。这种低级而纯粹的平均主义、淳朴真挚的艺术,让文明社会里的野蛮人陷入深深的自省。

  我们长久以来惯于踩着先人脚印前进的文明人,已难以突破既有的模式和桎梏,发展,仅仅依赖于世界上极少数绝顶聪明和极具创造力的人来推动时代。历经漫长的进化,沿袭着代代前人修筑的文明之路,我们才逐渐拨开蒙在自身和现实世界之间的迷雾。从最初自然选择的被动进化,到改变生存环境、改变自己的基因,我们已经跨入当前这个拥有着各种可能性的新纪元。技术飞速发展,社会却伦理跟不上它的脚步。人们陶醉于自己驾驭自然的强大能力,却不愿“及时地炮制一把可拯救自身精神危机的思想武器”。发展的代价,不仅仅是透支环境和资源,更可怕的是意识的倒退。

  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无数政权的兴衰起落、各种社会制度的更替,尽管有着各自的形式,却无不向我们传达着一些永恒的真理:

  一个国家或民族是否遭受侵略,取决于他自己。

  政治独立统一、经济独立、文化强大、人口众多的国家,不易招致侵略,可以同化侵略者;民生物资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过度仰赖别国,会受制于人;内部削弱,会招致挑拨,分崩离析。独立闭塞的地理位置、恶劣的气候,也是屏蔽骚扰的一个屏障。尊重与交流,以力量和自信的势均力敌为基础;有落差则必然有欺凌。

  但是,入侵也可以推动发展的——

  国家经济发展、政治制度改革、社会制度变革,以及世界格局重组 的几种驱动力:

  (1)一个是人的需求。人口激增→商品需求→新生产方式→更多商品→经济发展→政治紧张→新的社会制度,印证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原理。

  (2)另一个是阶级革命。革命产生的必要条件:激化的阶级矛盾 +政治觉醒(民主自由思想) + 够强且人数够多的一个阶级。这个阶级想要获得与其经济力量相称的政治权力和社会声望,同样印证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原理。革命的阶级可以把意识灌输给民众,唤起政治觉醒,但民众最终不会甘于沦为某个阶级的工具,民主自由将变得不可控,革命会向左转。觉醒,可通过由口号唤起,也可以在民众参加战争之后视野被开拓而获得。

  (3)再一个是对入侵(军事、文化)做出反应。若想利用被入侵的机会获得自身的发展,需要做好几个准备:

  ①民族团结,具备民族自豪感;②具有借鉴的传统意识;

  (不抛弃本国精神和道德,对外来知识和技术的借鉴)

  ③多元化的政体和社会结构,有利于应对变化和自身重组;

  ④拥有一个能够在应对入侵时,承接外来文化,并以此获得自身发展和壮大的阶层。

  在走这条路上,日本绝对是个典范。

  不管是作为一个国家,还是作为一个人,只有把自己暴露于一个易受威胁的境地,怀有忧患意识,自觉进行自我反省和重新组织,才能获得不断的进步。如果保持一种孤立隔绝的态度,满足于自己坚不可摧的结构和完美的体系里,在免于倾覆的同时,也失去了积极的、创造性重组的机会,在新一轮较量里是不会再次领先的。“规整”,也意味着贫乏,与真实的现实并不相符。“混乱”,也是灵活,更能适应改变着的世界。

  任何形式的科学和新技术,都要透过跨领域的联合、思想和技术的联合、渗透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真正发挥效用,才可以称之为“革命”或推进一个“时代”。技术的变革,最终会引发自我管理规范,以及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变革。

  人类发展到今天,无所不能,征服的力量已经能够挑战我们自身的想象力了,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原因不是技术发展本身,而是伦理观念跟不上技术发展的脚步。

  人们总是先创造出可能危害自身(生存环境、伦理……)的工具,然后才着手建立保护自己、防范危险的安全机制,以及规范自身的新准则。新技术,会带来长期的、无法彻底解决的挑战。在技术发展加速度惊人的时代里,需要人们更敏锐地洞察由表及里的变化趋势、更果断地颠覆旧的核树立新的自我管理规范、更深刻地反省自己的价值观。

  《全球通史(下)》读后感(五):技术进步对人类未来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教授在本书中着重强调了技术进步对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而空前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正在将人类带入充满可能性的21世纪:既可能是危险的,也可能是光明的。

  关键在于人类的选择。不错,“人类是独一无二的,是命运的创造者,而不是命运的产物。”相较于地球生命史上消失的99.9%的物种来说人类能创造环境来迎合自己的需要,而不是被动的迎合环境——冰河时代人类为何不像许多其他单纯依靠基因的动物灭亡,原因就是如此。

  但事物还有另一面。“我们迄今创造了一个值得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吗?” 这是作者在最后发出的意味深长的提问。为什么人类已经发展出了如此发达的文明,可是当代社会还是存在着这么多的痛苦,冲突与暴力呢? 原因在于技术发展与社会变革的不平衡性,人类虽然拥有如此多的知识,但却不拥有正确运用这些知识的智慧。这个问题在技术爆炸,人口爆炸的时代显得尤为深刻和突出。“因此,目前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否再次充分使用我们的大脑,这一次是适应一个我们自己创造的新世界。”

  在消除所有可能的竞争对手之后,我们人类不再面对任何敌人。我们面对的只有我们自己。道阻且长,与君共勉。

  《全球通史(下)》读后感(六):从西方的视角看世界

  终于把上下两本加起来大概150万字的全球通史看完了,全身舒爽。

  因为书里涉及世界范围的林林总总,太多陌生的地名人名政权朝代名,所以很多细节都是看过就模糊了。不过看世界史并不是真的要让自己成为历史书,而是为了补充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具体的史实,忘了那就忘了罢。

  由于这是一本由西方人所撰写的世界史,所以整书都无可避免地站在西方人的角度选取和评价各地历史。对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在西班牙洗劫阿兹特克文明那段。那时候西方各强国资助自己的海盗(没错,你没办法把他们定义成其他角色),那些被寄予厚望冠以“冒险家”之名的人出海寻找财富。他们觉得自己是传播上帝福音去的,所以一手拿着十字架;但是别人的黄金凭什么要交给你?于是另一只手拿着的是刀子——军队伺候。前不久在玩上古卷轴,突然想到,他们的心态就像这RPG游戏里的主角,海的那边是一个个未知的洞穴,里面都是野怪,杀野怪掉装备,天经地义。

  后来和表妹群群讨论这个问题,她说,所以说西方人不会相信中国是和平崛起,因为他们的思维就是强盗逻辑。即使中国历史中出现过带着实力足以横扫世界的海军的郑和下西洋却只做生意和传播文化的先例,他们也不相信中国会和平崛起,因为,他们完全没有办法理解。

  《全球通史(下)》读后感(七):以气御形

  正如文艺复兴人坚信通往现代的路是模仿古典的一样,斯塔夫里阿诺斯(以下简称斯斯)也坚信,研究过去的历史有助于规避将来不必要的灾难。于是,他便以全球史观那关注泱泱苍生的气,御人类六千五百年文明史的形,写出这洋洋洒洒几十万言的全球通史。

  全球史观作为一种史观正在被广泛接受。以现在的高中历史教学为例,在世界近代史方面,答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旁边,也可以注上一个促进世界市场行成,使世界联系更加密切这样全球史观角度的话。

  正如大多数主流观点被认同之后,其封神之作往往成为一个符号而丧失生命力,但斯斯和他的著作没有,为什么呢?因为本书独特的现实性。

  斯斯具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思想家情怀,他担心人类的认知速度跟不上信息更新速度而被淘汰,他担心人类武断而任性地摆弄核武器引火上身,他担心第三国家在这个“天下大乱”的时代的出路。

  04年3月,斯斯作古,那颗悲天悯人的心脏和灵魂,也终于能获得安息。

  如果说死亡不是一个缝隙的话,斯斯的文字给我们的启迪就不会仅仅停留于思想,像本书一样,以气御形,也会作用于我们的行动,让我们去改造这个世界,去决定21世纪的模样。

  《全球通史(下)》读后感(八):西方的崛起

  下册应该命名为“西方的崛起”

  在15世纪的中叶,基督徒和伊斯兰教徒分庭抗礼,以土耳其为代表的伊斯兰国家掌控着世界上最强大的武装,掌控着东西方贸易的命脉。西欧的国家,先从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向全球扩张。哥伦布怀着寻找印度的梦想找到了美洲,至死认为他发现的是亚洲。

  这时的亚洲,仍然保持着文明的杰出和保守性,甚至到了17世纪体纷纷制定了闭关锁国政策,然后等待着别人来敲开这个门。如果只读国内的历史,往往会沉浸在国内王朝更替的快感,沉浸在科举士大夫们的政治中,全然无法感觉到宋朝开始,汉族已经在外族入侵时表现出了极差的战斗力,差到一有外敌,朝廷的军队便不断败退。而当时中国面对的外敌仅仅是未开化的少数民族,并不是船坚炮利的欧洲军团。在安全感上,中国人由于地理的原因,总是认为防住了北方,就防住了天下,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就是活着的证据。南方是大后方,从来不必对外敌入侵作出任何防守,这样的军事布局导致18世纪西方侵略者从海路进攻时,轻松便攻下无数的中国城市。

  优越的环境是好事还是坏事?住在别墅里的人,在面对灾难时,心理上的落差会大于普通人。日本大地震中许多生活水平较高的日本人,一夜之间从富有变为灾民,这样的感觉应该与近代中国被列强欺凌时的感觉差不多吧。

  历史的车轮再次滚滚向前,《全球通史》进入到现代文明的部分,德国以惊人的速度占领了欧洲大陆,日本在亚洲拿起武器,趁着西方国家自顾不暇的时候占领了他们的殖民地。美国又一次出来决定了现代人类战争的结果。战后人类进入了民族独立和冷战时期,接下来就是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看完《全球通史》,仿佛看到一卷人类的文明史缓缓地降下帷幕。

  这注定是一本需要反复阅读的书,第一次看,会陷于其丰富的信息量而无法进行深入的思考。只有第二次,第三次地反复阅读,才能从快进的历史描述中找到兴趣点。

  《全球通史(下)》读后感(九):275和Reasonable Doubt

  没看过鸟语原版,纯推测。

  书首高刘的序言以及最后的后记,还是属于浪费树流。

  首先让我觉得奇怪的是“致谢”部分,每章章首都有引语,但致谢中对引语出处的注明并不全;

  就内容而言,个人认为还行,不过有些地方读起来老觉得洋大人没这么个行文习惯,倒是更像初中历史教科书,有传言该译本是经过层层审批、道道阉割的,力求根正苗红、又红又专,毕竟在这个奇迹之地喘了这么多年的气儿,也不奇怪,会删改啥,也比较了然。不过这东改改西改改的游击队方式,实在令人难以接受,甚至觉得比屠杀式大段删节法还龌龊。这卑大出版社脑子里到底是咋打算的?如果把出版过程写成本类似Essence of Decision的书,肯定更有出版价值。

  书中的注释非常少,尤其是很多直接引语都没有标注出处,甚是奇怪;

  再就是地图,说实话,在下轻度近视,150度不到,不色弱不色盲,但是看起这地图来真的很累,无论是色块还是条纹都不明显,区分起来很费劲儿,都是肉色的,怀疑捯饬这图的是个肉丝控;地图34上标的1、2、3...10是啥意思,也没说明;

  译注很少,有一个倒是让我挺开眼,记得是涉及二战死亡人数,括号里的译注是这么开头的“据史书记载”,我知道古人动不动子曰诗云,至少别人这诗指的是诗经,子是孔老二,都21世纪了,一本严肃的历史书里来这么个极其250 + 不专业 + 不负责的“据史书记载”,实在让人不敢恭维。我不得不尝试搜搜译者的身份,发现除了某位的老婆被法学家调戏外,没啥头绪。囧...

  779页提及一个“口腔再水化疗法”,让我觉得甚是稀奇,黑科技?尝试胡诌一个Oral Rehydration Therapy丢wiki里,还真瞎猫了一回。

  http://en.wikipedia.org/wiki/Oral_rehydration_therapy

  ORT,正确的翻译应该是口服补液,不是啥太尖端的名词,很基础。实在想不通译者望着这么个怪胎为啥没多下点功夫搜搜或问问医生护士。

  就译文质量而言,从技术上讲,尽管有些稀奇古怪的词语,如受定优势之类的,和同时代的译著比,还真的算不错的,不过技术以外的指标就全线处于废品程度。

  译文“本地化”挺适合刚进大学的人读,毕竟看起来比较熟悉,也有一定多元的成分,书末历史对今天的启示写的还是不错的。但需要提醒初学者的是,毕竟是一家之言,在四大发明、独轮车的发明等很多方面都是有其他提法的,结论性的总结也都有待商榷,而且这书透着股经济决定论的味道,不喜。

  以上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只能是奇迹,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全球通史(下)》读后感(十):想啥标题好呢

  把书读厚的过程。20天读完了下册,相比作为地铁读物的上册,读下册的时候每次都会写下笔记和心得,也留下了更多思考。

  古老帝国的兴衰、新兴帝国的血泪、后来居上的战争...大起大落间,你会侧面看到很多历史书上没有看到的内容。骄傲自大的,必然衰败;积极探索世界的,必有进步;哪种主义不重要,重要的是吃饱饭穿暖和;日本确实是第一个战胜西方列强的亚洲国家,也确实鼓舞了第三世界的民族主义运动;希特勒原来是和妻子举枪自杀了;看二战的那一段正好看了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心痛惨绝人寰的屠杀、庆幸自己的幸福生活、佩服德国人的勇气…;以色列应当和《圣经》所讲述的一样会继续完成他们专属伟大的民族史,虽遭受颠簸、欺辱、流浪,但神总会赐给他们那块迦南美地,因为他们是神拣选的子民...

  一写起来,很多想写的,但是太晚了~下次继续写这类感触。

  好书。我很喜欢它公正的观点和评价,客观陈述事实会比先入为主更佳。不过书确实是泛泛,虽然只有500多年的历史,但是它的庞大、深奥和复杂不是一本75万字的书可以写清楚的,希望自己再专研一些其他的史书。但是它很好地梳理了世界历史的脉络,大概知道同时期的世界各国在发生什么事情,比起为奠基的历史教科书,这本书更深刻和有条理,适合在高中历史的基础上读。

  还有,地理不好的盆友,最好拿本地图册在手上,自认为属于地理比较好的,但是看的时候还是翻出来了地图册,边看边对着地图册…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全球通史(下)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