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时不惧,去时无伤》是一本由徐温婕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2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来时不惧,去时无伤》读后感(一):给自己坚强的理由 ——读《来时不惧去时无伤》
给自己坚强的理由
——读《来时不惧去时无伤》
来时不惧,去时无伤——看似轻松的很,但却没办法真的做到坦然,这或许只能是一种对生活的期许。因为人生“总要经历一些伤痛,才能学会成长。”
爱情是我们这一生都无法破解的谜题,婚姻更是每个人都没办法避开的殿堂,《围城》说:“婚姻就像一座城,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当然,除去那些个性独立的,又或者对婚姻极高洁癖的人。)作者温婕自称是“一个爱自由又死宅的射手座女圣斗士”,“矛盾又清醒”。对于爱情,她有自己的故事,有别人的故事,有美满,有分飞,有无疾而终。在我看来,这些故事真实却也梦幻。历时一周,整本书直到看到番外,才让一直深思的我轻轻的松了一口气,因为最后的结局总算是美满的。通观全书,作者以其大大咧咧却又极其细腻的文笔为我们诉述这些或者那些美丽伤感的爱情故事,很多的观点现实到无比深刻,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待,但是同为射手座的我,已经被观点同化,因为现实就是如此。
“总要经历一些伤痛,才能学会成长。”——人生的路说长不长,说短也不会短。在过去的20多年里,我们经历了很多的第一次,摸爬滚打,我们到现在已经学会了如何让自己所受到的伤害最少了!每个人或许有自己的小性格,有自己的独立独行,但是当爱情来临的时候,更多的是一种妥协,爱情迷花了人们的眼睛,丧失了自己的判断。就是这么可笑,“生活像是导演,用烂俗的拍摄手法让你看尽别人的故事,你一直努力做个局外人,却发现也逃不出相同的结局。(书006页)”,在看别人故事的同时,何尝不是再看另一种自己呢!
“世界上最有力量的就是时间。汲取这种力量唯一的方法就是耐心。”——看起来每一天,我们可以过自己的生活,在最美丽的年华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可以不顾周围人的看法,只想相守到老。然后,时间的齿轮狠狠的向前迈出一步,疲倦,劳累,妥协,期望,种种滋味涌上心头。曾经的地老天荒狠狠甩了一个耳光,来不及告别就已各奔东西。结束之后,大多人耿耿于怀,然而日子却还是继续的。温婕说:“没有人应该在分手之后长久给谁祝福,既然选择了分头去寻找自己的路,那就只能自求多福。(书078页)”看似冷酷,但能为自己疗伤,默默舔舐伤口的只有自己,不是吗?很多事,我们付出了,都不一定能获得预期的回报,更何况是爱情呢?至于那段时光只能是记忆中的珍宝,因为在那个时间里,只有彼此陪伴。
“房子和车子无法带来安全感,你会害怕是因为你把本来该自己创造的无限可能交给了对方,你也不知道你将被带去何方。”——你把本应该由自己做的事交由了他人,结果如何,你只能被动!把主动权交给了别人,就只能如风筝,方向除了牵线的人控制以外,还要受到风的压力,我心不由我。在爱情中,女人更应该有自己的个性,会妥协却不能失去自我,把自己卑微的匍匐在他人的脚下,他人还不一定看得起。花若盛开,清风自来。温婕说:“但是有些事情,一旦发生就无法弥补,比如爱。所以,学会自我控制,学会从容。不要在捍卫爱情的时候让自己失去魅力。(书242页)”。自己不勇敢,没有人替你坚强。
《来时不惧,去时无伤》读后感(二):这世上什么都可以将就,唯有感情不能将就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好跟葛大爷他们几个一起在桌子上吃饭,看着做的十分漂亮的书,还有作为这本书的责编葛大爷诚意满满的一个签名,说祝玲子佳作不断的话,我当时笑嘻嘻地说,葛大爷你放心吧,这本书做的这么漂亮,就冲着包装去,绝对妥妥的一大票的人都会去买。
当时因为我在北京学习,还没有时间将这本《来时不惧,去时无伤》这本书细细打开看,随手翻了一下了里面的内容,是彩插,用的是五颜六色、摸起来很舒服的纸张,原谅我不知道那种纸叫什么纸。
葛大爷说,借你吉言。
一顿饭吃下来,我特别开心。跟葛大爷说,等我回去之后,给你写个华丽丽的长评,让这本书火一把(吹吹牛谁都会,反正吹牛又不交税)。
于是带着这本书,我回了武汉。有一天晚上,我开始看徐温婕的这本书,眼泪止不住的就往外流。说实话,她得文字不够柔软,并不是我想象的那种暖暖的,让人看起来很温暖的调子,却字字掷地有声,砸的我忽然间就醒了。
很久之前,也有人跟我说过:自私的女人,等你病在床上没有人管,挤在人堆里吃不到饭的时候,你看你哭不哭。
我也是一个在生活里丢三落四,常常会迷路,去哪里都要开个导航的傻姑娘。虽然有一个能帮你做饭洗衣服的男朋友会很不错,可是我更需要的是一个能在我迷路犯错,脏衣服堆的很高的时候,他不要一味的去职责我不够贤惠温柔,不能在一起过生活,不是一个结婚的好对象……
我更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在我迷路的时候晚了约会,他会笑着摸一摸我的头,温柔地说一声:“玲子,你看,没有我你还是不行的吧?”
后来的后来,我终于跟那个我爱了很多年的男人分了手,分手之后,我跟着武汉最好的朋友在街道口抱头大哭。
在所有人看来,你们的感情好的容不下天地万物的时候,只有你知道,你心里真正的那个自己在对着你大声哭泣。为什么你不爱那个自己。
就像徐温婕说的,我们每个人都带着各自的天分堵在生活了二十几年没有死掉,你要找得另一半,酒精是强化你已经拥有的技能,帮主会照顾自己的你照顾你,还是击中你的需求,把你天分里缺失掉得那部分用爱填补完整呢?
读这本书。我一边看一边哭。明明是她的经历,却让我把自己的经历也回忆了一遍。
曾经为了跟他在一起,学着去适应他的生活。他是高材生,读书万卷有余,认为我写的文字总是不够格调。我拼命的去读书,去写那些自认为有格调的东西,却始终入不了他的眼。
会为了他从云南带得银饰手镯沾沾自喜,会因为他买了一个二百块的裙子而开心很长时间。
在他看来,我就是一个这么容易就满足的女生。哪怕有条件去买更好地首饰,买更好地衣服,他也只会给我买二百块的衣服。
却愿意用更多地钱出去旅游……
我不怪他,他不懂,因为爱他,所以廉价的东西也会让我开心。
可是几年过去,我看徐温婕的书,才猛然发现,不是他不懂,而是我不懂。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将就,唯有感情不能将就。
你不必为了爱而将就,因为那个男人一旦认为他的礼物可以抵消你的爱的时候,你们从此再也不能在精神上对话。
他不再是你在青春岁月里认识的白衣少年,爱情无关刻骨铭心,只有合适不合适。
我想,再过多少年之后,如果再遇见一个喜欢我,我也喜欢他的人,如果他愿意娶我为妻,我也会跟徐温婕一样,问那个男人要两样东西。
一个隆重的求婚,一件奢侈的婚纱。
并非虚荣心作祟,只是忽然想明白了一件事:我一辈子都将倾心于你,与你共度一生,品味你的酸甜苦辣,怎就一个婚礼求不得,一件婚纱买不得。
我所做的一切,都只为换你一份舍得。
最后,仅以徐温婕书中一句话结尾:因为你面前的我,内心有陪伴你携手未来的决心和勇气,你若无动于衷,它空无一物:你若洞察于心,它价值千金。
《来时不惧,去时无伤》读后感(三):或许就像哥伦布,错误点起万盏灯
是不是所有女孩子都有一个闺蜜,失恋后在深夜里忽然哭着打电话说:“他为什么不爱我了”?
我这个闺蜜,谈恋爱时各种花式虐狗,以至于分手后我们不敢留她一个人在家,轮流陪她谈心。轮到我那一天,半夜两点时我们的对话已经断断续续,我在迷迷糊糊间忽然听到高亢的一声:“我知道了!我以后要找一个1米9的男朋友!”
我的脑细胞不太够用,恍惚记得她的男友是1米7。她继续分析道:“个子高的男生,天生就有优越心理,自然不会是大男子主义;反而是这些不高的,唯我独尊,从不把女生感受放在心里!”
不论当时觉得有多么天雷滚滚,几年过去,我们再见面说起这事,她曾经慷慨激昂的论调也像是树叶间拂过的风,吹去了无痕,只剩我们会对这半吊子爱情理论乐呵一下了。
我是想说,我们都不会天生就了解怎么样去爱一个人。年少时情窦初开的时候,不敢告诉父母,心里的憧憬和疑问都悄悄变成了好友之间的轻声细语和情书中的字里行间。我们听着别人的恋爱经验,自己照着实践,为爱欢欣为爱苦恼,想要把整个世界都献给自己心里的那一个人。
所以我们在谈论爱情时,有太感同身受,内心的敏感也超乎其它世间俗事。年轻时的冲动是大同小异的,自尊心太弱或是太强、不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强制对方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只看到别人的春风得意、失恋后与对方纠缠不清……你我所经历过的,不过是别人的正在经历。爱情也是一种能力与修行,我们在这样的跌跌撞撞中,懂得了思考,懂得了以更加诚实的态度来面对自己。
这本书里,徐温婕给我们讲了很多人的爱情经历,然后认认真真地分析给你听。她说,不单单因为他给你这个世界上公认的好而牵手,才是对自己最诚实的负责;不要把心软当做一种美德,不要让每一个怠慢感情的人都不懂得覆水难收的道理,不要无条件地给抛弃你的人发一张通行证;没有人的婚姻是从一无所有开始的,至少你们还有能书写明天的手,和相伴到老的心……这些似曾相识的故事像是冬天雪中静静沉睡的村庄,听过她的话语后,心渐渐暖了,雪慢慢化去,还原成我们走过的、五味杂陈且珍贵的青春。
是的,我们最不能妥协的,终究是自己的内心。不管是对有人照顾、携手并肩的日子有多么向往,都要好好想清楚,对方是不是适合自己,以免伤害了自己和别人。同时,把自己和对方都放在心里,一样地珍视、感恩。最重要的,是为爱修行的决心。为了爱情,你可以变得很成熟,同时也要承受成长带来的阵痛——万一感情走到了最后,你能够不愧于心地放开对方,放开你们之间曾经的所有,道一声再见就再也不回头吗?
所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一句非常动人的情话,这份感情里面的包容与承担,是能够让两个原本不相干的人,走到一起后相携过上几十年的。所以,我们要更加珍惜现在或是未来的爱情,也更加决绝地离开悲伤的曾经。“只要爱情属于你,它总是会与你相遇,只要你不绝望。我用暗夜里的哭泣写出了这些故事,然后用故事告诉自己的道理找到了不再淋雨的天气。”我们的幸福总是会到来,在那之前,我们要埋好它的种子,浇浇水施施肥,然后,耐心等到幸福的花儿终于开出它最美丽的模样。
《来时不惧,去时无伤》读后感(四):青年人的“围炉夜话”——读《来时不惧,去时无伤》有感
青年人的“围炉夜话”
——读《来时不惧,去时无伤》有感
文/岸晓风
读着《来时不惧,去时无伤》这本书的时候,忍不住想起了明清时期儒家著名的通俗读物《围炉夜话》,作者王永彬虚拟了一个冬日拥着火炉,至交好友畅谈文艺的情境,使该书语言亲切、自然、易读,并由于其独到见解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徐温婕的这本《来时不惧,去时无伤》有新时期的《围炉夜话》的味道。
《围炉夜话》以当时的“安身立业”为总话题,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勤俭等十个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 “立业”为本的深刻含义。而《来时不惧,去时无伤》也分为五个部分,它的总纲是“爱情”,这个爱情里有或美丽或浪漫的邂逅、青春的伤痛和快感、闺蜜的秘事和情谊,让人感受到一种暖暖的青春气息。
纵观全书,我觉得有几个明显的特点:
一是特别的正能量。和一般描写青春的书籍不一样,这本书里没有萎靡、没有犯罪、没有毒品大麻,甚至都没有烂醉、纵情,干干净净,清清爽爽,作者娓娓道来,轻轻的,柔柔的。这种感觉从作者的前言里就充分体现出来了,作者在人人网发的文章《换你一份舍得》既带来了非常高的点击率,但是也带来了一些争议,面对这些争议,作者的这种平和既是一种自信,也是一种天然正能量的辐射。
二是情感特别的充沛。作者对于爱情的洞察能力、文字驾驭能力和总结能力都是让我们羡慕嫉妒恨的。曾几何时,我也想着能写出一系列关于“爱情”的东西,能够通过几十篇文章将“爱情”的含义一网打尽,尽入彀中。但是我感觉作者基本做到了。她通过一系列的故事,讲出了在我们这个时代爱情的一些真谛。
三是本书的设计特别的用心。这是一本色彩斑斓的书,握在手里,我能想象这本书将会出现的一些位置:有可能是若干女孩子的枕边书,或者在鲜花盛开阳台,或者在旅行者的背包里,或者在办公室小憩的时光中。
总之,这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写的一本美丽的书。(anxiaofeng998@126.com)
《来时不惧,去时无伤》读后感(五):那些有前任的姑娘
在故事的开头,对于这样的姑娘我是很羡慕的,至少她们有,过。
看完一个个结尾,羡慕变为了心疼。心疼这些好姑娘。
为了维持一段感情,她们有的变成了女汉子,冒着夏季白茫茫的大雨去物业帮出差的男友取硕大件快递。有的成了网络偷窥狂,因为男友的几句话,日日查看其前女友的微博,虽然不加关注,却比粉丝都敬业。还有的变成了小超人,千里迢迢奔赴男友所在的城市,一个人四处奔走,搞定工作、住处,还要打点一日三餐、冷暖衣裳。
情途长如三生路,你不舍昼夜地跋涉,只为与他修成正果。
看来,情爱里果然无智者,这句话非得有点经历的人才懂。《来时无惧,去时无伤》的作者徐温捷就是这样一个人。她笔下的爱情故事既没有狗血剧情,也没有催泪大法,只有一对对普通男女最真实的相处,醒悟,分开,疗伤。
书中的每一个姑娘都是好姑娘,她们抱着和对方终老的期待开始一段感情,并且和男友携手度过了青春里最美好的时光,只可惜终究不是一路人,总有一个人要先走。
好姑娘们都是实心眼,没备胎,变成一个人后,就会格外认真地悲痛。昔日最美好的时光难免被一遍一遍重温,其中就会有一点想不通:为什么曾经最会逗我笑的人,如今让我哭得这么惨?为什么我的真心和懂事,在对方眼里渐渐变得一文不值,甚至成了感情的致命伤。
书里有一个姑娘让我印象深刻,她真是特别的好,为了省钱,一改去主题餐厅消费的习惯,硬拉着男友去吃便宜的米线,看中了一条三千多的裙子,死活拦着不肯让男友刷卡买。忍无可忍的男友终于爆发了,他说,你一次两次这样,我会认为你懂事,在帮我省钱,但要是一直这样,就代表你对这段感情过于悲观,对我没有自信,觉得我现在不能,将来也没有能力赚到足够的钱满足你的正常需求。
这一段话堪称经典。每一个自认为懂事的姑娘都应该牢牢记住。
爱情不是独角戏,需要双方都对这段关系感到满意,对未来的规划和责任承担这一重要部分,更是要做足够的沟通。有时候你愿意受委屈,但是对方不见得愿意你这样。说得再明白一点,爱情开始了,不代表你们之间的博弈和冲突结束了。要学会收着点劲儿。也许要经过无数次争吵和伤心,你才能明白,你并不是遭到了背叛,只是对方也有自己的立场罢了。
感情里无解的问题太多,有的时候想不通也要放下。因为你还有很长的日子要过,并且一定要过得越来越好。
对于前任,好走不送。
这样的结局比较干净利落,没有喜闻乐见的丑女大翻身,渣男遭报应,更符合正常人的生活。
前任,其实就像一滴水,曾经滋润了你,如今落入人海,理应无影无踪。
《来时不惧,去时无伤》读后感(六):面对爱情,需要无惧
命运很奇妙,许多份爱,还没有开始,就在酝酿中选择悄然结束。当某天回首时,才蓦然发现那些年错过的爱情,都因为当时自己那一颗胆小怯弱的心,导致了原本很适合在一起的人,彼此错过。因为那该死的自尊心,因为那给自己设置的各种条条框框,到最后,那人,那景,逐渐消失在了遥远的记忆里。
爱应该无惧。恨自己当时有爱不敢说,也恨自己面对对方的表白而选择冷漠回避,而自己宁愿选择独自在一个僻静的角落里远远望着那个人,也不肯给他一个温暖的回应,固执相信有一天,我们会牵手,我们会幸福地撺掇在大街小巷中。可是还没等到最后,那个人却喜欢上了另一个学舞蹈的姑娘。她热情爽朗的笑容,的确很招人喜欢。只是隐隐约约之中,心中多了一份隐隐约约的痛。
于是经常看着他和她牵手走在校道上,成为众人眼中羡慕的焦点。
后来,过了很久很久,他和她分手了。
再后来,他偶然发过来一封短信,说昨晚做梦梦见了小时候,梦里还有我。我差点没哭出来。可是时光再也不能倒退,再也回不来,他早已去了另一个城市,有属于他的生活。
这本书道出了我当年的心情,有感动,有温暖,有对爱情本身的思索。想起里尔克的那句话:“被爱意味着被消耗,被染成灰烬。爱则意味着永不枯息的明灯放射光芒,被爱转瞬即逝,爱则是永存不灭。”何尝不是呢?只要无惧,心中有爱,又何惧被伤害?因为爱就一直在那里,不会因为谁的拒绝而消亡。
也有人说,爱情是块烫手的山芋,摸吧,烫手;不摸吧,心中又有渴望。爱情就是这样,让人又爱又恨,就像你养的宠物一样,即使它犯错了生病了,你也不会对它置之不管,而只能对它又爱又恨。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是在来回倒腾这块烫手的山芋,左手倒右手,右手倒左手,直到山芋凉了,也就不倒腾了。有的人一辈子就倒腾一次,有的人可能多倒腾几回,但很少有人不倒腾的,不倒腾爱情的人生没有滋味。
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倒腾就放弃它,不能因为怕受伤害就不去爱。不要怕麻烦,不要怕受累,你可以往最差的地方想,顶多不就是多倒腾几回吗?
爱要愈挫愈勇,爱要肯定执着,每一个单身的人得看透,想爱就别怕伤痛。这个世界上任何东西都有得必有失,爱情也难以逃避。如果你只想得到它的滋润,品尝到爱情甘甜的滋味,却害怕受伤不去付出,那只能是痴人说梦。反正总要受伤,反正总会有波折,不如以一颗淡定从容的心,积极面对每一份邂逅,每一份缘分。
《来时不惧,去时无伤》读后感(七):如果最后能在一起,晚点真的没关系
在接到这本书时,我已经接到另两本类似的书籍,一本是赵格羽的《做内心强大的女子:不念过往,不惧将来》;另一本则是毕淑敏的《美丽是心底的明媚》。爱情于我是怎么一回事,很难说的清楚。三本书自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恰有不同之处。
这本书我断断续续看了好久,找不到理由说它不好看,反而在缓慢阅读中,仿若读到了点什么,深刻的恰又温润着。序言里那句:我隔空举杯,敬,那些眼光独到、有伤口的女人!我想我既不属于眼光独到,也不太属于有伤口的那种,但我偏又喜欢这句充满气概的语气,仿若有种大义凛然的英雄主义,荡气回肠。
我总是比同龄人晚熟,脱不去稚气,相较于爱情而言,以往更看中的是友谊,生活被我小心经营,不爱便不会伤,一生不长,很多事情还没有来得及做就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可一生又分明不短,以至于你已经奔波累了,想歇歇了,它还在不厌其烦地为你呈现着一幕又一幕的惊喜和惊吓,那些说好了走一辈子的人,走着走着就恍如隔世。就好像那些说会一直等你的人,在你转身离别之际,却已然陌生不再相交。
这些,我都懂。懂得人很多,做起来真的很难。
徐温婕那段:爱可能会痛,付出的心意也可能收不回来。我不怕痛,也不怕心意被浪费。怕的是到感觉迟钝,刀枪不入,都没有痛过,也没有被浪费过。
我幡然醒悟,有些事情太过逞强,没有曾经,没有现在,更没有过去,所以没有痛过。时光被岁月带走,我记得曾经为谁哭过,也为谁的不理解而难受过,爱情和友谊丈量的尺度,谁也把握不了。
或许,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都多多少少经历过那么一段低到尘埃的日子,你苦苦哀求,拼命挽留,你把身体匍匐在他脚下的土地上,你的泪顺着他的皮鞋一直流淌。你风尘仆仆,他一尘不染。你向前走了九十九步,他还要求你再走一步。
原来,这些所做的一切,只为换你一份舍得。
有朋友曾问我,我是不是太早结婚了。我笑颜,在亮眼的手机屏幕下,打下了一行字:哪有,最适合的年龄结婚,是最好不过的事了。她说:希望是这样吧!也许吧,我们都不太肯定自己的人生会走向哪个方向,会跟随着哪个人一起迈入婚姻殿堂,身边很多朋友,早已结婚生子,我恐慌,还没找到那个对的人。看着她们,幸福而言的真谛,反而回归于家庭,计较的多,才成了生活本来的面貌,柴米油盐是生活,关乎爱情好像越离越远。过早结婚的人,也许有些人过的很好,但有些人过的也并不太幸福吧。
最好的爱情,其实也不过投其所好罢了。
我喜欢这本书里桃花和田野的故事,那句:我愿你得到白首不离的人,但倘若他先走一步,你且记得: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在一起一天,就忘记那些无能为力的事,好好在一起,我觉得挺好的。
如果最后能在一起,晚点真的没关系。
:作品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豆邮或511184905@qq.com,谢谢。
《来时不惧,去时无伤》读后感(八):我的生活里没有后悔——有的是阳光与珍惜
没有矫情的花柳文字做开头,没有绵绵的重复做强调,就是我想表达什么便说什么的风格,活脱脱一机灵猴外加有点小霸道的女孩子。作者就是以这样口吻将自己的和身边朋友的爱情故事一一讲述给读者。
说真的,蛮喜欢她这样的洒脱率真,偶尔搞怪的格调的,失恋这事确实会让人痛苦,但在她的感悟中,并非我们就要以决绝的行动,残忍的方式对待自己或者他人。爱情这门必修课真的是入学容易毕业难啊,用作者的意思来说就是不经历几次失恋,怎么会有成长,只不过是成长后依然相信爱情,但已经过了除爱情外没有其他更重要的岁月。
佛说世间痛苦至极的事有两类——求不得;爱别离。想要却得不到是折磨的,相爱却能在一起要分开是虐心的。
爱情以各种美好的方式开始,经历波折又最后以各种五花八门的方式告终,又或许是暂停(真正暂停与否其实只有心里明白)。书里详细讲述了或者作者本人、或者她的密友们的爱情观,用爱情宣言或许更适合,每一句都足够我们拿来指出一条爱情大道。凭借记忆,将自己喜欢的几点与大伙分享下。
其一、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心的渴求,爱情里我们总在羡慕别人的男朋友,只不过是那个人的某一点恰好符合了自己的需要(这里就不赘述差别类型原因了)。当我们看不优秀的两个人,甚至有些时候可以说是缺点众多的那些人,也许只是他们不符合我们的需要而已,对于相互需要的两个人来说真的会情人眼里出西施的。比如说一个人需要的是宽容自己的小过失,而有足够能力自己照顾好自己,那么对于他(她)来说,一位无微不至的恋人但是经常会挑出各种小毛病的恋人,没准就是个灾难。反过来讲,一个做事小心谨慎,时常犹豫不决的人,如果遇到一位做事有点武断,自尊心强的人,或许他们就会形成互相需要,也可以说他们就很合适了。所以人的行为习惯性格没有严格的好坏之分,了解自己的需要,是让两个人互相选择、互相磨合的好方法。
其二,那些过往终究是美好的,你用最美好的年岁度过了一段曾经开心的时刻,因为一段感情而改变了自己很多,即便是分开了,也不要清空一切,毕竟清空的同时也在不断的丢掉自己。真正的成长方式是要爱自己,承认并珍惜自己的付出。虽然昔日伴侣不在身边了,但至少在为对方改变的同时,自己学会了厨艺、新技能,进入了一些从未涉足的新领域。为何要因为一个人的离开而把自己辛辛苦苦付出那么多时间与精力的东西也都让他随便带走呢?过去的是自己,现在的还是真实的自己,继续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继续现在各种领域的前进,把业余发展成技能,让自己快乐而充实的在曾经为他而做的努力道路上继续,但并不是以他之名,而是以自己的乐趣。因为一个人的离开,你又多了一项手艺;因为一个人的离开,你又结实了更多新领域的朋友;因为一个人的离开,你更完善了自己。那么他离开了,我依然可以积极快乐的生活,这又有何不好呢?
其三,分开了就是分开了,不要再去打扰前任,从此他的好坏与你无关。经常会有人忘不了对方而不断的以关心的名义找机会去联系,委屈了自己,也使得自己卑微。如果他很好,如果他在乎,不可能一句不会,一声不吭,一眼不见。当然对于已然自己离开又回来求合的也大可不必理会,把这当做是遗憾也好,当做有目的比较也好,换个思维想,有些回忆美好就好,何必等它被争吵厌恶覆盖再来结束呢?他的回来或许也证明了自己确实很好吧,但是爱情哪有那么多理智去比较,想好就别轻易说分手,已然分手就继续装点自己的生活。
其四,爱就疯狂,不爱就坚强。这都快成这本书的另一个标语了。爱的时候就轰轰烈烈,不爱就收起自己继续前行。很多人恋爱时候担心分开,还没结婚就先想着离婚的话财产给谁,由于没通过财产这个坎儿的也是不少。也不可能有不后悔的事,在一起的时候就安心享受这两人时光吧,不管它会持续多久,以后会是什么样子,努力往好了做。如果不幸分开,请勇敢面对,拉着闺蜜和兄弟继续向下一站前行。
不要委屈自己而没有底线的迁就,也不要因为别人说是个好人就去结婚,更不要因为到了什么什么年龄就必须走什么过程,请珍惜自己的付出,热爱自己的生活,关心自己的内心,跟着心走,去找寻让心温暖的归宿。人生苦短,适当的放松适当的任性按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的喜好去过好就足够了。不畏过往,更不畏未来。愿每一位已经走过和未走过风雨的人都能有不后悔的生命。
《来时不惧,去时无伤》读后感(九):爱就疯狂,不爱就坚强°
——评《来时不惧,去时无伤》
文/蓦烟如雪
2014年的时候,有一篇文字突然在人人网爆红,那篇文章名叫《换你一份舍得》,之后改名为《太懂事的姑娘,大都没有什么好下场》,说真的,这个名字很多女孩子没看文字内容大多都有躺着也中枪的姿势,这篇文字被上万人点赞,甚至还引来了上百条的谩骂,不过看完这篇文后,反而觉得每个活着的人都有选择,骂只是不认同的其中一种。
作者的文字有种风油精的味道,虽然不好闻,但却也是实打实的生活,最好的爱情不是投其所好,那样顶多是附和。
我不会太在意物价多少,我在意心意,如果我恰巧没有台灯,对方送了我一个台灯我会感到贴心,因为当下我很需要,即便它很廉价,但,如果像文中一个要结婚的男人给未婚妻这样,想想会很可悲。毕竟她还看见购物车上备选的礼物,多少是辛酸的,一个廉价的裙子,一个昂贵的相机,所以女人还是不要好奇,如果你要求低了,你收到裙子你都不会难过,可你恰恰看到了对比,落差会让一个人失去自我。感情不能用物质来衡量,但是如果对方次次都用廉价的东西来迎合你的芳心,确实这样的男人不要也罢。
凭什么女人就该为廉价买单呢?
“当一个男人送你一份廉价的礼物,他竟然从不觉得你满足的笑脸是处于对他自尊心的疼爱;这样的礼物从此连绵不绝,可是再不是当年一样的情谊。”姑娘们,如果你遇见这样对你的男人,哪怕是未婚夫,趁早断了吧。
当然,在后面作者谈及了自己的想法,说要一场隆重的求婚,一件奢侈的婚纱。
作为女生,我能理解这样的期盼,但这必须有前提,你得有物质基础。
所以,我又能感受到为何她在文中说,“我便一定要一件王薇薇的婚纱,一定要!”的迫切感,甚至是那些人的谩骂,有的时候舍得不是这么来,但爱终归还是可以任性。
我不想像网上那些谩骂的人一样,去指责她,毕竟这样的梦,我也有,我也渴望一件婚纱,不一定要是名家,可以是自己设计,但前提,我做得到才行。
故,我时刻对自己警醒一句话,过犹不及。
当然,在这本书里,我有很多的共鸣,就像我也会对姐妹的男朋友说“敢欺负她,我分分钟过去砍死你!”甚至形容自己是那个天生容易犯错,丢东西、丢钱、被人诈骗、迷路,还能蹦蹦跳跳自娱自乐的人,也像我。我们都会渴望爱人是细心的,理想对象是耐心的。
可生命太短暂了,遇见的人,大多都是有棱有角,所以,不要力求去改变,属于你的不用去贴,都会来找你。
当然,自己还得有魅力。
这本书里,有好男人,就像把石头当糖吃的子鹟,给爱人最好的,为了追上对方的梦可以蓬头垢面,可对方却不愿意等待了,所以,最大的失望,莫过于摧毁了前行的意义。“不要把心软当作一种美德,不要让每一个怠慢感情的人都不懂覆水难收的道理,不要无条件给抛弃你的人发一张通行证。”
一句话,道出了多少备胎的命和次次软弱的证明。爱情不是妥协,是找对了人。
这本书里,排版也出现了错误,就像在34页时候,衔接有误,当然影响还是不大,不过我很喜欢里面的桃花小姐,如果是真人,会很渴望跟她喝两杯,爱情需要的就是这样真性情的女子,可惜,遇见了不珍惜,桃花小姐愿意做爱情的俘虏,可田野先生却被放走了风筝。
看了文,我感觉作者也是很爱打抱不平的人,对芒果小姐也是,对榛子小姐也是,还有死妖精,樱桃等等。我想书里的C先生,一定在现实中,因为有感情的文字,是能感受到真实。
但我不想去探究,毕竟每一个过来的爱情,都不值得再去细水流长,因为爱过就够了。
如同,爱就疯狂,不爱就坚强。
榛子小姐找回了另外的风景,蕊妮也学习收回爱,有的时候,点到即止就好。
我们并非走出了伤痛,不过是学会了带着伤痛继续生活。这里的男男女女,都有故事,都有棱角,她是生活圈里朋友心中的闺蜜,也会是文字里的倾诉者,我看到你的柔弱和坚强,好吧。来时不惧,去时无伤。
筱筱
《来时不惧,去时无伤》读后感(十):那句“谢谢你离开我”,抱歉我说不出口
我觉得看这本书时的遭遇完全就是个笑话,狗血的剧情上演的时候,我竟然无力应对。
我跟他认识完全是个意外,高中毕业后我不愿意待在家里,就去兼职。遇见他的场景并没有狗血到大家不能接受,那时候就在HT品牌折扣店上班,而他就是给女朋友买鞋子的顾客,结账后两人却忘了带走鞋子,等我发现的时候,两人已经开车飞驰而去。第二日他到店里,我将鞋子递给他,他看了我一眼说谢谢,此后再也没有联系。
再见时,是大一的寒假,那天我在学校门口等复读的闺蜜。他下车看见了我并认出我,前前后后问了好多才确定是我,正好放学时间,一个男孩子跟他招手,离开前他要了我的QQ号码。没有主动说过一句话,偶尔看见我的动态,默默点个赞。
大一的暑假,我去金科工作,竟然再次遇见,才知道他是售楼部的经理。工作中相处的还算可以,我是个自来熟的人,跟谁都有话说。当我真的意识到对他有好感的时候,暑假已经接近尾声,我试着扼杀内心的小鬼,毕竟我不相信会有结果。开学前跟大家聚了次餐,他喝了很多酒,无意间听同事说他失恋了。那个时候,我想都没想跑去安慰他,所以才有了后来更多的接触。
他对我说喜欢的时候是在半年以前,我有拒绝,可是在他说第三次的时候,我觉得不该欺骗自己的心。我跟他说:“等我毕业吧!”他说好。身处异地的两人,况且一个工作,一个上学,我自知没办法履行女朋友的义务,所以我只有让他等,等到我足够好,等到我有能力站在他身边,我一定会跟他说“谢谢你等了我这么久,以后的路我们一起走。”
我从中秋前开始看这本书,看第一页的时候他还跟我通电话,我们还在电话里互相鼓励对方。可是,命运真爱开玩笑,书看到一大半,却从朋友口里听说他结婚了。我知道后没问他为什么,也没有愤怒到删掉他的联系方式,我什么都没说,可是不代表我不难过。
徐温婕说的对,我没办法跟他违心的说“谢谢你离开我”,也不想给我身边的朋友任何解释,即使那么多人问我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变成这个样子。婚后第三天,夜深人静,他发了条短信:“对不起,我等不下去。”多么现实的理由,我没回短信,默默关掉手机。
这也许在你们眼里算不上一段感情,我也不想过多纠缠。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等不下去,是因为不够爱。
这本书有很多个小故事,每个主人公的名字基本是已水果命名,写的是不同女孩子的不同爱情,其中只有两三个有美好的结局。大部分最后都分开了,作者跟他的c先生也因为现实而分开,但是最后她和他的竹马在一起。作者就是以别人的故事告诉我们,爱情不是唯一,但要相信爱。没有很多道理,每个故事却能牵动人心。我写的这个,不算书评,只是最近真是如此,我想写出来,不是求安慰,而是,我在试着放过自己!
希望看着这本书的你,能善待自己。我还相信爱,在这条路上我可能会走很多弯,就像这一次一样,可是我不会妥协。那么美丽可爱的姑娘,我真心希望你不要把爱情当做唯一,除了爱情,我们还有很多很多,所以,就算他离开了,你也不要太久的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