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了不起》是一本由蔡澜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4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没有什么了不起》读后感(一):生而为人的宿命
年纪越长,就越发现宿命论的存在。可是,也随之必须学会的技能就是放下所谓的宿命。
你说说,人生到底有什么了不起的。
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蔡澜,近年来,我总是在美食节目中看到他的风采。可是这并不影响他写的文字,还是有影响力的事实。
《没有什么了不起》是他出的新书,大部分是从他微博或者博客中择取的文章。我记不得这是看他的第几本文集了,只记得每次看都是波澜不惊的生活感悟,可是很奇怪的是,即使他的文字貌似没有十足的吸引力,却总能吸引人接着往下看去。
久负盛名,就会有盛名之累。蔡澜的字里行间却将这种累消解于无形,每每读之,书里的生活总在眼前有画面感,仿佛身边人的故事一般,没有那些喜好高屋建瓴的作家亲手垒起来的堡壁,将故事与读者隔了几层。蔡澜就是蔡澜,与常人无异,却又异于常人。一个人最幸福的就是做自己可以做一辈子,这是很多人奢求不到的。
人生路越走越长,做的事越来越多,就会有越多人用“欺世盗名”来给真正的才子打标签。依我看,这世上哪有什么“欺世盗名”,又有什么“名流千古”呢,不过是在哪个时代做对了哪个时代的事而已。真的没有什么了不起!
嬉笑怒骂是性情中人的最好注解,于是高兴与不高兴都十分外露,这样的人也许会被同类喜欢或者异类欣赏,可是终究人缘欠佳,无论心理年龄有几岁,终究人是会被生理年龄限制很多丰富情感的。所以,无论我们是怎样的,“人淡如菊”的君子才是春秋四季咸淡相宜的百搭。我不想标榜蔡澜是我心里如何认同的偶像,我只想用文字告诉你蔡澜是能写出怎样文字的人。亦舒曾在她的作品中无数次地说过一句话:“一个人的内心是这个世界上最黑暗的地方。”做公众人物最吃亏的,就是总被各式各样的人误读成各式各样的模样,而且根本不给他任何辩解的机会。
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说,真是简直了!
蔡澜的文字里没有文人爱犯的无病呻吟,大多数时间,他的文字都是带着烟火味的,看到不喜欢的人也会用“八婆”之类的词语打招呼,多有趣。亦舒在自己的书中也经常隐喻和她交往的才子,每每隐喻蔡澜,都逃不过蔡澜爱用“八婆”打招呼的癖好和饮食爱好。我多是从亦舒那里看到蔡澜,每次看到这样的隐喻,嘴角都不自觉上扬。这个可爱的前辈,总是少了很多故意端着的距离,多了让人亲近的想法。
不知道网线对面的你,现在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和状态,也许快乐也许不。我也没有什么好赠送你的,就把我看过的书名告诉你吧,如果你愿意翻开看看的话,可能真会觉得什么事都《没有什么了不起》!
《没有什么了不起》读后感(二):“老头,你死过吗?”“我活过。”
我现在发现,一些有关人生啊,生活啊,性情啊的书和作者,光说出来是打动不了人的。《没有什么了不起》读后感(三):生老病死,看开了,那就非常了不起了
蔡澜先生的新作《没有什么了不起》,一看书名我倒不觉得谦逊,反倒感觉非常的霸气,这种霸气并非指对某个人,而是对人生中遇到的事,开心也罢,不开心也罢,有什么不了起,日子还不是有滋有味地过下去吗?
究竟过什么样的日子,其实在于你的选择。
我之前看过一本选择理论的书,理论的核心是我们从外界获取的是信息,究竟如何面对在于我们的选择,正是我们的选择决定了人生的质素。举个简单的例子,死了老婆,有人悲恸欲绝,庄子却是“鼓盆而歌”,庆祝妻子不用再受人间的苦难了。老婆死了,是外界给我们的信息,用什么样的心情面对是我们自己选择,记住我们是有选择。
用了半天的时间拜读了《没有什么了不起》,我发现蔡澜先生是位活泼、风趣、富有童心的智者。他的生活多姿多彩,电影监制、作家、美食家、商人、篆刻、书法无一不在话下,交游广阔又能保持长久的友谊,难怪有人打上“蔡澜式人生”的标签。
《没有什么了不起》读后感(四):淡然处世,宠辱不惊。
偶然间看到此书,开始根本不知道蔡澜是谁,只是觉得书名洒脱就读了,结果觉得越读越有意思。写的其实都是一个一个的小事,引发一些小感悟,但是能写的很有趣,感悟总结的又很到位。还有一些总结的令人拍案叫绝,心有戚戚。
之前并没有了解蔡澜,并不知道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物!但阅毕本书之后,我也不敢说我就了解蔡澜,也许只是知道了冰山一角而已,又或者一点都没有!翻开此书之前,还以为写的会是一些心灵鸡汤类的励志书,那样会失去了看下去的兴趣。不过看了几个章节之后,才知道满满的都像是随笔写的真实经历!
觉得蔡澜的文字还是不错的,真实、随意、直白,有些观念跟自我相近,所以拜读。本来此书读完已有几日,也不想写什么,觉得随意即可,意境相合。但今日黄昏时刻,外面丝丝针砭小雨,一杯浓茶,思虑下,随意写点书评,就谈生活、爱好、旅行三个方面。看到蔡澜在静寂的“寂庵”抄写心经却又渴求那份内心的平静,从狂躁到平静是时间的修复也是一个人的修行。这里面有生活的智慧也是渐行渐远的无奈,如果还会愤怒还敢愤怒说明你还年轻,如果没有什么了不起了应该也到了蔡澜的年纪。
作者本人的身世也算是有点显赫吧,父亲是电影制作人,正业是诗人,母亲是校长,而他的兄弟姐妹也在影视业有所作为,妻子亦然!他的人生,寥寥几字难以概括,就像他的好友倪匡说的那样,写其他人物可以十几个字概括了的,就唯独蔡澜先生不行!倪匡还对此撰文,记得里面这样的一句话:蔡澜的小品文,文字简洁明白,不造作,不矫情,心中怎么想,笔下就怎么写,若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真。乍一看,蔡澜的小品文,写的是生活,他享受的美食,他欣赏的美景,他赞叹的艺术,他经历的事情,大千世界,尽在他的笔下呈现。
语言非常朴实,没有任何花哨,娓娓道来关于遇见的人遇见的事,没有刻意标榜自己是个好人也说到有人求帮忙结果拒绝了,也分享了很多关于生活的道理,比如没遇见的事情没什么可惜的因为世界太多不知道的太多,比如广告往往带有夸大作用,要保持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比如快乐生活很重要,比如到他那个年纪没有什么要纠结死磕看不开的,比如朋友说你没什么,你作为朋友要有让朋友骂的承受力,比如真正的大男子主义是尊重女性的,是呵护宠爱女性的,很是豁达,受教了。
口语化的表述传达了一种随心所欲的态度,当有能力决定“我不想干什么就不干什么”的时候其实已到了人生的巅峰期。一生当中碰到有才之人、有志之人、有慧之人、有财之人都很容易,但要碰到一个有趣之人实是太过于困难之事。所谓“不为无益之事,何遣有涯之生”,能将吃喝玩乐修炼成养家糊口的本领需要的不光是智慧更要有对生活的热爱。看过一档电视节目,蔡澜陪着主持人去菜场买菜,背着化缘式的和尚袋,印象深刻。能从最普通的食物当中找到人生最大的乐趣,何其幸运!现在我们碰到好吃的东西只会饱口腹之欲,而不会有幸福感,因为我们的欲望不是一点点好吃的就可以收买,它已无边无际,宛如深渊。
知不觉中就看完了,零零散散的故事里大大小小的人物。三个字形容蔡澜先生的一生就是"活的真"。 他去过的地方,品尝过的美食,遇到过的人,经历过的事,都写在了本书里,让人读来不禁感叹:人生如此,死有何憾!印象最深刻的便是蔡澜先生说“如果能用金钱换来的快乐则不惜一切代价”用自己热爱的专长去挣钱,用挣来的钱去开心的玩着生活。人呢,如果活着,开心就最好了,何必刻意去选择,热爱生活的时候很多也就水到渠成,倘若不开心,那也不能解决不开心的事,那还是看开点把心放宽。
《没有什么了不起》读后感(五):和蔡澜学习独享欢愉之道
在射雕英雄传中,黄蓉以美食诱洪七公收郭靖为徒时,黄蓉做了一道菜“二十四桥明月夜”,原文如下:《没有什么了不起》读后感(六):人生之所以有意思,就是因为有很多不确定的也许
吃饭,看视频,看见蔡澜,他也在吃饭。《没有什么了不起》读后感(七):吃亏的人,终究吃不了亏
一切烦恼,都是由贪心开始。人生要学的东西太多,就看你如何选择和被命运安排了。
小的时候,我非常崇拜爷爷,经常坐在他的大腿上看他与邻居下象棋,爷爷不声不响,但棋风凌厉,常常会令对手望而生畏,我的记忆中爷爷没有输过,虽然那时我还不懂得什么是输赢。后来爷爷走了,我痛苦了好久,我觉得爷爷其实一直都在,或看着我玩耍,或在那边继续下棋,从来不曾离去。爷爷走之后,奶奶就成了我心中的偶像,我觉得奶奶就是传奇,她对五个孩子都很好,这还不算啥,她对孙子、重孙子辈一样的好,她90多岁了,可是对孙男娣女,甚至重孙子辈的都记得清清楚楚。她是从心底里爱每一个孩子,所有的孩子也都爱她,我总想奶奶身体好着呢,一定能长命百岁,可就在2014年2月11日那天,我心中的传奇也走了。此后,我必须长大。你可能会有疑问,为何我会如此想念爷爷奶奶,因为我在他们身上学到了怎样才能活得心安,怎样才能活得幸福。我敬仰爷爷的自立自强,奶奶的慈爱宽容。说两件令我印象深刻的小事吧,爷爷的家境并不好,爷爷小的时候学习就很刻苦,后来为了求学,爷爷背井离乡,开始了一个人的打拼,爷爷凭着自己的能力,才在陌生城市站住了脚,爷爷的一生虽然有些坎坷,但是爷爷从来没有觉得生活艰辛,他总能笑着面对,爷爷的言辞不多,可我打心底里敬畏他。奶奶是一位贤惠的人,小的时候也吃了很多苦,在工厂工作时,她是敬业的楷模,因为常年辛苦劳作,她的胳膊都累得有些弯曲,但是她从来没有怨言,即便自己这么辛苦的工作,遇到单位涨工资时却没有她,奶奶没有像现在的工人一样,哭哭闹闹,她说,既然我没涨工资,那我就把烟戒了,也如涨工资一样。奶奶就是这样豁达的人,不管是对家人还是外人,她总是最热心,从来没看到过奶奶发火,90多岁的奶奶还坚持自己做饭,什么样的女人最受人爱戴,那就是心甘情愿吃亏的人,别人都说我奶奶吃了一辈子的亏,可我觉得我奶奶一辈子都没吃过亏,她是天底下最智慧的老人,我们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她,都会爱她。
蔡澜著的《没有什么了不起》,写的也是“人生经验”。蔡澜是一位走遍世界,看过形形色色的人,所以他的经历就是我们非常宝贵的财富。蔡澜说:要多储蓄思想,还要收藏光辉的记忆;交友之道,在于原谅对方,想到他们的好处,好过记他们的缺点;让人对你有自信,做人做事都是这个道理;凡事不应太过执着,但要有些做人的基本原则,最重要的,还是要放弃以自我为中心;老是人生必经之路,等它来临时,不如做好准备,享受它的宁静……蔡澜所告诫大家的,未必大家就不懂得,只是每当你做这些事的时候,就不那么顺畅了,有些人喜欢说一套做一套,有些人喜欢阿谀逢迎,有些人被钱所累,还有些人每一天都在算计,以为这个世界充满了龌蹉,其实是他自己内心肮脏了。蔡澜推崇踏踏实实做人,简简单单度日,喜怒哀乐顺其自然,万事不萦于怀。看得开,放得下,活得通透、明白,自然长寿、快乐。凡是往好处想,人生才会变豁达,没有什么了不起,就如我的爷爷奶奶。
只要你心稳了,做什么事都不会觉得难了,大多数人做事时心是乱的,他们常常将自己是否吃亏了放在首要位置,做事前总是先衡量一下自己是不是吃亏,还没有做事就想着会不会被别人算计了,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除了信任自己,恐怕对任何人都不信任,所以他们活得很辛苦,他们当然不会拥有太多的幸福,因为他们不懂得怎样才能让自己幸福。只有简简单单活着的人才不会自寻烦恼,我的爷爷奶奶就是最好的例证,他们一辈子只为别人着想,他们从来不觉得自己吃亏了,他们的一辈子看似很辛苦,其实他们的一生是无憾的,因为他们的爱,换得了更多的爱,而且这些爱滋生了更多的爱。
都说吃亏是福,其实生活中即便有太多的不如意,也不要太在意,就如蔡澜告诉你的,人生,不要将起起落落看得太重,你不比人差,不要被闪闪的光环灼伤,人生没什么了不起,尽力做自己就好,每一天都是快乐的开始。
《没有什么了不起》读后感(八):余世存——日用而知道的菜篮
余世存,诗人、思想家、学者、自由作家。曾任《战略与管理》执行主编,《科学时报》助理总编辑。现为自由撰稿人。当代最重要的思想者,多次入选年度华人百名公共知识分子,被称为"当代中国最富有思想冲击力、最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知识分子气质的思想者之一"。本书评发表于新京报。《没有什么了不起》读后感(九):做一个有趣的人,更有味道
做一个有趣的人,才更有味道 01 有一次我去海洋公园,其中有一个地方是展览馆,展览已经灭绝的海洋动物标本。遇到一对印象深刻的母子。 她的儿子问妈妈:“妈妈,妈妈,为什么这里的鱼都躺着,其他地方的鱼都游来游去?” 我在旁边听到这个问题,心想:完了,又要科普科学知识了,对着简介读一遍了。 结果,她的母亲出乎意料,她对孩子说:“因为这些鱼生病了,你生病的时候,妈妈是不是让你躺在床上休息啊?” 她儿子想了想,点点头说:“嗯,那他们有吃药了吗?这样他们能快点好起来。” 孩子母亲对儿子说:“他们已经吃过药了,但这些鱼他们病的很重,跟你奶奶一样要在病床上休息很长时间,细心照顾才能好起来。” 她的儿子听了后,皱着眉头说:“这些鱼好可怜啊,那我以后要像照顾奶奶一样,保护这些鱼,不让他们生病。那些游来游去的鱼,我也要保护他们。” 母亲摸着孩子的头,教育到:“好呀,那你要温柔一点喔,不能大喊大叫把他们吓到,也不能抓他们,这样更容易生病喔。” 孩子很高兴的答应了,隔着玻璃安慰那些躺着的鱼,希望他们快点好起来。 我在旁边听到他们的对话,对这位母亲表示佩服。因为她是一个有趣的人。 这位母亲没有用灭绝,濒临这些成年人的词语,告诉孩子躺着的鱼都挂了,有些甚至被人类杀了。 而是用一个幽默,诙谐的方式告诉孩子们这些鱼只是生病了,只有细心照顾,他们会好起来。既保留了孩子纯真的心,还激发了孩子的责任感。 从小到大,绝大数父母还是老师带孩子去博物馆和展览,大家都照本宣科的介绍,孩子们没太多兴趣,听的云里雾里的。双方都只是为了完成任务罢了。 《小王子》里有一句话叫做:语言是误解的源头。我觉得没错,同样的一句话,如果你表达的有趣一点,幽默一点,别人更愿意听,更愿意接受,在笑声中成长。 《人性的弱点》里写到:“我们都不想听人说教,没有谁会喜欢这样。请记住,一定要让我们感到愉快和有趣,不然,你说什么我们都不会注意。”谁愿意跟一个死气沉沉,不懂说笑的人在一起生活,共事呢?没有人。 有趣是最高情商的表现。 02. 为什么很多人对周冬雨路转粉,越来越多喜欢她呢?不仅仅因为腿,更重要的是有趣。 她的有趣来源于率真,不按套路出牌。 在金马奖颁奖典礼上,她和周冬雨得到金马奖影后,别人颁奖词都是一个模板刻出来的,而她的颁奖词出乎意料。 先吐槽马思纯:“你看你又没有出息,又哭了,你往前点。” 马思纯还没准备好,对周冬雨说“你先说,我收拾一下。” 周冬雨先笑得咯咯咯,说自己蒙了,先给大家鞠躬,鞠完了再问马思纯:“怎么说啊……” 周冬雨表示参加颁奖礼很冷,冻得腿抖还不被允许披披肩,调侃了一下金马奖:“你们这儿空调开得真大。” 这个时候才想起来感谢词,第一个感谢的是张艺谋,然后是陈可辛、导演曾国祥、合作伙伴,边念叨边说自己记性不好。念了一遍之后又给大家鞠一躬。 最后说了一句:“我们家没有一个人是做电影的,我觉得特别光宗耀祖。” 再看看她的微博,完全没有偶像包袱,各种表情包走起。当你看到明星都在斗表情包时,你还觉得她高高在上吗?你不会,你会想到原来明星这么恶搞,与民同乐啊。 有趣是一种才华,通俗而不低俗,趣味而不俗套。 真正的有趣就像一盘色香味俱全的菜,一闻,一看,就想要吃上一口,吃了一口,还想再吃一口,欲罢不能。 就像蔡澜老先生在《没有什么了不起》里写到:做人,要做得比较有乐趣又更有味道,我们应该重新发现“性旨味”。 有趣就是行走的春药,散发着迷人的味道。 03. 奥斯卡获奖影片《美丽人生》,男主角是一位犹太人,他和妻子被关进纳粹集中营,他骗儿子这是一场大型游戏,奖品是他儿子的梦寐以求的东西——真正的大坦克。 哪怕被纳粹用枪指着准备枪毙他时,他作为父亲,依然昂首阔步、面带微笑地从儿子眼前欢快地走过。 他死了,但这场灭绝人性地屠杀,并没有给儿子留下恐惧的童年阴影。等孩子长大知道一切后,才明白当初父亲这么做有多么了不起。 如果这部影片的父亲用真相告诉孩子,那等他们死了以后,这个孩子会变成什么样?我想结局一定不是好的,他也许会报仇,会对人性产生怀疑。 有趣是一种乐观主义的态度。相信无论生活如何苟且,总还会有诗和远方。 04· 随着我们长大,遇到的事情越来越多,我们人变得越来越复杂,每天带着一张无脸面具,穿梭在人群当中,有些人每天抱怨做人无聊,工作无趣,没小伙伴玩耍,整个人都没有活力。 可是,还有些人却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一会儿出去旅行,一会儿学习画画,一会儿听一场话剧,每一天都充满了乐趣,觉得还有好玩的事情正在等着我呢。 有趣的人各种有趣,不有趣的人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有趣不是等来的,而是靠自己寻找。《火影忍者》里有一段话很有意思。 油女志乃:如果一个人独占的话,这片天空也太过于广阔! 油女志乃:我是木叶一族的油女志乃……在战斗的时候,无论对手是多么弱的虫子,我都不会小看他……一定会全力以赴! 大蛇丸:人活着本来就没什么意义,但只有活下去,才能找到有趣的事物…就像你找到了这朵花,就像我找到了你。 很奇怪,现在我们总是追求网红脸,v字脸,用各种方式把自己好看,觉得这是一个靠颜值取胜的时代,但很少有人追求做一个有趣的人,大家觉得好看是稀缺的东西,有趣是大众化的东西。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王尔德说过:“这个世界上好看的脸蛋太多,有趣的灵魂太少。” 一辈子很长,要做一个有趣的人,也要跟有趣的人再一起。 因为有趣,是人生中最高程度的优秀。 有趣的人,才更有味道。 本文首发与in读书,转载联系该公众号
《没有什么了不起》读后感(十):看得开,放得下,才能活得通透
特别喜欢读蔡澜的小品文,不仅因为他文字灵动,更在于内容广泛。举凡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乃至男欢女爱,皆能成为笔下妙文。
好的文章,贵诚贵真,心中怎样想,笔下怎样写。因为文字体现出的是作者的人生态度,虚头巴脑地写东西可能会俘获读者的喜欢,但也是一时而已。而蔡澜的小品文一直以来能得到众多读者的喜欢,可见并不是靠着那些浮夸的东西,而是文章中自有真性情在,所以读者才买账。
比如这本《没有什么了不起》,每篇小文均属篇幅不长却蕴意深远的佳作。这样的文章,耐读耐品,看似写的故事都是生活中的寻常事,可蔡澜的视角却总是非常独到,他的文字又充满灵气,读来确是一种享受。
蔡澜说,人生嘛,不如意的事情总是很多,圆满无憾的话也就不是真实的人生了,要看得开,放得下,才能活得通透、快活、自在。读到最后,不仅感叹,蔡澜到底是经历过诸多世事浮沉变化的老人,看问题的眼光果然精准,剖析也确实透彻,可他的文字却毫无说教之感,反倒让人觉得是一个相熟多年的“大朋友”正娓娓道来自己这一生所见所闻的诸多趣事。这种平易可亲的文风,读来给人如沐春风的感受,这也是为何许多年轻读者会喜欢蔡澜的原因。
通过这本书,我们也不难发觉,蔡澜这位老才子,当真是心态年轻,想法上很敢很潮,活得也比较任性。在书中,他也爆粗口,也谈女色,看似不是什么“正经君子”,却是个真实活泼的人物。本来嘛,人生匆匆几十年,若是太在意旁人怎么个评价,那活得也太累。遵从本心去吃喝玩乐,然后抖擞精神,认真工作,闲时会会老友喝喝酒,忙时就安心扑在事情上。自己按照自己的活法来,一切外在评价不过如此。若能果真做到这个份儿上,那么人生时时便皆是欢喜自在。
这个道理虽然不难理解,可毕竟到底还是知易行难。不过话说回来,像蔡澜那样的人,已经有足够的资本潇洒快乐,自然能对外界的评价不理会。对于你我,倒也不必活得像蔡澜那般,只求活出自己的滋味和风格来,那样最好。
《没有什么了不起》,讲的是蔡澜的人生经验和人生态度。这些人生经验中有些对自己有所启示那就深刻去体会,若是有些观点,实在不能苟同,那也实属正常。只看他的潇洒任性和通透豁达,未尝不是件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