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媛》是一本由[韩] 苏在沅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页数:2014-1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素媛》读后感(一):被忽略的习以为常的幸福
我喜欢素媛里 素媛
爸爸的那句话
是大人们教给
孩子们偏见
偏见 对我而言非常
敏感的词汇 女权主义也是为了消除某些偏见
想起几年前读的
女性心理学在
性骚扰与性侵害案件中
女性受害者常常会自责 比如因为
自己穿得有些暴露 或是自己不小心
甚至只是因为身为女性
社会大众也会有这样的偏见
但是同样是犯罪 比如盗窃 绑架 我们会很自然地认为错误在犯罪者 而不是受害者
这种偏见是多么地愚蠢 在素媛的
故事里 我又看到了同样的影子
在这个故事里 还有一个让我非常动容的部分 那就是他们对于幸福的定义
幸福是我们习以为常的
生活只有在
失去后才发现那
就是幸福我想起今天借了书后乘车回家的路上 我终于能感到肚子饿了
春节假期的第九天
我终于再次感受到了饥饿感
在
经历了每天都吃多 从来不会觉得饿的八天假期后 我觉得那一刻的我
无比幸福因为我终于能体会到正常的饥饿感
还有每天骑车回家 看到厨房的灯亮着
妈妈坐着看电视
我喊一声 妈妈 我回来了
我想这也是幸福 虽然
这样的幸福场景 每天都在进行
还有以前车祸受伤 行动
不便的时候 我才知道双腿健全是
多么幸福 能走能跑多幸福
《素媛》读后感(二):B1718 素媛
像这样子伤害小孩子的人都是恶魔………怎么会有人对小朋友做出这种事情呢?
这本书虽然名字叫素媛,但是重点其实是放在了素媛妈妈和素媛爸爸身上,写了他们在素媛遭遇了伤害后怎样慢慢走出伤害,让家庭又重新获得幸福的故事,最后的结局总算是给了大家希望,素媛接受了爸爸,让素媛爸爸回了家,又重新生活在了一起。虽然以后他们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只要家人都在一起。一定都可以克服的吧?
我记得很久之前的读者里面好像有一篇文章,具体内容是啥已经不记得了,只是记得里面的一段话,大概是说我喜欢女儿,但是又不想要女儿,因为这个世界太危险,我不知道怎么样才可以保护好她不受伤害。对于小姑娘来说,这个世界真是太危险了啊…
不过大家的偏见也很可怕,素媛也是受害者,为什么家长都不愿意孩子和她相处呢?和小朋友一起玩儿怎么会伤害到自己的孩子呢?这个我真心不太清楚,也许以后等到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成为了母亲会更加理解吧。
我希望以后不要再有这种事情发生了,希望小朋友们都可以健康幸福的长大,哦当然也不能变成熊孩子。然后成为一个有着健全的性格的人。希望素媛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克服所有的困难,获得幸福。
《素媛》读后感(三):以爱之名
首先,有剧透。其次,是一篇要上交的作文,各位凑合看。
————————
又逢
阳光灿烂的盛夏,我在图书馆偶遇了一本名为《素媛》的书,作者苏在沅。与这本小说相比,更为大众所知的是其同名电影。二者都改编自韩国
真实的儿童性侵事件,都并不对性侵案件本身过多追究,而是“将
绝望和伤害化为希望”,带给大众隽永的爱的力量。
小说内容所给人的第一印象或许不同于它的封面——是一家三口,都灿烂地展笑,遥望远方,
美好无比的画面——它讲述了一个名为素媛的八岁
女孩被一个醉鬼性侵后,身心罹受巨大伤害,
父母的关系也遭受磨砺,最终在许许多多的帮助下重新开朗
坚强起来的故事。纵使那个比魔鬼还邪恶的醉汉,摧垮了一个纯洁无暇的
天使的一切,并且只被判刑十二年——但是,以爱之名,天使得以重新长出纯白的翅膀,飞向新的希望。
苏先生的笔触无比细腻,这正是电影版所
不可逾越的。在后记中,他写道:“与娜英(素媛的原形,在真实事件中遭受不幸的女孩)
父亲的对话总是那么
悲伤。
泪水模糊了双眼,
心痛麻痹了思维。我想要握住他的手,我想要抱住他。但是……我没有那样的资格。”“作为一个成年人,眼睁睁地看着犯罪分子收到那么轻的刑罚我却
无能为力,我
为此感到羞愧。”
这样的来自大众的
责任与爱,其实贯穿全文。小说中不断出现一些热心的民众,他们可能是警察、是医生,或是学生,他们不歧视素媛一家,他们
感同身受,落下热泪,伸出援手,甚至不顾自身。正是有这样的大爱,素媛爸爸和妈妈才得以汲取力量和
勇气,彼此支撑,带领素媛走出阴霾。
但若是仅有来自大众的爱,素媛一家是不能够重新插上希望的翅膀的。
素媛遭遇如此不幸,还有素媛妈妈照顾不周的因素在里面。事后,素媛
不敢相信任何男性,包括素媛爸爸,于是父女不得不长期分离,素媛爸爸日日借酒消愁。他只是心怀怨恨,恨着施暴者,恨着疏忽一时的素媛妈妈,恨着
无力回天的自己。他想到了
离婚。
但是素媛爸爸完全错了,他并没有意识到
此时此刻的素媛妈妈满是力量。她想到了素媛爸爸曾跟她
表白过的话语:“或
逃避,或放任,或迎难直上,如果能和你在一起,那么我一定会选择迎难直上。”他的确也如是做了,只是这一次,被击垮在地,不同于素媛妈妈
坚持矗立。于是素媛妈妈
眼神闪闪发亮地对他说:“我们,一起面对,不要逃避,也不要放任。我们一起战胜困难。”这是
母爱的力量,如山岳般不动不倒。
但素媛爸爸还是没能摆脱逃避。醉酒后,他自杀一样冲到汽车面前,被撞飞出去。醒来后变得跟八岁孩子一样,即使
记忆都还在,但理解力不再如旧。他或许是太爱素媛了,于是变成了跟素媛同岁的孩子。也许福兮祸兮,孩子似的素媛爸爸开始面对一切了。素媛妈妈想到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办法,让素媛爸爸以哆啦A梦的口吻,给素媛写信,使她
快乐起来。在此期间,素媛父母也经常互通鱼雁,聊起
恋爱时往事。
素媛妈妈本不愿父女相见,即使素媛爸爸穿了哆啦A梦的玩偶服,她怕素媛认出是爸爸。但素媛爸爸给了母女一个惊喜,在游乐园忽然出现,扮成哆啦A梦,用氦气变声,陪素媛度过了
开心的一天。自从事故后,素媛从来没有这么
开心过。之后,在学校,素媛面对众多家长的歧视和指责,素媛爸爸扮成哆啦A梦出现,为她抵挡舌枪唇剑。正当喉头氦气跑光,他转身要再吸入时,素媛突然说:“爸爸,我们回家吧。”
这就是爱的力量。不单单是素媛的
成长与救赎,也是素媛爸爸、素媛妈妈的成长。他们也像素媛一样,长大了。
当一口气
阅读完《素媛》后,我强忍泪水,心中冲荡着无法言喻的
感动。这种感动无比有力,让人燃烧起对生活、对爱的希望。
最后,《素媛》封面有言:“最
孤独的人最亲切,最
难过的人笑得最灿烂。这是因为,他们不想让其他人遭受同样的
痛苦。”希望以爱之名,不论遇到什么,你我都可以充满希望地生活。
《素媛》读后感(四):素媛是一个群体
知道《素媛》是来自朋友力荐的电影,“看看吧,很
感人。”朋友如是说。在豆瓣上看到评分很高,于是就看了,中途泪眼婆娑。可以说《素媛》是2014年最
让我感动也是最
愤怒的一部电影,感动的是当素媛一家人面对灾难时的不离不弃,父母的爱,素媛的坚强;愤怒的是侵害者的毫无
人性以及法律惩戒机制的软弱。素媛父亲的愤怒
显而易见,这样的人判处死刑也不为过,他在十二年后即可恢复
自由,而受害者的家庭一生都要笼罩在这个悲剧和阴影之下。
《素媛》的这本书与电影有些出入,与电影相比更真实的显露了人性的软弱。韩国对性侵事件的惩戒,社会救助,以及生理
心理治疗尚且如此欠缺,那国内的情况又是如何?恐怕受害者迫于舆论压力和社会影响,大多都会选择
忍气吞声,从而
放纵施害者。
在异样的注视下生活,被
同情或者轻视,一些媒体毫不顾忌受害者的心理承受
能力,肆意大篇幅报道事件,甚至将受害人照片放在
头版头条,这些都是我们欠缺的人文关怀。与
身体所受的伤害相比,受害者更需要的是心理治疗。
性侵这样的事件绝非偶然,想起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两件性侵事件,一个高中
女生下晚自习,在学校门口久等母亲不来,便决定自己走路回家,在路上被一个醉酒的流浪汉性侵。后来得知是她母亲因打麻耽误了
时间,事情发生后,女生辍学在家,而她的母亲因自责愧疚选择了跳楼自杀,一瞬间
家破人亡的惨剧就这么发生了;第二件事则是发生在自己就读的
大学,那时学校大兴建设,很多建筑工地搭建临时公棚,供农民工居住,而后我们就听说了一个上晚自习晚归的女生被农民工性侵,没有抓到疑犯。这不是最气愤的,气愤的是校方的处理方式是第
一时间封锁消息,给受害者高昂的安付费和
承诺安置工作以此劝说受害女生实行封口,可怜传授
文化与文明的高等学府,在面对犯罪时,竟然
无一例外的选择规避责任和包庇犯罪分子来处理问题,那时我们听说这样的消息后,人人自危,晚上出门时都会结伴而行,甚至有的女生会在挎包随身携带匕首。
一直觉得
自己的生活圈极其狭窄,尚且听闻了两次这样的恶性事件。可见如素媛这样的受害者不仅仅是个个案,她们是一个受害的群体。农民入城务工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就了大量的留守儿童,脱离父母的保护,她们就成了一个个单薄的群体,给侵害者太多的可趁之机。
怀孕时到医院产检,就看到一位母亲带着一个七八岁的孩子看病,据说是患了妇科炎症。当时医生的办公室还有好几个看病的患者,看到母亲描述病情,都不由的交换了
一个眼神,一个七八岁的女孩患了严重的妇科疾病,是什么概念。我看看
这个孩子显然还不知道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而孩子的母亲口齿不清,一看便知属于残障人群。这类父母对孩子的保护意识更加孱弱,这也给不法分子有可趁之机。
打开新闻,禽兽教师、禽兽校长猥亵性侵学生这样的案例
比比皆是,一次次的刺痛我们的双眼。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孩子。我想唯有加强法律的惩戒才能缓解,虽然以暴制暴不能彻底解决这样的犯罪发生,但法律的严惩却必然能带来
强有力的威慑。
《素媛》读后感(五):让我怎么去放下
这是我一直不敢去触碰的题材,因为我不敢去面对汹涌而来的心痛和
眼泪。
《素媛》注定是扣打心房的一部作品,无论是电影,还是书!我总觉得封面上素媛一家开心的
笑容是那么
难能可贵,能够融化一切冰雪。
怎么才能让小
女孩儿摆脱被伤害的
命运?怎样才能让一个家庭
永远充满欢笑?
素媛、志允、娜英……
不一样的名字,却在
经历着同样的悲泣。
我无数次拿着手机,看着写了33个字的备忘录,却不知道如何继续写下去。我也无数次地对着电脑发呆,不知道要用什么样的
心情再去
回忆娜英的遭遇。
如果要说出为什么一定要看书,而不是电影的
推荐理由,我只想用两个字来解释——绝望。《素媛》这本书给读者带来的体验要更绝望,绝望得令人无数次打断阅读,只为能够平息
内心的悲愤。
书中没有电影的一开始素媛和荣植的小
友情,更没有略微一点儿的小
爱情。作者从第一个字就开始讲述了事件发生后的绝望——被告上诉了,刑期从20年减到12年。素媛爸爸气愤地摔碎了电脑,如果换做是我,我会想尽办法将这个毁了我全家的人置于死地,即使
倾家荡产,即使
同归于尽!
所有人都曾在心中默念:“如果神真的存在,请千万不要
宽恕他!”可是如果神真的存在,难道还会继续说出像“神爱众人”这样的话吗?
善良的人们都将希望寄托予法律,可是法律会给我们一个怎样的回答?一个家庭的欢笑注定要以一个家庭的眼泪作为代价,对一个人的怜悯就是在另一个人心头补刀。
虽然书中没有写,但是电影中,强奸犯在庭审时装出的无辜嘴脸会打动多少毫不知情的人,会让多少人觉得他这一次真的能够
改过自新,给他一个机会。可是强奸犯永远不会
放弃欺凌无辜、无助、无力的女孩儿,更无法放弃
恐惧眼神和尖叫。所以强奸犯多为惯犯,侵犯素媛的也是惯犯。素媛妈妈哭诉:“所有的强奸都是有计划的,因为犯人有充分的时间。在他们寻找对象的过程中,在他们掳走受害人的过程中,在他们解开腰带的瞬间,在他们拉下裤子拉链的时候,他们都有充足的时间来做出判断。”犯人就这样在一次一次的犯罪中积攒了反逮捕的经验,在庭审时装出一张无辜、悔恨、甘愿洗心革面的嘴脸。
然而,不论是12年还是20年的囚禁,都无法改变受伤害的那个女孩,甚至一家人。
不仅是素媛需要接受心理咨询,爸爸妈妈一样需要引导。书中的绝望太深重了,素媛爸爸要和妈妈离婚,车祸后智商降到八岁的年龄,素媛根本无法回到原来的学校,甚至其他学校也不愿接受她……素媛一家要恢复正常的生活远没有电影中演得那么简单,迎来新的阳光也没有那么简单。
哆啦A梦能够打开素媛紧闭的心扉,却无法用时光机带素媛回到曾经的美好。而现实生活中,娜英需要用12年变得更强大,即使那时的她还不够20岁。
PS 我是浸泡在泪水中读完了这本书,我无数次设想如果灾难降临在我头上怎么办,却不敢让思维继续走远。周日我们告诫妹妹不要和陌生人走,不要吃陌生人给的食物。周一她和奶奶在家玩,一直黏着奶奶说:“有坏人,奶奶你别走。”我甚至开始担心,这种教育会不会让她心理有什么阴影。女孩前行的道路太凶险,太可怕,我们都在祈祷有一个美丽的世界,却放不下心中重重的戒备。只有家长自己才是孩子的保护神,让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每个家长都不惜付出任何代价!
《素媛》读后感(六):《素媛》:世界残酷,还好有人来爱你
阴差阳错,
小女孩素媛失踪数小时并被一醉酒大叔猥亵。出院后,她不仅需要携带人工肛门生活,并且对身边所有人都失去了
信任,尤其是男性,甚至包括自己的爸爸。
可伤害并不会因事件结束而落幕。面对冷漠的现实,素媛一家几近崩溃。漫漫长日,素媛一家又将选择如何面对未来?
看《素媛》的电影版,尽管同样带有“催泪”的性质,但这种成分其实要比同期上映的韩国影片《七号房的礼物》略淡一些。后者表述的是当个人与社会现实之间的不对等遭遇后,流露出的无奈与残酷。而《素媛》所表现的,则是个人幸福在突遭横祸后,对施暴者的残忍、执法者的无力与旁观者的偏见所产生的愤怒与痛苦交织的情感。二者的结局同样有给人“雨过天晴”之感,但《素媛》的阳光下,阴影从未离场。
所以在读到《素媛》的小说之前,我很好奇号称“为弱者辩护的小说家”的苏在沅会怎样用文字来讲这样一个故事。说实在的,作为一种语言,韩文的词汇量会让它在作为小说语言被使用时体现出很明显的局限。但是整本书读下来,却再一次让我坚信了这样的表达:“作者的真诚会提升其语言的高度。”良心亦然。
在作品的后记里,苏在沅讲述了自己的创作历程。作品的来源是一个真实的事件。而苏在沅为了更好的创作,曾去专门拜访过“小素媛”。当女孩天真烂漫地想要牵他的手时,他却感到了莫名的烦闷。他无法忍受无辜的美丽如此轻易便被罪恶玷污,可当一切都已发生时,他却无能无力。也许执笔写作,以恰当的方式呈现这个故事,让这世间多一份善意和宽容是他作为一个作家的良心所在,那么对于“小素媛”的父母,他们的无能为力,又要以怎样的方式才能弥补呢?
当事件发生后,孩子父母的煎熬是巨大的。一方面,因心爱的孩子遭遇如此变故,其痛苦自不必说;另一方面,是即使痛苦再大,他们却需要保持坚强,因为这之后的一切,都需要他们来承担。故事里的父母是平凡的,因而如此煎熬,夫妻二人显然是很难承受的。二人欲离婚,而素媛爸爸在酗酒之后选择自杀,被救后智商只相当于8岁的小孩;素媛妈妈则始终在工作与照料孩子和丈夫之间奔忙。幸好,在接二连三的打击后,他们逐渐发现了对抗这“残酷世界”的方法。
时下,韩国综艺节目《running man》的中国版《奔跑吧,兄弟》在中国人气颇高,其中来自韩国的制作团队自然功不可没。而在《running man》之前,他们经营的真人秀节目《家族诞生》同样是一档很出色的节目。一众明星来到乡下,完成一系列游戏和农家活任务,以“农村的方式”度过一个周末。最大的看点是情感——每个人在游戏和任务中都全力以赴,因为“We are family”——这个句子也是作为节目的宣传版,反复出现。
尽管只是一档由“剧本”指导完成的综艺节目,但其中呈现的,却是现代韩国人的生存方式。许多人对“泡菜剧”是不屑的,但对于一些动辄上百集的家庭剧,一旦开始观看便很难自拔。韩国人是很擅长表达这种情感,更重要的,是这种来自家庭的依托感,对于大多数人,都是极为渴望的。
素媛的例子或许更极端一些,便是倘若生活无情,碾碎了所有希望,我们该怎样寻找继续的勇气。有人说爱回忆的人不
快乐,可人们在遭遇痛苦时,不自觉得开始回忆往日幸福,或许会有助于走出困境。素媛的父母因变故而产生隔阂,却在最后决定要一起面对,重新开始生活,也正是因为成为“家人”的时光,才是彼此最快乐的日子。因为那时的快乐,他们才会重新拥有面对这个世界的勇气。而小素媛,又怎会不知会这样的幸福。
人生残酷,在于变故总是突如其来,没有幸福会一成不变。可我们还拥有着对抗苦难的方法——如果彼此相爱,即使冷酷袭来,整个世界却会依旧温暖如初。
《素媛》读后感(七):素媛,素媛
之前很早就听说过,素媛。不知道讲什么的,更不知道哪国的,甚至不知道被拍成了感人至深的电影。只觉得,这个名字很好听。
后来才知道原来可爱的名字背后是一个很沉重的故事。
八岁的小女孩被坏人劫走奸污了,孩子受伤严重,不得不使用便袋,人工肛门(不太了解可以百度一下)。更大的是心理伤害。素媛因此害怕接触任何男人,对所有人都心怀芥蒂。
不过在素媛爸爸和素媛妈妈的不懈努力下,一家人走过坎坷,感情更深。人或许永远忘不掉悲痛的曾经,但我们可以战胜它。
近来,性教育问题也是有点热,尤其是预防性侵。无论如何都不能强迫别人成为自己发泄欲望的工具,尤其是几乎没有反抗能力的孩子,这可能毁了她一生。
故事其实很短,两个小时左右就看完了。语言没有特别煽情,但还是很触动。因为真实,所以感人。
可以说,最前头真正当事人的父亲的话最感人。我看了一点,就决定看完这本书了。他不是作家,却比作家表达更有力。
书没有电影评价那么高,本来,电影的感官冲击就比苍白的文字有力多了。不管哪一个方式,都传递着人们的想法,他们的呼唤。
最感动的是素媛爸爸冲进教室保护被别的家长围攻的母女。素媛认出一直假扮哆啦A梦的爸爸。素媛说,爸爸,我们回去吧。
那时候,因为素媛害怕看见男人,素媛爸爸半年没能和女儿说话,后来选择以哆啦A梦的身份,陪伴女儿。或许从一开始素媛就知道。
像很多时候一样,总有不良媒体借助关注的理由,导致社会舆论的偏颇。值得一提的是我感觉书里也体现了韩国的男权主义问题。素媛出事都怪素媛妈妈?我在书里一点没看出来啊!素媛爸爸见不到素媛,酗酒吸烟,甚至自杀,一直是谁在默默坚持?最后车祸后素媛爸爸车祸后智力停在八岁,素媛妈妈照顾着俩孩子。
或许每个父母都是自私的爱着自己的孩子,婆婆认为素媛妈妈害死了她儿子和孙女。家长们知道孩子班里有受到过强暴的不纯洁的残疾女生,一致要求把这孩子赶出去。
我们总要避免陷入群体无意识,做伤害别人的事。
最后我希望,严惩这些虐待孩子的人,还有,别让“纯洁”成为女性的枷锁。
《素媛》读后感(八):活着,因为还有爱
大半夜硬是看完了 影评本想只给一个字:虐!但越到夜晚感慨越多 人性与法律制裁之间的不平衡像根弦一样贯穿整部电影 素媛本以善意帮助陌生的人最后被伤害为虐之一 男同学哭着像素媛爸爸自责 认为素媛出事是由于他那天没有等她一起去学校为虐之二 素媛认出每天默默陪伴她的玩偶是爸爸摘下玩偶头套帮爸爸擦汗为虐之三 法庭上阻拦爸爸打坏叔叔 不想因此失去爸爸为虐之四 伤害之后看见刚出生的弟弟 露出纯真的笑容为虐之五 电影为真实故事改编 韩国是亚洲第一个对性犯罪者实施化学阉割的国家 还有许多国家对这项法律上的制裁仍很模糊 道德上的模范和教育根本无法将犯罪率降低 只有身处在更加完善更加严格的法律保护伞之下 人民才可以收获更多安全感 [cp]#素媛#我想你会害怕灰濛雨天,废旧工厂和卑陋龌龊大叔,我以为被伤害到体无完肤的你如同折翼的幼蝶再也无法飞翔;可你却再也不怕那些噩梦,勇敢直面自己的人生;素媛,我知道你不是不懂,而是你依旧相信蓝天白云并渴望美丽翱翔,你依旧相信这个世界的关怀和爱。祝福你素媛。 《素媛》是笑中带泪,泪中暖心的,电影并未有过多聚焦那令人倍感震惊的恶性案件,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写实主义作品,所一展是那父爱伟岸的洪流,这个世界总会有阳光无法照射的角落,但正因还有那深沉之爱,悲剧中绝非仅只有阴暗。
《素媛》读后感(九):这个世界需要用爱来守护
实在不知道用怎样的语言来形容这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小说。只能说他让我涕泗横流,哭的不能自己。
这部小说讲了了一个8岁小女孩被一个酗酒大叔性侵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自此小女孩素媛带上了人工肛门,本来就胆小的她变得害怕男生,害怕和外界相处,自封自闭,她的母亲也因此再也没有睡过超过三小时的觉,因为素媛的心里阴影她的父亲都不敢出现在她面前,长此已久,喝醉后他选择了逃避--------撞车自杀,好在,他后悔了有了求生的欲望,但清醒后的他选择性失忆,智商也变成了和他女儿一样的年龄---------8岁!看到这一段我无法忍住流淌着的眼泪,痛彻心扉。幸好,最后他们一家人又幸福的在一起了。作者的文笔把这一整个故事都描述的令人潸然泪下。
没有体会,我无法理解那种彻骨痛心的爱,但通过文字我感受到了,我隐约明白那种爱之深,悔之切的情感。那种可以惜牺牲一切的觉悟,这种父爱这种母爱,不都是我们所歌颂的吗?
这个社会需要我们用爱来守护而不只是依靠法律,那个犯罪者利用了法律的漏洞,为自己减刑只做了12年的牢,而且没有悔过。我们又该怎么对待他呢?
没有经历过低谷你就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强大,性格柔弱的妈妈因为女儿,可以让最了解她的丈夫都诧异,她是怎么做到如此坚强的。也让我们也诧异,她是如何在丈夫住院,女儿精神不稳定的情况下经营好以前没有接触过得文具屋的。深夜里柔弱的妈妈肯定也想过逃避,想过退缩。可是她没有,她迎难而上,最终保住了她的家庭。
巨大的打击来临,我们又该怎么面对。会害怕、会哭泣、会不知所措、会痛不欲生?还是会镇定下来,求得最小的伤害。事情没有发生在我们头上,谁也无法揣测,但那时希望我们都能尽快平静下来!突然想起了尼采的一句话:“凡是杀不死我的都会使我更坚强。”
未来的路还很长,让我们对这个世界多一点宽容,多一点善意。守护美好,惩罚罪恶,让《素媛》不再发生。
无论是作为妈妈还是作为爸爸,都请你们照顾好孩子,不要轻易把孩子交给任何人。也请你们在他小时候就给他普及一下性知识。咪蒙写过这么一篇文章,标题是:“你嫌性教育太早,强奸犯不会嫌你孩子太小。”防范于未然才是我们真正该做的事!
《素媛》读后感(十):许愿
我是怀着怎样一种心情读完这本书的,可能要很久之后才能形容出来。就像第一次看电影的时候,我久久不能平复的心情。我是个记性不好的人,看过的电影很多都只留下了个片名,其中细节和感动都不会留下任何印象。但是《素媛》给我的震撼,让我忘不了这部电影。
于是,我鼓起勇气再读这本书,翻开书的时候,我给了自己很多心理暗示,我告诉自己,要坚强,好像我的坚强也可以带动那个八岁的女孩儿。
当素媛爸爸埋怨素媛妈妈,要跟素媛妈妈离婚的时候,民昭安慰他的那段话让我印象深刻,就是不要因为假设“如果”就对素媛妈妈怨恨,因为可以假设的如果太多,素媛妈妈不可能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事情发生之后,她需要的不是抱怨,而是可以依靠的肩膀。但是素媛爸爸还是倒下了,幸而他的事故让一家人因祸得福。
我不敢想象,素媛妈妈,是怎样一点一点度过那些不眠的晚上;不敢想象,她是怎样宣泄对罪犯无处宣泄地怨恨;不敢想象,她是怎样在素媛爸爸出事之后依然坚强。也许这是爱的力量,也许是追求幸福的本能。总之,比起电影,书中的结局真的是给了人温暖的慰藉。结尾有一句话“要说有什么与众不同,那就是他们在通往幸福的路上稍微绕了一个弯,幸运的是最终他们还是走回来了”,这是多么让人温暖的话。
书中反复提到,如果有神存在,可以想象,作者是多么希望有神的存在,去惩罚理应受到惩罚的人;有神的存在,去安慰需要安慰的灵魂;有神的存在,阻止这样不幸的事情发生。但是事情发生了,除了怨尤,也许更多的是要面对,是要找到解决的办法。每个人都会怨恨,但是怨恨并不会在生命中持续不停,我恨那个还会出狱的罪犯,恨为什么没有人在场帮助素媛,甚至会恨为什么罪犯不能被判处死刑,但是这些怨恨就只是怨恨,我们要做的是坚强地去寻找幸福,去变得更强大,去相信坏人总会受到惩罚。
我想说,也许素媛长大了就会懂得,每一段经历都会成为不可复制的收获,在每个人身上开花,结果。那些好的,不好的经历,都是别人不可能夺去的财富,它们会让她变得坚强,变得温柔,变得善良,然后成为更好的人,更值得被爱的人。
我在心里默默许愿,希望那个小女孩儿今后的路都顺顺当当,当她出落成漂亮的美人的时候,能够找到一个她爱的也爱她的男孩,愿她的脸上只有笑容,愿她的每一个愿望都不会再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