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碎片,令人怀念的1980年代》读后感10篇
日期:2017-11-1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碎片,令人怀念的1980年代》读后感10篇

  《碎片,令人怀念的1980年代》是一本由(日)村上春树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9.50元,页数:19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碎片,令人怀念的1980年代》读后感(一):淡极

一边读,一边不能遏制的想到了亦舒的短文。
师太的散文,也是极好的,一气呵成,虽然短小却有嚼劲。只是火气太过旺盛,急吼吼的台风。
与村上君的清减恰可以相映成趣
村上的短文,一篇篇清淡温柔,一笔一划,端的是文艺青年过日子的精致。妙就妙在读过了也好像没读过。着实淡极。
遥想80年代,那仿佛是全世界青春期,许多政治上的尖锐主题都松懈了,音乐、绘画等艺术又发展的极为蓬勃,却不是一个出天才的时代,一切都是狂欢性质的,谁都能参与其中,当真有一份花团锦簇的热闹。
而村上君讲的全是挺私人的事情,却又浅尝辄止,绝不触及生活真正的厉害之处。
即便是讲到墓碑这样充满阴霾的事情,也可以笔锋一转,提到这墓碑用来做咖啡桌,——那实在是极好的。
文末的盖棺论定也是”应该是很有趣“,或者”香烟还真是一种怄人的东西。“
全不过是云淡风轻的语气。
说是因为村上君全不在乎散文这种小道,似乎又不对,说到底,还是人家的小资品性决定的。
适宜配饮:柠檬红茶,与午后的散淡阳光

  《碎片,令人怀念的1980年代》读后感(二):村上只是一抹影子

从几年前开始,开始真正喜欢上村上的散文。
那是那本关于将原来的翻译林少华换成施小炜后很长时间,我才读到《跑步》这本书。便真真切切地喜欢上村上的散文了。
可以很牛牛地说,在天朝,没几个人有偶读的村上多,至少偶还翻阅过西语、德语、英语、缅甸语的村上文字。(偷偷一笑,只是翻,没看懂,只是马马虎虎看得懂Haruki Murakami这几个词)
在小说世界里,村上其实更不像他自己
小说里的村上,是要执行和完成一个任务,例如渡边要回去寻找,田村要寻找母亲,例如例如青豆要走出1Q84,还例如新小说多崎作要进行他的“巡礼之年”。。。引起要完成一个任务,又一个任务,村上很疲惫
好看的文字,是如清茶一杯,可喝可不喝,就放在那里,茶永远是茶。
在最喜欢的几本集子如《无比芜杂的心绪》《列克星敦》里,便真正看到了如清茶的村上,淡淡的来,淡淡的去,尤其适合在这个万恶的资本主义时代,这个真实的连一丝影子都没有的时代阅读
在夜里读,午后读,甚至清晨读。
在“没有村上的日子里读村上”,便能读出散文文字的味道。
村上只是一抹似有似无的影子,他在文字之外,在文字远处,远远地杵在那里,憨笑。
这时的味道最好。
这个翻译不错,不似林少华那般繁冗,也不似施小炜那般清冷,更不似赖女士那样随意,而是有几人共同的味道。
这人以前没听说过,是谁呢?

  《碎片,令人怀念的1980年代》读后感(三):碎片

《碎片令人怀恋的1980年代》
村上春树
一本写起来很快乐的书连载了4年。
依照碎片顺序读下来忽然陷入一种怀旧的思绪中:虽然这个世界上有一堆这样那样的事情可是还真有趣啊。
并不是说所有的一切都能在岁月中老去有些仅仅是过眼烟云般的赝品有些则是明显的征兆。
如果说《洛奇》是显而易见的系列史泰龙的人生也就是显而易见的人生。或者说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显而易见的人生。
《生活》杂志里记录了一个名为卡尔特哈尓的西班牙小村庄人口是两百零七人全村只有一部电话人们靠种豆子或牧羊维持生计。因为想庆祝毕加索的百岁诞辰“要不要来试一试啊?”“好啊,来干吧!”村民们亲手将村里所有的墙壁都画上了毕加索的名画使用幻灯片的投射大家一起上色。村里的居民几乎都是老人与小孩。
【实在很想知道这个村庄现在怎么样了啊】
纽约有“四百名门”之说。斯科特•菲茨杰拉德散文中描述过“无论那些上了年纪的人如何坚信四百名门的存在纽约仍然在不断改变。”他所描述的美国社会本质中具有的活力与生气并不容许这样的有闲阶级存在。
卖一个水晶球“在许许多多相信可以从水晶球中看见未来的人面前它就会显现出应该出现的影像。”
“要不就竭尽全力去做要不就干脆消失算了。”
神经官能症
欢迎来到万宝路之乡。
已年过四十五岁与年轻女孩交往的朋友为了避免哪天忽然被狠狠来这么一下行动时无比格外谨慎否则打击未免太大了。
例如作家问道“我看起来真的像个糟老头吗?”“没那种事啦。”女孩说“不过呢你越是刻意打扮得年轻我就越觉得丢脸啊。”
希腊绝大多数的电影院夏天不到晚上九点左右是不会开场的电影院没有屋顶四周不完全暗下来自然无法放映影片。银幕只是一整面粉刷成白色的网球练习墙座位则只是一排排放在地上的铁管椅子。原因在于希腊的夏夜非常凉爽舒适几乎不会下雨。周围公寓的住户每天晚上都可以免费欣赏电影。
劳斯莱斯公司被问到汽车马力时只会以一句话回应就是“足够了”。
关于《欲望号街车》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几乎没有人认为电视版会超越电影版因为在外景拍摄现场参观的人个个都在打听“喂到底由谁来打听马龙•白兰度那个角色啊。”关于这出戏到了最后大家几乎都只记得马龙白兰度的脸。
霍华德•迪茨。就算平常再怎么只顾副业该做事的时候也一定将事情仔细地做好这绝对了不起。不过反其道而行之的人也相当多。
一旦恐怖小说作家开始认真思考恐怖到底是什么幽默小说作家开始思考幽默到底是什么事情似乎反而就朝向不理的方向发展了。
纳粹猎人。这样写来总有些英雄主义的感觉实际上却是在字里行间淡淡地流露出战争结束已近四十年的今天那些仍在追踪已经老态龙钟的纳粹战犯的人的苦闷危险
《滚石》杂志将一九八零年代定义为“JUNK年代”“破铜烂铁的年代”“赝品的年代”“空洞的年代”等。若将它所说的做个归纳就是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生活的风格已经大致如数呈现如今已然进入回收再利用的时代。乍见之下好像是新东西其实只有品牌与包装是新的而已里面的商品却依然如旧其中没有理想也没有变革可是若能掌握其中诀窍这也是个可以生活得非常安逸的时代。
一切名声本质上都是过度评价。
“横亘在大多数普通人与社会边缘人流浪汉及无家可归的人之间的距离乍看如大海般宽阔其实不过是位于一百四十五街一带的哈莱姆河那么宽大概一用力就可以将小石子扔到对岸的布朗克斯区。”
瑞吉•杰克逊。“一旦尝过贫穷的滋味就不知道什么叫满足不论拥有多少财富只要想到可能还会再次贫穷潦倒我就心神不宁。”“观众是为了看我到球场来的这可是超越棒球的魅力。”
他前女友的证词“他认为我是个要求过多的女人他觉得我只要能呆在瑞吉•杰克逊面前就该知足了。在那个人的观念里所谓的亲密关系就是这么回事。”
“拥有奇怪的名字对小孩子来说是非常沉重的负担。”
“响应中年期的生理需求而创作的音乐是为了填补青春期未获满足的空虚。”
对电影与爆米花间的关系美国人似乎抱持着巴甫洛夫式的信念
“纽约式幽默可说是在纽约市讨生活的人的必需品而且那种幽默与市街本身一样非得含有爽利尖锐的恶毒不可。构成这种幽默的成分是不安压力和紧张。”
陨石猎人哈格先生入行的机缘是十三岁随双亲去墨西哥旅行在那里目睹了巨大的流星。那颗火球划破天空猛烈撞击大地自那时开始他就被陨石这种东西迷住了。
“想同时获得名声财富与尊敬可是相当困难。”
犹巴市在“各地评级年鉴”中被评为“大都会圈宜居城市”的最后一名。两万市民很不服气他们认为小城丰沃平和而温暖生活也十分幸福。他们抱怨说这个城市哪里不行了不要光从数字判断来实际走访亲眼看看嘛。【看欧美的电影书籍觉得生活在小城市乡镇里的人确实十分幸福而中国的小市乡镇总有着挥之不去的麻木和痛楚没有色彩的晦涩感。
看到杰瑞霍尔这个德克萨斯州的乡村女孩成为名模的好运人生特地去搜了她的相片确实美。美丽的年轻女孩向四周发着光一点点幸运就把巴黎推向她。
在曼哈顿乡间古老墓碑被当作民俗艺术交易价格可达到三千美元。然后拿去当作中庭铺石或者是咖啡桌。据说斯蒂芬金就在这样的咖啡桌上写成了一篇长篇小说。瘆人的却实话说有点向往的家中装饰在上面写字曾居于其下的亡灵会不会感知来。
说是非常喜欢“没什么用处可是非常有趣”的故事。《人物》上记载过在美国的伊利诺伊州塔马罗亚的小镇一对经营一家旧货店的父子生意不太忙碌两人自然地搬了椅子坐门口晒太阳。故事点在于他俩不满足于仅打量来往的车辆而是向过往的每辆车挥手不是轻轻的是“嗨你们好吗?”这样热情的用力挥手。儿子本来在大学里教伦理学辞职回来。“虽说坐在路边向过往车辆挥手根本赚不了钱但其中蕴含着精神与肉体合二为一的感觉。”他这样含分析意味的说。即使不说这样的日子想想也觉得明亮亮的快乐
附:
读了村上的《碎... 一本写起来有趣读起来也不错的书 一周都徜徉在八十年代。诚实的摘录和所感 他是 我也是。有一个想法 想把他书中写的那些八十年代的人 事好好搜寻一番 看看三十多年后 那个凝固世界里的变化。不过 这件事 可能和这本书一样 做不做都无关紧要 做了会觉得 有趣一点 而已吧。

  《碎片,令人怀念的1980年代》读后感(四):一本八零年代的随笔

应该怎么说
这是一本八零年代的随笔
 
记录了村上春树在那个年代还不流行的杂志上
看到的那些自己蛮感兴趣的事情
写了出来分享给了他的读者们
而现在再来看那个年代的故事呢
对于我这些未曾经历过那段时光的人来说
还满是欣喜
很喜欢中国八十年代的故事
喜欢例如野夫笔下的八零年代
而日本的八零年代呢
我还是第一次接触
虽然都是过去时
但对我而言都是新鲜发生
那些故事有些看似无关紧要
但却是与你在同一时空过
就像村上春树说的
虽然这个世界有一堆这样那样的事
可是依然有趣
这就是生活
这就是年代产生的情愫

  《碎片,令人怀念的1980年代》读后感(五):当村上不是村上的时候:记得当时年龄小

村上春树是一个标签,这个标签意味着畅销、热门、诺奖,和女人的心理
写下这个标题,是想到在国庆期间读这本书的感受。
那时诺奖还是一个未解之谜,那时村上还在痴痴等待
这本书的文字,都是他还不是村上春树的时候。
那时他还有些羞怯,甚至有些畏惧,畏惧这个庞大的世界,庞大的真实的世界。
所以这些文字,像用刀刻下的,也充满了羞怯和畏惧,但不无真诚
前两天看着网上有人说村上所以再一次与诺奖擦肩而过,是必然,因为村上一直在撒谎。
如果这话是真的,那么村上在这本书里,每一个字都从心底淌出。
如果这话是胡说,那么村上在这本书里的每一个字依然都从心底淌出。
真诚的文字,胜过一切赞誉。

  《碎片,令人怀念的1980年代》读后感(六):老朋友村上春树

在我心中,村上春树是个老朋友式的作家。这本《碎片,令人怀念的1980年代》是对这一点的再确认。
所谓老朋友,就是能让你在细微的地方看出和他在别人眼中形象不尽相同的细节,而这些乍看之下微不足道的东西是连一些以眼光犀利著称的人也会忽略的。就说黎戈吧,她能三言两语抓出那些村上批评家们写了两三本书也说不清的东西:她说,(原文记不清了,书不在手边,大意如此)村上的形象,很像《象的失踪》里那头大象,是头温吞吞的,让人忽略不掉的大动物,有自己的哲学,又有个性。高兴的时候就站在笼子里让你看看,不高兴了,就一走了之,不伺候了。以村上喻村上,令人击节的一语中的,我觉得是得了村上的神髓。然而在有些地方,她不免也袭了普遍的老调。比方她谈村上小说与日本文学传统的关系,也以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等人作比,说他读的尽是欧美小说,与日本文学并无什么关系。我却以为此言不确。前两天读柳田圣山《禅宗与日本文化》,里面一些表述对我启发很大,他说:“自古以来,日本总是急急忙忙学习中国文明,具有把中国看作是纯粹的,极度理想化的倾向。比实际的中国更加中国化。”具体说来,便是极其重视仪式感,死循古法,反倒是中国本土更加随意融通。今日说起日本文化,国人多只慨叹一句“礼失求诸野”,也未曾想过日本这面镜子里反映的究竟是不是真实的古中国吧。移诸文学,我觉得一些日本作家笔下的日本,以及国人心目中的日本,比真实的日本更日本。换言之,那是一个经过提纯的日本,一个洋溢着和服木屐枯山水却并非真实的日本。戴上这样的眼镜,想从村上的小说里看出所谓“日本”来,当然不可能。另外,也许是因为受够了私小说黏黏腻腻的传统,村上春树出道之初确也发过自己基本不读日本书,从小看美国小说长大之类赌气的言论,不过此话只能姑妄听之,正如鲁迅倡导不读中国书,自己旧学功底却甚是深厚一般。要举证据,远的诸如村上将夏目漱石《三四郎》誉为杰作,在普林斯顿教书时带着学生读安部公房等等就不说了。就近取譬,《碎片》里《四百名门的盛衰》写四百名门的后裔如今“竟然当起绘画老师了”,便慨叹道“简直是《斜阳》里的世界。”小地方用起典来也如此熟稔,若说未受其影响,怎么可能。
    
老朋友的特点还在于给人的印象亲切有余而威严不足,狎昵有余而敬畏不足。这都是和读者距离近的缘故。一来活在同一个时代,少了时代的间隔,中间也没有那么多评介人涂脂抹粉。二来他的风格虽有欧美人冠以超现实主义之名,但也不怎么难懂,或者即使难懂也不难读,不及卡夫卡福克纳等人那么叫人高山仰止。第三便是他作风平易,随笔专栏也多。心理健康(这个极其难得,平凡人中已是凤毛麟角,何况还是个作家),光明坦荡,什么事情都能说,说出来也自然。《碎片》之类的几本随笔琐琐屑屑读下来,对他的家庭情况、饮食衣着、阅读口味、音乐嗜好,都能了解个七七八八。
但就因为距离近了,相处的时间多了,观察也更仔细了,连脸上粗大的毛孔都能看个一清二楚,龃龉当然也不会少。他向往和追求的境界极其简单清晰。虽然做起来并不容易,但能被一清二楚的看见,有时不免让人存了轻视之心。主人公(尤其是初期那几本)说话行事千篇一律,得自硬汉派小说和电影的那份耍酷也令人生厌。连续读几本随笔,仿佛成天听一个人在耳边对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评头品足,让人心生“这家伙嘴也太碎了吧”之感。他还对自己走上小说家之路的那个“决定性瞬间”津津乐道,即某日坐在甲子园球场草地上喝着啤酒,一球划过天际,忽然下定决心“那就写小说吧”!可同样的故事被他在不同随笔中频频提到,那沾沾自喜的样子让人生疑。李海鹏就直说鉴于村上不是个一贯诚实的作家(这个结论不知他是怎么得出来的),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得打个问号。相处的时候免不了被观察、被比较,还会被自己在心里不时暗暗的吐槽,这也是老朋友的宿命吧。
不过啊,既然是“老”朋友,潜台词就是这段友谊已经经住了时间的考验。所谓老朋友,就是缺点历历在目,许久不见,心中还略有点想念的人。及至再次相见,一面叹息“这家伙老毛病怎么还在啊”,一面还为了那份久违的熟悉而感动,如果还能看到进步,那就更是喜出望外了。在书店挑不到书内心怅怅的时候,拿一册还没读过的村上春树,永远是不会后悔的选择。就是这样单方面的老朋友啊,只比我爷爷小几岁的村上君。
P.S.能和朋友相比的关系就是家人了,比如所谓“毛姆叔叔”和“奥斯丁阿姨”,两者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不过这是另一个话题了,有空另行展开。

  《碎片,令人怀念的1980年代》读后感(七):1980年代村上式的长微博

        架空在80年代的短文集,光是看了前言我就知道自己想看完它是很艰难的。因为我并没活在那个被迈克尔·杰克逊旋风席卷的夏天,也没怎么读过什么纽约客或者纽约时报,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也无福关注。
        于是只好开着google边看边查,从约翰尼·本奇查到沃尔特·希尔。别笑,对我这样90年代的小鬼来说这些名字实在太陌生太符号化,毕竟我脑海里关于的迈克尔杰克逊的记忆几乎都是从4年前开始建立的,而爵士棒球疱疹之类的东西也离我太远。
        如果你了解那个年代,不妨读来看看村上的眼里那个年代是怎样的;如果你和我一样,还是去看无比芜杂的心绪吧,并不是后者易懂,而是没有经历过一个时代,是很难感受一个时代的精神的。

  《碎片,令人怀念的1980年代》读后感(八):读起来很愉快的书

读村上春树的书总是非常愉快,就像他自己所说“虽然这个世界上有一堆这样那样的事情,可是还真有趣啊”。比如他会说,
“大家步入中年后会是怎样的情况呢,光是想想就令人心情沉重”
“How a Man Ages,不禁令人感叹,男性杂志就是经常会出这种令人沮丧的特辑”
“那么上了年纪后,该怎么做才会比较快乐呢?就是要服老”。
“要说情节嘛,简直是一眼就能看穿后续发展,但还是很有意思”
“她还说,你的确很认真地锻炼身体,但身上很多小地方仍然不可避免地走形,而且正因为很认真,看在眼里反而格外令人难过”
“无论是疱疹也好,艾滋病也好,这种狂犬病也罢,美国人要烦恼地事情还真是不胜枚举”
“可是一旦恐怖小说作家开始认真思考恐怖到底是什么,幽默小说作家开始思考幽默到底是什么,事情似乎反而就朝不利的方向发展了”
“美国人还真是喜欢做统计调查,调查这种事情到底有什么用处”
总之,这是一本读起来很轻松很愉快的书。

  《碎片,令人怀念的1980年代》读后感(九):从前的记忆,会温暖你的身体

      “这种乐趣必须趁着年轻充分地享受。尽情尽兴地享受。等到上了年纪,不能再做这样的事了,从前的记忆就会温暖你的身体。”
   《1Q84》中,老夫人趴在按摩床上,对伫立在一旁的青豆如是说。不知为何,这句话一直镌刻在记忆里。
    村上春树新出的《碎片》,似乎有相同的感觉。这本书是村上从一九八二年春天起,到一九八六年二月大约四年的时间里,在《运动画刊》杂志上连载的作品。内容包罗万象,迈克尔杰克逊模仿秀、《麦田里的守望者》、西班牙幸福小村的壁画、约翰•欧文夫妇打架、电视与零食的关系、恐怖片《克里斯汀》……村上先生一边自得其乐地记叙,一边插科打诨地评述。
    注意,这可不是《鸡蛋与高墙》里义正辞严的村上先生,那时他尚未站到文学殿堂顶端,还是个有点嬉皮、有点无所谓的半中年,比半泽直树大不了多少岁,应该还未脱离“彼得猫”时代那份执着和青涩吧。就是那个《无比芜杂的心绪》里提到的,住在东京近郊四下漏风的房子里。睡觉时抱着猫儿取暖的年代。
   那个时候,他开始跑马拉松,读《纽约客》,大吃特吃裙带菜,看世界的眼光还未坠上沉甸甸的重量。既会抱怨“村上冬树要比村上春树好。冬树给人一种老练坚毅又沉默寡言的感觉,就像《七武士》里的宫口精二。春树这个名字是给人开朗的感觉,却带有几分忸怩”;也会吐槽“我唱的《小狗巡警》还配有可爱的舞蹈,只要表演这个都会大获好评。但就是因为太受欢迎了,我很不愿意表演这首歌。真是伤脑筋。伤脑筋啦汪汪汪”;还会感叹“《终结者》电影刚开始有施瓦辛格全裸的镜头,依惯例在局部打马赛克遮住了,不过那话儿真是让人既想看又不想看”。依照顺序一一读下来,忽然觉得虽说这个世界上有一堆这样那样的事情,可是还真有趣啊。
    生于一九四九年的村上春树,如今已经六十四岁,依然执着,依然每日跑步,笔耕不辍,只是少了几分诙谐。时光流逝是无可奈何的事,但我们的年轻岁月绝不是没有意义的。从柜子里翻出毕业纪念册,就感到时光在指间流动,春日的森林般清新鲜活的画面在脑海中如同幻灯片般一张张放映。感动过的故事,看过的书,经过的地方,擦肩而过的人……尽管一切都无所谓了,成为不重要的小事,但岁月就是在这些小小的层层迭迭中过去了。那时可以肆意地唱歌,不管有没有人聆听,欢畅地去爱,就像不会受到伤害。我们的确经历过那样的时光啊。
   所有的一切,并不会都在岁月中老去。它们将成为黄昏时分燃起的小小篝火,温暖你的身体,照亮你的路。

  《碎片,令人怀念的1980年代》读后感(十):村上的1980年代

《碎片,令人怀念的80年代》
从没读过这样的村上春树,趣味,平实,幽默,把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通过阅读,通过自己的见闻,时尚八卦,明星琐事,电影音乐,饮食习惯,风物人情,大部分描写的是大洋彼岸的美国的奇人逸事,村上通过阅读大量《纽约客》《君子》《纽约时报》等美国杂志,然后整理出文字,发表于日本的专栏连载上,尽管有些事情写出来妙趣横生,但终归内容不登大雅之堂,作者的独创性偏弱,内容也流于表面,所谓的厚重深度则一页也没读到。本质上,这就是一本杂志文章结集,只是茶余饭后随手拿起来翻几页的书本,属可读可不读之书。本书的作品全部集中在1982年至1986年四年间的专栏文字,那时的村上已展露头脚,获得日本群像新人奖,但远非后来的大红大紫,文字上仍有稚嫩的地方,还有些天真的顽童笔触,不过对于此书,村上在前言中已自已承认道:“我撷取的这些碎片大多是些无关紧要的小话题,并没有阅读后就能拓展视野,让心灵成长这一类的内涵。”此书的出版,实在是鉴于村上的余威,才踏踏实实地出版来,事实上,本书的人物与故事,都随着时间流去,与我们相去甚远,那些早已风干的明星,那些昨日黄花的事件,那些记不起来的老电影,也许,村上记录的意义,是让我们读者在时光轴上面,停留那么一会,怀念曾有的时光,怀念那个早已远去的80年代,怀念随着变化发展而与时代产生差距的从前,当把这些年代记忆的碎片串连来,文字便有了存在的价值,这也许是这本乏善可陈的书的唯一一个亮点。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碎片,令人怀念的1980年代》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