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人贵三得:静得下心,沉得住气,拐得了弯
日期:2021-11-27 06:37:23 作者:霞光满天 来源:国学生活 阅读:

人贵三得:静得下心,沉得住气,拐得了弯

  杜甫有诗云:“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

  世事无常,从古至今来皆是如此。

  人生,就像一场旅途,有一马平川的顺遂,也有九曲十八弯的坎坷。

  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唯有静得下心,沉得住气,拐得了弯,方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01

  静得下心

  曾国藩说:“凡遇事须安详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故从容安详,为处事第一法。”

  人生起起伏伏,越是面临大事、急事、要事,越要心静如水,沉着应对。

  春秋时期,有个厨师擅长做烤肉,深得晋文公赏识。

  有一次,晋文公游猎后想吃烤肉。厨师很快就做好了,让仆人端了上去。

  晋文公正准备大快朵颐,却发现肉上面有几根头发。他一下大怒,吩咐将厨师带过来。

  厨师先是一惊,弄清状况后,瞬间镇定下来,跪下说:“此次我连犯三条死罪,请大王处置。”

  晋文公一愣。厨师继续说:

  “罪一,我把切肉的刀磨了又磨,却连几根头发都没切断;

  罪二,我把肉翻来覆去烤了好多遍,却连几根头发都没烧断;

  罪三,肉烤好后,我又检查了几遍,居然没有发现这几根头发。此三罪,请大王责罚。”

  听罢,晋文公恍然大悟,这个厨师看似在认罪,其实是换个角度在诉冤情。

  于是,他转过头,一声不吭地盯着端肉上来的仆人。

  仆人吓得连忙招供,只因他妒忌这个厨师受宠,想借此置他于死地。可没想到,这个厨师如此镇定,以退为进地完美自救。

  《大学》中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心静,能让人变得理智,从而审时度势地作出合理的判断,做事即能事半功倍。

  而我们常说的“急中生智”,不过是将一切无关之事,快速调为“静音”状态,从而衍生出化解困局的智慧。

  听过一则小故事。

  做木工的父亲不慎将手表落在满屋的木屑中,边翻边抱怨,却半小时也没找到。

  趁着父亲外出,孩子进去了,几分钟就找到了。

  父亲很惊奇,孩子说:“我只是坐在那,循着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这就是心静的力量。

  生活忙碌,人生坎坷。若遇事紧张,临事浮躁,往往是缺少静气,难成大事。

  一杯水,静下来才能映照世界。一颗心,静下来才能体察入微。

  心有多静,福就有多深;心若静好,岁月自是无恙。

人贵三得:静得下心,沉得住气,拐得了弯

  02

  沉得住气

  古语有云:“静不露机,云雷屯也。”

  欲成大事者,切不可锋芒毕露。

  就像雷雨般,看似不作为,实则是韬光养晦,藏锋守拙,以待良机。

  我国的拳击运动员邹市明,在职业生涯中多次夺得冠军,被誉为“中国拳王”。

  看过他的一个采访,讲述他在成名前的一次拳击比赛经历。

  当时的比赛规则是:击打对方的身体部位,以点数计胜负。

  起初,双方都在暗暗观察,不紧不慢地试探对方。

  就这么耗着时,观众不耐烦了。

  有人讽刺邹市明,说他太怂了,不敢主动出击;有人起哄让南美拳王快点出拳。

  在一片喧闹中,南美拳王按捺不住,频繁出击,却节奏不稳,破绽百出;

  而邹市明,始终沉着冷静地迂回着。

  终于,邹市明看准了对方的弱点,果断出手,使得对方情绪爆发,阵脚大乱。

  最后,邹市明连续主动出击而获得了胜利。

  赛后,他接受采访说:“人生就像打拳。就是需要点城府,要沉得住气。”

  《菜根谭》中说:“心浮气躁者,一事无成;沉着冷静者,百福自集。”

  生活中,往往会发现,越没本事的人,越爱张扬;反而越有本事的人,越能沉得住气。

  听说过荷花定律吗?

  满池荷花。第1天只开一小部分,第2天,开放的数量开始变得可观,以此类推,之后的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了约2倍的数量。

  假设到了第30天,整个池塘开满了荷花。

  我们来思考一下,荷花是在哪一天开满了二分之一呢?

  很多人认为是第15天。然而,并非如此。

  事实上,一直到第29天,荷花仅仅开满了一半,是到第30天时,才开满另一半。

  让人意想不到的,最后一天开放的荷花总量,竟然是之前29天的全部。

  人生,就像一池盛开的荷花,一开始拼命地开,但渐渐地,却感到枯燥、烦闷,不自觉地就在第10天、或15天,甚至第29天时放弃了。

  人生悠长,急事要慢做,慢事要急做,事急当缓,事缓则圆。

  真正厉害的人,往往懂得:稳住心神,才能厚积薄发;耐住性子,方成得了大器。

人贵三得:静得下心,沉得住气,拐得了弯

  03

  拐得了弯

  《周易》有云:“变则通,通则久。”

  人生不是一条直线,九曲十八弯随时在恭候。

  做人做事,需要拐弯的智慧,才能避开障碍,迎来转机。

  战国时期,秦国攻打赵国,赵国不得已求救齐国。

  齐国同意发兵,却提出一个条件:需要当权者赵太后的儿子长安君入齐当质子。

  眼见兵临城下,赵国危在旦夕。赵太后却死活不同意让儿子去当人质,谁劝都不管用。

  此时,有个叫触龙的大臣,主动请缨面见太后。可面对太后,触龙不谈国事,而是闲话家常。

  他说:“天下父母,哪有不爱子女的?爱他,就要为他的前途着想。假如赵国被灭了,长安君逃去哪呢?”

  太后不言语。

  触龙继续说:“长安君现在地位高,俸禄厚,却没有为赵国做什么贡献,即使以后成了大王,如何让百姓尊崇信服呢?”

  太后陷入了沉思。

  触龙作揖道:“当务之急,应该抓住机会让长安君立功,才能让长安君将来有所处,有人尊。这才是父母真正为子女着想啊。”

  最后,赵太后高高兴兴地送长安君入齐,齐国也如约发兵,解了赵国困局。

  古人常说:“行至水穷路自横,坐看云起天亦高。”

  漫漫人生,不仅需要前进的大无畏勇气,更需要拐弯的大智慧。

  路旁有路,心内有心,凭的就是拐弯后开阔的眼界与博大的心胸。

  看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对话。

  师父问小和尚:“如果你站在一个悬崖边,前进一步会跌落而亡,后退一步则会踩中机关埋伏,如何选择?”

  小和尚果断地说:“我会选择左右两边而行。

  诚然如此。

  正所谓:人挪活,树挪死。

  细细思量,生活中的很多不如意,往往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执念。

  殊不知,决定人生高度的,从来就不是起点,而是一个又一个的转折点。

  没有路时,可以转个弯;情绪低落时,可以看淡得失;感情变淡时,可以选择放手。

  人生路上,或一路艰辛,或一路风景。若懂得拐弯的智慧,则始终能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人贵三得:静得下心,沉得住气,拐得了弯

  ▽

  三毛曾说:“刻意去找的东西,往往是找不到的。天下万物的来和去,都有他的时间。”

  天道轮回,一切皆有定数。

  静得下心,自有百慧在心,助你福泽绵长。

  沉得住气,方能放眼全局,助你进退自如。

  拐得了弯,才能豁然开朗,助你行稳致远。

  愿余生,不困于情,不惑于心,活在当下,尽心致胜,诸事皆顺。

  点个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人贵三得:静得下心,沉得住气,拐得了弯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