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对你们说:“善人不怨人,怨人的人就是恶人。”你尽怨人,怨天尤人,这是恶人。
“富人不占便宜”,真正富的人、有钱的人,不会尽想占人家的小便宜,不会一举一动都想要自己得到利益。想要占便宜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呢?是穷人。
穷人他尽贪图小利,占人家小便宜,无论和谁来往,先打一打算盘:“我能得到这个人的什么好处?”欢喜占便宜的人都是穷人。你想一想,有钱的人为什么要占便宜?已经有钱了嘛!为什么要占便宜?总是觉得自己穷,总觉得不够,所以才尽想占小便宜。
“贵人不生气”,尊贵的人不会生气的,你看那一个人若是时时刻刻没有气生,这就尊贵,是贵人。“生气是贱人”,常常生气的人是很贱的,没有价值。“智慧的人没有烦恼”,有智慧的人,没有烦恼;有烦恼的人都是愚人。
你看,我对你们说过多少次,人生烦恼是自己给自己上刑,自己打自己嘴巴,打自己耳光。你若是不信,你试试,生了一回气,生了一回烦恼,全身骨头节都痛的,痛得晚上也睡不着觉,吃东西也不香了,就那么厉害!
所以你若能持戒,就能灭苦,也能生出大智慧。
【编注】恭录自《佛遗教经浅释》(宣化上人讲述)
真能不生气,就是无价宝
◎ 宣化上人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众生在苦海里,我们要把他度了;烦恼无尽,我们的烦恼是没有穷尽的,我们要断烦恼。可是有的经上说:
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
既然断烦恼,是不是把菩提也断了?菩提不能断,烦恼也不需要断——由烦恼转菩提,由冰化成水。冰就是烦恼,水就是菩提;冰就是水,水就是冰。认识烦恼就是了;你若不认识,就是烦恼。因此把烦恼断了,其实就是叫它改头换面;一面是烦恼,一面是菩提,只要把它翻过来,就够了。
修行不是好高骛远,不知道“道”就在眼前;你要到远处去找“道”,那是舍本逐末。眼前的生活,就在你本身所行所做的,要是能觉察省悟到本身的一切习气毛病、一切的染污法,能把它们除去,那就是佛法。所以才说:
事事都好去,脾气难化了;
真能不生气,就是无价宝。
再要不怨人,事事都能好;
烦恼永不生,冤孽哪里找?
常瞅人不对,自己苦未了。
你到什么地方去找无价宝?你要是不生气,就是无价宝!“再要不怨人”,你什么事情也不要怨人,不要怨天尤人的,“事事都能好”。
你“烦恼永不生”,若不生烦恼,“冤孽哪里找”?你有烦恼,冤孽就来找了;你烦恼没了,冤孽也就找不着了。
“常瞅人不对,自己苦未了”,你尽看这个不对,那个也不对,一天到晚啰啰嗦嗦的,总是给旁人洗衣服。
【编注】恭录自《佛教新纪元—宣化上人1990 年访欧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