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勇”做自己
日期:2020-05-26 05:51:23 作者:苠斋 来源:思维与智慧 阅读:

“勇”做自己

  中国经典向来不孤立推崇“勇”的精神本身,在中国文化里,有理智的前提仁爱内核,“勇”才有价值

  孔夫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中庸》进而把“知(智)、仁、勇”这三样品质明确为“三达德”。清醒理性、充满智慧头脑,对他人乃至天下万象关怀勇往直前无所畏惧勇气,这三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古代儒家心目中的理想人格

  需要注意的是,“智、仁、勇”的“勇”,不仅仅是“时穷节乃现”时的挺身而出沧海横流时的英雄本色,因为大多数人的大部分时间,是生活平平淡淡寻常日月里。“三达德”的修炼追求,并非专为天降大事勇敢献身准备,而是为了在日常生活里勇敢地做更好的自己

  做自己,其实是需要勇气的。表面来,人人都在做自己;实际上,独立思考,忠于内心行动,并不容易

  说两件小事吧。

  齐国大夫公行子的儿子不幸早死,齐王的宠臣、右师王驩来参加丧事所有人都跟“大领导”打招呼,有的径直迎上前去,有的等领导坐定,走到他座位跟前去说话。

  可是,按照时的礼仪,公行子这样有爵位人家办丧事,现场各有位次,参加人员是不可以越位交谈、越阶相揖的。

  孟子也在。孟子当然没有上前寒暄、攀谈。

  王驩于是对孟子有意见,认为孟子目无领导,瞧不起他。

  可是在孟子看来,大领导在,现场更应当守规矩。自己依礼而行,正体现了对大领导的尊重

  那些上前打招呼的人,不清楚丧礼上的规矩吗?

  因为在大领导前有压力,此刻,他们不敢依心知肚明正确做法去行事,不敢做自己。

  权力影响人的自由行事,金钱舆论,甚至身边人的一个脸色眼神都会一个人思想和行动的自由造成影响。

  “子见南子”的事很多人都已经听说了。孔子周游列国,在卫国受到礼遇,有一次他去拜见卫灵公的宠姬南子。子路知道以后很不高兴。南子的名声很坏,子路不愿自己最敬爱的老师跟这个坏名声的女人交集,子路的脸色很不好看。孔子急得当弟子发誓,若我做了不该做的事,让老天厌恶我!让老天厌恶我!连说了两遍。

  看孔子那着急样子,他是很在乎子路的看法的。子路不愿他去见南子,他不知道吗?

  孔子去见南子了,一定有他不得不见的理由;应当一见,就一定会去见。孟子说孔子是“圣之时者”。这个称号意味着孔子知道并且能够该做什么的时候做什么,时时可以把握中庸的理想状态

  这两个例子都是生活中极小的琐事。一般人的人生几乎全由这样的琐事编织而成,而我们实际上并不能在琐事上排除各种干扰坚持做自己内心认为对的事情。在纷纷攘攘、五光十色的十丈红尘里,做自己,也是勇敢者的游戏。

  《近思录》上说:“天下事,大患只是畏人非笑。不养车马,食粗衣恶,居贫贱,皆恐人非笑。”是不是这样呢?

  有多少人到了中年,看到同学同事换了大房子,自己豁出当二十年房奴也要换一套所谓“改善性住房”?

  本来下决心自己的娃儿一定要散养,可是看别人孩子辗转于各种课程辅导班、才艺班,忙忙碌碌,茁壮成长,有几个人还能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

  从小到大都是一个诚实的人,当身边有人靠买来的论文评上副高、正高职称的时候,面对可能一辈子当一个普通职员、每个月都比别人少挣几百块钱的局面时,你还敢不敢听从自己的内心做一个诚实的人?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古人对人间好品格的那些言简意赅的概括,还多得是,为什么偏偏要在智慧和仁爱之后,加上一个“勇”字?“勇”在中国文化精神中的地位如此之高吗?因为先贤早就看得一清二楚,面对任何形式的考验,只要稍稍涉及个人的利害得失,都需要一个“勇”字。没有“勇”,智慧不成其智慧,仁爱不成其仁爱,自己树立不起自己,一切的美好期許全都是浮云。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勇”做自己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