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半”,是人生的常态,更是处世的智慧。
我想不是的。
“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江水,层次更加丰富;“半入江风半入云”的乐曲,更空灵活脱;
“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荫凉,一半沐浴阳光”的人生,更令人向往。
“半”,是人生的常态,更是处世的智慧。
有人毫不犹豫地抢答:“这还用问,当然选全是欢喜啊。”
“恩……全是欢喜,那不是傻子吗?”另一个朋友说完,众人大笑。
他接着说:“可全是忧愁也太惨了吧,想想还是现在好,有不顺心的时候,但也总有开心的瞬间。”大家点点头表示赞同。
后来,所有人都已不在意最初的答案,说起了自己近年来有哭有笑的日子。
生活既需要心花怒放,也需要愁眉苦脸,倘若只有一面,就淡乏了。
唐朝诗人任蕃,曾写下一句自己颇为得意的诗:“前峰月照一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
后来任蕃发现“一江水”被改为“半江水”,非但没有生气,还拍手叫绝。
人生,向来没有十全十美,更多的是在欢喜和忧愁的两端来来回回。
遭遇一些挫折,内心苦闷;得到了来自亲朋好友的鼓励和支持,内心温暖;决定打起精神面对困难,内心煎熬;挺过去后,收获阳光,内心成就感满满,如此往复。
正是因为喜忧交迭,所以不必因一时的愁苦而万念俱灰,也不能因一时的得意而忘乎所以。
2.
人生,似乎总是不按常理出牌,一会让人措手不及,一会让人欣喜若狂。
面对世事,既要有力争到底的勇气和决心,也要有随遇而安的能力和心态。
我们的生活里,一半是过去,一半是继续。是什么成就了此刻的你?
其中,有一半来自过去的经历,一半是现在正在做的事。
一段段的经历,成为了我们的一部分。一个个路过的人,教会了我们一些道理。
曾经相遇后又离开的人,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看世界的角度和对人生的感受。
有的人,曾因幼年好友很喜欢喝橙汁,没想到分别很多年后,橙汁也成为了他的喜爱。
有的人,本来无辣不欢,跟吃不了辣的室友在一起生活久了后,饮食渐渐清淡起来。
有的人,从小跟着慈祥的奶奶生活,长大后,即使奶奶离世多年,她身上那股温和的气质,总有奶奶的影子。
无论时间如何流逝,每个人依旧带着家人的回忆,甚至让那些回忆成为指引自己人生之路的明灯,继续好好过日子。
回忆,让过去的经历有所承载。
3.
“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唯有一边怀揣着回忆,一边继续过好当下的日子,才是最好的姿态。
一半过去,一半继续,是怀旧,也是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