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正的富人?
其实,有钱的人不等于富人。
先讲一个故事:
西汉时,在四川成都,有一个隐士严遵,他辞官后靠给人算卦为生,每天挣到一百钱就关上店铺,开始读书、写作。
当地有一个富人罗冲,见严遵生活清贫,就要接济他,给严遵送来钱粮。
严遵谢绝了,他对罗冲说:“我富足,而你贫乏,怎么可以让贫乏的你来接济富足的我呢?”
罗冲惊讶地问道:“我拥有万金之富,你没有一石粮,却说你富足而我贫乏,这不是很荒谬吗?”
严遵说:“不是这样的。我曾经去你家,见你深夜还没有休息,日夜忙碌,却从未有满足。我虽然每天挣一百钱,却有时间读书,家里有几百钱的剩余,钱花不出去,钱上的尘土都已经积到一寸厚了。这不是我富足而你贫乏吗?”
罗冲听后,感到很惭愧。
而有钱人只是达到了财务自由,真正的富人则拥有后两者。
1、内心宽厚,是最好的护身符
“厚”是厚德载物,“宽”是雅量容人。
《管子·形势解》有言:“人主者,温良宽厚则民爱之。”内心宽厚的人,能容人之短、容人之过,能为别人着想。所以,他们才能化干戈为玉帛,变一堵墙为一条路。
他老家桐城的官邸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使用。
后来吴家建房,要占用这块地,张家不同意,双方一直闹到县衙门。
张英回了一封信,里面有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看了以后,十分触动,主动让出三尺地。吴家人也不好意思了,也让出三尺地,这样就形成了著名的六尺巷。
宽厚之气使两家化干戈为玉帛,传为千古美谈。
《道德经》有云:大丈夫居其厚,不居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意思是,人存于世,要为人厚道,不要浅薄;心地要朴实,不要虚华其表。所以,宽厚于人,应该是舍弃浅薄虚华而秉持朴实敦厚。
内心穷困的人,境界狭小,不知宽厚为何物,整日数米计薪,患得患失。
相反,宽厚之人,心胸开阔、宽恕仁爱,他自身的修养不但臻于完美,与他人之间也是一团和气。没有敌人,灾害自然也不会降到他的身上。
人这一生,也许暂时会因宽厚而吃亏,而受委屈。但不要犹豫,不要后悔。
2、积善行德,是最顶级的修福
人心不是求来的,而是善来的。
如果有很多人得到你的帮助,而你都不要求回报,那你的德就厚了,称作德高望重。
江南三大道观之一,乌镇修真观的大门上,悬挂着一个大大的算盘。
细看,有颗算珠不上不下,从左数第九位,从右数第五位,意为九五之尊。
人有小算盘,天有大算盘。
天就一算,算什么呢?算芸芸众生每个人的“德”。
春秋时期,秦穆公有次出去打猎走丢了几匹马,被岐山的山民抓到,杀了吃掉了。
当地的官吏很快抓到了这些人,但是秦穆公不但不降罪,反而说:“我听说,吃了马肉,不喝点酒容易伤害身体”,不仅将他们全部释放,还派人送美酒赐给这群山民。
几年后,韩原之战时,秦穆公被晋国军队围困,眼看就要被活捉。
这时突然有一队勇士,手提大刀,大喊声中飞奔而来,拼死作战,救出秦穆公。
战后,秦穆公才得知,这队勇士,就是多年前岐山脚下宰马吃的那群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