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意思是告诉我们:一个人可以很善良,但不能太善良。
我们对于这个世界从来没有恶意,但我们不能保证,这个世界不存在恶意。所以,人不能总是心太软,该狠还得狠。
有时候别人请你帮忙,虽然有些难处,但是心软的你,还是答应下来了。
辛辛苦苦完成后,可能头一两次还会表示谢意,但是时间长了,就连一声谢谢也没有,觉得这个事就应该你做。
如果你处理的没有问题,他们觉得你应当应分;如果你偶有闪失,处理的不是那么完美,他们就会觉得你怎么如此怠慢。
当一个人饥寒交迫的时候,你给他一碗米,就是解决了他的大问题,他会感恩不尽。
但是,人性都有贪婪的一面,时间久了,你的一碗米不够,二碗不够,三碗四碗还是堵不住他的口,尽心竭力也是杯水车薪,反倒容易反目成仇。
电影《教父》里有这么一句话:“没有边界的心软,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毫无原则的仁慈,只会让对方为所欲为。”很多人感觉心软是一种善良,而事实上,心软是一种对自己最大的残忍。人需要保持一颗善心是没有错,但不是对谁都好都没有底线。
你没有底线,别人就没有原则,当善良失去原则的时候,就助长了恶。
正如白岩松所说:“为什么别人越来越不把你当一回事儿,因为你太好说话。什么事情,一找你就答应;什么东西,一要你就给。你成功塑造了一个毫无原则的自我,既然你没有了原则,人家对你自然就没有了底线。”
2、心软要有底线,善良要有锋芒
孔子回答说,你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
孔子答案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方,是立世之本,圆,是处世之道。内方,就是做事要有原则,外圆,就是处世圆融。
你可以在表面给人如沐春风,没有棱角的感觉,但是内心一定是有棱有角,懂得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凡事有个底线。
如果对方一再触碰到底线,就必须要展现自己的锋芒。
出国在异地他乡,三毛为了和室友们搞好关系,经常主动帮舍友做事。慢慢地,在室友眼里,她主动帮忙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有一次她没有帮室友做事,反倒被室友责备:“三毛,关窗,你要冻死我们吗?”
这次,她终于决定反击。她心想:“这个宿舍,我尽的义务太多,现在豁出去,给它来个孙悟空大闹天宫,大不了,我滚,也不是死罪。”
奇怪的是,反抗后,她没有滚,她没有道歉,她任着性子做事,那些习惯享受三毛的忍让和付出的人,对待她的态度反而柔和了很多。
用了她的东西,会及时归还,会给她打水,吃饭的时候也会帮她买一份。
作家余华说:“当我们凶狠地对待这个世界时,这个世界突然变得温文尔雅了。”
心软要有底线,善良要有锋芒,有分寸的付出,才能让人与人的关系,对等而舒服。
3、你的心软,应该有边界
做人,当然可以善良,也可以心软,但这都应该以保护好自己和家人为底线和原则。
所以,边界在于,你的善良和心软只配给那些懂得感恩,对你好的人。那些只想利用你,伤害你的人,不配你的仁慈。
心太软的人,往往有一种心理,宁愿委屈自己,也会对别人有求必应,拒绝别人会有一种愧疚感。
很多时候,要学会拒绝,学会告别负罪感。不合理的请求拒绝就好,做不到的要求就不要给自己压力,伤害你的人就不必去理会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