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人品如何,往往不看他的境界有多高,而看他的底线有多低。
人品有底线
人品不好,底线太低,做的再多都没用。
孟子曰:“人有所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
守住底线,不仅在于做了多少事,更在于明白哪些事做不得。
《菜根谭》中说:“一段不为的气节,是撑天撑地之柱石。”
人一旦没了底线,什么事都敢干;
没有了底线,商人就会弄虚作假,学者就会指鹿为马,裁判就会大吹黑哨。
一个人只要品行正直、胸怀宽广、坚守底线,无论走到哪、做什么,都没有不顺利的。
境界无上限
底线是不可缺失的,一旦失守就会被人鄙视;
而境界却并非人人可得的,因此也就不必去强求。
道旁偶遇几株梨树,人们便一拥而上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不为所动。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吃,许衡说:“这又不是你我的果树,怎能随意采摘?”
百姓笑他迂腐,说:“这世道兵荒马乱,梨树哪还有主人!吃也无妨。”
许衡正色道:“梨树虽然没有主人,但我的心却是有主的。”
许衡守住了自己的心,也守住了自己的底线。
《易经》的最后一卦叫做“未济”,意思是世间万物处在永恒变化中,永远没有终点。
《论语》云:“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滚烫的水一样,要立刻远远的避开。
你的底线,决定你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