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传统作家和网络时代作家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
日期:2022-02-08 14:00:47 作者:和菜头 来源:槽边往事 阅读:

传统作家和网络时代作家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

  今天是2022年2月8日,我从去年这一天开始每天连续更新《槽边往事》,没有一天中断,偶尔两更,后台统计一共发布432篇文章。此外,我在《得到》的年度专栏也只剩下最后一篇问答,在同一时间段内并行更新了270篇专栏。

  缘起和坚毅无关,和坚持无关,和自律也全无关系。2021年春天,我在疫情中惊觉时光白白流淌,等待平复结束不是办法,需要找个什么方法让自己振作起来。否则年复一年,只会在等待中虚耗生命。于是我动念想要连更,每天给自己找点事做。《得到》那边有合同,一周五更。那么我就想《槽边往事》一周七更,这样两匹马并排拉车,哪一边都不会觉得太过辛苦。很奇怪的逻辑不是么?想不那么辛苦,就选择双倍辛苦,这听起来荒谬但确实有效---

  感觉《得到》每周命题作文辛苦,想一想《槽边往事》那边每天一篇,如此每周五篇感觉还不错;感觉《槽边往事》每日一篇找话题辛苦,想一想《得到》那边中断更新就是事故,而且每篇都要深入浅出微言大义,又感觉随心所欲写作是一种幸福。想法当真荒谬,但我最后也当真得以完成,人世间就有那么奇妙。

  传统作家和网络时代作家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文字和表达上可能差异并不大,但存在状态却有大不同。传统作家是精英式写作,身份和地位来自同业认可,媒体授权。他们用一年时间打磨一篇文章都可以,最后发表在报章杂志上,读者还是会诚惶诚恐拜读。道理很简单,因为你是那样的人,所以你可以在那样的地方发文;反过来也一样,因为你能在那样的地方发文,越发证明你就是那样的人。

  网络时代作家不同,他们不是读者观瞻敬仰的对象,也不是文化上的灯塔或者地标,文字本身就代表文化品位和审美。读者在网络时代作家身上不断找寻两样东西,一样是等时性---虽然大家分散在天南海北,但是共同经历和见证现实事件,大家分享同一时间,需要作家来记录和表达感受;另一样是陪伴,读者和网络时代作家之间彼此平等,和传统作家相比,读者感觉网络时代作家更为亲切,也不把作品视为文艺创作,而是自己日常上网生活的背景音。因为他们其实并不需要阅读,而是需要陪伴。在飞快变化的网络世界里,如果能有那么一两样熟悉的事物始终存在,相伴左右,他们会觉得心安。

  所以连更、连载是网络时代作家的基本创作标配,定时定点定量更新是基本职业素养。至于说写什么,写得如何,反倒是没那么重要,不用像传统作家一样,每当发布新作时要面临暴风骤雨一般的评论。人们对瞻仰和陪伴有不同期待,自然也有不同态度。

  我花费那么长时间才弄懂其中的道理,如此简单,又如此艰难。传统文学追寻人的意义,追问生活的价值。但网络世界里存在才是最高标准,何种人以何种形式存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各种形式都有可能。你更新,你存在。你今天停更,你明天被遗忘。为什么点赞是社交网络的最基本互动功能,是为了表达善意?是为了表达支持?它是最轻量级的留痕方式,点一下就能证明自己的存在。

  人们总喜欢讨论现代性一类的词,讨论反身性与自反性,讨论人的异化。现代性究竟是什么?我想大概就是诸神已逝,无人看顾的现实处境。于是不需要再去猜度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这个世界是这副样子背后究竟有什么隐藏的意义和目的。只讨论存在就好,一个存在就是在现实世界激发一点涟漪,然后是涟漪和涟漪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槽边往事》这种相互影响表现为发布文章和随后的留言、点赞、转发。由此吸引来更多读者,然后又产生辩论、攻击和拉黑。我自身作为残暴的网络慈父和叔或是性感的退役空姐菜婶,又或者是高屋建瓴的退休老干部高局,对于不同读者呈现出不同的存在状态,总有一款时时看顾着你。

  连续更新365天对于我个人有什么意义?在完成的那一刹那它有意义,意义在于完成本身。此前需要战胜无数的不确定,不时来袭的自我怀疑,莫名其妙的攻击和倾诉,以及对意义和价值的追问。所有这一切都没有确定答案,但依然得以完成。在完成之时回过头去想,也才会意识到诸缘聚合,恰巧能够完成是多么珍贵的事情。如果自我不是空空落落,无凭无依,大概也没有办法顺利达成最初的发愿。算起来人生应该是一个发现自己的过程,如同扒卷心菜。扒了还有,扒了又有,到最后其实什么都没有。但整体上看,又是好大的一团,还有一些翠绿颜色和沉甸甸的分量。

  愿你一切世间法悉得圆满,诸愿达成,心得止息而自我观照,见卷心菜一枚成就不二。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传统作家和网络时代作家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