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杀似水年华》是一本由蔡骏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3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谋杀似水年华》读后感(一):谁制造了那道无法跨越的深沟
蔡骏的《谋杀似水年华》一向被称作是社会派推理小说。社会派推理最大的特点是在故事中加入推理悬疑的成分,以用来做批判社会,描写人性之用。那么在本故事中,蔡骏想要批判的是什么呢?想要描写的人性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读完《谋杀似水年华》以后,我一直在想这样一个问题,秋收的人生究竟是如何被扭曲的?十三岁的秋收亲眼目睹了母亲被“恶鬼”杀害的过程,从此他的身上多了一个受害者家属的标签。这个标签在让人们对他报以同情的同时,也让人对他多了几分戒备。最直观的例子便来源于警察田跃进的态度。田跃进无疑是一个好警察,一个好人,但是他的职业生涯经历告诉他,秋收在目睹了母亲被杀害的场面之后,在他的内心中已经充满了强烈的怨恨,这会让他在成年以后变成一个极度危险的家伙。因此,他不顾一切的阻挠女儿小麦和秋收交往,甚至于亲自去警告秋收离自己的女儿远一点。我们之间有一条深深的沟,秋收告诉小麦。或者这条沟并不是天然存在,而是被人为造出来的,田跃进、钱灵、学校的老师、同学等等都为这条不可逾越的深沟的出现做出了大大的贡献。而这不过是出于他们对秋收可能变坏的臆想罢了。只因为可能,便绝了他的希望,埋葬了秋收的似水年华。秋收什么都没有做,便被人打上了“危险”的标签,这难道是一种公平? 许碧真、慕容与钱灵的被杀当然是一种悲剧,但是悲剧为何又会发生。我们不去追求完美受害者,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悲剧发生背后的故事。在婚姻家庭中,最重要的是忠诚。但是很遗憾的不论是盛世华还是被害的三名女子显然都在这个问题栽了跟头,假如没有他们肆无忌惮的婚内出轨、偷情,或者所有的悲剧也不会发生。蔡骏的《谋杀似水年华》让人极为诟病的一点便在于小麦可以在上一刻接受未婚夫的订婚戒指,下一刻便可以毫无负担的躺倒另外一个男人的床上。某种角度上说,在这里,小麦与许碧真们也并无区别。所以,我们究竟需要的是什么样子的感情,什么样的婚姻? 单纯的就本书的推理部分来说,并非是完美的,相反的在很多地方,在故事结束以后,我们依然一头雾水。小麦的记忆为什么会变得一段一段的,她的记忆为什么会丢失,蔡骏始终没有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当田跃进去为秋建设扫墓的时候,从他丈母娘的口中得到当年的一段隐秘的时候,田跃进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警察竟然会想不到从这里去深度挖掘许碧真的社会关系,现在看起来也是有点匪夷所思。既然警方当年已经怀疑是情杀或者仇杀,那么秋收亲生父亲的出现难道不是一个很值得去探究的问题? 我们之间有一条深深的沟,而这沟本该是不存在的。。。。。。
《谋杀似水年华》读后感(二):我们之间,有一条深深的鸿沟
《谋杀似水年华》首次出版是在2011年,是蔡骏先生的第一部社会派悬疑小说,这本书也被称为“开启中国社会派悬疑小说先河”。2021年,这本书由新华先锋再次出版,并且由蔡骏先生亲自写了序言。
蔡骏先生,中国悬疑小说作家。已出版《镇墓兽》《谋杀似水年华》《最漫长的一夜》《天机》等三十余部作品,蔡骏系列悬疑小说销量已突破1000万册。作品发布与《收获》《人民文学》《当代》《上海文学》《十月》《江南》《中国作家》《山花》《小说选刊》《小说月报》。曾获梁羽生文学奖杰出贡献奖、郁达夫小说奖提名奖、《上海文学》奖、百花文学奖、《小说选刊》短篇小说奖、《人民文学》青年作家年度表现奖。
故事的起点是1995年一个大雨滂沱的夏夜,十三岁的秋收,在来到城里的第一个夜晚,在杂货店的小隔间里,亲眼目睹了母亲被人杀死。他说他看见了,是一只恶鬼,可是他却形容不出恶鬼的长相。
十三岁的少年在这个城市无家可归,警察田跃进将他带回家。在这里,他遇到了田跃进的女儿,跟他一样丧失母亲的田小麦。田小麦对于这个乡下来的不速之客并不欢迎,可以说是看不起。
一场球赛拉近了他们的距离。同样丧失母亲的遭遇,田小麦开始改变想法,也不再对他那么冷漠了。
后来,少年独自离开了。
2010年,田小麦已经是一家外企的白领,父亲田跃进为了拯救被绑架的男童,跳进水里救了男童,自己却溺水身亡。而十五年前的那起谋杀案依旧没破。
在筹备葬礼的过程中,田小麦意外看到了父亲遗留的工作手册,手册中提及十五年前的那桩谋杀案的凶器:一条紫色丝巾。
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在葬礼上播放东德电视连续剧《幻觉》的主题曲,田小麦通过死党钱灵,在淘宝上找到一家店铺“魔女区”,这是一家声称“本店可以买到你想要的一切”的淘宝店。
在父亲的工作手册中,田小麦看到了那段被她刻意遗忘的记忆。为了寻回那段记忆,她数次光顾那家“魔女区”。
2000年,十八岁的少年和少女再次相遇。这次,他们相爱了。他们都以为,只要有足够的勇气,就可以跨越那条深沟,可终究他们还是分开了。失去少年的痛苦,让少女刻意去遗忘那段记忆,遗忘关于少年的一切。
通过“魔女区”,她渐渐想起了那段丢失的记忆,想起了十八岁爱过的那个少年。她不顾一切的想找到秋收,想和他在一起。
只是,他们已不再是十八岁的少年少女了,他们的似水年华早已被谋杀了······
紫色的丝巾,贯穿全文,秋收的母亲、慕容老师、钱灵都死于这条丝巾下。随着田小麦逐渐恢复记忆,事情的真相也慢慢浮出了水面。
作品中用到了大量的怀旧歌词,还有《101次求婚》的梗,都恰到好处的为故事增色了。故事采用了时空混淆的手法来讲述,一开场就引人入胜,故事也讲述的丝丝入扣。另外,蔡骏先生驾驭文字的功底,是值得学习的。
《谋杀似水年华》读后感(三):《谋杀似水年华》——痛苦经历之后的蜕变与成长
在我们的一生里,会经历很多事,有的让我们欢喜,有的带给我们悲痛,有的给我们鼓励,有的带来沉痛的打击,有时候,我们会感叹我们是这样的渺小,在命运的洪流之中颠簸跋涉,但,这就是人生啊,而我们也正是在这样真实的人生中学会成长。
《谋杀似水年华》是悬疑小说作家蔡骏的经典之作,讲述了一起离奇的谋杀案,这起案件让一对少年和少女相识,也同时改变了他们两个人的命运,在之后的十几年中,他们都被它所困,在寻求真相的过程中,他们遭遇过痛苦,感受过温暖,也以自己的方式倔强地成长着。
这是我看过的蔡骏老师的第三本书,在《夜宴图》中体会古典中带着一丝温柔的怜悯,在《不微笑的蒙娜丽莎》中品读历史进程中人物错综复杂的关系,在《谋杀似水年华》里感受命运带来的震荡和人的坚持与执着。不得不说,蔡骏老师的书真的有一种魅力,让人一口气读完,直到看完内心波涛澎湃地放下,久久不能平静。而那字里行间蕴含的淡淡悲悯与温柔,总会让人有所思考、为之感叹。
这个故事发生在1995年,在一个盛夏大雨的清晨,南明高级中学附近的小杂货店女老板被害身亡,负责此案的刑警田跃进在现场发现了一条异常美丽的紫色丝巾,而这正是谋杀案的凶器。那个目睹了母亲的死亡却不敢也不能出去救助的十三岁少年向他说出了凶手——“一只恶鬼”,而他们却在与凶手遥遥一望之后,再也找不到他的踪迹。多年来,这成为他们心中共同的伤痛,直到警察因公殉职。而那个叫秋收的少年在最无助和悲痛的时刻,认识了警察的女儿田小麦,他们曾彼此陌生,也曾彼此温暖,直到分离。
而对于田小麦来说,十几年来她的记忆一直是缺失的,在过去回忆与现实的交织中,她找回了那些不知为何被遗忘的记忆,那些记忆是令她痛苦得不敢回忆的记忆。她在遗忘中等待了十年,而那十年的记忆里,有一个青涩的少年和她最单纯的爱恋。可伴随着记忆苏醒的同时,她也发现自己已经身处一个让人欲陷欲深的迷局,高中的语文老师、多年的好友都因为一条紫色的丝巾而身亡,这究竟是怎样的轮回?那个潜伏在黑暗的恶鬼究竟躲藏在哪里?随着一个又一个的秘密浮出水面,真相也越来越近……
一起案件,改变了两个年轻人的人生,那些挣扎、那些痛苦、那些拥抱、那些温暖,都是命运的馈赠,我们无法说是这究竟是幸运还是不幸,但我们仍然欣慰,在这似水年华中,他们,还都是原来的模样,那些痛苦经历之后的蜕变与成长,会让他们更加勇敢和坚强。
《谋杀似水年华》读后感(四):《谋杀似水年华》:13岁少年亲眼目睹母亲被勒死,却无能为力
1995年,13岁的少年从西北某个小乡村来到都市上海。
他是来看母亲的,母亲在这里开了一家杂货店,全年很少回家。
这一天夜里杂货铺的门突然被敲响,母亲去开门让自己躲起来,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能出来。
少年听到一个男人的声音,随即听到了母亲的挣扎声,少年想出去却发现门被反锁,在这关键时刻,慌张的少年竟发不出任何声音,只通过门上的小孔看见有个男人勒死了自己的母亲。
从此,少年的一生被改变了……
这是小说《谋杀似水年华》里的杀人案,但这不是书里的唯一一个杀人案,表面上作者蔡骏描写了警察之女田小麦、少年秋收、富二代盛赞之间的爱恨情仇,细细读之发现三人之间,三个家庭之间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那个杀了少年母亲的凶手到底是谁?
有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而有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秋收属于后者,亲眼目睹母亲被害让报仇成了他的人生目标。
母亲去世,生活还需要继续,父亲带着秋收来到杂货铺继续经营,秋收一边忙生活,一边留意周围的人,希望找到凶手。
几年过去,秋收没遇到那个凶手,反而遇到另外两个女人,一个是田小麦,她的爸爸是多年前那个负责案件的警察,一个是慕容老师,有着和母亲一样倾城的容貌。
第一个女人,田小麦,他们相爱了。
两个少年分别是彼此的初恋,上高中的田小麦勇敢、倔强、执着,不顾学校、父亲、闺蜜的反对公开拉起少年的手。
这是一段青涩的爱情,和大多数第一次恋爱一样,他们无疾而终,只是多年以后田小麦才发现他们的分开也是一个阴谋。
第二个女人,慕容老师,从名字到容貌再到举止,都像小说里走出来的女主。
不知为什么这个女人特别关心秋收,经常来杂货铺,一起聊天,慢慢地,秋收也感到母亲一样的温暖。
直到有一天,那是个傍晚,慕容老师和秋收聊天完毕,下起了雨。
秋收撑着伞把慕容老师送到车站。
再次见到慕容老师,这位美丽的老师已经变成了一具尸体。
更可怕的是,老师被害的手法和当年母亲一模一样!甚至连凶器都一样!
是谁杀害了慕容老师?!
15年以后,当年的少年和少女已经长大成人。
少女田小麦好像完全忘记了年少时的阴影,忘记了少年,一切都变得美好。
她成了一名上海OL,工作在写字间,男朋友是高富帅盛赞,高中的闺蜜钱灵也还在身边。
可是有的人命运总爱跟他开玩笑。
正当一切都开始变好的时候,田小麦的父亲牺牲了,这位伟大的警察,在一次救人工作中,因公殉职。
随着父亲的去世,秋收母亲和慕容老师的案子也成了两桩迟迟未破的悬案。
还好闺蜜钱灵和男朋友盛赞陪在自己身边,盛赞更是向自己求婚了!
但闺蜜钱灵的举动却一天比一天奇怪,先是告诉自己有一家网店“能买到一切想要的东西”,再告诉自己“不要去第二次!”,更是在一天夜里三点给小麦打电话让她来找自己“一同去把秘密从坟墓里挖出来”。
什么秘密?谁的坟墓?
然而这两个问题都没了答案,第二天才赴会的小麦发现,钱灵死了。
钱灵被谋杀了!杀人手法、凶器都和前两起一模一样!
是谁杀害了钱灵?!
田小麦陷入了困境,不仅因为闺蜜的死,她发现了更多疑团。
整理闺蜜的遗物,她发现现场什么都没丢,至少了一个物品:闺蜜的日记。
日记里记着什么?凶手是冲着日记去的吗?
闺蜜的影集里,除了自己,还有一个人特别熟悉:自己的未婚夫,盛赞。
原来闺蜜和未婚夫谈过恋爱!两人从来都没告诉过自己,更奇怪的是,闺蜜前脚和盛赞分手,后脚就把盛赞介绍给了自己!为什么呢?
与此同时,盛赞那个千万富豪企业家父亲不见了!
盛赞的父亲去哪了?死了吗?
田小麦被各种疑团困扰。多年前秋收的母亲、漂亮的慕容老师、自己的闺蜜、未婚夫的父亲,到底有什么关系?
自己唯一知道的就是:前三位死者死亡的手段、凶器都一模一样。
会是模仿作案吗?犯罪心理专家说,有时候儿童在幼年时目睹亲人被害,巨大的伤痛会刺激儿童进行模仿作案!
如果是这样,那后两起案子的凶手就是:秋收!
可是秋收为什么要杀了慕容老师和钱灵呢?盛赞的父亲又在哪呢?
书还是自己读才有味道,想知道的小伙伴自己翻开《谋杀似水年华》找答案吧~
《谋杀似水年华》是蔡骏老师的第一部社会派悬疑小说。里面不光是一环套一环的案件,还有城市人与异乡人、物质与爱情、欲望与危险之间的种种冲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执念,秋收母亲、秋收、田小麦、钱灵,他们不断为自己的执念付出代价,有的代价甚至是生命。
小说环环相扣,两天读完,但仍有些不明白之处:
1.凶手的样子秋收明明记得很清楚但是为什么描述的时候只能用“恶鬼”这个词?
2.田小麦是怎么失忆的?
3.袁淑珍杀死钱灵为什么要留下带着指纹的凶器?如果说是想误导警方但为什么连指纹都不去?
4.撞死丁司机儿子的富二代司机是谁?
如有知晓以上答案的小伙伴,还望留言交流。
另外,书里提到叶萧,这是个蔡骏小说中的连环人物,但如果读者只读了这一本,就觉得略显突兀了,前后没有关联,有些生硬。
书好不好,如人饮水,还是要自己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