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生命中的兵团(上下)》读后感精选
日期:2022-05-27 02:07:5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生命中的兵团(上下)》读后感精选

  《生命中的兵团(上下)》是一本由朱维毅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128.00,页数:108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命中的兵团(上下)》读后感(一):生命中的兵团

  《生命中的兵团》作为迄今为止第一部由非兵团亲历者完成的有关兵团历史的长篇纪实文学。以史诗笔法,全面展现屯垦戍边中兵团历程,深度揭示风云际会下荒友命运。

  作者用近两年的时间采访黑龙江兵团历史的亲历者,在身份上涵盖各种人员层次,并查阅和收集了大量历史文献和档案,在口述和文史两个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作者以客观审视的态度,把对人性的解读作为落笔重点,讲述了那一代知识青年在北大荒的种种生活经历。他们来到北大荒,到建设北大荒,把热血的青春留在了黑土地,离开后对北大荒也抱有深切的怀念。

  在人民共和国的历史画卷里,有着这样一群战天斗地、屯垦戌边的战士群雕塑像。他们那青春似火的热忱,生猛鲜活的身影,绽放青涩的笑脸,从未暗淡过的眼神,在祖国东北开发的进程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共和国不会忘记他们,人民不会忘记他们,他们的名字,他们的身影,他们的精神,应永远留在共和国发展的壮美历程中!

  在落后的生产力条件下,在人类不断科学认识自然规律的进程中,在近乎原始蛮荒的中国东北屯垦戌边,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广大军垦战士,在为共和国开垦荒原,建起农牧林鱼基地,开垦大片农场,巩固边疆国防的同时,客观的困难,人为的因素,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认识、身体及生活等诸方面,无疑也是一场凤凰涅磐式的蜕变!观念认识的升华!

  通过《生命中的兵团》再次回顾走过的艰难历程,仍然是感慨万千!论述起理性情感,依然还是那么神采飞扬!艰苦的兵团生活,赋予了战士们爱国爱民、吃苦耐劳的个性;对那块土地、对那段军垦生活,依然充满着深厚的情感,并进一步体现了战士苦乐情感!战士宝贵品质的再现,更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这也是值得我们回忆、宣传并歌颂的根本和唯一。

  在庆祝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之际,《生命中兵团》虽然不是写反对法西斯的光辉业绩,但是写的是反对法西斯胜利的部队建设家乡的事情,其中的精神大同小异。历史不可以磨灭,我们国家先辈们的努力奋斗有了东北的大粮仓,为后来的祖国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缅怀历史,不是为了记住仇恨和不幸,而是为了记住历史的真相和教训,引以为戒。英雄事迹不会磨灭,生命中永远有兵团。

  《生命中的兵团(上下)》读后感(二):挥洒青春的赞歌

  青春挥洒在了那片黑土地上,留下的是种子,今天的北大仓是他们青春最美好的印记。

  作者何朱维毅,他正是北京“老三届”的初中生,文革时期经历了6年的上山下乡,之后被农村推荐上了大学,从此开启了新的生活。因为他经历过上山下乡,所以写出了真实的《生命中的兵团》。只有亲自体验过艰苦,才能了解知青的生活环境和精神。本书主要讲述了,军人和知青成立的兵团为了开垦戍守边关挥洒着他们的青春,同时也写出了知青从上山下乡到返城的全过程。笔者采用口述纪实的方式,插入黑白色的人物成长的对比照片,展现着兵团历史无比的真实。翻开此书,走进那兵团的历史,军人的责任,知青的青春赞歌。

  兵团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与苏联相邻。中国成立之后,1966年,中苏边境局势日趋紧张,中央决定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曾经出现过两个生产建设兵团,一个成立于1966年,另一个成立于1968年。1966年年5月中国开始了文化大革命,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的一条最新指示,就是上山下乡运动。当上山下乡成为众多城市知青在就业上的不二选择时,前往挣工资的农场显然要比去挣工分的农村对他们更加吸引力,而北大荒农场的戍边责任,又在深具国家意识和历史责任感的城市青年中平添了几分向心力。1968年知青到达兵团达到10.5万人,1969年更是达到了15.7万人。知青为开垦北大荒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书的上册主要讲述军人进入北大荒的责任。采访中原来兵团司令部侦查处副处长李植谷说,我们去兵团,一是当时的中苏关系紧张到可能要打仗的程度,而且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二是我们的任务首先是打仗,然后是生产指挥机关,接受几十万的知青,当好领导。三是我们是现役军人,要执行军队的命令,实施军事化的管理。兵团不是永久性的,当它结束时,军人会再次被安排。看过很多人的口述之后发现,军人热爱我们的国家,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他们的忠心,对祖国的责任。他们认为国家的责任比任何都大。

  书的下册主要讲述了知青的故事。他们有人成为了烈士,有人意外被烧伤,在兵团中火光就是命令。在《青春的墓》这篇碑中,我看到了毁容前的仝幼华,她在11▪7事件中全完全毁容。上山下乡运动,对于历史来说也许是错误的决定,但是知青成就了兵团的辉煌。知青是生产战线的突击队、战备值班的生力军、文化教育的传播者,知青在兵团的8年里,造就了新的北大荒。他们过着艰苦的集体生活,受着半军事化的管理,环境又是极其的恶劣,可是他们用青春换来了崭新的北大荒,现代的北大荒是粮食的大库,北大仓。

  父亲曾经是下乡中一份子,他常常回忆他的下乡时光,年仅16岁也许还不太了解什么是文革,什么责任,可是国家的命令他一定要听的。父亲在新民下乡,离家不远,但是他依然觉得很苦,他说那里简直不是人呆着的地方,老农不给当人看,站长只是给活干,不干就没有吃的。父亲虽然觉得很苦,可是从父亲的脸上还是能看到他对下乡的回忆是“甜”的。和平的年代,可能不会再有上山下乡的运动,对于他来说,这是人生难得的体验。他常说,你要是经历过下乡,什么事都不觉得难,什么事都会干。这也是历史留给知青最好的磨练吧。

  知青上山下乡让他们受苦、受累,但他们得到了坚强的意志,挥洒了青春的汗水,留了给后人的福照。

  《生命中的兵团(上下)》读后感(三):讲述兵团故事,触摸兵团人灵魂

  讲述兵团故事,触摸兵团人灵魂

  “走进兵团,走进北大荒,让我更多的体会到的是一种人性的力量。”与到“广阔天地炼红心”去不同,德国工学博士朱维毅“着眼于大历史”,以“独特的视角”、“独特的立场”、“独特的方法”、“独特的比较”、“独特的目标”对兵团进行“历史性挖掘”,通过历史亲历者的倾诉和回忆,使我们深刻的感受到兵团的辉煌与不朽,兵团的精神与风骨。透过他们,我们看到了兵团人的奋斗轨迹。透过朱维毅的《生命中的兵团》,我们看到了兵团及兵团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一切历史亲历者的生命都终将消失,但他们留下的资料,却会让历史保持鲜活,并起到启迪后人行为、帮助他们创造新历史的作用。”一如朱维毅在《生命中的兵团》中所言,记录历史,古已有之。关于兵团,关于知青,更是书著累累,其中不少还冠以了“中国”二字。但是,翻开一看,不是对某一地区下乡知青群体的记载,就是以不充分的资料来概括全国的知青。与这些“精锐之作”不同,《生命中的兵团》并不刻意的记录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史上轰轰烈烈的大事,而是从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入手,以小角度、小切口、小人物为主线,再现兵团历史上的波澜壮阔。

  “从平凡处着手,写不凡历史。”翻开《生命中的兵团》,展开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部艰苦卓绝的创业史,还是一部战天斗地的奋斗史,更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奉献史。尽管“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兵团都不再是一个军人的概念,而是一个功能齐全的‘小社会’”,但“在共同的使命之下,身穿一样军装的他们,带着不同的军旅阅历,沿着不同的道路,抱着不同的期待走了兵团这个新天地”。从上至师团级领导、下至未成年就奔赴边疆的知青,到将生命永远留在黑土地上的牺牲者,所有人的青春、热血和他们的故事共同融入新中国的建设史中。

  用历史照亮现实,兵团精神是超越具体事件、具体人物的一种升华、提纯。在不同时期,面对不同的形式和挑战,兵团书写着不同的辉煌。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兵团的历史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兵团的战略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在《生命中的兵团》中,朱维毅刻意的避开了在知青文学中普遍存在着的作者本身历史观过于鲜明的问题,对兵团历史采取了既非歌颂,亦非声讨,既非“青春无悔”,亦非“蹉跎岁月”的客观审视态度,而是站在一般历史观和价值观之外,把兵团发展历史上这一颗颗闪亮的珍珠(从连队干部到兵团领导,从知青到现役干部,从老北大荒人到这些人的后代)串连到一起,一个有血有肉、可触可碰、可感可知的兵团,一个浸染着一代代兵团人汗水的兵团,真实的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10月9日中国国门时报第六版

  原创稿件,谢绝任何网站、新闻客户端、微信公号等以任何形式转载,若转载或商用请致函致电商洽索取原创及润色后的完整版。但是,欢迎转发和分享至您的朋友圈。      

  《生命中的兵团(上下)》读后感(四):大历史下

  和一个朋友交流的时候说道:这本书的书评真的很难写!她说是因为我们没有亲历过这段历史。我觉得难以动笔的原因并不是没用亲历,而是因为这段历史实在太过庞杂,这好几十万人的十多年的岁月,实在是不知道从哪里总结,看起来切入点好像很多,但实则每个切入点都不足以展现这本书想要告诉我们的东西。

  一段历史,一定是人的历史,十年上山下乡,在整个人类长河的历史上不过最短暂的一瞬,不过弹指一挥间,然而对于知青们来说,这十年时间是改变一生命运的时间。在黑龙江兵团工作的那一群人,和其他的知青又有着全然不同的体验。

  首先,去兵团有着类军人的身份,在那个唯出身成份论的年代,尤其是在刚取得几场战争胜利的时代大背景下,能当兵是一种无上的光荣。于是知识青年们头破血流也要去支边支农。

  在面对黑龙江兵团这一段历史的时候,作者要写的,要面对的绝不是知青这一个团体,还有现役军人,原退伍军人。这样一个复杂的团队,发生的故事精彩而又刻骨。

  怎么去的?

  首先要问愿意去吗?现役军人好很少有人是愿意去的,都是有着在原单位不得不离开的理由。

  退役军人原本就在那里,在定义任何一段历史下任何人的行为都不能脱离当时的时代大环境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毫无疑问,虽然在当时黑龙江的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可当时的中国大地,又有哪里的日子是舒服好过的呢?至少在黑龙江,在那个黑土地肥的流油的地方,吃饱饭还是没有问题的。

  知青们呢?从书中看起来,大家都是自愿奔赴兵团的,有写血书的,有爬火车的,有瞒着家里一定要去的。除了当时的人有着一种大的格局,考虑事情都是从国家社会的角度出发以外,当时的城市,也确实容纳不下这么多的人一起就业,而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也的确需要首先建立一个稳固的后方,养活那不断增长的人口。

  怎么过的?

  苦啊!读起来我觉得是真的苦啊,那不尽的蚊虫,那寒冷的天气,那汹涌的水啊,还有时刻可能出现在身边的豺狼野兽。

  现役军人面对的问题是不知道怎么管理农业,一群习惯舞刀弄枪的人来干专业的管理,外行管理内行,闹了不少笑话,以至于到今天都备受争议。

  知青们面对的问题就是从大城市到一无所有的农村要面临的挑战,所有的一切都要从0开始。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还有高强度劳作的折磨。男女同工同酬,以及那个年代对于优秀对于先进的扭曲宣传,这一切造成了知青价值观于现在看起来的不会保护自己,从而造成了很多不必要伤亡。反思那段历史的时候我们知道了,盲目强调人的牺牲精神,这是错的,可在当时的时代大环境下又如何才能避免呢?

  当然,兵团生活也并不都是艰辛,还有许多光辉灿烂的时候,比如白毛女的舞蹈,比如那些精彩的绘画,还比如,知青给军团带来的知识和见识。

  李小璐演过的那部电影《天浴》,讲的就是女知青在上山下乡过程中受到迫害的故事,无例外,在男男女女多了,男人手上又掌握了不少资源的时候,性的交易和迫害就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了。想来也是心酸,虽然兵团对这种事情的处罚不可谓不严厉,可是,伤害一旦造成,就是一辈子的事情啊!

  怎么离开?

  有关系的先走,来的时候群情激昂,走的时候各显神通。不公平的第一步从拼爹开始,谁的爹有权势,谁就是首先走的人。没有关系的,就用各种方式走,留下的总是少数。在城市和农村之间选择,总是要走的,总是要离开的。

  回城之后的人生,各有各的精彩,各有各的无奈。这里边有濮存昕、姜昆这样的全国知名文娱工作者,有正处级干部李海利,也有最后的掏粪工人,有下岗职工。我们不能把一个人的成就进行简单归因,因为无论哪个时代,精英总是少数人,能站在金字塔顶端的都只有少数的那几个人而已。也许,那些经历过上山下乡岁月的人在完成了所有的学业之后,能有着更加精彩更加美好的人生。可历史,毕竟不容假设啊!

  没有一种不幸可以与失去时间相比,知识青年损失了十年,根据官方的说法,那十年,也是中国经济曲折发展的十年。文革的那十年,造成了许多的断代,贻误了许多发展时机。

  隔靴搔痒的说的这席话,是别人经历的人生,说说这本书写作的手法,没有任何激动的说教,没有任何大义凛然的立场,平铺直述,单纯描写每个人经历的人生,而评价,在每一个读者的心中。

  也许我们终生都无法理解那段历史下那些人的想法和价值观,当理性回归,仔细反思那段历史,让历史不再重演,这也许就是我们能做的最大的最有价值的事情。

  《生命中的兵团(上下)》读后感(五):青春作伴好还乡

  “天上有没有北大荒……高高的白桦林里,有我的青春在流浪。”90年代中期曾经掀起过一阵知青热,影视、文学、样板戏都热,当年的人也热,梁晓声在《一个红卫兵的自白》里高喊:“我不忏悔!”,掀起一番争论。“少年去游荡,中年掘宝藏,老来作和尚。”现在这些人又老了一点,于是就看到了《生命中的兵团》这本书,无欲无求的,回忆回忆往事,数念珠般,一粒一粒。

  《生命中的兵团》是插队知青作家朱维毅最新创作的知青题材长篇纪实文学,以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里的知青为主要写作对象,采访和写作历时三年,全书约120余万字,300张图片,装订成册,两大本,一套兵团口述史记。通过查阅相关记载,以及辗转采访当年亲历的兵团战士,这本书最广泛的调查研究了生产建设兵团的建制和编制,用宏大的篇幅,以口述史的方式,真实记录了兵团知青生活的方方面面。“国务院在全国知青的派遣和安置上有一个总体规划,具体惯策是自上而下部署的。我们兵团得到的任务,就是接收京、津、沪、浙、黑5省市的知青。当时三大直辖市的就业压力最大,兵团吸收移民的能力又最强,所以就有了这样的安排”“兵团给各师配多少知青,这主要取决于三个要素:三产规模、军事任务、安置容量。”书中也道出了知青们的一个比较普遍的心态:“到兵团是我这辈子的第三次下乡。大家都说兵团苦,可我觉得兵团特别好,有人管,吃得饱,还能进步,去兵团对出身有要求,要根红苗正……那时的家庭多数是多子女,有一两个下乡走,也说不上是摘心摘肺。何况兵团有工资,是部队性质,吸引力不小。”“都说苦“回忆却是有声有色的,能够正面看待,“正统、积极、愿意接受艰苦挑战的人,往往更能适应下乡带来的命运变化。如果这种变化的最终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当事人就比较容易用积极的心态看待曾经的艰难岁月。”记忆是否真实,很难说的清楚,人们回忆的态度更是一种“罗生门”,七言八语,各个角度拼合成一个完整的记忆,讲故事的技巧,可以从前有座山,开篇明义,也可以处处机巧,感受趣味,用多角度呈现纸上的真实。

  “善不为官,慈不掌兵”,书中一个章节,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只半军半知识青年队伍的特殊,虽属军队编制,但被管理者却非军人,初到兵团时知青中存在“无政府主义现象”,兵团有效借鉴只有一项,用部队纪律约束知青行为,在大批判、大革命、大联合之后,收收心是殊为不易的。“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带兵自不是传道授业解惑。书中讲述了一位军团马政委处理打架斗殴事件,一次绑了4个知青,又有一个知青因违反纪律,被脱光衣服绑在电线杆上冻了20分钟。结果是这位马政委,职务被撸。”逃跑事件“、”王八蛋才干活“、各种斗殴屡禁不止,后来渐渐形成了分而治之的办法,分散到各个连队去,避免拉帮结派。军事化管理起了很大作用,当年人提起兵团自也头头是道的论功行赏:”兵团起到了四个作用,第一是稳定了边防,使对面的苏军不敢轻举妄动;第二是遏制了垦区的派性蔓延,安定了大局;第三是配合国家需要安置了知青,没有兵团这块牌子,那么多知青是很难来的;第四是发展了建设,在撤销时留给黑龙江一个面貌一新的大垦区“

  很多时代印迹的政治语言,作为特有的时代记忆,一一呈现,如果有志于相关创作的,这是一份很好的参考资料。“有成分论,不唯成分论,重在政治表现”,“血统论和出身论”是经过当年大讨论的,遇罗克为此付出了生命,现在很多人依然唏嘘不已,“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半夜守着收音机听国际歌、敲锣打鼓传送最高指示的日子,是经常被一些长者津津乐道的。书中一些观点十分鲜明,并不回避,比如:“ 反右运动在各行业中主要由正职领导人推动,造成大批针对业内问题提出意见的副职领导和业务人员被定为右派;而文革是群众性大批判运动,遭受最大冲击的往往是各行业的正职领导者。”我特别注意到口述者的态度,似乎都能客观平常视之,不知是时间使然,还是心态使然。这些人开始进入垂垂老境,老小孩儿的话,有时值得揣摩,我不知道作者在取材过程中剪裁多少,取舍时匠心若何,又如何回避知情的出身,以一个旁观者的心态,成就一段史诗的记录。读《兵车行》《石壕吏》诸篇,让人每每感慨,文字里置身事外,叹息时肠内热,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本书还有一个可留意处,随书附赠由作家自制的视频光盘,视频介绍了作者写作此书的背景、动机、立场和感受,并扼要讲述了书中20个组成部分的内容要点。这部由非影视专业出身的人用笔记本电脑独立完成的影片可以看出作者的用心。郭小川有句诗:“占三尺地位,放万丈光辉 。”无疑生产建设兵团的存在,是一个时代宏大叙事的一部分,拓土保疆之功,就和屠呦呦提取青蒿素是一样的,只能时代使然,这些将被历史铭记,无论境况好坏、优劣,无论人性善良、卑恶。

  书中还讲述了很多知青的悲欢故事,以前也看过很多,无论小说还是报告文学都很多,兵团知青中也出了很多名家,对于兵团生活成为他们人生中难忘的磨练和成长的基石。我不愿过多渲染,读者可以自己翻阅其中的故事。

  前些年,我在写一篇大学生村官通讯时用过《青春作伴好还乡》这个题目,那个应景而已。兵团中很多知青几十年根植在这片黑色的沃土,现在觉得,青春作伴还是好还乡,年轻时扎根的地方就是故乡。老来携伴同游,乡音未改旧识,望着曾经战斗耕耘的土地,是否会有一点吴子之泣西河的感伤?

  载于齐鲁网阳光在线。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生命中的兵团(上下)》读后感精选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