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政治是什么?》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期:2022-04-14 03:30: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政治是什么?》经典读后感有感

  《政治是什么?》是一本由蔡东杰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页数:34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政治是什么?》读后感(一):《政治是什么》

  

生存是所有物种的共通终极目标。生存、资源稀少性、群居、社会生活、部落,通过团结模式来运作的聚居行为,至少也是它们在面对激烈竞争时必须选择的理性结果

  《政治是什么?》读后感(二):入门书籍,前部分比后部分精彩

  第一部分有点演化分析的味道,这几年来比较流行,但是政治学这一块研究的比较少,主要是历史社会学的学者,作者的引用可以看出来,迈克尔曼。第二部分政治哲学显得相对第一部分不管是逻辑上还是知识上都差了不少。最后一部分算是作者的本行国际政治,中规中矩。

  《政治是什么?》读后感(三):政治学普及书

  

台湾人写的政治学普及书,大约可以归类到畅销书行列中,这种题材的书一般审查都比较严格,这本书虽然写的不算出格,但是里头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挺犯忌讳的,估计会和以前的那本《独裁者手册》那样难逃下架的命运。书写的非常好,作者的观点也非常清晰,无奈体量有限,加上别的一些原因,总体上总给人一种隔靴搔痒之感,对政治学感兴趣又没那个兴趣读那些大部头的话可以考虑看一看。

  《政治是什么?》读后感(四):本书部分思维导图

  这是我做的本书前面部分的思维导图,其实还是挺有逻辑性的。类似人类简史部分内容的扩充。

  《政治是什么?》读后感(五):读后感

  1)人类古代因为资源稀缺以及增加抵抗危险所以出现群居现象,群居后出现分工问题,谁去干啥谁来领导就开始出现了政治问题。

  4)统治者要维持自己统治,可以通过3方面来解决3

  ①让民众跟精英在能力上或者意愿上存在差距

  ②强调改革需要时间

  ③通过控制媒体来素质自己荧幕上的领袖形象。

  5)欧洲资本主义兴起后,人民逐渐活得知识以及经济等足以抗衡君权的力量,所以君权开始瓦解,出现了民权。

  6)我们没有签订公民的契约为啥不反抗?因为纳税的成本低于反抗(会死)的成本

  7)统治阶级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维持统治:

  ①愚民政策

  8)从中国历史上来看,除了刘邦跟朱元璋是农民,就没有啥成功的农民起义,绝大多数能推翻原有王朝的还是精英阶级。并且精英阶级起义也不是因为反对现有的权力架构,而是对权力分配不满意而已。

  9)当然,为啥精英不革命不改革呢?实际上除了商鞅变法是成功的,其他的改革都是成效较低,比如王安石变法,张居正变法,维新变法都是以失败收场。

  《政治是什么?》读后感(六):政治是大家的事

  对于很多人而言,政治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杀戮,永远没有好和坏之分。在他们眼里,政治放在古代,那叫宫斗;放在现在,那就是经典电影《V字仇杀队》,好听一点叫下台,不好听的那就是暴动、革命。想到这些的人都很有先见之明,他们看到了政治最丑也最变态的一面,但那毕竟稀少,并不是每种状况都会产生“失控地异化”,政治也不例外。但为此而拒绝认识它,认为自己看清了一切的人,才最是愚蠢。

  当然,不排除枯燥乏味的初高中政治教科书与如今“个人主义”盛行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但只要是人,就不可能独自生活,只要身处社会,我们就一直在政治的监管之下,所谓的自由与漠视,只不过是加紧了其所带来的束缚罢了。就像这本《政治是什么?》的第一句话:“无论各位喜不喜欢或了不了解,我们都身处政治世界当中;而且这个世界不但建构了各位眼前的社会内涵,其运作结果也将决定我们与下一世代人类的未来。”政治的影响力之大,简直如当头一棒。

  乔治•奥威尔曾说过:“政治语言的目的就是使谎言听起来像真理,谋杀听起来值得尊敬,同时给完全虚无飘渺之物以实实在在之感。”有时候,政治确实像上个世纪托马尔•莫尔口中的“乌托邦”,“虚无缥缈”但又在现实中投射下清晰的影子,高度发达的人类世界,也是在政治的推动下,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它的利显然是大于弊的,我们摆脱不了它,因为它解决的正是大家的事,而我们是人,所以更要选择面对。

  《政治是什么?》读后感(七):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

  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

  ——《政治是什么》书评

  文/青禾

  什么是政治?“剪不断,理还乱”,这是作者蔡东杰的原话,全文结束,他想说的话还未说到一半,原因在于,他没有从各项政治制度的来源、发展,因据考证的角度来阐释世界各国政治形态,而是以类似大学课堂讲稿的形式,采用通俗易懂的标题,每章一个主题,将政治概念贯穿其中,娓娓道来。

  我们正处在一个以西方文化为主流的时代中,所看到的制度典范与政治理论也 大多是从西方传过来的。作者试图从全球的角度出发,阐释政治形态,审视移植西方政治制度后可能面临的问题。

  很明显,蔡东杰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出发,来解释政治,其中又涉及社会学。由于是以讲稿的方式呈现,难免有引证不足之嫌,这一点,在全书的上篇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在提出制衡、政客不负责任该怎么办等问题时,作者未作解答,多处以后文再作讨论结束。从整本书的结构上来看,整本书理清了政治概念,并以历史、现在、未来的角度阐明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如何发展而来,未来又将走向何方,从这一点上来说,结构清晰完整,但从具体内容的衔接来说,多处行文以“后文再述”作结尾,难免逻辑不够严密。

  利益团体正在影响着政治。组织团体、企业集团出于利益,正参与并在某些层面影响决策。

  《政治是什么?》读后感(八):《政治是什么》:是什么,就是什么

  在豆瓣搜《政治是什么》这本书的条目,第一个出现的结果是日剧《约会~恋爱究竟是什么呢》。这部剧我刚好看过,讲的是两位“恋爱不适者”的故事。尽管越简单的概念也不容易被解释,但人们也鲜少追问——除非是“恋爱不适”,或者是在考试的时候。

  关于政治,它似乎又是一个人人都在谈,都可以谈,却很难谈得明白透彻的话题——另外比较恰当的例子是诺贝尔文学奖,还有一个是高考的作文题。仿佛文学、作文该写些什么,以及政治如何,是可以“一目了然”的事情——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布一定是“熟人陪跑”、高考作文题则是“奇葩连连”,至于谈论政治,“高人们”总会摆摆手,“嗨,这里‘有事儿’,但,不便多言!”再做高深莫测状,即可博得众人钦佩。

  当然这只是个玩笑。在普通公众之间进行的“政治讨论”,作为一种直接参与者的“意见交换”,是政治事务某种意义上的基础。但这种讨论,在现实中往往只是针对不足进行的阐发。而事实上,政治本身便意味着一种现实性的“不可满足”——“政治”与理论性的、可寻求完美模型的“政治学”,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概念”往往是误区的根源。而在台湾学者蔡东杰的这本《政治是什么》,正是以概念作为切入,来剖析与政治相关的种种。作为一本面向大众的读物,《政治是什么》结构清晰,浅入深出,在极好地实现了普及性的同时,也对作者自己的政治观点与愿景做了阐发。

  “结束完上篇的‘头脑暖身操’后,我们在这里还是要再唠叨一次,大家是否真的搞清楚到底是什么东西了吗?如果各位的答案是‘对’的话,那我真有点担心了!”

  所以,在这本书里作为切入的“概念”,其所扮演的角色也就仅仅是切入。明了了政治相关的概念,也并不意味着真正洞悉了政治,因为作为社会科学领域的概念,其产生往往只是出于方便叙述的目的。不懂概念的人,容易因为谈话者的“概念轰炸”而放弃思考,但理解概念也仅仅可以确保读者不受这样的“低级蛊惑”。

  于是接下来的“中篇”,作者以“对立视野中反复思考”为题,阐发的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政治思维了。事实上,政治问题的根本从来都不是问题本身。在大多数时候,“立场决定目的”,而在根本上,政治的艺术在于妥协,也在于容纳让渡的同时,在自己的立场上赢得最大可能的权力实现。

  但,这只是“政治”在现实里的模样。尽管很难扭转,可是愿景永远是必要的东西。在下篇“给未来新时代的备忘录”中,作者阐发了自己的“反省”与“期待”。政治纵然不过只是权力的游戏,可它终究也是运行于世界上的客观存在。即便无法直接矫正,但人还是可以期许“更好”,期待些微光明。

  了解并思考,而后有知——至于世界的模样,人可以因理性而冷静、而悲观,但时时怀有希望,一定更加必要。

  《政治是什么?》读后感(九):人心是最大的政治

  《政治是什么?》读后感(十):给普通读者上堂“政治常识课”

  文=雪松(媒体人)

  “如果政治是精英的游戏,蚁民该如何自处?如果政治是大国的刀俎,小国该如何求存?如果政治是世界的命运,未来,会怎样?”这是来自台湾的政治学教授蔡东杰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近日,他写的《政治是什么?》一书,由世纪文景公司出版。这本书是华人政治学者专为中国普通读者而写的政治常识读本。

  目前,市面上的政治图书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西方人写给西方人读的,另一类则正如《政治是什么?》一书,是华人政治学者专为中国普通读者准备的。作为一本通识读物,《政治是什么?》一书没有艰涩的理论,没有无聊的说教,也没有预设的立场,只是轻松讲述政治游戏的源起、演变与规则。

  蔡东杰是台中人,台湾政治大学政治研究所博士毕业,目前是台湾中兴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教授、博导,复旦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对历史与写作的兴趣,对时政的关注与研究,以及对舆论传播的理解与经验,使得蔡东杰著述的《政治是什么?》一书有别于其他政治启蒙类著作,得到国内多位专家学者的推荐。华东师大政治学教授刘擎说,作者呈现给我们一个格外生动的政治世界,激发真切而鲜活的思考,这是研读政治学所必须的却往往被忽视的入门台阶。

  在谈到《政治是什么?》的创作初衷时,蔡东杰说,中国人其实是政治动物,所以才会出现像《三国演义》那样的经典作品,所以总爱凑在一起调侃当前的政治局势,甚至还会因此交个朋友或怒目相向,但是,真正懂政治为何物的少之又少。他希望可以通过这本书,轻松而简单地带领大家进到政治的世界,引导大家进行一场有趣的思辨之旅,多少培养一些理性精神,也期盼能传授一点政治防身术,让各位不会随便被巧言令色所迷惑。为达到这个目的,他在文字、结构甚至目录上都费了一番心思,以最重要的一些关键词为线索,串起一场政治世界的进化之旅。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政治是什么?》经典读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