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德国幼儿认知训练书.3岁》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1-04-30 00:10: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德国幼儿认知训练书.3岁》读后感100字

  《德国幼儿认知训练书.3岁》是一本由德国泰斯洛夫出版社(Tesslof Verlag) / [德]安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1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德国幼儿认知训练书.3岁》读后感(一):一本书告诉你:自己的孩子跟德国同龄儿童差了些什么!

  一提起德国,很多人都跟“高精尖”联系起来,然后对德国人的敬业和认真唏嘘一番。我没有去过德国,却是亲眼见过德国人工作的,他们工作时候确实是一丝不苟的。我是本着对德国人的崇拜和敬仰之情来带女儿读这本书的,想在这本书里探寻一些德国人教育的“秘密”。

  我的女儿快四周岁了,于是我同时买了3岁和4岁的认知书给她,本着由简到难的原则,我先拿出3岁的书陪她一起看。我大概翻了一下书的内容,跟幼儿园里的练习册差不多的样子,都是关于颜色、形状以及生活常识的训练内容,无非就是涂涂色、连连线这一类。可是女儿一拿到书,第一句话就把我镇住了。她说:“我不会呀!”

  《德国幼儿认知训练书.3岁》读后感(二):以游戏的方式来读书

  从小培养孩子看书的习惯,希望他们能够从书本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是每位父母的共识。可是,对于低龄儿童来说,让他们安安静静地坐下来读书是一件相当艰难的事情,如果不能很好的引导,可能事与愿违,使他们对看书这件事产生厌恶。所以,培养小朋友的读书习惯,选择书本极为重要。

  《德国幼儿认知训练书》是一本能够训练不同阶段儿童的认知能力的书,最重要的是书中的内容丰富有趣,抓住了孩子玩游戏的特点,在玩中传递知识,富有趣味性。很多小朋友都喜欢“躲猫猫”这个游戏,据说这个游戏在两千年前的希腊就开始流行了,可以说每个小朋友都喜欢,这本书通过“躲猫猫”游戏,引申出了许多增加孩子知识的内容。

  例如下图中“火车站” 这一页,先是引发小朋友的探索欲望,找找小老鼠奥斯卡在哪里。这幅图里面,小老鼠奥斯卡躲在了自动售票机后面,如何能快速找到小老鼠奥斯卡,必须对老鼠的特征有明显的了解,例如凸起的鼻子,其次,需要对各种事物的轮廓有较好的判断能力,因为这幅图是没有色彩的。如果单纯的想培养养孩子目标辨认、图形推理的能力,对小朋友来说会很无力,很枯燥,但是让他跟小老鼠一起躲猫猫,小朋友的兴趣就又显现出来了。

  《德国幼儿认知训练书.3岁》读后感(三):向国际看齐:幼儿认知如何寓教于乐?

  拿到这本书,我粗粗的翻了一遍,因为孩子只有一岁多,所以想等他年龄合适了再陪他好好玩。但是童书的难度毕竟有限,想不“剧透”也是real艰难,被“剧透”后发现严谨的德国人从不会让人失望,水准一向有保证。

  之前在朋友圈里有篇流传甚广的文章叫“德国幼儿园三年只学了这些”,里边介绍说德国幼儿园带小朋友参观邮局、警察局、消防队、菜市场等等,幼儿园毕业,孩子会具备基础的生活能力。反观我国的幼儿园,除了带孩子们玩耍,就是教授文字、算术等知识,以完美衔接幼升小为第一要义,孩子们往往过了刚入园的适应期也依然不爱去幼儿园。虽不知这篇帖子的内容是否来源可靠,但我觉得这种方式确实值得推广,本书也秉承了这一理念,贴近生活、寓教于乐。

  本书按场景分为农场、火车、生日聚会、消防队、动物园、建筑工地、印第安、马场八个篇章。除了生日聚会和动物园较为常见外,我很难想象国内尤其是城市里的小朋友是否有这么丰富精彩的生活经历,也许只有书中才能见识到这些场景。所以在我看来,书中所包含的常识类知识或许比它主导的认知训练更被我们的孩子急需。“牛奶会制成哪些食品”、“建筑工地上都有哪些东西”……这类问题对孩子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引发远比加减乘除法来的重要。

  说起寓教于乐,不得不想起《虎妈猫爸》里虎姥爷所谓的“寓教于乐”让茜茜唯恐避之不及。现实中,有多少教育也是如此打着“寓教于乐”的口号行应试死板之实?问题就在于他们把“教”和“乐”的主次和载体内容的位置倒置了,以为只要在教学里掺入一些游戏就算寓教于乐了,实际确像狼披着羊皮藏不住血盆大口,也忽视了小朋友虽小却人小鬼大的精明。看过那么多失败的例子,本书真正的寓教于乐才让人觉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给动物涂色、走迷宫、物品分类……这些简单的小游戏让孩子们开动脑筋的同时开发其推理类比能力,我相信很多孩子会玩到停不下来。

  有孩子之后,我读了很多童书,一度因为不知该如何评价童书的好坏而烦恼,事实上,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拿给孩子,毕竟是给他们的读物,他们喜欢才是第一标准,其次是孩子是否从中增长见识或学到知识。本书无疑在两方面都做到了。

  《德国幼儿认知训练书.3岁》读后感(四):益智游戏乐无穷---评《德国幼儿认知训练书3岁》

  孩子们的学习和成长离不开游戏环节。尤其是时下很多的教育理念更证实了益智启蒙的理念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家有两个双胞胎的3岁小宝贝,我这个当母亲的自然非常关注为孩子们选取一些精彩的益智游戏书籍。

  最近我就和孩子们一起乐此不彼地沉浸在《德国幼儿认知训练书3岁》的游戏之中。一如编者推荐的,这本书册内容丰富,主题多样,满足着不同年龄阶段孩子们的学习认知需求。尤其重要的是它不仅仅通过轻松愉快的游戏互动培养着孩子们的能力,它更通过互动交流的形式激发着家长和孩子们的亲情交流与沟通。

  粗粗地翻看这本《德国幼儿认知训练书3岁》书时,我们不难发现这里有着太多有趣的东西等待我们的发掘。哪怕身为家长的我也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这本认知训练书。以认知训练为目的,以游戏互动为方式方法,这便是本书最大的精彩亮点所在。尽管书中的内容都是以游戏的形式推出,但是我觉得里面的游戏都是那样的活泼生动,精彩有趣,花样层出。有心的编者以诸多不同的主题形式隆重地为我们的宝贝们呈现上了大批量的游戏活动。农场乐趣多,火车呜呜呜,生日聚会,参观消防队,动物园真有趣,建筑工地大冒险,拜访印第安人和一起去马场几大板块着实让人看得应接不暇。事实上,书中的游戏形式着实让人应接不暇。逻辑、数量、语言、颜色训练都有涉及。特定的场景,百变的游戏,唯一不变的益智训练目标实时得到凸显。我尤其喜欢的还是书中由浅入深地从方方面面培养和训练着不同年龄阶段孩子们的能力。形式多样的游戏内容也毫无疑问地吸引着小宝贝们的注意视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之下,我们的认知训练游戏就此拉开了帷幕。假如我们仔细去看游戏中的图画,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小动物们形象设计得是那样可爱逗人。彩色的图画或者是空白的画面启发,它们时时地激发着孩子们蠢蠢欲动期待互动游戏的热情之心。

  客观而言,我尤其喜欢这样综合类型的游戏训练书籍。它不仅很是专业到位地培养和激发着孩子的潜能,它更是拥有着别样的魅力吸引着孩子们游戏互动的参与性。就最近这段时间里孩子们阅读本书的反应,身为家长的我无疑是相当满意的。因为小家伙们一改以往调皮捣蛋,总是央求着我可以和他们一起畅游《德国幼儿认知训练书3岁》的游戏之中。这着实是一本趣味性和知识性都相当不错的益智游戏训练图书!适合推荐给更多的家长和小朋友们游乐其间。相信你们一定也会收获满满哦!

  《德国幼儿认知训练书.3岁》读后感(五):德国制造:看德国儿童的认知训练

  德国制造:看德国儿童的认知训练

  读《德国幼儿认知训练书》

  文/方木鱼

  实际上,在拿到书之前,儿子已经4岁了,确切说,过来2016年的春节,孩子已经5岁了。

  当然,儿子的4周岁生日尚未到来。

  之所以会纠结这本《德国幼儿认知训练书》,因为这是一本标明适合3岁孩子读的书。

  之前钟意台湾的小牛顿系列童书。但是看来看去,是针对小学生的。后来辛辛苦苦搜索,找到小小牛顿系列,儿子读的津津有味,每晚都要缠着讲故事,一个又一个。有时候自己讲得烦了,也会敷衍。但儿子的求知欲却强。有些自己可以完成的事情,会抢着说,爸爸,爸爸,我来。有些儿子自己无法掌握的事情,会说:爸爸,爸爸,你抓着我的手,我们一起来画。

  说实话,这本《德国幼儿认知训练书》,在我看来还是不错的,即使是针对四岁的儿童。我对年龄的限制,或者说是孩子的进步程度,每天必须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没有统一的规定。

  领着儿子做了一节《动物的宝宝》:奥斯卡认为,每种动物都有3个小宝宝,真的是这样吗?把小宝宝和它们的妈妈连起来。

  四岁的儿子做起这个来,简直是小意思。很轻易地就做出来了,美中不足的是,儿子画的线,歪歪扭扭,不能够很好地直接用直线连接。总体而言,数数,比较大小,找相似性,儿子做的还是很不错的。

  本书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全书是一个大故事,奥斯卡的见闻,每章有一个小主题,每页又是一个独立的场景。每个章节都包含了五大内容的训练,所有的场景被主角——小老鼠奥斯卡的行程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问题串联。孩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儿子也有不认可的时候。一如我花了几百块钱给他买来的新东方大愚童书系列,《魔幻的化学》、《奇妙的物理》、《有趣的代数》。可能是心里受到了刺激,学了一册《有趣的代数》,儿子的心里有了畏难情绪,怎么也不肯拿起那一整套丛书了。

  四岁的儿子,果真和三岁的儿子有所不同,有时候会友一些很天真的想法,有时候又似乎有很成熟的一面,成长的速度,让人诧异。

  但儿子的意思,是不是有时候,你也该考虑考虑我的感受了。儿子开始有自己的想法。比如此刻的儿子在客厅里和妈妈谈判,妈妈,我不想穿这双鞋。这一双鞋太厚了。

  嗯,更多时候,还是要听大人的,但有时候,你还真拗不过这个小不点。

  《德国幼儿认知训练书.3岁》读后感(六):真正的寓教于乐,是乐而学,而不是学而乐

  真正的寓教于乐,是乐而学,而不是学而乐

  最近看了一些育儿方面的书,不但对孩子的心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还收获了满满的童趣,特别是几本幼儿的绘本,最大的一点感触就是如何做到“寓教于乐”。

  0到3岁,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时期,这段时间的教育对孩子智力和人格发展都很重要,包括最初的感觉、认知、语言和行为能力的培养等。

  西方国家的幼儿教育一般更尊重孩子的天性,结合孩子的每个年龄段的发育特点来培养孩子。反观国内的家长,孩子走路都走不稳,就急着给孩子上各种早教班;孩子汉语还说不清楚,就开始让孩子学英语……

  记得网上有篇文章,说德国的幼儿园只教孩子基本的生活常识,比如带小朋友参观邮局、警察局、消防队、菜市场等等,等到孩子幼儿园毕业,就具备了基础的生活能力。

  国内的幼儿园呢?好多都是充当托儿所的角色,首要职责是保证孩子的安全。幼教呢,也就是带着孩子们玩,认认字、唱唱儿歌、做做游戏,就算完成任务了。当然还有另一种,好多的幼儿园的定位是小学的过渡,大量的教授一些文字、算术知识,因为只有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才艺,才能进入比较好的小学。

  最近看了一本《德国幼儿认知训练书》,里面就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看书名本以为这是一本儿童心理学或儿童教育的书,拿到手才发现是绘本,不过绘本读起来反而轻松,而且很有趣。

  书中,通过可爱的小老鼠(奥斯卡)的视角,带着孩子探索身边的事物和世界。在他的带领下,小朋友们分别来到了农场、火车站、生日聚会、消防队、动物园、建筑工地、马场等,不但可以认识各种动物和植物,还能对社会生活以及常用的工具建立初步的认识。

  认识世界,认识社会

  《德国幼儿认知训练书.3岁》读后感(七):回到三岁

  我早已不记得自己三岁时是什么摸样,知道了哪些新奇的知识。现在因为有了宝宝,开始关注幼儿类书籍,拿到这本书好像又回到了三岁,以三岁孩子的视角重新认识世界,甚至发现了从前不曾在意的事物。

  在国内,三岁的宝宝一般都已经进入幼儿园开始了学校前的适应生活。每天按时去园区里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玩耍。可学的什么?玩的又是什么呢?大多是教教孩子认认字唱唱儿歌做做游戏。幼儿园中的老师最大的职责是保证孩子的安全,至于什么寓教于乐,不光老师很难真正做到,连做家长的都不一定完全能够做到。说到底是因为我们总觉得孩子那么小,总是不自觉的认为很多事情不用教等大了就知道了。又或者是心心念念的想要他们认识更多的字,掌握更多的才艺以便能够上好的小学、中学乃至大学……

  我们总是想让孩子们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却没有想过让他们在乐趣中得到学习。我三岁时并没有这么一本书,而我的孩子三岁时却有了和这本书一起开心的寻找这样那样从前不为所知事物的机会。

  如果要我单纯的和孩子讲图片上的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不停的重复,我想我不会有太多耐心,孩子也不会有很大的兴趣。而这本书以上幼儿园的小老鼠奥斯卡的视角带着孩子一起去探索不一样的世界。就好像是和一个同龄的小朋友一起去农场、动物园、建筑工地、消防队和马场玩耍探索,认识这些场所里的各种小动物、工具。如果不是和小老鼠奥斯卡一起,我想作为大人很少会想到和孩子一起去了解建筑工地或是消防队里有什么,这些地方也不允许随便带孩子去认识。而书里则都简化为各种有趣的小知识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接受。

  书中分为8个场景,每个场景都有不同,却又在每个场景中设置了种类一样的知识认知。像颜色的涂画,连连看,物品的作用等等。这样不仅能够让孩子在不同的场景中获得新鲜感,还能通过几个场景的巩固所学到的知识。连连看和涂色还可以很好的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大人和孩子一起互动。

  书中并不仅仅有小老鼠奥斯卡,在不同的场景中也出现了它的好朋友和其他的小动物,这样的设置既能让孩子保持新鲜感又不会具有太大的陌生感。

  书中还有很多令人不易察觉的小细节都处理的很好。嗯,也许书并不厚,内容也不深奥,但却是可以让孩子慢慢一点一点的看,一点点的陪伴他了解、互动的书。

  我想到时候我会买好彩笔和他一起去探索其中令人新奇的事物。回到三岁,和他一起去成长。

  語 寫於 2016年4月20日

  《德国幼儿认知训练书.3岁》读后感(八):《德国幼儿认知训练书·3岁》——让孩子快乐地认知更广阔的世界

  曾经看过一篇关于德国幼儿教育的文章,讲的是德国孩子在幼儿园三年里究竟学了什么。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德国幼儿教育与中国的截然不同。中国的家长们似乎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进入幼儿园开始就学英语学数学学舞蹈学绘画,完全把幼儿教育等同于学校教育。然而德国的小孩在幼儿园的三年时间里学什么呢?他们会去认识警局、邮局、图书馆、市政府,了解他们的功能和运行机制,懂得如何报警、寄信、借书;他们还去市场购物、花园种花;他们会自己修玩具、订计划,生活自理。活动如此丰富多彩,德国的小孩没有不喜欢上幼儿园的。

  我最惊讶的一点是德国幼儿在三四岁的年纪就能有如此开阔的认知视野。要是在中国,三岁小孩的活动范围最多就是封闭的幼儿园里的运动场或游乐场,再大也不过是公园,怎么也不会去深入地了解那些对自己终身有益的社会机构、公共场所的运行,学习最实用的生活常识和技能。这就是差距。

  最近刚好读了一本《德国幼儿认知训练书·3岁》,书中的内容再次验证了德国幼儿教育的认知视野是非常开阔的。在本书中,3岁幼儿的认知范畴就涵盖了农场、消防队、动物园、建筑工地等,这些内容跳出了一屋一舍的局限,而是放眼广阔的世界,体验不一样的角色和生活,让他们从小就有很广泛的认知。不仅如此,这些内容都十分有趣,正是三岁小孩充满好奇想要探索的领域,孩子在玩乐中学习,可谓乐在其中。

  作为一本幼儿认知训练书,它对幼儿认知的训练也是全方位的,包括空间次序、动作序列、目标辨认、图形推理、逻辑类比等。书本图文并茂,以图为主,配上简短的文字,形成贯穿全书的小故事。书的每一页就是一种主要能力的训练,除了要自己去认知识别,还可以亲自动手给图片上色,在涂抹色彩的过程中学会色彩搭配,培养审美能力。

  作为新手父母,最操心的莫过于自己小孩的成长。每个人都想自己的小孩有个快乐的童年,每个人又都怕自己的小孩会输在起跑线上。在国内,似乎这二者就如鱼和熊掌一样不可兼得,但是换成德国的育儿方法,二者兼得是完全可以的。就像《德国幼儿认知训练书·3岁》所传达的理念一样,在广阔的世界里寓学于乐,学以致用,快乐地培养认知技能,有效地用于自身发展,这才是最理想的选择啊!

  《德国幼儿认知训练书.3岁》读后感(九):寓教于乐,践行认识

  对于一个80后出生的人来说,很难理解寓教于乐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我们从出生到毕业都面临着巨大的学业和工作压力,童年时父母忙于生计奔波,无暇顾及我的教育引导,在父母眼中只有吃饱穿暖,不生病就是万事大吉了,我渴望为自己的娃提供一个不同于自己的童年,但周围的世界都是怎么样呢。80后及90后这一代做父母后,要么忙着浮躁,要么忙着创业,闲暇之余忙着玩手机和各种自拍,对于养育孩子之事都处于抓瞎状态,我也是其中一位,我一直放开眼界去寻找,去挖掘那些比较优质的书籍来参考,翻到德国儿童研究学者弗拉德《认知训练书-3岁》,我明白这本就是我要找的书。

  在书中主要从农场乐趣多,火车呜呜呜,生日聚会,参加消防队,动物园真有趣,建筑工地大冒险,拜访印第安人和一起去马场八个方面来讲述的。看一下目录,除了动物园和生日聚会外,就会发现没有什么高大尚的地方,没有游乐场,也没有吉尼斯乐园,不是符合国内当下流行的精英教育范畴。但是娃娃们从出生开始都脚踏实地地生活在这个星球上,呼吸空气(还有雾霾),还有吃喝拉撒,衣食住行从是真实的,不是纸糊的。在农场里,娃娃可以看到很多动物,了解到牛奶可以做什么,蔬菜种在哪里,这不是看看动画片,上上兴趣班就可以认知到的。生活中给娃娃过生日,弄个小聚会都很正常,但是忙的都是父母,娃娃看到的只有生日聚会上的光鲜亮丽,需要准备什么,怎么买礼物,还有聚会后还有那些工作要做,他们是不知道的,所以娃娃们应该是知道的,应该加入到准备工作的行列中,一起行动,毕竟他们不是生活在真空中。

  由于自己的娃还没有出生,是和同事的娃一起读的这本书,在消防队这一章,事先他只知道带着红帽子拿着喷水管的是消防队员,对于什么可以燃烧,消防车长什么样子是没有概念的,通过亲子共读,他对这些东西有很好的认知,并把这些东西一一讲述给父母,把认知上升到第二阶段,践行了认识。

  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势,认知周围的世界,培养对自然热情是作为父母应该给娃娃们的一种能力,而《认知训练书-3岁》这本书做到了。

  《德国幼儿认知训练书.3岁》读后感(十):认知教育可以很快乐

  因为父母工作的关系,我在家的时候经常要帮忙带小妹妹玩。为了保证用眼健康,小妹妹每天不能看超过半个小时的少儿电视节目,剩下的时间我都要想办法和她玩到一起。这让我苦恼死了,除了给她在画板上画画,和她玩躲猫猫,我只能翻着一本薄薄的图画书反复教她"这是小狗、这是小兔",或者翻着一本儿歌画册给她讲《小弟弟当司机》。从寓教于乐的角度来说,这些书是远远不够的。于是那时候非常地希望能有一本全一些的认知图书,和她一起通过观察图形、讲故事等方法进行认知学习,最好她还可以动手,画个画折个纸,就更好了!

  这本《德国幼儿认知训练书》很好地满足了我的需求。当告诉妹妹这是一本小老鼠奥斯卡的探险记时,她迫不及待地打开,一边学着说:"小老鼠探险记。"书本分为农场、火车、生日、消防队、动物园、建筑工地、印第安人、马场六个部分,每一页都是一个可以编成小故事的愉快游戏。比如,在翻到第一部分《农场乐趣多》时,问她小老鼠到了哪里,她说:"奶牛。"这时候教她地点和人物的区别就很自然了。第一页是寻找农场的动物并涂色,这时候就可以教她每种动物的名字、这种动物一般生活在哪里,还可以百度给她看这些动物的照片,让她明白每种动物的颜色。通过这样的练习,她可以轻松地记住每种动物的特征,比如大象的长鼻子和山羊的羊角。这本书每一页的用法都可以好好探索一下,不单单是认识动物和颜色,数数、学习不同动物的食物、比较大小,甚至了解每种动物怎么帮助了我们的生活等等,都是可以通过这本书轻松做到的事情。在实际和孩子一起学习的时候,为了不要让孩子太劳累,建议每个故事可以反复学习,今天学习动物的特征,明天学习动物的颜色,甚至可以翻到不同的页,对比不同书页上的同一只动物有什么不同。总之玩法很多,可以分多次反复使用。甚至通过书中游戏的故事,可以告诉孩子,奥斯卡是一只喜欢帮助朋友的小老鼠,潜在地教育孩子朋友间要互相帮助。

  学习食物、动物和颜色,动物们在流口水!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德国幼儿认知训练书.3岁》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