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德国幼儿认知训练书.3岁的读后感10篇
日期:2017-11-1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德国幼儿认知训练书.3岁的读后感10篇

  《德国幼儿认知训练书.3岁》是一本由德国泰斯洛夫出版社(Tesslof Verlag) / [德]安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12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德国幼儿认知训练书.3岁》读后感(一):让孩子认知世界,让我们了解孩子

      3岁左右的孩子,开始慢慢探索世界。一部分通过与外界接触的经验探索,一部分通过绘本等书籍的感性认知了解。
       但因为孩子识字不多,书籍的趣味性显得尤其重要。
        大量的彩色插图,选取孩子感兴趣的动物农场等卡通形象,首先就在视觉上和内容上抓住了孩子的吸引力。但如果只有图片,家长只能像上课一样指着图画一一告诉孩子这是什么那是什么。3岁左右的孩子很快就会觉得坐不住了,往往看不了几页就没兴趣了。
       如果认知的目的都没达到,就更不要谈训练了。
    《德国幼儿认知训练》这本书刚拿到手的时候,我自己都还不太明白认知训练应该怎么做,心想着就当图画书看着玩就不错了,没想到,2岁半不到的宝宝居然能主动要求再看一看。
      书中不但有彩色的图片,还有大量的黑白图画,需要孩子自己用彩笔补充进去。孩子的参与度越高,认知的效果自然越明显。
       除了最简单的涂颜色之外,书中还有连线推理等需要宝宝动动脑筋的小训练,对于3岁左右的宝宝来说,这种训练属于垫垫脚尖就能完成的。如果过于简单,孩子会觉得没有挑战性,过于难,孩子又容易放弃
  
       所以,这种认知训练类的书籍千万不要只丢给孩子一本书让他自己看,而是和宝宝一起。
      涂色的部分大多数的孩子应该都可以自己完成,连线的部分可以先带着孩子把所有的物品都认识一遍,然后先宝宝做容易的。至于后面的推理类和需要观察能力的,要看宝宝的情况而定。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妈妈自己对于认知训练类书籍的心理预期不要太高,不要奢望孩子每一页都读的津津有味。我们大人自己读书,读完一本厚厚的书籍,能有一些观点印象深刻就已经足够了,更不要说3岁左右的孩子。
      所以,当某天我儿子指着这本书的封面说,这是小老鼠开火车的书(封面上有小老鼠和火车),我也很开心的认同他,然后试探着说,那我们一起看看还有其他什么小动物吧。
     孩子得到我的鼓励之后,又翻了几个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讲给我听。我觉得已经很不错了,毕竟训练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尤其是孩子的认知训练,更是从易到难循序渐进
   和孩子多读了几次之后,我也大概掌握了一套做认识训练的方法。那天和带孩子出去玩,偶然看到商场打了一些池塘青蛙的模型,在孩子说了这是青蛙之后,我开始下意识的用书中的方法问他,青蛙有几种颜色呢。青蛙吃什么?
   好的书籍总是这样,在看似简单的图画之后,能启发大人学到一套与孩子沟通的思维方式。
   更重要的是,它能让大人了解,如何用孩子的认知方式看待世界,从而就更能理解孩子的想法。
    我们做认知训练的初心,就不只是交给孩子一些知识,而是,让孩子更了解世界,让我们更了解孩子。

  《德国幼儿认知训练书.3岁》读后感(二):真正的寓教于乐,是乐而学,而不是学而乐

真正的寓教于乐,是乐而学,而不是学而乐
最近看了一些育儿方面的书,不但对孩子的心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还收获了满满的童趣,特别是几本幼儿的绘本,最大的一点感触就是如何做到“寓教于乐”。
0到3岁,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时期,这段时间教育对孩子智力和人格发展都很重要,包括最初的感觉、认知、语言和行为能力的培养等。
西方国家的幼儿教育一般更尊重孩子的天性,结合孩子的每个年龄段的发育特点来培养孩子。反观国内的家长,孩子走路都走不稳,就急着给孩子上各种早教班;孩子汉语还说不清楚,就开始让孩子学英语……
记得网上有篇文章,说德国的幼儿园只教孩子基本的生活常识,比如带小朋友参观邮局、警察局、消防队、菜市场等等,等到孩子幼儿园毕业,就具备了基础的生活能力。
国内的幼儿园呢?好多都是充当托儿所的角色,首要职责是保证孩子的安全。幼教呢,也就是带着孩子们玩,认认字、唱唱儿歌、做做游戏,就算完成任务了。当然还有另一种,好多的幼儿园的定位是小学的过渡,大量的教授一些文字、算术知识,因为只有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才艺,才能进入比较好的小学。
最近看了一本《德国幼儿认知训练书》,里面就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看书名本以为这是一本儿童心理学或儿童教育的书,拿到手才发现是绘本,不过绘本读起来反而轻松,而且很有趣。
书中,通过可爱的小老鼠(奥斯卡)的视角,带着孩子探索身边的事物和世界。在他的带领下,小朋友们分别来到了农场、火车站、生日聚会、消防队、动物园、建筑工地、马场等,不但可以认识各种动物和植物,还能对社会生活以及常用的工具建立初步的认识。
认识世界,认识社会

  《德国幼儿认知训练书.3岁》读后感(三):《德国幼儿认知训练书·3岁》——让孩子快乐地认知更广阔的世界

    曾经看过一篇关于德国幼儿教育的文章,讲的是德国孩子在幼儿园三年里究竟学了什么。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德国幼儿教育与中国截然不同。中国的家长们似乎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进入幼儿园开始就学英语学数学学舞蹈学绘画,完全把幼儿教育等同于学校教育。然而德国的小孩在幼儿园的三年时间里学什么呢?他们会去认识警局、邮局、图书馆、市政府,了解他们的功能和运行机制,懂得如何报警、寄信、借书;他们还去市场购物、花园种花;他们会自己修玩具、订计划,生活自理。活动如此丰富多彩,德国的小孩没有不喜欢上幼儿园的。
    我最惊讶的一点是德国幼儿在三四岁的年纪就能有如此开阔的认知视野。要是在中国,三岁小孩的活动范围最多就是封闭的幼儿园里的运动场或游乐场,再大也不过是公园,怎么也不会去深入地了解那些对自己终身有益的社会机构、公共场所的运行,学习最实用的生活常识和技能。这就是差距。
    最近刚好读了一本《德国幼儿认知训练书·3岁》,书中的内容再次验证了德国幼儿教育的认知视野是非常开阔的。在本书中,3岁幼儿的认知范畴就涵盖了农场、消防队、动物园、建筑工地等,这些内容跳出了一屋一舍的局限,而是放眼广阔的世界,体验不一样的角色和生活,让他们从小就有很广泛的认知。不仅如此,这些内容都十分有趣,正是三岁小孩充满好奇想要探索的领域,孩子在玩乐中学习,可谓乐在其中。
    作为一本幼儿认知训练书,它对幼儿认知的训练也是全方位的,包括空间次序、动作序列、目标辨认、图形推理、逻辑类比等。书本图文并茂,以图为主,配上简短的文字,形成贯穿全书的小故事。书的每一页就是一种主要能力的训练,除了要自己去认知识别,还可以亲自动手给图片上色,在涂抹色彩的过程中学会色彩搭配,培养审美能力。
    作为新手父母,最操心的莫过于自己小孩的成长。每个人都想自己的小孩有个快乐的童年,每个人又都怕自己的小孩会输在起跑线上。在国内,似乎这二者就如鱼和熊掌一样不可兼得,但是换成德国的育儿方法,二者兼得是完全可以的。就像《德国幼儿认知训练书·3岁》所传达的理念一样,在广阔的世界里寓学于乐,学以致用,快乐地培养认知技能,有效地用于自身发展,这才是最理想的选择啊!

  《德国幼儿认知训练书.3岁》读后感(四):把握孩子认知发展的第一次飞跃

      现在对于孩子的训练越来越提前,早前也给女儿买过国内出版社的有关幼儿认知训练方面的书,也基本都按照书中所讲的,给孩子摸索了一遍。但其实作为教师,一直心里有个困惑,不知道这样的训练方式是否科学,很想借鉴对比一下。在网上看到《德国幼儿认知训练书》,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购买,就想看看国外教育方式的差别性和优异性,是否如专家所说的那般。
      元认知是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弗拉韦尔在1976年正式提出的一个概念,我们对于幼儿的元认知认识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现在已基本形成了这样的概念:幼儿的元认知是一种低水平的、不成熟的元认知,幼儿元认知发展的第一个飞跃在5岁左右,因此,有必要对幼儿进行元认知的训练。因此,本书将阅读群体定位在3岁的幼儿,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与国内认知书简单的图案识别、事物分类不同的是,《德国幼儿认知训练书》塑造了一个可爱的主人公——小老鼠奥斯卡,将它在农场、火车站、生日聚会、动物园、印第安部落、消防局和马场的所见所闻编写成了一个个小游戏,通过比大小、分辨形状与颜色、找不同等将空间次序、动作序列、目标辨认、图形推理、逻辑类比这五大认知能力潜移默化地分散在每个场景之中。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趣味需求,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又避免因同一类型内容的简单重复,造成视觉疲劳,形成思维惯性。
      全书通篇都是图形、颜色,没有多余的文字和数字,这也符合3岁孩子的学习特征。越到后面画面内容越来越丰富,难度不断加深,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样既避免活动任务过于简单,无法激发幼儿的使用、反思、调节元认知能力的机会;又避免因过多的文字和数字信息量,造成幼儿心理加工容量和资源的透支,进而影响孩子认知能力的提升。可以说在这个“度”的把握上,《德国幼儿认知训练书》做得很不错。
      当然如果想要在幼儿认知训练上取得不错的效果,仅仅局限于书籍的练习是不够的,作为父母在跟孩子一起训练之前,如果能够掌握一定的训练方法,比如在讲到非洲动物这一章节的时候,父母可以通过自我提问法,将非洲动物的特征让孩子自己描述出来,并通过列举其它的非洲动物加以举证,这样可以拓展幼儿认知活动的可能空间,避免只会循着父母的思路,不会自己思考,这对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显然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如果你真想把握孩子认知发展的第一次飞跃,你一定要好好研读《德国幼儿认知训练书》,在与孩子交流磨合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提高,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

  《德国幼儿认知训练书.3岁》读后感(五):以游戏的方式来读书

 从小培养孩子看书的习惯,希望他们能够从书本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是每位父母的共识。可是,对于低龄儿童来说,让他们安安静静地坐下来读书是一件相当艰难的事情,如果不能很好的引导,可能事与愿违,使他们对看书这件事产生厌恶。所以,培养小朋友的读书习惯,选择书本极为重要。
《德国幼儿认知训练书》是一本能够训练不同阶段儿童的认知能力的书,最重要的是书中的内容丰富有趣,抓住了孩子玩游戏的特点,在玩中传递知识,富有趣味性。很多小朋友都喜欢“躲猫猫”这个游戏,据说这个游戏在两千年前的希腊就开始流行了,可以说每个小朋友都喜欢,这本书通过“躲猫猫”游戏,引申出了许多增加孩子知识的内容。
例如下图中“火车站” 这一页,先是引发小朋友的探索欲望,找找小老鼠奥斯卡在哪里。这幅图里面,小老鼠奥斯卡躲在了自动售票机后面,如何能快速找到小老鼠奥斯卡,必须对老鼠的特征有明显的了解,例如凸起的鼻子,其次,需要对各种事物的轮廓有较好的判断能力,因为这幅图是没有色彩的。如果单纯的想培养养孩子目标辨认、图形推理的能力,对小朋友来说会很无力,很枯燥,但是让他跟小老鼠一起躲猫猫,小朋友的兴趣就又显现出来了。

  《德国幼儿认知训练书.3岁》读后感(六):学霸”的福音


       家里有个女“学霸”,幼儿园定期布置家庭作业,不多,每次就四页。做完以后她还想接着往后做,为了不打乱老师的教学计划,我阻止了她,于是她哭了,真哭了!再后来,她认命了,每次做完作业意犹未尽,却不再要求多做。在班级群里询问其他妈妈怎么应付这种情况,有的妈妈惊讶了,说“我家的特别讨厌做作业,每次都不愿意做”。“学霸”的名头由此而来。
       崇尚蒙氏教育幼儿园的作业很难很无趣吗?恰恰相反,幼儿园的作业特别有意思,语言类的像绘本,认知类的就是系统化的游戏书,享受作业时光的不只有孩子,连我也很喜欢陪伴她做作业,这和我们一起玩游戏书的亲子时光并无两样。
       从孩子两岁期,我就挑选了不少认知游戏书,通过游戏时光,母女间的亲密联系增强了,孩子也在欢笑和成就感中培养了观察力、表达力、动手能力,专注力、逻辑思维等等,游戏训练书可谓百利而无一害。美中不足的就是每一本的内容实在太少,很快就做完了,反复去做则会很像复习,少了第一次的那份认真和惊喜;另外当前的游戏书内容每册分的太细,还会有不少的雷同部分,家长在挑选时很纠结。选新游戏书选的百般无奈之时,看到了一本来自德国的幼儿游戏书,眼前一亮,和崇洋媚外无关,实在是这本《德国幼儿认知训练书》和目前市场主流的益智游戏书还是有颇多不同之处的。
       吹毛求疵的看待《德国幼儿认知训练书》,它没有其它的游戏书长得漂亮,开本不算大,内页纸张没有使用铜版纸、哑光纸之类的,形式也显得不够华丽。不过,通过观察我发现这些区别对幼童来说意义不大,他们不在乎载体的差别,或者说还没有被世俗标签成看书先看“脸”,即使用粗陋的笔法在废纸上设计一个小游戏,他们都能开心的投入,所以本书的这一短板反而转化成了长处——性价比高啊!
       既然这一类书的价值点在于内容,本书的定价就很算得上业界良心,一本的内容抵得上其它系列书的好几本。如我之前所说,当前游戏书种类分的太细,要么是按迷宫、动物、找不同这种内容模式分类,要么是按逻辑、空间、数理这种训练功能分类,一买必然得买一套,玩起来也得一套同时玩,各种能力均衡锻炼。反观《德国幼儿认知训练书》,它的优势之一就是内容全面,囊括了学前认知的五大内容,买单本,就可以均衡涉及到各个方面,单本做的不过瘾,还可以继续买同系列其它几册,比如练习篇、提高篇、进阶篇。
       本书另一优势在于它的系统性,是作为幼儿认知训练的引领者而非陪伴者的身份出现。全书是一个大故事,每章有一个小主题,每页是一个独立场景。全书每个章节都包含了五大内容的训练,所有的场景被主角——小老鼠奥斯卡的经历贯穿起来,幼儿在陪伴奥斯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完成了几大内容的训练,多了一份连贯,少了一份零散。不再是面对同一类型的单调,无形中保持了儿童的新奇感和专注性,这一点和幼儿园的家庭作业很像,一个课时段内的训练点均衡分配。选择困难症或是不清楚认知训练如何操作的家长,用这一本书准不会错。
       奥斯卡的行程很丰富,遇到的问题形形色色。给我印象深刻的一个是里面的迷宫,多了空间层叠的情况,比起一眼望到底的平面迷宫难度稍高,可玩性更大,在锻炼空间几何思维能力方面更胜一筹。还有一个是方向感,比如动物回圈,我读完了题目,自己居然卡壳了,无法确定正确答案,只好跟孩子说,这题我没明白题意,不会做。孩子很奇怪的说,妈妈这很简单呀,朝奥斯卡方向走的动物不就是回家的吗?原来都怪我想太多……
       孩子和成人的区别只在于他们尚未发育完全,接受的系统知识教育和训练很少,不等于他们就比成人低一等。一旦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时可能比成人更出色。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何而来?答案就在从小到大一次又一次的游戏中。当然,如果游戏自成系列,丰富有趣,效果则可事半功倍。
    

  《德国幼儿认知训练书.3岁》读后感(七):陪伴孩子,在情境游戏中学习成长

       家中的小宝宝刚好3岁,拿到书的第一天迫不及待地跟她一起翻看。从她的反应看,小家伙完全被这本书迷住了。一起辨认各种动物、找到他们喜欢的吃食、寻找两幅图的不同,还问了我很多为什么?第二天下班回家,依旧缠着我要一起看这本书,还指着封皮上画有积木的提高篇问我,有这本书吗?我想看这本。我心中窃喜。这本书到底有什么魔力?要知道小家伙平时很活泼好动的,看书的时间不会太长。我每次给她讲故事、一起看书的时间最多也就是20~30分钟的样子。
  
       抽了个时间把这本书完完整整看了一遍,练习也一一做了。发现确实有趣。
      先说这本书的整个框架设计。情境游戏是主线,一个上幼儿园的小老鼠是主人公,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他要去农场看一看那里有什么,动物们都吃什么?他要去动物园、要乘火车、举办生日聚会、参观消防队、拜访印第安人……每一个情境下,都有相应的游戏主题。小老鼠的可爱形象很容易将孩子带入相应地游戏主题中去。
      通常1~2岁 的孩子的认知,能够能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辨认出物体,通过各种感觉感知形状特征,比如积木的形状,对同样形状的积木进行分类加深对概念的理解。2~3岁孩子的认知在前者基础上,有进一步提升,在观察力、体验及参与互动方面需要有更多的练习与加强。
    
       那么这些游戏是怎样设计的?又能带给孩子什么呢?
      1、识别认知多少大小前后左右方向
      主题游戏中设计了很多对大小、多少、前后、左右方向的练习。对比动物的大小、糖果的多少、事物的前后位置、动物奔跑的方向的识别,能很好的帮孩子建立起抽象的概念。
      2、连连看----数的概念、事物间的分组、对应关系
  在认知多少的游戏中,有对数的练习,数一数有几个车厢,掷出的色子是多少,写出数字,比较一下哪一个多?将动物与吃食,将食材与食物连连看,找到他们之间的关系;或者将同一类的物品归类分组到一起,锻炼的是抽象归类能力。
      3、找不同----锻炼孩子细微的观察能力
     比较两幅图的不同,找到细微的差异点,或者在一幅图画中找到完全一样的物品,补足缺失的一角,对孩子来说都是培养观察力的好方法。
      4、设置场景、寻找路线----训练逻辑表达能力
生活情境上,在纷杂的路线当中找出通往目的地的路线,或是自己乘火车去看望奶奶、种一棵树,需要做那些事?前后顺序是怎样的?让孩子讲给爸爸妈妈听,不知不觉中练习了逻辑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
      5、涂涂画画-----丰富想象,加强动手能力
      对于孩子来说,一本好书应该是会说话的。会忍不住让孩子跟书本去互动。本书别具匠心的地方,懂得使用大幅的空白线图,让孩子依据自己的想象和喜好自己动手去着色。宝宝喜欢什么颜色,她的世界是什么样的?看到她的作品你就知道了。
   
      值得称道的是,内容覆盖的这些游戏是在每一个不同的情境下,都会以不同的游戏重复出现,更细心一些,你还会发现里面有孩子喜欢玩的游戏,连连看、拼图和迷宫游戏。
   
     这对孩子来说,确实是一本认知训练书,值得反复去做。最重要的是,他需要爸爸妈妈的陪伴参与。

  《德国幼儿认知训练书.3岁》读后感(八):认知教育可以很快乐

因为父母工作的关系,我在家的时候经常要帮忙带小妹妹玩。为了保证用眼健康,小妹妹每天不能看超过半个小时的少儿电视节目,剩下的时间我都要想办法和她玩到一起。这让我苦恼死了,除了给她在画板上画画,和她玩躲猫猫,我只能翻着一本薄薄的图画书反复教她"这是小狗、这是小兔",或者翻着一本儿歌画册给她讲《小弟弟当司机》。从寓教于乐的角度来说,这些书是远远不够的。于是那时候非常地希望能有一本全一些的认知图书,和她一起通过观察图形、讲故事等方法进行认知学习,最好她还可以动手,画个画折个纸,就更好了!
这本《德国幼儿认知训练书》很好地满足了我的需求。当告诉妹妹这是一本小老鼠奥斯卡的探险记时,她迫不及待地打开,一边学着说:"小老鼠探险记。"书本分为农场、火车、生日、消防队、动物园、建筑工地、印第安人、马场六个部分,每一页都是一个可以编成小故事的愉快游戏。比如,在翻到第一部分《农场乐趣多》时,问她小老鼠到了哪里,她说:"奶牛。"这时候教她地点和人物的区别就很自然了。第一页是寻找农场的动物并涂色,这时候就可以教她每种动物的名字、这种动物一般生活在哪里,还可以百度给她看这些动物的照片,让她明白每种动物的颜色。通过这样的练习,她可以轻松地记住每种动物的特征,比如大象的长鼻子和山羊的羊角。这本书每一页的用法都可以好好探索一下,不单单是认识动物和颜色,数数、学习不同动物的食物、比较大小,甚至了解每种动物怎么帮助了我们的生活等等,都是可以通过这本书轻松做到的事情。在实际和孩子一起学习的时候,为了不要让孩子太劳累,建议每个故事可以反复学习,今天学习动物的特征,明天学习动物的颜色,甚至可以翻到不同的页,对比不同书页上的同一只动物有什么不同。总之玩法很多,可以分多次反复使用。甚至通过书中游戏的故事,可以告诉孩子,奥斯卡是一只喜欢帮助朋友的小老鼠,潜在地教育孩子朋友间要互相帮助。
学习食物、动物和颜色,动物们在流口水!

  《德国幼儿认知训练书.3岁》读后感(九):德国制造:看德国儿童的认知训练

德国制造:看德国儿童的认知训练
读《德国幼儿认知训练书》
文/方木鱼
实际上,在拿到书之前,儿子已经4岁了,确切说,过来2016年的春节,孩子已经5岁了。
当然,儿子的4周岁生日尚未到来。
之所以会纠结这本《德国幼儿认知训练书》,因为这是一本标明适合3岁孩子读的书。
之前钟意台湾的小牛顿系列童书。但是看来看去,是针对小学生的。后来辛辛苦苦搜索,找到小小牛顿系列,儿子读的津津有味,每晚都要缠着讲故事,一个又一个。有时候自己讲得烦了,也会敷衍。但儿子的求知欲却强。有些自己可以完成的事情,会抢着说,爸爸,爸爸,我来。有些儿子自己无法掌握的事情,会说:爸爸,爸爸,你抓着我的手,我们一起来画。
说实话,这本《德国幼儿认知训练书》,在我看来还是不错的,即使是针对四岁的儿童。我对年龄的限制,或者说是孩子的进步程度,每天必须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没有统一的规定。
领着儿子做了一节《动物的宝宝》:奥斯卡认为,每种动物都有3个小宝宝,真的是这样吗?把小宝宝和它们的妈妈连起来。
四岁的儿子做起这个来,简直是小意思。很轻易地就做出来了,美中不足的是,儿子画的线,歪歪扭扭,不能够很好地直接用直线连接。总体而言,数数,比较大小,找相似性,儿子做的还是很不错的。
    本书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全书是一个大故事,奥斯卡的见闻,每章有一个小主题,每页又是一个独立的场景。每个章节都包含了五大内容的训练,所有的场景被主角——小老鼠奥斯卡的行程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问题串联。孩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儿子也有不认可的时候。一如我花了几百块钱给他买来的新东方大愚童书系列,《魔幻的化学》、《奇妙的物理》、《有趣的代数》。可能是心里受到了刺激,学了一册《有趣的代数》,儿子的心里有了畏难情绪,怎么也不肯拿起那一整套丛书了。
四岁的儿子,果真和三岁的儿子有所不同,有时候会友一些很天真的想法,有时候又似乎有很成熟的一面,成长的速度,让人诧异。
但儿子的意思,是不是有时候,你也该考虑考虑我的感受了。儿子开始有自己的想法。比如此刻的儿子在客厅里和妈妈谈判,妈妈,我不想穿这双鞋。这一双鞋太厚了。
嗯,更多时候,还是要听大人的,但有时候,你还真拗不过这个小不点。

  《德国幼儿认知训练书.3岁》读后感(十):一本书告诉你:自己的孩子跟德国同龄儿童差了些什么!

一提起德国,很多人都跟“高精尖”联系起来,然后对德国人的敬业和认真唏嘘一番。我没有去过德国,却是亲眼见过德国人工作的,他们工作时候确实是一丝不苟的。我是本着对德国人的崇拜和敬仰之情来带女儿读这本书的,想在这本书里探寻一些德国人教育的“秘密”。
我的女儿快四周岁了,于是我同时买了3岁和4岁的认知书给她,本着由简到难的原则,我先拿出3岁的书陪她一起看。我大概翻了一下书的内容,跟幼儿园里的练习册差不多的样子,都是关于颜色、形状以及生活常识的训练内容,无非就是涂涂色、连连线这一类。可是女儿一拿到书,第一句话就把我镇住了。她说:“我不会呀!”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德国幼儿认知训练书.3岁的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