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前的月亮·圣马丁札记》是一本由[阿根廷]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面前的月亮·圣马丁札记》精选点评:
●札记有一种更加稚气的感觉。“周而复始,值得回忆的嘴唇,我独一无二而又和你们相似。我执着的追求幸福,无悔地忍受痛苦……我深信那就是一切,深信不会再看到或做什么新的事情。我相信我日日夜夜同上帝和所有的人一般贫乏和充实。”《我的一生》
●『死亡是活过的生命,生命是迫近的死亡;生命不是什么别的,而是闪亮的死亡。』
●我顺着你的下午滑落,仿佛劳累得到了斜坡的同情。你是旭日映在滚滚浊浪上的光亮。
●我预感到“边缘”这个词的核心, 它在陆地意味着水的预期,
●这个诗集对于我心中的博尔赫斯来说是个大大的例外!
●我款款而行,有如來自遠方而不存到達希望的人。
●偏爱圣马丁札记,尤爱那首悼友诗。永恒的故土、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街道、黄昏与墓地,在潘帕斯草原上殉国的祖父辈,自杀的诗人朋友。神灵突然的赐予,虚幻而又深沉:“时间将我耗尽。我比自己的影子更加寂静,穿过纷纷扰扰的贪欲…我款款而行,有如来自远方而不存达到希望的人”、“我不相信布宜诺斯艾利斯有过开端,我认为她像水和空气一样永恒”、“死亡是活过的生命,生命是迫近的死亡”,“我们的声音怎么能对抗,陨灭、眼泪和大理石碑确认的事实?”
●2017006
●面前的月亮有几首差点读哭出来,博尔赫斯拿箭射我的心
●“你的生命同死亡订了契约;只要活着,一切幸福都对你不利。”
《面前的月亮·圣马丁札记》读后感(一):读书笔记1461:面前的月亮 圣马丁札记
读书笔记1461:面前的月亮 圣马丁札记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诗篇,以前学地理的时候就觉得这个城市的名字特别美,到了博尔赫斯笔下,更有了一种朦胧梦幻的感觉。严格来讲,这两个诗集更像是散文诗,他就像一个旅人,带着读者从过去走向现在,从郊外走向街道,一个个面孔时而清晰,时而模糊,雨水过后,有月的夜空里,一切又隐没在未来中。
博尔赫斯的诗歌是可以反复阅读,不像他的小说那么抽象。
《面前的月亮·圣马丁札记》读后感(二):《面前的月亮·圣马丁札记》 [阿根廷]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诗人记录的是他的出生地布宜诺斯艾利斯,有粉红色店面的街道,甜蜜的地方,用迷宫般的叙述手法分享似水流年的旧时光。
我没有见过江河大海和山岭,但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灯光使我备感亲切,我借街上的灯光推敲我生与死的诗句。
我比自己的影子更寂静,穿过纷纷扰扰的贪婪。
我的名字微不足道。我款款而行,有如来自远方而不存到达希望的人。
我顺着你的下午滑落,仿佛劳累得到了斜坡的同情。
旧时的夜晚仍像一罐水那么深沉。微凹的水面展现出无数痕迹。
灰色的烟雾模糊了遥远的星座。眼前的一切失去了历史和名字。
世界只是一些影影绰绰的温柔。
河还是原来的河。人还是原来的人。
他们的日子像河流那么明澈,他们的下午像水池蓄的水那么清新,
一年四季对于他们像是熟悉的民谣的四行诗句。
一家杂货铺的粉红色门脸像是纸牌背面,灯光明亮,店后房间里在玩纸牌;
我不相信布宜诺斯艾利斯有过开端:我认为她像水和空气一样永恒。
穿过你的早晨,亲切的街角上的杂货店,仿佛在等待天使来临。
你街角的粉红色,比云彩的颜色更讨我欢喜。
《面前的月亮·圣马丁札记》读后感(三):针对诗句的一些随感
我扎根在这里的生活,坚如磐石,如同打进草原土地里的木桩。有些比喻一开始不怎么能看懂,可细细品味后总会赞叹其精妙,就是有的陌生化处理有点过
最喜欢的一些:
你的头脑简单得可怕,好似无奈、破晓、知觉,被命运的日子抹去的未经净化的灵魂,被灯火通明照得雪白、空无一人,只像老年人那样贪图眼前。——《七月大道》
百叶窗透进残忍的条纹/旧时的夜晚像一罐水那么深沉——《在一本约瑟夫·康拉德的书里发现的手稿》
海洋是数不清的剑和大量的贫乏。火焰可以比作愤怒,泉水比作时间。蓄水池比作清晰的接纳。——《航行日》(虽是明喻,也使每个人都能想到的,但尤其是最后一句让人感叹作者的表达)
干涸的河床对河水已没有盼望,拂晓的寒冷中越亮黯淡无光,饥馑的田野如蜘蛛那般凄凉/我扎根在这里的生活,坚如磐石,如同打进草原土地里的木桩。——《基罗加将军驱车驶向死亡》(最后这个比喻是真的惊艳到我了,正是我想说却讲不出来的。而且朋友推荐这本书时折了几首她最喜欢的,我的目光都被那几首吸引去了,读到这句话后我才开始有意识地完全用自己的眼睛去欣赏)
个人觉得这版翻译还是不错的,有音韵美,搜了下《我的一生》的各种版本,至少比我目前看到的其他都好。不太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吐槽翻译,有好的请推荐一下。
一脉相承的街道,见到你是多么好,我一生看到的东西太少!天已破晓。我的岁月经过水路旱道,但我只感受到你,粉红色的坚硬的街道。——《有粉红色店面的街道》
我陷入安静。将望见你存在的最后海滩。——《爱的预期》
博尔赫斯从不高高在上地俯瞰众生,而是走到众生当中尝试着体会众生,这种情怀也是我看这本书的最大感触
假如你故意让自己蒙受死亡,存心摒弃世上所有的朝阳,恳求你的话语听不进去,那些话肯定无济于事,白费力气。——《致弗朗西斯科·洛佩斯·梅里诺》
它们潇洒而沉静的存在,正是陪伴死者的最好礼物,不以生的高傲冒犯他们,不比他们更生气蓬勃(《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死亡》)
我相信我的日日夜夜同上帝和所有的人一般贫乏和充实(《我的一生》)
我的名字微不足道。我款款而行,有如来自远方而不存到达希望的人。(《宁静的自得》)
(看了博尔赫斯大家都把“贫乏和充实”当成了口头禅)
《面前的月亮·圣马丁札记》读后感(四):《面前的月亮 圣马丁的札记》,我贫困与富足的日日夜夜与所有人相等
这是两个放在一本里的诗集,面前的月亮与圣马丁的札记,写于1925-1929年之间。这是博尔赫斯先期的作品,与他后期那些充满哲思的作品有着明显的差别,这两部诗集带着一些年轻的稚气(这样的稚气是相对成熟的博尔赫斯自己而言),但又因此令它们充满激情。在诗集第一首诗《有粉红色店面的街道》中写道,“宽阔和逆来顺受的街道啊,你是我生命中所了解的唯一音乐。”如此,有一种澎湃激情回荡在这些诗歌之中,也永远的回荡在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城巷之中。在生命中的每一个阶段有着属于这个阶段特有的色彩,这是无可厚非的,也是独一无二的。
在两部诗集之中,有诸多为布宜诺斯艾利斯写下的咏歌。博尔赫斯在序言中说,“我对布宜诺斯艾利斯怀有亲切之感,在这个集子里,布宜诺斯艾利斯有些张扬与公开。”《有粉红色店面的街道》、《郊区的地平线》、《蒙得维的亚》、《比利亚奥尔图扎的落日》、《为西区的一条街道而作》、《布宜诺斯艾利斯建城的神秘》、《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死亡》、《拱门的哀歌》、《北区》、《七月大道》,在这些诗歌中有着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街巷、历史、传说,诗人的生活回忆。
“我用诗歌纪念围绕我的城市
和散漫的街区
别人随波逐流的时候,我作惊人之语,
面对平淡的篇章,我发出炽烈的声音。
我赞扬歌唱我家族和我梦中的先辈。
以前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
——《准最后的审判》
“一家雪茄店像玫瑰似的熏香了沙漠。
傍晚已在昨日中消失,
人们分享着虚幻的往昔。
只缺一样东西:对面的人行道。
我不相信布宜诺斯艾利斯有过开端:
我认为她像水和空气一样永恒。”
——《布宜诺斯艾利斯建城的神秘》
“我的城市的庭院好似坛坛罐罐,
笔直的街道交错纵横,
日落时街角蒙上光环,
郊区像天空那么湛蓝。”
——《十四的诗句》
“早期的巴勒莫,
米隆加乐曲为你增添豪气,
街头斗殴拿性命当儿戏,
凝重的拂晓领略了死亡的滋味。”
——《拱门的哀歌》
“五道口的米隆加舞曲,
围墙下像一株顽强的玫瑰似的庭院,
还能辨出“北区之花”字样的油漆剥落的招牌,
杂货铺里弹吉他和玩纸牌的小伙子们,
盲人清晰的记忆。”
——《北区》
“我发誓说,我回到那条街道绝非故意,
那里一模一样的棚屋像是镜子的反映,
铁簪子上烤着科拉莱斯的肉串,
性质截然不同的音乐掩饰着卖淫。”
——《七月大道》
“潘帕斯草原:
我知道车辙与街道
使你支离破碎,风改变了你的面貌。
苦难和顽强的潘帕斯草原已经不存在,
我不知你是否死去。我知道你活在我心中。”
——《致郊区地平线》
诗集有着一首非常有名的诗——《我的一生》。这首诗写出了生命的婉转曲长,以及一种生命得失的共性,世人普遍的经历,博尔赫斯在这首描绘自己人生的诗歌淡化自我,仿若旁观,平静诉说爱过一个女人,结交两三个男人。体会了幸福与痛苦。如此,使读者能够以诗阅己。诗里充满了看待生命的开阔与坦荡,以及回首往事的释然与平静,常会被人们误认为写于博尔赫斯的晚年时期,但其实写下这首诗诗博尔赫斯还不到三十岁。
《我的一生》
周而复始,值得回忆的嘴唇,
我独一无二而又与你们相似。
我执着地追求幸福,
无悔地忍受痛苦。
我渡过海洋。
到过许多地方;见过一个女人
和两三个男人。
我爱过一个高傲白皙的姑娘,
她具有西班牙的恬静。
我见过辽阔的郊野,
那里的夕照无比辉煌。
我玩味过许多词句。
我深信那就是一切,深信不会再看到
或做什么新的事情。
我相信我的日日夜夜同上帝和所有的人
一般贫乏和充实。
《达喀尔》是诗集中我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达喀尔位于非洲大陆大西洋沿岸佛得角的尖岬处,是非洲大陆伸向海洋的触手顶端,是塞内加尔的首都。第一次读到这首诗时,感受到一种狂野、澎湃的力量,它写出了非洲的气质,“战功、偶像、王国、茫茫森林和刀剑,”这些形象在他的诗中张扬,博尔赫斯为非洲大陆的炽烈、雄浑而歌,这是一首简洁但有力的诗。读到这首诗时,亦读到木心先生的讲谈,他说自己的的诗写的比博尔赫斯的好,开始时有些疑惑,想到或许因为文人相轻。但当我读到这首诗时,没有了疑惑。
达喀尔《达喀尔》
达喀尔就在太阳、沙漠与大海的十字路口。
太阳在我们眼前把苍穹遮蔽,流沙如埋伏的野兽破坏道路,大海是一腔仇恨。
我曾见过一位酋长,他的披风有比燃烧的天空更加炽烈的蔚蓝。
靠近电影院的清真寺闪耀着祈祷钟声的宁静之光。
背风的荫蔽令棚屋远去,太阳如同一个窃贼攀上了墙头。
非洲的命运在永恒之中,那里有战功,偶像,王国,莽莽森林和刀剑。
我得到过一个黄昏和一个村庄。
博尔赫斯认为,书籍一旦写成,便不属于作者自己,书籍只会在读者的阅读中一次次获得新生。在几十年后诗集再版的序言中写到——“我觉得它们恍如隔世,它们的失误或者可能有的优点和我关系不大。这个集子我没有做过什么改动。如今它已不属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