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谈》是一部由彭力·云旦拿域安执导,阿南达·爱华灵咸 / Lalita Panyopas / 阿萍雅·萨库尔加伦苏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密谈》观后感(一):可惜了一部电影
影片前半部分很喜欢,特别是镜头的运用,风格很明显.还有虚实之前的界限不清的处理都让我很激动.
但是结尾部分太差了,和前面的水准差别太多.也许导演江郎才尽,不知道怎么收尾?
《密谈》观后感(二):曼谷一日,婚姻挠痒之梦
曼谷一天的情事,具备了一副相当棒的文艺气质像。现实的温吞和冷漠,梦境的猜疑和激烈,渐渐地都分不清梦和现实的边界。
妻子闷死Ploy是妻子的梦;陌生人绑杀妻子是丈夫的梦。
发展到后面,或许酒吧招待生与宾馆服务员的激情也是梦,Ploy幻想出来的梦,对称于这对无激情夫妻的梦;甚至Ploy这个小萝莉也是梦,一对七年之痒夫妻应有的同床共梦,是一个替他们婚姻挠痒的小天使。
《密谈》观后感(三):慢毁了一切
没什么意思,镜头慢的像蜗牛爬,本来30分钟就能拍好的影片硬是给拉长了一个半小时。 男招待做爱脱个衣服花去好几分钟居然,还有他那么喜欢钻裙子干嘛,用个裙子盖住头部在那居然换了好几个姿势舔,那边男主和小姑娘的故事都进展20多分钟了他居然还在那舔,汗。
虽然是梦,但是太拖沓,就小女孩长得几分可爱,中途我还看睡着了,最后快进看。 其实拍得也凑活,就是太慢,建议快进看,因为这片子像七龙珠动画片一样一个龟派气功要放一分钟,服了都
《密谈》观后感(四):看着你的眼睛说爱
你的爱情是不是一定要用你的感觉去不断的忖度和衡量?你是不是因为那句“我爱你”才能相信爱真的存在?
如果爱情真的像浮云,干嘛非要抓紧它。如果爱情不允许你理智,干嘛不让爱情穿上一件漂亮的外衣。如果了解什么是爱,如果不能真切的感受,听从身体的号令吧。肉体的结合也不能让你愉悦的话,用心的看着爱人的眼睛重复“爱你”,看这话能不能打动你自己的心。
《密谈》观后感(五):泰国版的迷失东京
总是觉得泰国人长的黑黑的,看起来油腻腻的不够清爽,但是这部电影因为主色调灰,所以演员的脸莫名其妙地都透露出一种绝望的神色。再说这个故事,简直就是泰国版的迷失东京,寂寞的长镜头,冷漠的饭店大床,只不过<PLoy>太过冷清,没有迷失东京里煽风点火的好音乐,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像索菲亚科波拉一样热爱post-punk。
嫉妒是一种可怕的情绪,混杂了冲动和爱、自尊、背叛还有恨,<Ploy>的美来自对嫉妒的冷眼旁观。冷眼旁观所以整个人可以控制情绪,所以难免会有点儿绝望。正是这种绝望和清冷的色调搭配起来才契合。
里面有一个烫爆炸头的小姑娘,吊儿郎当地非常好看。那个有妇之夫也身材匀称不会给人龌龊的感觉,有夫之妇则透露着成熟女人的沧桑美,别的几个演员就不形容了。
我喜欢漂亮的演员,绝望的情绪和酒店清冷的整体色调。有的人会幻想与一个人秘密地爱,在酒店的白色床单上密谈,直到安静地睡着,当你醒来,那男人已经在洗手间哗啦哗啦地洗脸了。
《密谈》观后感(六):快进看完后的感受
看完之后有一个想法就是:很想看完整版男主和poly的的清晨。
另外一个想法就是:想要更多酒吧男招待和酒店女服务员的剧情,比如他们怎么认识的,怎么一见钟情的,那套西装意味着什么。可能这对,只是女孩潜意识觉得酒吧男招待,在看着自己和中年大叔的搭讪还有听歌时的眼神,自己YY的一出戏。可能男招待本来就有地下情对象,在酒吧工作难免看到太多。
解读说丹离开房间之后,男主做了一个那样的梦。也代表男主对妻子的担心。也许真的是女主受不了poly下楼了,她也艳遇了,大家都偷欢了,最后还是回到了彼此的身边。
作为丹的角色,本来就有着几分姿色。她离开房间,如果遇到仰慕者又聊得来,作为一个饥渴的女人,应该不会放过。即使有精神疾病需要吃药,身体的需求也是非常真实的。
再者,脑洞大开想一下那个没有妻子家里暗暗的男子,有枪,有模特,maybe是个暴力狂或者有某种虐性倾向的人格。体力劳动者?或者特殊行业职业?我印象深刻的是那句对白“你放心,我会用xx的”。
OMG真的是如果要拍,这部片可以拍3场肉戏,或者不止。男主和妻子丹,男主和前妻,丹和前夫也加上的话,那一共是6了。
《密谈》观后感(七):能不能用冰箱保存爱情?
晚上,一个人无事可做。只能看碟。
飞机飞过太平洋,那厚重的云层映衬故乡的陌生。除了待在酒店,D和W都不知道还能去做什么。葬礼还没到来。时差似乎并不明显。尽管飞了20小时。W还是趁买烟的功夫去酒店的酒吧小坐。在那,他发现了一个朋克头的少女Y。Y看起来疲惫,借烟借火,顺势和W搭上话。
W带Y去他的房间。D不满。争吵。但最终并没有赶走Y。
隔壁客房服务生少女和酒吧酒保一直在做爱。
梦中,D用枕头捂杀了Y。那样似乎才能平息嫉妒的火焰。她怀疑W有外遇,甚至喜欢Y。
惊醒过来,D主动找W谈。又是争吵。D出门游走。Y在沙发上醒来,过来和W谈话。我想这就是影片名字的意思。他们的谈话围绕W的感情以及2人对感情的认识。W说,8年,感情过期了。只有争吵才能证明2个人还在一起。
2人之后累的睡了,只到Y再次醒来离开。
隔壁客房服务生少女和酒吧酒保一直在做爱。
D在咖啡里加威士忌。被一个男人盯上。骗她跟随他去了他所谓的收藏地。然后迷奸了她。
葬礼如期进行。D和W携手参加。W对D说,我爱你。
爱不是折磨自己和对方
我们总是想用争吵来证明我们还是最亲密
人人都不知道该如何珍惜
《密谈》观后感(八):热带镜像之四:疏离情梦
名称:爱情保鲜期
导演:彭力•云旦拿域安
主演:Ananda Everingham / Lalita Panyopas
上映:2007年
很多人相信,爱情是有保鲜期的,时间、地点、愿景一变,激情也就如潮水消退,所有的期待变现之后新鲜感不在,剩下的就只有日复一日的亲情来支撑两个人之间的信任。这个时候,任何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全新爱情段落的出现,移情别恋就会成为自然现象,而另一方则成为了保鲜期的可怜试验品。
《爱情保鲜期》里面的一对美籍泰裔夫妇,从美国回来泰国,准备去普吉岛参加长辈的葬礼。下飞机后在酒店短暂停留的时间里,因为遇见了一个叫Ploy的爆炸头女孩后,两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裂痕。
冷淡的酒店房间里,丈夫把正在等待妈妈的Ploy叫进来暂时休息,因此影响了妻子的睡眠;在隔壁房间里,酒店咖啡厅的男服务生和女服务员在偷欢。隔着墙壁,两种关系在微妙地进行,似乎又有彼此的沟通影响。接下来,妻子因为愤怒和嫉妒而杀了Ploy,并且出去外面,找人鬼混。
片中过多的长镜头和空镜头产生出一种冷漠的干净,简约的构图,人物之间简短的台词,辅之以海浪般细细拍涌的电子乐,让人浮起一种孤寂又惶惑的疏离感,繁华的都市背后产生一种虚无的荒凉。令人吊诡的是,所有这些过程似乎都像是一连串的梦境:Ploy梦到了酒店服务生的偷欢场景;丈夫梦到了妻子出轨并被流氓追杀;妻子梦到自己亲手杀了Ploy。
表现夫妻之间七年之痒的片子比较多,用这种具有精神分析学一样的表现方式却不多见。因而,在空气潮湿,树木葱茏的热带地界上,幻觉与现实并生,自弃和疑惑混杂,自私的爱情与巨大的孤独,像流沙一样吞没的现代人的灵魂,奔逃当中寻找稳定,安稳当中寻找动荡,每个人都是游魂,在各自寻找出口。
具有国际视野的导演彭力•云旦拿域安,先后和日本、韩国、香港电影人、演员合作,从2005年的《宇宙只有我和你》到2006年的《无形海浪》,再到2007年的《爱情保鲜期》,还是在坚持自己对电影判断和感觉,已经对描述人物心理自得章法。
彭力•云旦拿域安的冷色系电影语言像小说一样行云流水,具有王家卫式的脚本情绪,和蔡明亮式的病态城市表情,形成了独特的文艺电影效应。
《密谈》观后感(九):谁的葬礼
昨天很耐心的看完这部泰国片子。是这些天来唯一能够做完的一件事。
就电影本身来讲。制做精良。长镜头和短镜头的交替,宽角的场景与窄角的特写,平静而干净的画面,深藏暗涌。如果说一个有猎奇心的观众会为情节波动的影片而追随,那么这部片子便是让你被动沦陷的磁场。一股暗流在周边恣意伸延,压抑被积蓄,等待爆发。
一对夫妇回国参加亲戚的葬礼。一路乘机辛劳,两人之间简单依偎,没有语言,然而你并不能从他们的脸上看到满足。女人的内心就是一个不断需要被填补的无底洞,当在男人口袋里翻到一张写着女人名字的电话号码后,就有一个因为猜忌,不信任,自卑等等酝酿起来的暗涌了。下机后,在一个宾馆先暂住片刻。次早五点不到,男人就起床到楼下吧台喝酒,看身边一个叫Ploy的少女和一个男孩玩着简单的游戏。男人的脸上并没有半点苦闷的表情,通通都是平静,导演没有刻意去张显,只是一种无声的蔓延。小Ploy出现在他面前,只是一个导火索样的符号。年轻不羁的装扮,美妙的女孩身体,一段关于音乐的简单对话。女孩在等她妈妈来接,男人提出让她到他们夫妇的房间休息。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足够做他女儿的少女让他的妻子陷入无尽的矛盾挣扎之中。不解,猜疑,顾虑,怯弱,求助,质问,罪恶的梦,眼泪,这些难以把握的情感符号通过夫妇俩的对话被张显。这是一个关于婚姻保质期的问题。婚姻生活是需要苦心经营的,需要磨合,需要情趣的调剂,当激情被耗尽,如果把问题放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是不妥的。女人不断逼问,关于爱的证明,关于被需要的证据。男人在女人离开后对小ploy说是争吵让他们保持亲密。这个时候你不忍心去责怪任何一方。
这是电影的主线,然而另外一副线是那个酒吧男子和宾馆女人偷情的画面。爱的激情和那对夫妇的压抑寡淡形成强烈的气氛对比。导演处理的手法很巧妙,以欢快来烘托抑郁。
影片的结束采用毁灭性的救赎方式。作为曾经演员的妻子被一个认出的人迷奸并且险遭杀人灭口。惘然若失的丈夫对着没有回应的电话说“不要离开我。”小Ploy也悄然离开,轻描淡写的方式。问题因为残酷的局面被暴露无疑。
参加谁的葬礼呢?
《密谈》观后感(十):like ploy
第一次接触泰国电影:<<密谈>>,Ploy.
被海报吸引--女孩浓密散乱的头发,淡然的表情,粉色的L,黑色的P O Y。
冷冷的影像风格,平缓低沉的背景音乐,娓娓道来一个从容平和的故事。
一对夫妇--Taeng Wit,一个酒吧邂逅的女孩--Ploy。
七年的婚姻生活消耗了激情,剩下怀疑和不安。Taeng因此显得不快乐,于是她不断地问Wit“你爱我吗?”试图获得关于爱的证明,关于被需要的证据。但Wit却对这种形式主义的求证不以为然,回答如何?不回答又如何?
分歧带来婚姻冷战,Ploy成了导火索。Wit在Taeng离开后对ploy说因为无事可做而争吵,但是争吵让他们保持亲密,这个时候你会不忍心去责怪任何一方,每一段婚姻经过生活的洗礼大抵都会变得如此吧。
故事的结尾,在车上,Wit握着Taeng的手说:“我爱你”。Taeng说:“其实那个女孩真可爱。” Poly,这个陌生女孩,给他们的婚姻带来了危机,也在最后愈合了它。
留下印象较深的两段情节:
一段关于爱情保质期的讨论:
Wit:我们在一起已经8年了。
loy:什么?这都有保质期吗?
Wit:是的。
Wit:不太一样。罐头食品告诉你它什么时候过期,但并没有告诉你什么时候坏掉。
loy:你感到寂寞吗?
Wit:谁不寂寞呢?很多时候,人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其实很寂寞。因为他们有很多事情要做。
一段关于烟和音乐的简单对话:
loy:你好,能借个火么?
loy:再借根烟行么?
loy:这个怎么用?
loy:你听什么类型的音乐?
Wit:什么都听。。。但是,不常听。
loy:你的手看起来像音乐家的手。
loy:你喜欢“Job”的歌么?
Wit:谁?
loy:Job Bunjob
Wit:没听说过。
(女孩拿来歌一起听还一边哼,很喜欢的音乐,也许是对陌生语言的新鲜感吧~)
Wit:你多大了?
loy:明天就满19了,怎么了?因为我听这些比较老的歌么?
Wit:那倒不是,不过不太适合你这年龄啊。
loy:我不听流行音乐,它的节奏太慢了。
电影中轻缓的动作和平和的语调,以及细腻的心理活动与不动声色的平静表面。疏离的人无关系,阴郁沉重的压抑,容易让人联想起执迷于情感纷乱的王家卫。